- 首页
- 集藏
- 文总集
- 全辽文
全辽文
○谕太尉代歌诏(应历十九年 穆宗)
朕醉中处事有乖。无得曲从。洒解可覆奏。(《辽史穆宗纪》。)
○责北汉主诏(保宁二年 景宗)
朕以尔国。连丧二主。僻处一隅。期於再安。必资共治。继文尔之令弟。李弼尔之旧臣。一则有同气之亲。一则有耆年之故。遂行并命。俾效纯诚。庶几辑宁。保成欢好。而席未遑暖身已弃捐。将顺之心。於我何有。(李焘《长编》。)
○谕史馆学士诏(保宁八年 景宗)
书皇后言亦称朕暨予。著为定式。(《辽史景宗纪》。)
○遣使责萧讨古等诏(乾亨元年 景宗)
卿等不严侦候。用兵无法。遇敌即败。奚以将为。(《辽史》八四《萧幹附讨古传》、《续通鉴》。)
○谕有司诏
盆奴任方面寄。以细故究问。恐损威望。(《辽史》八八《耶律盆奴传》。)
○罢徭役诏(乾亨五年 圣宗)
五稼不登。开帑而代民税。螟蝗为灾。罢徭役以恤饥贫。(《辽史》五九《食货志》。)
(按乾亨五年六月改统和元年,志称乾亨五年,即改元以前。)
○谕诣台上诉敕(统和元年 圣宗)
诸刑辟已结正决遣而有冤者。听诣台诉。(《辽史圣宗纪》)
(按台即御史台。)
○谕三京等诏(统和元年 圣宗)
谕三京左右相左右平章事副留守判官诸道节度使判官诸军事判官录事参军等。当执公方。毋得阿顺。诸县佐。如遇州官及朝使非理徵求。毋或畏徇。恒加采听。以为殿最。民间有父母在。别籍异居者。听邻里觉察坐之。有孝於父母。三世同居者。旌其门闾。(《辽史圣宗纪》。)
○谕有司诏(统和元年 圣宗)
册皇太后日,给三品以上法服,三品以下用大射柳之服。(《辽史圣宗纪》。)
○谕枢密院诏(统和元年 圣宗)
谕沿边节将,至行礼日。止遣子弟奉表称贺,恐失边备。(《辽史圣宗纪》。)
○谕驸马都尉萧继远等诏(统和四年 圣宗)
固守封疆,毋漏间谍。军中无故不得驰马,仍纵诸军残南境桑果。(《辽史圣宗纪》。)
○赐高丽王王治诏(统和十二年 圣宗)
敕高丽国王王治。省东京留守逊宁奏。卿次取九月初。发丁夫修筑城砦。至十月上旬已毕。卿才维天纵。智达时机。乐输事大之诚。远奉来庭之礼。適因农隙。远集丁夫。用防旷野之寇攘。先筑要津之城垒。雅符朝旨。深叶时情。况彼女真。早归皇化。服我威信。不敢非违。但速务於完修。固永期於通泰。其於眷注。岂舍昧兴。(《高丽史》十。)
○断罪诏(统和十二年 圣宗)
契丹人犯十恶,亦断以律。(《辽史》六一《刑法志》。)
○谕官吏减资任用诏(统和十二年 圣宗)
州县长吏有才能无过失者,减一资考任之。(《辽史圣宗纪》。)
○谕举拔人才诏(统和十二年 圣宗)
诸部所俘宋人,有官吏儒生抱器能者,诸道军有勇健者,具以名闻。(《辽史圣宗纪》。)
○谕奚王府部分合诏(统和十二年)
并奚王府奥里堕隗梅只三部为一,其二克各分为部,以足六部之数。(《辽史圣宗世》。)
○谕胁从部曲仍籍州县诏(统和十三年 圣宗)
诸道民户,应历以来胁从为部曲者,仍籍州县。(《辽史圣宗纪》。)
○遣张幹等封高丽王册(统和十四年 圣宗)
汉重呼韩。位列侯王之上。周尊熊绎。世开土宇之封。朕法古为君。推恩及远。惟东溟之外域。顺北极以来王。岁月屡迁。梯航靡倦。宜举真封之礼。用旌内附之诚。爰采彝章。敬敷宠数。咨尔高丽国王王治。地临鯷壑。势压蕃隅。继先人之茂勋。理君子之旧国。文而有礼。智以识机。能全事大之仪。尽协酌中之体。鸭江西限。曾无恃险之心。凤扆北瞻。克备以时之贡。言念忠敬。宜示封崇。升一品之贵阶。正独坐之荣秩。仍疏王爵。益表国恩。册尔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高丽国王。於戏。海岱之表。汝惟独尊。辰卞之区。汝惟全有。守兹富贵。戒彼满盈。无庸小人之谋。勿替大君之命。敬修乃事。用合朝经。俾尔国人。同跻寿域。永扬休命。可不美哉。(《高丽史》三。)
○复宋誓书(统和二十二年 圣宗)
