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欧阳南野先生文集摘
欧阳南野先生文集摘
答郭中洲
承谕,良知之学,同志讲得甚明,但觉致字全无下落。某窃谓,致字无下落,即是良知讲得未明,良知果明,致字即不容无下落矣。
答杨方洲
圣人之学,莫要于慎独。独知者,即良知也。慎之也者,不欺其知以致乎其至也。......诚不自欺,则知至意诚而无所不慊,孟子所谓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者也。学至于诚且乐,而凡荣辱得丧之系乎外者,举不足以婴其心。
答张卿理 二
区区近约王龙溪相与箴砥砺,始知向来渗漏错误,大抵嗜欲割截不尽,真机无由活泼也。
答王心斋
君子之心,毋自欺、求自慊而已。诚求自慊,则虽困心衡虑,勉强其所不逮、究极其所未至,莫非自慊,而何至于苦?学而至于苦,只是认良知不真,非毋自欺而求自慊之功。诚非自慊之功,则虽乐其所乐,亦非良知之所以为乐者。
答李古原
夫圣人之学,不失其本心而已。心之良知之谓知,心之良能之谓行。良知良能一也,故行也者,知之真切运用;而知也者,行之明觉精察,本合一者也。知而不真切运用,是谓臆度,非本心之知;行而不明觉精察,是谓冥罔,非本心之行矣。故学以不失其心者,必尽其知行合一之功,然后能得其知行合一之体。
答万五溪
古人之学,以自慊为主,以毋自欺为功。
答确斋兄轼
孟子之言,盖谓良知自孩提而已有,以见知之本良,非谓孩提所发无非良知,而无复不良者也。良知自孩提而已有,故人皆可用其致知之功。然自孩提所发,已有不良者矣,故人不可不用致知之功。此圣贤教学之意也。
答方三河
政学本非二事,学以求尽其心,故真诚恻怛,充周遍满。其临民也,生养安全,非以市恩,惩责督罚,非以示威;其与人也,远而不携,迩而不亵,非以用知,恭而有礼,非以纳交,严而不怒,非以寡怨,毁誉不惊,利害不怵,非以作气,无所不尽其心而已矣。
二
古之君子视民如伤,故能爱;用财如己出,故能节;见不善而内自省,故能恕;心如太虚,利害毁誉如浮云,故能应。常应常定,动罔不当。此非戒惧谨独精一之至者,未易言也。
三
人本有真诚恻怛之心,故能修恺弟之政,而民受其福。心有不诚,则虽文章数度周详缜密,犹未免为徒法,而况未必能周详缜密者也。故君子之学,莫大于立诚。凡荣辱得丧之交错乎外而感乎其中者,如冰入汤,如云过虚,坚凝静定,无所妄动,然后为能诚。是故根心生色,尽己之性而尽人、物之性。否则种种作为,或生于荣名功利较计论量之私,心劳日拙,无以结民心而终成善治矣。
答王在庵
庄子虽未能无弊,要从自己实践中立言。吾辈因其言以求入,种种嗜欲,不全放下,终难凑泊。直须胸中打叠洁净,不著古人一语,而心心相契,乃是吾辈真实命根。此孔子所以欲无言者也。近觉学之不进,皆由谈说想像,靡费实践功夫。每一思之,真是耳热汗下!
寄彭季山 二
吾辈今日之学......从洁净心地上专精毕力,由本达枝,自有根心生色、不言而喻之盛。则凡语言文字,莫非实理;知识闻见,莫非实得。不然,恐未免沾泥带水也。
寄何善山黄洛村 近得龙溪同宿数时,顿觉旧习之非。大抵此心未到澄莹精纯,便起种种作用言说,认为真机活泼,不知里许尽是安排布置,种种作用皆为粉饰;种种言说皆为戏论。今须直下了彻,始有进步处也。龙溪直是学问透彻,直是善锻炼人,相与切磋,直是心心相契,更无许多逢迎迁就门面摺数,诚吾辈所不及!
