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上玉皇本行经集注皇经集注

  玉帝号称利益考
  蓝采和云:人知尊上帝,不称玉帝宝号。儒者或言诵之非是,不知大孝终身慕父母,非孟子之言乎?慕父母而心诚,则为孝子;称帝号而心诚,永无过行,岂不为乾坤肖子哉?践形惟肖,则天地皆归,利益岂不大乎?
  皇经利益考
  张紫阳云:有帝王之兴,必有帝王之制,守王制而过者,未之有也。况《皇经》心印,乃道要心宗,体之则为至圣,岂止免过哉?今人不信利益,惟体会诵持未诚耳。智者思之。
  帝经校录功过考
  锺离子曰:人物之生本於道,皆自天帝而分真。故善则德动天,福自至,即贫贱,而安乐胜於他人,是真福堂。恶则自作孽,天降殃,即富贵而凶咎,是活地狱。祸福有定,随人善恶;天人交应,捷於影响。迷徒不信,故功格言:真诵《皇经》一部,为千种功德,即升天堂。真诵者,内外总一,言行合道,不在口上念经,惟在心心实善。善乎。王灵官曰:何劳妙手图吾像,但愿君心合我心。能心合上帝,则德福并懋,乃真诵善功。其余持诵经文,戒口制心。尊信论岁月,虽有福德,因其善之大小而应,是又次矣。过格言:不信此经,堕入邪道,以心不合道,遂作邪人也。又言:毁谤真文,身堕地狱。不信者惟闻经中功德,信之不及,尚为小过;毁谤则废天章。心作大业,凶咎无边,沦於阴恶,罪不可活,故堕地狱途。又言:诋帝毁圣,废神居,裂真经,顽恶无忌,永受业禁,祸及七祖。毁谤则口讪灵章,言冒天威,故罪在自己。诋帝裂经,纵恶不悛,身为不善,遗臭无穷,亏体辱亲,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己身罪业,岂有出期;祖亲之咎,又何能赦?不然,国家设法,禁罪人可矣,有夷三族、灭九族者,何也?以罪犯过重,故延及亲族。惟若此,则为法网虽延,其余或邪视经典,或诵置不虔,或持念讹慢,或妄意裁度,或是此非彼,或优彼劣此,随其过之大小,又有一定之报在矣。呜呼,帝之经当今之法也。不信王法,律有明章;不遵盛典,岂无天条。惜人身难得,至道难闻,父母生我,其劳苦同。有德者福祖亲,即今世登甲科,封赠显亲也。有过者祸祖亲,即今世子弟犯事,罪坐家长也。人身同而善恶异,亲恩同而福业殊,人何不为善而甘作恶,徒遗累亲宗哉?经功过格言此,见真经在人心上,纯善则经功自有。上智行自合经,不在口诵。中智者因经见道,下愚则语之弗信。上智不常有,下愚亦不多,中人既广,则教化之功,信不可缺。观是经者,岂可不体玉帝慈悲度世之意,而视为泛常耶?
  皇经集注义略考
  石杏林云:《皇经》言道之真,吾性分固有之,宜不须解。世人多虑,资有高下,偏见者广,诸仙解是,非能尽说玄旨。姑备后人之折衷耳。
  皇经同异考
  张子房云:此经本无二名、高上灵宝之分,后人穿鉴,随意增减字句,牵合文,殊失本旨。今考高上灵宝,出自各仙真称扬语,后人误执为二。兹据玄都定论,录传世间。后学鉴此,定志默体,或遇刊写传讲差处,从公考校。其外添文句字画,皆讹误也。达者勿泥执焉。
  皇经集注刊传疏文
  大明讲道经修玄箴嗣全真弟子山东小兆臣周玄贞,诚惶诚恐,稽首顿首,斋沐百拜,奏:
  伏以道妙无为,每因时而着见;人心有觉,宜随地以积功。臣玄贞一介微质,三才末品,慕妙法以皈玄,本儒行而会道。一睹帝经,胜获珍异,即逐字以精研,冀因文而了悟。但圣典无注,体认惟难。臣贞用发衷虔,博方解义。绪纂仙圣格言,汇入道藏函部。缘三卷之真文,用集序次;敷五品之秘论,以列篇名。卷编为十,幅计六百,总列一百八章,大略十余万言。千圣心法,睹册昭然,浩劫玄宗,举目如在。虽未能独窥上圣之蕴奥,亦庶使众观最盛之真文。寸劳既效,良缘若存。涓吉朝而虔刻,资善信以协成。预奏疏词,上干玄鉴,增君民清浄之
  福,赦小兆僭妄之罪。使诸界多方,尽为十七光明之照彻;绝今倾古,悉被三十大愿之陶镕。人物俱登重玄,冥阳永沾法利。庶臣玄贞之诚,少伸万一矣。谨奏。
  经注名义序次考
  经本文有作一卷者,从本传,象太极也。分三卷者,象三才耳。今注作十卷,象十极之义,道数成於十也。分五品以象五行,合五行、四象、八卦,则得十七。皆太极之分。故帝於十七光明,天以生,地以成。玉帝此经,即地之曲成万物。地数三十,故帝示三十种功德。帝德超出十极,故具十号。修亿万劫,故周万德。今注六百幅,象火记六百篇。一百八章,从帝千八百戒。十万余言,象帝十万妙行玄光也。至於所谓《皇经纂》,恐下愚不能全契圣文,举大要以诏入耳。知此义,又何有不同之旨?
