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续道藏
- 徐仙真录
徐仙真录
徐仙真录
经名:徐仙真录。明方文照编。五卷。底本出处:《万历续道藏》。
徐仙真录序
天生英才,用之於当时,则能忠君保民,荣膺显爵。殁则庙祀一方,而其阴功灵贶,犹能阐扬于后世者,实非偶然。盖天将有意於斯世斯民,而使其至於是也。不然何独异於人哉。若徐二仙者,槩可见矣。神,海州胸山人也。出偃王之后。其父温,五代时为吴名将,能建军功,累迁官至拜相,卒赠齐王,谧忠武。五子皆受王封,曰知证,曰知夸者,即二仙也。天福中,唐主受禅,封知证为江王,知夸为饶王,同镇金陵。威德兼济,民庶ㄨ安。率兵入闽,蛮寇迎降,境土宁静。闽人归戴;遂立生祠於鳌峰之北,设像以敬事焉。神念其诚,一日,语闽人曰:我明年别汝辈、当默佑兹土。果符前言,於是闽人敬事益虔。而凡旱潦虫蝗之灾,水火寇盗之危,疾病婚葬之请,随祷随应,若响若答。至若摛词挥翰,云汉昭回,耀人耳目。自宋以来,累受封号。逮至我朝永乐之间,以神有翊卫圣躬弗豫之功,聿新祠庙,御制碑刻,褒封有加,以昭神贶。由此而观,则神生为忠臣,殁为明神,其功德有益於国家生民者。如此,岂非天有意於斯世斯民,而使其至於是欤。其祠官方文照,盖凡神之世系、行实、灵迹、华翰,与夫前代我朝褒封碑刻,恐岁久湮没失传,汇成一编,名曰真录。闽藩总戎盂城孙公,忠义士也,窃尝观之,而有感焉,乃捐俸,命工绣梓,以博其传,命予序引。予谓神聪明正直,其显迹着于今昔者,皆不出於隐僻怪,诞而至於惑世诬民之患,莫非忠君孝亲,仁民爱物之事,盖士君子之所当为也。其近而耳闻目见者,固-不待是编而知,使遐方僻壤未及见闻者,幸获一览,其於为臣为子之道,修身慎行之方,亦足为一助云耳。是为序。
正统八年,岁在癸亥秋七月吉日,福建闽县儒学训导王用盛序。
重刊徐仙真录题辞
徐仙真录者,洪恩灵济二真君之行实也。内列图像,与夫前代封赠之由,及我太宗文皇帝勑建宫宇,御制碑文、为善阴骘之书所载赞颂、累受加封诰命,醮祭,褒扬词旨,列圣崇祀,赐衣仪典,并真君降笔所为古赋、记序、诗歌、签兆,翰藻云章,天机焕发,照耀古今。其奉祠之官方文照等,汇而集之,丽为上下之编,凡若干卷,以纪真君斡运神化,福国裕民之功,默卫圣躬,阴翊皇度之德,灵应显异,莫不具载。是书旧有刊本,年久,漫不可考,且无今日之全备。编订校雠,缮写成恢,将谩枣以广其传。积岁累月,顾力有所弗及。适遇镇国将军,盂城孙公景康,奉命来镇福唐都阃。居无何,躬谒真君於鳌峰之祖宫,以严祀礼,拜跽酌献,神人交孚。礼成,公即取是编读之,忻跃赞叹,乐然损赀,期在必刻,以照灵迹於不朽。甫庇工,俾予言以识之。予斋沐焚香,披诵连日,则知真君积功累仁,极忠至孝,慕道成仙,利物济人之真迹,悉在是编,靡有遗缺,亘万古而不能泯也。然予於此,则有感焉,何也?昔者未刻,天下之目无见也,天下之耳无闻也。今既刻之,殆见四海之内,八弦之中,聋病耳开聪,盲者目明,无所不闻,无所不见。斯世斯民,诵斯书,玩斯理,皆知企慕真君之高风遐躅,为忠为孝,修德行善,冀得登陆仙阶,升真悟道。