维统和二十二年。(李焘《长编》作统和二十年,漏二字。)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十二日辛卯。大契丹皇帝。谨致书(书上,《长编》有誓字。)於大宋皇帝阙下。共议戢兵。复论通好。兼承惠顾。特示誓书。(书下,《长编》有云字。)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疋。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於垅亩稼穑。南北勿纵搔扰。(搔扰,《长编》作惊骚。)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掘(掘,《长编》作拔。)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庶。谨守封陲。质於天地神祇。告於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鉴。当共殛之。某(某,《长编》作孤。)虽不才。敢遵此约。谨(谨下,《长编》有当字。)告於天地。誓之子孙。苟渝此盟。神明是殛。专具谘述不宣。谨白。(谨白二字,据《长编》补。《契丹国志》廿。)
(按《涑水纪闻》十一云:“周革曰:景德中,中国作誓书以授虏,虏继之以四语曰:‘孤虽不才,敢遵誓约。有渝北此盟,神明殛之。’庆历中,岁增给二十万,更作誓书,亦如之。嘉祐年,枢密院求誓书不获,又求宁化军疆境文字,亦不获。於是韩稚圭曰;‘枢密院国家戎事之要,今文书落如此,不可。’乃命大理寺丞周革编辑之,数年而毕,成千馀卷,得杜祁公衍手录《誓书。一本於废书,其正本不复见。”统和二十二年甲辰即宋景德元年。《景德国书》者,即谓此书。《北盟会编》引封氏《编年》云:“孤虽不才,敢遵此约。谨当告于天地,誓之子孙。有渝此盟,神明是殛。”亦谓此书。
○诫国中诏(统和二十四年 圣宗)
主非犯谋反大逆及流死罪者。其奴婢无得告首。若奴婢犯罪至死。听送有司。其主无得擅杀。(《辽史》六一《刑法志》。)
○报宋书(统和二十六年 圣宗)
中国自行(上四字,《会要》作封禅。)大礼。何烦(烦,《会要》作劳。)告谕。其礼物虑(虑,《会要》作屡。)违誓文。不敢辄受。(李焘《长编》。)
○下令(统和二十六年 圣宗)
昨者。徵兵燕蓟以备南。敢有言於汉使者诛及其族。(《宋朝类苑》七七引《乘轺录》。)
○将伐康肇谕群臣诏(统和二十八年 圣宗)
高丽康肇弑君。大逆也。宜发兵问罪。(《高丽史》四。)
○致高丽问罪书(统和二十八年 圣宗)
东结构於女真。西往来於守国。是欲何谋。(《高丽史》八。)
○谕高丽兴化镇敕(统和二十八年 圣宗)
(一)朕以前王诵。绍其祖(已上三字,据《东国通鉴》增。)服事朝廷。其来久矣。今逆臣康兆。弑君立幼。故亲率精兵。已临国境。汝等禽康兆送驾前。便及回兵。不然。直入开京。杀汝妻孥。《高丽史》九四《杨规传》、《东国通鉴》。
○谕高丽兴化镇敕(统和二十八年 圣宗)
(二)敕兴化镇城主并军人百姓。(已上十一字,《东国通鉴》无。)朕以前王诵绍其祖服。为我藩臣。捍御封陲。忽被奸凶所害。朕将精锐。来讨罪人。其馀胁从。皆与原免。况汝等受前王抚绥之惠。知历代顺逆之由。当体朕怀。无贻后悔。(《高丽史》九四《杨规传》、《东国通鉴》。)
○谕高丽兴化镇敕(统和二十八年 圣宗)
(三)省所上表奏。具悉。朕纂承五圣。临御万方。忠良则必示旌襃。凶逆则须行诛伐。以康兆弑其故主。挟彼幼君。转恣奸豪。大示威福。故亲行诛伐。特正刑名。方拥全师。(已上八字,《东国通鉴》无。)以(《东国通鉴》作已。)临近境。比特颁於纶音。(以上六字,《东国通鉴》作比颁纶旨四字。)盖式示於招怀。(《东国通鉴》作式示招怀。)遽览封章。未闻归款。陈沥靡由於诚实。词华徒见於敬恭。(以上十四字,《东国通鉴》无。)况(《东国通鉴》无。)汝等早列簪裾。(《东国通鉴》无以上四字。)必知逆顺。岂可助谋於逆党。不思雪愤於前王。宜顾安危。预分祸福。(《高丽史》九四《杨规传》、《东国通鉴》。)
○谕高丽兴化镇敕
(四)汝等慰安百姓而待之。以二十万兵屯於麟州。南无。老代。以二十万兵进至通州。(《高丽史》九四《杨规传》。)