  观诵讲授经典戒义
  凡观诵诸经,或讲明授受,先斋明整衣,肃容请经置净几上。端坐定志,善恶两忘,一乘不立,冲妙虚明。然后从容展卷,或默观,或持诵,或发明,或教习,与帝终对越,至诚无息,方为守戒。
  抄写经戒
  凡抄写诸经,规仪与观诵同,心正笔正,非欲字好,即此是道。
  经名同异辨
  谨按抱朴子云:高上者,种民之上,尽天之极,其高无对,即佛家所谓不退转之地也。玉皇者,圣中最尊,神中最贵,诸佛圣师,万天帝主,故尊称曰玉皇。吕纯阳云:道高无伦曰皇。上帝仁孚浩劫,功超列圣,尽善尽美,称赞难穷。位乎玉清,宣元始之化,乃号玉皇。韩湘云:本行者,述玉帝成圣根本,历修妙行。集经,集元始五品之妙言合为一经,示后人修行之正路耳。管见云:惟天盖高,玉帝所居之天,位接玉清,又超诸天,故曰高上。人见玉帝之尊,以为绝德,人终不能及,不知圣道无二,我与至圣齐肩。帝之尊,帝之妙,行成之也。故天枢张上相传集是经,欲人希圣成真。故明旨云:《玉皇本行集经》欲人观经了悟,历考良因,追踪至圣,以成上真也。其后又称曰:《太上洞玄灵宝经》盖言大不可量,高不可极,故曰太上。阐先天道德之秘,为万世文字之宗,洞明三景,显露玄机,故曰洞玄。玄灵之蕴,为天人亿代法宝,故曰灵宝。要之,经以明道,道属我身。人能尽性至命,了悟此道,探本躬行,可以入圣矣。
  信经论升沉德业辨
  人自太极生化,天堂地狱,经详言之,世固未信,岂虚语耶?死虽归空,趣不尽者,魂有执业。伯有为厉,子产信之,夫子不以为非。地狱岂无?清浄还造化旧物,天堂亦有。但福不可徼得,业不可幸免。天堂地狱,惟人心造。若信二说之名而不修德,是自求祸也,虽日言果报,亦何益之有?
  凡诵经者,有净心等诸咒,今不录。因前已教人心同於道,是诵真咒矣,故不载其文。
  《皇经》原本首载三十六圣号,从天上三十六之义。今经止载十诰,何也?十号十极,从帝称用之耳,寔不以繁简而为去取也。观者详之。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注解
  此义乃洞玄灵宝对注者,后人勿疑。
  长跪礼奉
  此经系元始阐玉帝妙行之义,故诵经者长跪,虔诚礼奉。
  仰启三清境,无上三境尊。
  知大道之高,三清之尊,按诚企慕,皈身、皈神、皈命,上达真心。仰瞻
  启告於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界,至尊无上。玉清圣境元始,上清真境灵宝,太清仙境道德,三境道祖大天尊。
  仰启大罗天,无上玄穹生。
  吕纯阳曰:玉帝所居,为三千大千世界天宗,永无退转。至高无比,故云大罗。玄穹主,穹窿苍穆,诸天都教主。
  仰启三清界,侍宸诸真众。
  张紫阳曰:侍,旁列也。宸,高玄不可窥见听闻之界。诸,众也。诸真众,先天九宸、后天仙圣,一切神佛、菩萨、阿罗汉、金刚,皆在焉。
  妙道难思议,
  至妙大道,最上一乘,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难以思议而得。
  造入资玄门。
  张子房云:造入,由真知力行进入也。资玄门,道义之门。众妙玄玄难入,渐进悟入资玄。即孟子所谓居之安则资之深,释经所谓徒闻思修,流入亡所也。
  妙经抉音诀玄蕴,
  抉,决也,挑出之意。玄蕴,玄奥难测。此妙经自真界中挑出神机,是抉玄蕴。
  导引尘迷趣。
  元始说妙经,抉玄蕴,导引尘俗迷人,使出苦海,脱其业趣。
  臣今浄三业,
  臣,看诵经者自称也。三业,身业、口业,心业也。浄,虔诚,永绝此业也。
  口诵及心持。
  诵经者自言诵此经真诚。口中咏诵,真心持受也。
  惟愿大慈悲,开受臣所请。
  悲,一本作尊字。悲字为是。诵持此经,惟愿元始玉帝诸真垂大慈悲,开慈颜,受臣所祈请。若作尊字,不能承前三启意。
  慈光烛卑贱,聪听聆音声。
  诸圣大慈光,烛照臣卑贱诚心。神聪听聆祀诵音声,
  愿臣讽诵时,响彻十方界。
  愿臣讽诵经时,法音响彻十方界,十方听信大法,即响彻也。
  成就一切愿,如经所称述。
  愿臣悟经修真,成就一切善愿。如此经中所称述玉帝历劫妙行。
  从此渐进修,成道事诸圣。