答敖纯之
往时相聚,未尝直从心地真切砥砺,拔去私邪,而徒口吻谈说,未有定静安虑之实。则区区自诳诳人,负君多矣。
寄钱绪山
近得与龙溪兄聚处,尽觉旧习之非。此心未到精莹澄彻,种种识鉴运用,总是自私用智,总是浮饰。始信静专动直、静翕动辟心体,本是如此。未能充实,必无光辉,分毫假借不得。
寄刘晴川
某近来始觉从前学力疏缪,种种作用,尽非精实。一切私邪,往往弄奇作怪。视世之不学者虽念有粗细,转念有迟疾,其为未得真根真种则一而已。向时以为功夫未熟所,所自今观之,根种不真,纵粪多力勤,终为荑稗。直须洗骨涤髓,庶复天元一气耳。
答友人问 朋侪中莫不知有致良知之学,然须识取良知着落,则致知功夫始更精切,不然,未免搀和兼搭,只到门外,不到门内也。......学者往往识取未真......。
答洪峻之
致知之说,近来讲论益详,然见解不可以为真知,揣料不可以为实际。一切俗情斩截不净,良知未到圆融莹彻、未能自快自足,而徒于一事之间、一隙之明,以为物格知至,其为自欺,大矣。
二
夫临深履薄,真是生死所关,一步蹉跌,便丧身失命,故不待强其心以戒惧而自有不容已者,志切故也。今学者视其心之得丧,果能如其身之生死者乎?则其从事于戒惧,亦未免或作或辍,乍断乍续。......志不切故也。
卷之二 书(嘉靖戊戍至乙已)
答张绍中
夫学莫大于真切恳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真切恳到故也;朝闻道夕死可矣,真切恳到故也。悠悠虚度,言行不相顾,表里不如一,则不能真切恳到之为病耳。......只真切恳到致其良知,则自然弘毅,足以胜重任而远到矣。
卷之三
答张维时
一真一切真。此虽佛氏语,然圣学亦不能外也。志向真伪,毫厘之际。精一不二,则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无不在我。种种外慕,只是不真。一真则万伪消除矣。
答陈盘溪
良知二字,朋友讲说日精,求其真实扩充、尽释尘累、真得赤子未有学问思索见解知识以前纯一无伪之心,亦未见有承当得起者。
答友人问
无自欺三字,是心学真诀。吾辈正坐自欺耳。
答朱芝山
良知即是独知,显浅易知,简易易从。盖虽童稚愚蒙,独知未尝 不明。虽放僻邪侈,独知未尝不良;虽昏迷蔽昧,独知未尝可以自欺。......慎其独知,日精日明,五常百行,皆由此出。苟自欺自迷,则旦昼所为,牿之反复,虽其事亲从兄,亦义袭而已矣。故学问之道,唯此知最真最近,不假强为,不待远取,上智下愚,皆可持循。吾兄犹谓无下手得力处,何耶?
答李古原
夫道,由之而后知,知之而后言。臆而知之,臆而言之,则于己于人皆不足以达道。
答孙蒙泉
说到此,须造到此,始是修辞立诚。不然总是虚见虚谈,无益于学。
答王鲤塘
夫不从躯壳起念,虽富贵功名,何者非道;从躯壳起念,虽道德仁义,何者非私!
答友人问
良知之学,相传浸久。习其说,不既其实。知字或未有的确,若之何致之?盖孟子良知,征诸孩提,言赤子之心也。吾人为赤子时,意虑不作,欲习未染,爱敬中出,是非内明,不由学问,匪涉思为。......博学学此,力行行此。问此辨此,思此得此。
寄黄久庵
道有本,德有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基本不立,种种修为,尽是胜心浮气、私智小慧。
答王蒙泉太守
良知之灵,于义利公私诚伪,分毫不可欺蔽。某尝谓,无功利之心,则通体是义,出义则入利矣;一体万物,则通体是公,出公则入私矣;不失赤子之心,则通体是诚,稍有起作,即入于伪矣。
答戚补之
象山先生分别学者之病有二种,一是情欲,一是意见。吾侪以情欲未了之心,而又文之以意见,则二病兼受之矣。然意见作障,亦只是情欲未了。 三 凡私意甚微处却甚真,却是圣凡大界限。然须从根本究竟始得。昔人谓齐得丧、一生死者,言得丧死生皆循其良知耳。良知本体,生亦自爱,死亦自恶;得亦自喜,失亦自恶。皆其虚灵之因应变化,如太空浮云,起灭无碍,即是死生得丧处之一也。今俗人以死生得丧为心,固有所著,然以齐死生得丧为心者,亦是从死生得丧上发心,亦有所著。有著即是作好作恶,即是凡情。惟循其良知,无所倚著,即是真好真恶,即是王道,即是天则。
寄萧文奎
夫学以性命为宗,然性也有命,君子不谓性;命也有性,君子不谓命。何则?天人一体,性命无二。谓性者,以强力必致为功,故不足以知天而尽性;谓命者,以纵任无作为贤,故不足以知人而至命。凡此各有所倚,未免二之。意见为蔽,迷本丧真矣。昔子思语尽性而察鸢鱼、推鬼神,阐隐微之旨,盖言命也。孟子语知命而远岩墙、避桎梏,立顺受之教,盖言性也。道不可以智求,理不可无心得。故君子无所不尽其心,而未尝有所容心,所以顺性命之理,通神明之德,岂容分毫倚著?遂将千里谬迷矣。