○黥面诏(统和二十九年 圣宗)
自今但犯罪当黥。即准法同科。(《辽史》六一《刑法志》。)
按旧法:“宰相节度使世选之家,子孙犯罪,徒杖如齐民;惟免黥面。”至此黥亦同科。
○禁军官非时畋牧妨农诏(开泰元年 圣宗)
朕惟百姓徭役烦重。则多给工价。年谷不登。发仓以贷。田园芜废者。则给牛种以助之。(《辽史》五九。《食货志》。)
○遣还被质男女诏(开泰元年 圣宗)
诸道水菑。饥民质男女者。起来年正月。日计佣钱十文。价折佣尽。遣还其家。(《辽史圣宗纪》。)
○谕西夏李德昭诏 开泰二年 圣宗
今党项叛。我欲西伐。尔当东击。毋失犄角之势。(《辽史圣宗纪》。)
○让萧图玉诏(开泰二年 圣宗)
叛者既服。兵安用益。且前日之役。死伤甚众。若从汝谋。边事何时而息。(《辽史》三《萧图玉传》。)
赐圆空国师诏(开泰二年 圣宗)
朕闻上从轩皇。下逮周发。皆资师保。用福邦家。斯所以累德象贤。亦不敢倚一慢二者也。今睹大禅师识超券内。心出环中。洒甘露於敬田。融葆光於实际。总持至理。开悟众迷。朕何不师之乎。(《圆空国师胜妙塔碑》。)
○谕政事省枢密院诏(开泰三年 圣宗)
酒间授官释罪。毋即奉行。明日覆奏。(《辽史圣宗纪》。)
○遣使责萧逊宁诏(开泰八年 圣宗)
汝轻敌深入。以至於死。何面目见我乎。朕当皮面。然后戮之。(《高丽史》九四《姜邯赞传》、《东国通鉴》。)
○谕西南招讨诏(开泰九年 圣宗)
边鄙小族。岁有常贡。边臣骄纵。徵敛无度。彼怀惧不能自达耳。第遣清慎官将。示以恩信。无或侵渔。自然效顺。(《辽史圣宗世》。)
○遣使赐建都阿富汗吉慈尼之素丹马合木书(太平四年)
上天赐地上诸王国於朕。故得统有各族所居之地。朕在京都长享太平。无不如意。世上凡能视听。无不求与朕为友。附近诸国主朕之侄辈皆时遣使来。表奏贡礼不绝於途。唯卿迄今未曾朝贡。朕久闻卿英武卓越。统制有方。国内乂安。藩镇Amirs慑服。卿既享尊荣。理应奏告。普天之下。唯朕最尊。卿当事朕以礼也。今派使臣。以道途遥远。久需时日。故使者所赍不丰。且不欲派官爵高者。恐有逼卿之嫌也。今有贵主下嫁於加的尔汗Qadir-khan之子察格利特勤Chaghri-tegin故命加的尔汗开通道路。庶几此后聘使往还无碍。遣使当选聪睿解事者。能宣畅朕意。并晓以此间情况。今遣卡利通加Qalitunka(即是此旨)欲以肇启邦交。永敦邻好也。鼠儿年。
(右据友人周一良撰《亚剌伯人关於中国之记载》。)
○平法诏(太平六年 圣宗)
朕以国家有契丹汉人。故以南北二院分治之。盖欲去贪枉除烦扰也。若贵贱异法。则怨必生。夫小民犯罪。必不能动有司以达於朝。惟内族外戚。多恃恩行贿。以图苟免。如是则法废矣。自今贵戚以事被告。不以事之大小。并令所在官司案问。具申北南院覆问得实以闻。其不案辄申及受请託为奏言者。以本犯人罪罪之。(《辽史》六一《刑法志》。)
○澄清吏治诏(太平六年 圣宗)
(一)北南诸部廉察州县及石烈弥里之官。不治者罢之。(《辽史圣宗纪》)
○澄清吏治诏(太平六年 圣宗)
(二)大小职官有贪暴残民者。立罢之。终身不录。其不廉直。虽处重任即代之。能清勤自持者。在卑位亦当荐拔。其内族受赇事发。与常人所犯同科。(《辽史圣宗纪》。)
○谕驸马萧鉏不公主粘木衮诏(太平七年 圣宗)
尔於后有父母之尊。后或临幸。祇谒先祖祇拜空帐。失致敬之礼。今后可设像拜谒。(《辽史圣宗纪》)
○谕中外大臣诏(太平七年 圣宗)
制条中有遗阙。及轻重失中者。其条上之。议增改焉。(《辽史》六一《刑法志》。)
○谕燕京将士诏(太平八年 圣宗)
若敌至。总管备城之东南。统军守其西北。马步军备其野战。统军副使缮壁垒。课士卒。各练其事。(《辽史圣宗纪》。)
○遣罗汉奴赐高丽王诏(太平十年 圣宗)
近不差人往还。应为路梗。今渤海偷主。俱遭围闭。并已归降。宜遣陪臣。速求赴国。必无虞虑。(《东国通鉴》卷十六、《高丽史》五。)
(按偷主即谓大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