是则见真君不惟成己於曩劫之先,尤将度人於浩劫无穷之后也已。抑观孙公以是存心,可谓好善有诚,知敬天事神之礼,忠君爱亲,景仰真君之道之至者耳,岂他人所能及哉。呜呼,一念之善,尚可以格乎彼苍,况其善如此其大者乎,实宜书也。真录详备,已成全书。其端则有前福建右布政使,凤阳麻公洎诸文人之序,予不复赘,姑述此以志其颠末显晦,与今重刊之岁月云。告正统六年岁次辛酉正月上元日,知泉州府同安县事后学新安朱徽拜手谨书。
徐仙真录序
闽三山城南九十里许,有金鳌峰,高凌霄汉,杰出世表。峰下,灵济真君之仙祠也。予授方面,莅政,一日率僚属谒祠。阶序腆雅,神貌肃然,而不知神之由始也。时有乡之父老黄恒,年几八耋,进而言曰:神姓徐,乃偃王之裔。晋开运二年,率师入闽,道经金鳖,驻兵除寇。及归仙,阴隐显扬,民赖以生。乡人方珏,始立祠於芝屿,即今称曰祖庙。珏之孙曰询,曰感,曰仲,白其事於执政。闻于朝,勑命始下。继世克绍先志,祀事惟谨。宋政和七年分香火,始择地于今灵济之宫,创建立祠。后有方涣、方汶,率乡人增广明堂,更立门表。神之威灵日盛,显于圣朝,维新庙宇,而崇祀典,大光於前列矣。遂进《徐仙真录》,备载神之显迹。及《徐仙翰藻》一书,皆录神之笔也。其间碑铭、传、跋、序、启、颂、疏,至於鳌峰赋、壁像赞,遇事立言,千态万状,愈出愈奇。复谓於予曰:神之显灵,扬扬在人耳目,阴隐功行,备存此书。书虽存,未有序其首,愿求一言,辞不获予。惟神生於当世,英迈绝伦,及宗玄学,伯仲联芳,同登仙籍。因着迹於金鳌峰。山川英气,复萃於神。荣享庙食,敛惠一方。久隐而弗扬者,何故?风土有盛衰之运,气数有隐显之机。惟神得兆朕之先,暂否其德,则泄为文章,使虚空缥缈之笔,燎然而骇俗,粲然而耀众。或彰其灵,祈祷感应;如响斯答。至於行修相传次第,累成编迭,泄传於世,含灵孕气四百余年。伏遇圣朝混一,德溢华夷,感神明,则致洪恩真君,敷扬隐德,大阐威灵,翼辅国家,庇及生民,屡降祯祥,四海咸钦。是以载神之德,大显荣封,春秋恒祀,彰绩立碑,垂示於无穷。故其庆会之际,神人相依,诚非偶然矣。故为序。时大明永乐甲辰仲冬望日,中奉大夫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麻勉书。
徐仙真录卷之一
徐仙世家
徐温,字敦美,海州朐山人也。子五人,曰知询、知谏、知训、知证、知谔。养子一人,曰知诰。温初隶杨行密帐下,以功迁右卫指挥使,始预谋议。天佑六年己巳,吴主以温领升州刺使,治舟师於金陵。十二年乙亥,迁行军司马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冬十二月,封齐国公,兼两浙招讨使。始就镇润州,以升、润、宣、常、黄、池六州,为齐国城,于升州建大都督府。十六年己卯,拜为大丞相,中外都督诸军事。同光四年丙戌,追爵大丞相。徐温四代祖考,立庙金陵。天成二年丁亥卒,吴主赠为齐王,谥曰忠武。即今神父齐王忠武翊亮真君是也。