  从此渐次进修,成大道,事诸仙圣人。
  至心皈命礼
  诚有未至,不为至心,少有追悔,不为皈命。讽此经,永诚不改而参持,故云至心皈命礼。
  玉清圣境,
  元始尊大无比,天中法王,位冠仙佛,其居永不毁坏,云玉清圣境。
  清微天宫。
  解见后。
  郁罗萧台之中,
  景上之极,天中之天,神光芳郁,萧然真清。故言郁罗萧台之中。
  森罗净泓音弘,玄深不可穷也之上。
  天有万象罗列,深奥难穷,玉清在诸天上。故言森罗净泓之上。
  现有为之梵相,
  元始天尊为三教宗,显化教人,其妙难穷,是现有为亿梵妙相。
  具无极之神通。
  具无极量大神通。一云,元始乃无极大道,故云然。前说为是。
  敷演真玄,破无有色空之碍;
  敷宣广布,演说发明至真玄宗。破世间无有色空等阵碍。无者,以无为宗;有者徇生;色者执有;空者,不脱无趣。元始说此经,明示真玄,不属三观,不落两际。明言直指,如如见成。故破无有色空之滞碍,使皈道妙。
  拯提趣类,绝智愚高下之分。
  拯救提拔一切情识业趣诸类出尘,不拘古今圣愚,皆可修道。是绝无智愚高下一切分别,真一不二妙法。
  妙用难窥,灵机罔测。
  至圣妙用无方,难以窥视,玄灵道机,不可测度。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无量度人,元始天尊。
  大悲,怜世心切;大愿,愿化无穷;大圣,圣中至圣;大慈,济度无尽。无量度人,无限量也。元始句,解见后。
  至心皈命礼
  此是言诵看经者,真心顶礼至尊,今人口念此句者,非也。
  上清真境,
  景上玄清,至真妙境。
  禹余天宫。
  自始青而太白,玄光神化妙界,永不毁,高大无比,神运无疆。经言元白禹余天宫。
  紫微琼台之中,
  妙境难测,永不动毁,故言紫微。非北辰紫微垣。琼台上清宫光,万宝庄严,云琼台中。
  玄都玉京之上。
  上清,在太玄都白玉京之上。一言在高天玉京山之上,亦通。
  接元始虚皇之统系,
  系,下记切。系也,继也。灵宝体元行化,故上接元始虚皇道统世系。
  超西那玉国之根苗。
  经考西那玉国在陕西,西方白帝生处,灵宝在诸圣生化之先,故言超出西那玉国根苗。不可以元白作白帝也。一云,超当作绍,言天尊为西那玉国根苗,非也。
  入黍米珠,尽挹真玄之精粹;
  天尊入黍米玄珠中。即儒家所谓九弄太极、佛悟正法眼藏也。挹,独彻此道,如世人握奇珍。饱至味也,故云。尽挹真玄精切华粹。
  在香林苑,屡谈秘要之筌蹄。
  天尊在上清妙香宝林玄苑中,屡次谈说玄秘真要之筌蹄。道本无说,经为修行径路。即取鱼之筌、捕兔之蹄,不可终执,故说经为筌蹄。
  妙德难思,神通莫拟。
  天尊妙德难以思政,神通莫可比拟。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无量度人,
  解见前。
  灵宝天尊。
  始青至太白,元始再彰妙化。居上清,灵运无方,大道法宝,传之不穷。为灵宝天尊。
  至心皈命礼
  太清仙境,大赤天宫。
  三清境天宫本一,以玄光大着,妙无穷尽,故言太清仙境。元白散霞,赤祥遍覆,永无毁沦,故曰大赤天宫。非专言色之赤红也。
  巍巍金阙之高,渺渺重霄之上。
  太上所居巍巍不动,最上至大。无比伦,金光不毁。玄阙之高,渺渺难穷。永居九宸九重九霄上。一云,冠三十六天重霄上。
  降生於无量数劫,
  太上历劫行化,无有量数,不可穷探,大道玄宗,是降生於无量数劫。
  说法於万二千天。
  太上历来化遍三千大千。此言说法万二千天,太上说法官有万二千天界也。
  五千秘言,融三才之妙道;
  道有五千余秘言,融贯天地人三才妙道。
  八十余度,接六趣之众生。
  八十一化,接引天人魔鬼狱畜六等趣众生。或云,接六欲中滞眼、耳、鼻、舌、身、意六趣众生。又云接有、无、色、空、能、所六趣。或从拯字,拯救悟道成真,意亦是。六趣难脱,太上垂慈教化,技济神人鬼物出尘,故亦作拯。
  圣德崇高,玄功广博。
  太上圣德,尊崇隆高,玄功普广博大,深厚莫穷。故言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