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亭林诗文集

    山海关
    望夫石
    昌黎
    三屯营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
    王太监墓
    刘谏议祠
    居庸关
    重登灵岩
    秋雨
    与江南诸子别
    江上
    天津
    旧沧洲
    再谒天寿山陵
    送王文学丽正归新安
    答徐甥干学
    白下
    重谒孝陵
    赠林处士古度
    羌胡引
    赠黄职方师正
    元日
    杭州
    禹陵
    宋六陵
    颜神山中见橘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攒宫时闻缅国之报
    古北口
    五十初度时在昌平
    北岳庙
    井陉
    一雁
    尧庙
   卷四
    元旦
    霍山
    书女娲庙
    晋王府
    赠傅处士山
    又酬傅处士次韵
    陆贡士来复
    咏史
    李克用墓
    五台山
    酬李处士因笃
    雨中送申公子涵光
    酬史庶常可程
    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
    寄潘节士之弟耒
    王官谷
    蒲州西门外铁牛
    潼关
    华山
    骊山行
    长安
    干陵
    楼观
    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
    后土祠
    龙门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
    孟秋朔旦有事于攒宫
    赠孙征君奇逢
    酬程工部先贞
    寄刘处士大来
    朱处士彝尊过余于太原东郊赠之
    屈山人大均自关中至
    重过代州赠李处士因笃在陈君上年署中
    偶题
    出雁门关屈赵二生相送至此有赋
    应州
    重至大同
    得伯常中尉书却寄并示朱烈王太和二门人
    淮上别王生略
    赠萧文学企昭
    曲周拜路文贞公祠
    德州过程工部
    过苏禄国王墓
    赴东六首
    子德李子闻余在难特走燕中告急诸友人复驰至济南省视于其行也作诗赠之
    赠同系阎君明锋先出
    为黄氏作
    楼桑庙
    三月十二日有事于攒宫同李处士因笃
    赠李贡士嘉时年八十
    邯郸
    邢州
    自大名至保定子德已先一月西行赋寄
    亡友潘节士之弟耒远来受学兼有投诗答之
    述古
    德州讲易毕奉柬诸君
    挽殷公子岳
    寄张文学弨时淮上有筑堤之役
    双雁
    夏日
    秋风行
    静乐
    太原寄王高士锡阐
    盂县北有藏山云是程婴公孙杵臼藏赵孤处
    读李处士颙襄城纪事有赠
    寄杨高士瑀
    齐祭器行
    题李先生矩亭
    瓠
    土门旅宿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
    先妣忌日
    哭程工部
    有叹
    哭归高士
   卷五
    广昌道中
    寄问傅处士土堂山中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
    咏史
    路光禄书来叙江东同好诸友一时徂谢感叹成篇
    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
    潘生次耕南归寄示
    子房
    刈禾长白山下
    岁暮
    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书此示之
    闰五月十日
    过张贡士尔岐
    送程工部葬
    路舍人客居太湖东山三十年寄此代柬
    汉三君诗
     高祖
     光武
     昭烈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
    赋得檐下雀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
    李生符自南中归檇李三年矣追惟壮游兼示旧作
    二月十日有事于攒宫
    赠献陵司香贯太监宗
    陵下人言上年冬祭时有声自宝城出至裬恩殿食顷止人皆异之
    过郭林宗墓
    介休
    灵石县东北三十五里神林晋介之推祠
    霍北道中怀关西诸君
    河上作
    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
    过李子德
    皁帽
    采芝
    寄李生云沾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
    春雨
    寄同时二三处士被荐者
    井中心史歌
    夏日
    梓潼篇赠李中孚
    和王山史寄来燕中对菊诗
    关中杂诗
    过朝邑王处士建常
    寄子严
    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
    次耕书来言时贵有求观余所著书者答示
    云台观寻希夷先生遗迹
    硖石驿东二十里有西鸦路繇赵保白杨树二百五十里至临汝以讥察之严筑垣封闭过此有题
    雒阳
    三月十九日行次嵩山会善寺
    少林寺
    嵩山
    测景台
    卓太傅祠
    梁园
    海上
    五岳
    赠张力臣
    子德自燕中西归省我于汾州天宁寺
    寄次耕
    岁暮西还时李生云沾方读盐铁论
    送康文学乃心归合阳
    友人来坐中口占二绝
    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
    酬族子湄
    朱处士鹤龄寄尚书埤传
    哭李侍御灌溪先生模
    华下有怀顾推官
    华阴古迹二首
     平舒道
     回溪
    悼亡
    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氵乎〉家祭毕而饮有作
    寄题贞孝墓后四柿
    赠卫处士蒿
    酬李子德二十四韵
    赠毛锦衔
   亭林集外诗补
    和若士兄赋孔昭元奉诸子游黄歇山大风雨之作
    古侠士歌
    哭张蒿庵先生
    围城
  熹庙谅阴记事