徐知诰,字正伦,后复姓李,更名曰升,徐州人也,少孤,流寓濠州,初杨行密得之以乞。徐温为人温厚有谋,为吴楼船军使,以兵屯金陵,后以功拜升州刺史。天佑十五年戊寅,吴以为行军副使辅政,令复拜为海东郡王。十六年己卯,以为左仆射,参知政事,兼知内外诸军事。天成四年己丑,吴主加知诰兼中书令。长兴二年辛卯,吴主以知诰镇金陵,复以为镇海宁国节度使,镇金陵,总录朝政。三年壬辰,广金陵城。四年癸巳,营宫室於金陵。清泰二年乙未,吴主加知诰大元帅,封齐王,备殊礼。天福二年丁酉,知诰建齐国於金陵。秋,吴太子琏,纳知诰女为妃,乃始建太庙社稷,改金陵为江宁府。秋八月,吴主溥,奉册禅位于齐王知诰,乃复姓李,更名曰升,奉徐温为义祖,徐氏诸子皆封王,女封郡县主。即今本宫唐王是也。
徐知询,乾贞元年丁亥,吴主拜为辅国大将军金陵尹,后加右统军,封洪王。
徐知谏,温养子。知诰事吴甚谨,而徐氏诸子颇不能容,常召饮酒,伏剑士,欲杀之。谏以其谋告知诰,乃得解。后封为鄂王。
徐知训,天佑二年乙亥,温遣其辅吴主於广陵。吴以为都军使,后封为广陵王。
徐知证,天福二年丁酉,知诰受吴禅,乃封为江王。天福九年甲辰,同饶王统将入闽,着绩金鳌,遂立庙祀,即今九天金阙洪恩真君是也。
徐知夸,天佑十九年壬午,吴主拜为金陵尹。及知诰受禅,乃封为饶王,即今九天玉阙洪恩真君是也。五元帅,乃祖庙驻札之将也,当时庙碑封号明白。其岳文昌、许文绩、李毂、韩熙载、祖全恩、严可求、阮庆、陆齐等帅,虽在真君麾下,封号碑无可考。
查文徽,天福八年癸卯,唐主以为枢密院使。九年甲辰,闽人连重遇弒其主王延羲,闽大乱。唐遣查文徽属二王,发兵攻建州,屯於建阳。已而,闽之诸将皆送款而降。秋八月,文徽乘胜克建、汀、漳、泉四州,即今灵济宫永安留守查元帅是也。
边镐,天福八年癸卯,唐主以镐为通事舍人,遣破虔州妖贼张遇贤,执以降。九年甲辰,拜镐信州刺史。秋,楚大乱,唐遣攻楚,破潭州,乃以镐为湖南节度使,即今灵济宫武安留守边元帅是也。
魏岑,天福九年甲辰,唐主以为枢密院副使。十二年丁未,岑安抚漳泉,后改为监军使,复授太子洗马,即今灵济宫节度使左监门魏元帅是也。
赵钟,字文德。初,唐主拜为池州刺史,后召委以宣州令,即今灵济宫都统使右监门赵元帅是也。
刁彦能,天福七年壬寅,唐主拜为抚国节度使,即今灵济宫都统军使先锋刁元帅是也。
封庙本始
勑卦
宋乾道二年丙戌,方询、方感、方仲,上其事於州牧,号曰护境感应。熙宁三年庚戌,林怀贤等,上其事於光禄卿程师孟保奏。八年乙卯,刘彝、周汝砺复具状以闻。绍定元年戊子,安抚使薛弼,保奏於朝。端平元年甲午,左藏周说、潮守周燧,具其事於执政李宗勉保奏。端平三年丙申,宋理宗封:
九天金阙明道达德大仙显灵溥济真人,江王。
九天玉阙宣化扶教上仙昭灵博济真人,饶王。
父,齐王,忠武真人。母田氏,仁寿仙妃。配许氏,顺助仙惠仙妃。陶氏,善助慈懿仙妃。
嘉熙元年,勑庙额日灵济宫。
大明永乐十四年丙申,郎中王羽、尚书方宾奏神绩於朝。次年丁酉,太宗文皇帝加封:
金阙曰清微洞玄冲虚妙感慈惠洪恩真人。
玉阙日高明弘静冲湛妙应仁惠洪恩真人。
父,翊亮真人。母,淑善仙妃。
许氏,贞应仙妃。
陶氏,恭静仙妃。
永乐十六年戊戌加封:
金阙护国庇民洪恩真君。
玉阙辅国佑民洪恩真君。
