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注(元林志坚)

道德真经注
  经名:道德真经注。元林志坚注。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道德经注序
  道尊德贵,天地覆载。无穷古圣先贤,经典注释良多。出生入死,名为修身之法。无为而化,深乃治世之方。明心见性之人,乃知谷神不死一章最佳。治国安民之士,故解以正治国一篇深妙。人生於世,莫过如此。余因闲暇之时,静观圣贤之妙典,岂悟造化之渊源。愚意忘自以假太上老君道德经典始终相因,以正经注于正经之下,以经解经,略知经意,岂能表里相通,熟读玩味,自然解悟正经之玄妙。入道之门户,立德之根基,可谓明矣。司马光曰:非常之道,故非常人之所知。朱文公曰:道而可道,则非常道。名而可名,则非常名。余常切思,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愚意不避僭越之愆,互相引证,岂为序注,何能尽善也欤。候来之君子见之勿吝,必须删削,以求斧正,深为良矣。
  元至正岁次甲午孟夏吉日,广陵仁斋林志坚序。
  道之尊德之贵,而常自然。道可道非常道,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名可名非常名,道隐无名。无名,天地之始。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和曰常。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法自然。天之道,利而不害,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不足者与之,有余者损之。人之道则不然,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抱一为天下式。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投其角,虎无所措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专气致柔,能婴儿。塞其兑,闭其门,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治大国若烹小鲜,大者宜为下,不敢以取强,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夫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夫何故?舍后且先者,死矣。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好静而民自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夫正经何以为序乎?曰:道者,生万物之宗祖,判天地之根元。道在天地之先,生天生地,自古长存之道,故道之尊为序之首。道生一,一生二,阴阳既判,轻清为天,重浊为地,故天之道次之。二生三,阴阳升降,中间成人,故圣人之道次之。三才备矣。是以修身为本,故盖闻善摄生者次之。修身以至於治国平天下,故治大国若烹小鲜次之。用之则充乎天地之间,卷之则藏乎六合之内,事有终始,物有本末,以正经故为序之而已矣。
  道德真经注卷上
  玄门开真弘教大真人广陵仁斋林志坚注
  体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
  道法自然。
  名可名,非常名。
  道隐无名。
  无名,天地之始。
  道生一。
  有名,万物之母。
  三生万物
  常无欲以观其妙,
  至虚极。
  常有欲以观其徼。
  守静笃。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常有欲,常无欲。
  同谓之玄,
  是谓玄同。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养身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道者,同於道。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德者,同於德。
  故有无相生,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难易相成,
  多易必多难。
  长短相形,
  是谓无状之状。
  高下相倾,
  高必以下为基。
  音声相和,
  道冲而用之。
  前后相随,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为无为。
  行不言之教,
  希言自然。
  万物作而不辞,
  夫物芸芸。
  生而不有,为而不侍,
  道之为物。
  功成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安民章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
  自爱不自贵。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是以圣人治,
  故立天子。
  虚其心,
  大德若谷。
  实其腹,
  抱一能无离。
  弱其志,
  专气致柔。
  强其骨,
  守柔曰强。
  常使民无知无欲。
  政善治。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爱民治国能无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
  我无为而民自化。
  无源章第四
  道冲而用之,
  和之至也。
  或不盈。
  大盈若冲。
  渊乎似万物之宗,
  道者万物之奥。
  挫其锐,解其纷,
  执古之道。
  和其光,同其尘。
  浑兮其如浊。
  湛兮似若存,
  绵绵若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虚用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生而不有。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为而不恃。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旷兮其若谷。
  虚而不屈,
  上德若谷。
  动而愈出,
  动善时。
  多言数穷,
  言者不知。
  不如守中。
  知者不言。
  成象章第六
  谷神不死,
  长生久视之道。
  是谓玄牝。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道者万物之奥。
  绵绵若存,
  勤而行之。
  用之不勤。
  道冲而用之。
  韬光章第七
  天长地久。
  昔之得一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抱一能无离。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生而不有。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外其身而身存。
  无之以为用。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易性章第八
  上善若水。
  专气致柔。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曲则全。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天下柔弱莫过於水。
  居善地,
  犹兮若畏四邻。
  心善渊,
  上德若谷。
  与善仁,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言善信,
  不言而善应。
  政善治,
  以正治国。
  事善能。
  为无为。
  动善时。
  执古之道。
  夫唯不争,故无尤。
  是谓不争之德。