  ◇亭林文集◇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补遗

  ●亭林文集卷之一

  北岳辨
  革除辨
  原姓
  郡县论一
  郡县论二
  郡县论三
  郡县论四
  郡县论五
  郡县论六
  郡县论七
  郡县论八
  郡县论九
  钱粮论上
  钱粮论下
  生员论上
  生员论中
  生员论下

  ○北岳辨

  古之帝王,其立五岳之祭,不必皆于山之巅;其祭四渎,不必皆于其水之源也。东岳泰山于博,中岳泰室于嵩高,南岳灊山于灊,西岳华山于华阴,北岳恒山于上曲阳,皆于其山下之邑。然四岳不疑而北岳疑之者,恒山之绵亘几三百里,而曲阳之邑于平地,其去山趾又一百四十里,此马文升所以有改祀之请也。河之入中国也自积石,而祠之临晋;江出于岷山而祠之江都;济出于王屋而祠之临邑,先王制礼,因地之宜而弗变也。考之虞书:「十有一月朔,巡狩至于北岳。」周礼:「并州其山镇曰恒。」尔雅:「恒山为北岳。」注并指为上曲阳。三代以上虽无其迹,而史记云:「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邦。汉书云:「常山之祠于上曲阳。」应劭风俗通云:「庙在中山上曲阳县。」后汉书:「章帝元和三年春二月戊辰,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岳于上曲阳。」郡国志:「中山国上曲阳,故属常山。恒山在西北。」则其来旧矣。水经注乃谓此为恒山下庙,汉末丧乱,山道不通,而祭之于此。则不知班氏已先言之,乃孝宣之诏太常,非汉末也。魏书:「明元帝泰常四年秋八月辛未,东巡,遣使祭恒岳。太武帝太延元年冬十一月丙子,幸邺。十二月癸卯,遣使者以太牢祀北岳太平真君。四年春正月庚午,至中山。二月丙子,车驾至于恒山之阳,诏有司刊石勒铭。十一年冬十一月,南征,径恒山,祀以太牢。文成帝和平元年春正月,幸中山,过恒岳,礼其神而反。明年,南巡,过石门,遣使者用玉璧牲牢礼恒岳。」夫魏都平城,在恒山之北,而必南祭于曲阳,遵古先之命祀而不变者,犹之周都丰镐,汉都长安,而东祭于华山,仍谓之西岳也。故吴宽以为帝王之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历代之制,改都而不改岳。太史公所谓「秦称帝都咸阳,而五岳四渎皆并在东方」者也。隋书:「大业四年,秋八月辛酉,帝亲祠恒岳。」唐书定州曲阳县:「元和十五年,更恒岳曰镇岳,有岳祠。」又言:「张嘉贞为定州刺史,于恒岳庙中立颂。」予尝亲至其庙,则嘉贞碑故在。又有唐郑子春、韦虚心、李荃、刘端碑文凡四,范希朝、李克用题名各一,而碑阴及两旁刻大历、贞元、元和、长庆、宝历、太和、开成、会昌、大中、天佑年号某月某日祭,初献、亚献、终献某官姓名凡百数十行。宋初,庙为契丹所焚。淳化二年重建,而唐之碑刻未尝毁。至宋之醮文碑记尤多,不胜录也。自唐以上征于史者如彼,自唐以下得于碑者如此,于是知北岳之祭于上曲阳也,自古然矣。古之帝王望于山川,不登其巅也,望而祭之,故五岳之祠皆在山下;而肆觐诸侯,考正风俗,是亦必于大山之阳,平易广衍之地,而不在险远旷绝之区也明甚。且一岁之中,巡狩四岳,南至湘中,北至代北,其势有所不能。故尔雅诸书并以霍山为南岳,而汉人亦祭于灊。禹会诸侯于涂山,涂山,近灊之地也。水经注曰:「上曲阳故城,本岳牧朝宿之邑也。古者天子巡狩常山,岁十一月至于北岳,侯伯皆有汤沐邑以自斋洁。周衰,巡狩礼废,邑郭仍存。秦以立县,县在山曲之阳,是曰曲阳。有下,故此为上矣。」而文升乃谓宋失云中,始祭恒山于此,岂不谬哉!五镇惟医无闾最远,自唐于柳城郡东置祠遥礼,而宋则附祭于北岳之祠。然则宋人之遥祭者,北镇也,非北岳也。世之儒者,唐宋之事且不能知也,而况与言三代之初乎?先是,倪岳为礼部尚书,已不从文升议,而万历中,沈鲤驳大同抚臣胡来贡之请,又申言之,皆据经史之文而未至其地。予故先至曲阳,后登浑源,而书所见以告后之人,无惑乎俗书之所传焉。
【 马文升疏曰:「虞书:肇十有二州,盖每州表山之高大者以为镇,而恒山为北岳,在今大同府浑源州。历秦、汉、隋、唐俱于山所致祭。五代河北失据,宋承石晋割赂之后,以白沟为界,遂祭恒山于真定府曲阳县,文之曰:地有飞来石,不经甚矣。然宋都汴,而真定为其北边,是亦不得已权宜之道也。迨我太祖高皇帝建都金陵,视真定为远,因循未曾厘正。文皇帝迁都北平,真定反在都南,当时礼官不能建明,尚循旧陋,礼官罪也。夫周礼曰:恒山为并州镇,在正北。一统志曰:恒山在浑源州南二十里。又浑源庙址犹存,故老传说,的的不虚,乞行礼部再加详考。如臣言是,行令山西并大同巡抚官员斟酌工费,于浑源州恒山庙旧址增修如制,以祀北岳。撰文勒石,昭示将来。」浑源之说始于此。自成化以前,初无此语。端肃似未曾见十七史者,道听涂说,一至于此。浑源之庙并无古堕,不知作于何时。如泰山、华山之上亦各有宫,而大庙俱在其下,特曲阳相距稍远,而今制又分直隶、山西二辖,人遂因此疑之。疏中所云「故老传说」,正足见其不出于史书,而得诸野人之口。后人知其不通,乃更为之说云:舜北狩,大雪,止于曲阳。有石飞来,因而望祀。不知此谁见之而谁传之?盖又文升之蛇足也。】