父,翊亮真君。
加庙额曰洪恩灵济宫。
宣德十年乙卯,皇上登宝位加封:
金阙崇福洪恩真君。
玉阙降福洪恩真君。
鳌峰始祠
自晋开运二年乙巳,真君率师入闽驻兵除寇,乡人立祠於鳌峰。宋太平兴国八年癸未,更立祖庙,旧址尚存,即今佛舍前是也。至大明永乐甲辰,共四百七十九年。
洪恩灵济祖庙
宋太平兴国八年癸未,檀越方珏始立祖庙,以石为室,诸祠皆本於此,岁时祀礼,方氏主之。至正七年丁亥,方壮猷、方逢午、方嗣翕重建,复立祖庙碑。至永乐三年乙酉,方文照等募缘重建,更坐向子午。至大明永乐甲辰,共四百四十二年。
演溪社坛
宋祥符元年戊申,立庙於演溪,分祖庙香火而奉祠焉。至政和七年丁酉,迁于洪恩灵济宫,遂废其地,即今称曰社坛。
洪恩灵济宫
宋政和七年丁酉,因废演溪,迁立宫於此地,坐向甲庚。乡之父老,每岁奉神,朝于祖庙,牲醴祀事,示不忘本。至正十三年癸巳,沈建翁等重建立碑。后方涣、方汶等,增广明堂,更立门表。大明永乐八年庚寅,方文照等,募缘重建。永乐十五年丁酉,勑内臣同方面正官,率领军夫,增广地基,从新盖造,御制碑文。至永乐甲辰,共三百九年。
旗龙仙祠
宋宣和七年乙巳,初立坛墠。后祈雨有应,创祠,因号祈雨王。淳熙十一年甲辰,乡人郭希圣重建。元贞元年乙未,张丰等重修。至大明永乐甲辰,共三百年。
香火源流
灵济香火,遍於一方。当时人物繁盛,随处立庙,如玉水清江桂宫,岳山玉坂,富山旗龙,新安江尾石舍。蓬山青布之西,南北至於白鹿,合山慈氏福藏,护法迦蓝,殿庙虽异,香火皆本於祖宫,其实洪恩真君之一源也。各祠将帅不同,乃立庙时,随真君所遣。
徐仙出相传
灵济宫祖祠,廊废东西,图像屹然。恒童幼间,闻诸先生言曰:此乃徐二仙灵庙食之事迹,逐节传文,以纪其实,系诗于后,以赞其德。初自好善持经,以至阴功济人,立庙芝屿,延蔓香火,节节有序。使登斯堂,而一览数百年之往事如在。今日来者,莫不钦叹而加敬畏焉。历年既久,图像朽昧,恒虑湮没,是以备录於书,垂示无穷。复以大明永乐,彰灵显应,敬天勤民,以继其后。此亦神之灵德,复兴於永乐年。林丘散人黄恒顿首谨书。
好善修行
二仙乃徐偃王后,南唐徐温之子,海州朐山人也。自幼好善,笃志侑行。每遇贫窘,乐而施与。平时服御,不尚华侈。一切游玩,不贵珍奇。宁甘淡泊,每旦常素食。自是功行日增,成登道岸。诗曰:良因善果世难寻,谁识修行乐道心。丹火烧空堪爱处,昭彰灵贶古如今。
持经拜斗
自旦常素食,持念《玉皇经》、宝号、《北斗延生经》。玄科秘典,无不周遍。每夜斋戒沐浴,设香案。惟与弟二人,告天拜斗。期珍兵革,以安生民。虽国政繁剧,不移志愿,恒勤经向道,久而愈笃焉。诗曰:向道谁知日日勤,持经拜斗积功勋。修成行满超三界,仙籍题名万古存。
封王镇国
唐主授禅晋天福二年丁酉,卦弟知证为江王,知谔为饶王,镇守金陵,抚辑流亡,控扼二十余州。民征就宽,军给以铙。林蛮洞蜓,守条死要。稚耋嬉游,连手歌讴,江南之民,举赖以安焉。诗曰:华萼联芳立世功,列分茅土受王封。民安国泰讴歌动,守备金陵有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