答吴苏山 世情遮迷,犹易警发,意识衬贴,卒难破除。因思吾侪虽与后来诸友精粗浅深稍有不同,然不免落此二病。其为不彻悟良知则一而已。良知不得彻悟,纵有格致功夫,终是影响。
答周良卿
良知在人,无有提而不悟、呼而不醒者。然须真有为圣人之志,直截将有识以来种种习气彻底勘破,全体放下,则赤子之心,本自光明莹彻,本自充拓变化,如日中天,如水行地,真不假知识凑泊、意气帮助者。
答陈明水
学无巧法,惟是此心当体即真,纤尘不染,不由解悟,不待思为,真如赤子之初,然后种种色色莫非真觉,莫非实用。
答彭云根
人心虚灵,虽小人闲居为不善者,与圣人同然。涵养扩充,不以欲蔽,使虚灵之用火燃泉达,足以保四海,则君子之所以克念作圣者也。......愿静观默识,姑置古人种种议论,如生在未有文字以前,直从自心虚灵独知处涵养扩充,以得其炯然不可欺、勃然不可已者,则凡荀程欧子之言,其精纯者,皆发吾心所自有,而其疵驳者,亦足以知其受病之所自,以为内省之助,此固古人多识畜德之道。
寄李汝贞
儒佛之辨,不必急急于此,而彼之言说近吾儒者,亦不必故加排斥以求异,要在念念不欺良知,自强不息,到得精义入神,则千古是非,只在目前,毫厘仿佛,如见黑白矣。不然,流入意见想象,终无自得也。
寄贡玄略
致知之学,本自简易明切,但吾党未能毋自欺、未能恒自慊耳。事事慊于知之谓格,是谓知本;念念不欺其知之谓诚,即是无念。人己本末、主宰流行,本非二事。
答郭平川 性有七情,欲居一焉。欲也者,性之情、天之理也。循天之理,是谓道心惟微;动于意必,至于不节而纵,是谓人心惟危。危微之几,如水涌为波,波平为水,间不容发。窒欲者,警省戒惧,窒其意必之萌,以不至于纵而无节,致知之学也。
卷四 书(嘉靖丙午至辛亥)
答王耦斋二
体用一原,晃微无间。非时寂时感而有未感以前别为未发之时。盖虽诸念悉泯而兢业中存,即惧意也,即发也;虽忧患不作,而恬静自如,即乐意也,即发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盖即喜怒哀乐之发而指其有未发者,犹之曰视听之未发谓之聪明,聪明岂与视听为对而各一其时乎?
寄聂双江三
夫良知者,常寂常感,常应常廓,然未能寂然,则其感必不通;未能廓然大公,则其应必不顺。故致知之功,致其常寂之感,非离感以求寂也;致其大公之应,非无所应以为寂然也。盖即喜怒哀乐而求其未发之中,念念必有事焉,而莫非行其所无事,时时见在,刻刻完满,非有未发以前未临事底一段境界、一种功夫,免得临事揣磨,入于义袭者也。夫念念有事,毋自欺而恒自慊,即是集义,即是致和,即是致中。故曰中也者和也,中节也,一也,二之则所谓未发者或近于二氏之虚静,其发而临事,或未免以揣磨义袭为感通顺应而不自觉,亦势有必至者矣。......
来教云......虚灵是体,知觉是用,......此是周程正法眼藏,可容以所知所觉混能知能觉也耶?夫知觉一而已,常虚常灵,不动于欲。欲动而知觉始失其虚灵者。虚灵有时失,而知觉未尝 无,似不可混而一。然未有无知觉之虚灵,......此皆后儒有此两字而为之分疏云耳。若求其实而质以古圣之说,则知之一字足矣,不必言虚与灵,而虚灵在其中。......盖心惟一知,知惟一念,一念之知彻首彻尾,常动常静,本无内外,本无彼此,焉有虚而后灵与夫能知所知种种分别也。凡种种分别者,盖未免因数字之义,依文生解,展转附会,非从一念之知彻底直透......周子立无欲之旨,动静皆无欲也。程子所谓无事,盖情顺万事而无情,内外两忘而澄然无事者也。有动静内外之分,则用功未免有取有舍,有先后,虽未必是内非外,然要之未能两忘则一而已。
来教又谓,以能知觉为良,则格物是功效;以所知觉为良,是宜以格物为功夫。此执事自谓推见先师之意而不尽同其说者。然恐未然也。夫知以事为体,事以知为则。事不能皆循其知,则知不能皆极其至,故致知在格物,格物以致知,然后为全功。后世以格物为功者,既入于揣磨义袭而不知有致知之物;以致知为功者,又近于圆觉真空而不知有格物之知,及其宛转凑补,斐然成章,愈习愈熟,去道愈远矣。故格物致知之学,既不失于揣磨,而亦不失于空虚,此先师所以发千圣之秘旨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