  ○革除辨

  革除之说何自而起乎?成祖以建文四年六月己巳即皇帝位,夫前代之君若此者,皆即其年改元矣。不急于改元者,本朝之家法也;不容仍称建文四年者,历代易君之常例也。故七月壬午朔诏文一款一「今年仍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其改明年为永乐元年」。并未尝有革除字样,即云革除,亦革除七月以后之建文,未尝并六月以前及元二三年之建文而革除之也。故建文有四年而不终,洪武有三十五年,而无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年。夫实录之载此明矣。自六月己巳以前书四年,庚午以后特书洪武三十五年,此当时据实而书者也。第儒臣浅陋,不能上窥圣心,而嫌于载建文之号于成祖之录,于是刱一无号之元年以书之史。使后之读者彷徨焉不得其解,而革除之说自此起矣。夫建文无实录,因成祖之事不容阙此四年,故有元年以下之纪。使成祖果革建文为洪武,则于建文之元,当书洪武三十二年矣。又使不纪洪武,而但革建文,亦当如太祖实录之例书己卯矣。今则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书于成祖之录者,犁然也。是以知其不革也。既不革矣,乃不冠建文之号于元年之上,而但一见于洪武三十一年之中,若有所辟而不敢正书,此史臣之失,而其它奏疏文移中所云洪武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年者,则皆臣下奉行之过也。且实录中每书必称建文君,成祖即位后与世子书,亦称建文君,而后之人至目为革除君。夫建文不革于成祖,而革于传闻,不革于诏书,而革于臣下奉行者之文,是不可以无辩。或曰,洪武有三十五年矣,无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年,可乎?考之于古,后汉高祖之即位也,仍称天福十二年,其前则出帝之开运三年。故天福有十二年,而无九、十、十一年,是则成祖之仍称洪武,岂不闇合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