  运夷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知止不殆。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甚爱必大费。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知足不辱。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功成不名有。
  能为章第十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
  善抱者不脱。
  专气致柔,能婴儿。
  和之至也。
  涤除玄览,能无疵。
  常无欲以观其妙。
  爱民治国,能无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
  天门开阖,能无雌。
  万物负阴而抱阳。
  明白四达,能无知。
  虽知大迷,是谓要妙。
  生之畜之,
  万物并作。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无用章第十一
  三十辐共一毂,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当其无,有车之用。
  旷兮其若谷。
  埏埴以为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当其无,有器之用。
  虚其心。
  凿户牖以为室,
  道者万物之奥。
  当其无,有室之用。
  其犹橐钥乎。
  故有之以为利,
  万物得一以生。
  无之以为用。
  为无为则无不治。
  检欲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
  俗人昭昭。
  五音令人耳聋,
  俗人察察。
  五味令人口爽,
  厌饮食。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罪莫大於可欲。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处其实不居其华。
  厌耻章第十三
  宠辱若惊,
  痪兮若冰之将释。
  贵大患若身。
  豫兮若冬涉川。
  何谓宠辱?
  知其荣守其辱。
  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富责而骄,自遗其咎。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名与身孰亲。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外其身而身存。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得与亡孰病。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於天下。
  自矜者不长。
  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
  自爱不自贵。
  赞玄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闻,名曰希。
  听之不足闻。
  搏之不得,名曰微。
  大象无形。
  此三者,不可以致诘。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故混而为一。
  其致之一也。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和其光。
  绳绳不可名,
  道常无名。
  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显德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含德之厚。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豫兮若冬涉川,
  唯施是畏。
  犹兮若畏四邻,
  知其白守其黑。
  俨兮其若客,
  见素抱朴。
  涣兮若冰之将释。
  豫兮若冬涉川。
  敦兮其若朴,
  被褐怀玉。
  旷兮其若谷。
  譬道之在天下。
  浑兮其如浊,
  和其光。
  孰能浊以久,静之徐清。
  守静笃。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含德之厚。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大盈若冲。
  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进道若退。
  归根章第十六
  致虚极,
  旷兮其若谷。
  守静笃,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反者道之动。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用其光复归其明。
  复命曰常,
  周行而不殆。
  知常曰明,
  大道甚夷。
  不知常,妄作凶。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民之迷其日固久。
  知常容,
  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
  道者万物之奥。
  道乃久,没身不殆。
  非道早已。
  淳风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
  以知古始。
  其次亲之誉之,
  自知者明。
  其次畏之侮之。
  不知常,妄作凶。
  故信不足焉,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有不信焉。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犹兮其贵言,
  知者不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道法自然。
  俗薄章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
  失道而后德。
  智慧出,有大伪。
  以智治国,国之贼。
  六亲不和,有孝慈。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还淳章第十九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我无事而民自富。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我无欲而民自朴。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不贵难得之货。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明道若昧。
  故令有所属。
  吾将以为教父。
  见素抱朴,
  被褐怀玉。
  少私寡欲。
  常无欲以观其妙。
  异俗章第二十
  绝学无忧。
  微妙玄通。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
  荒兮其未央哉。
  忽兮若海。
  众人熙熙,如享大牢,如登春台。
  富贵而骄。
  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乘乘兮,若无所归。
  譬道之在天下。
  众人皆有余,
  俗人昭昭。
  而我独若遗。
  建德若偷。
  我愚人之心也哉,纯纯兮。
  光而不耀。
  俗人昭昭,
  自见不明。
  我独若昏。
  明道若昧。
  俗人察察,
  博者不知。
  我独闷闷。
  进道若退。
  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
  大方无隅。
  众人皆有以,
  不知知病。
  而我独顽似鄙。
  夷道若类。
  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虚心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