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次解

  我魄未兆,若婴兄之未孩,魁首也无所归。
  如婴儿未有分别归依也。
  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
  众人有为,常有余剩。圣人虚寂,如遗弃物。
  我愚人之心,纯纯。
  纯如愚人,无所见闻。
  俗人昭昭,明也我独若昏;
  俗人事明,圣人守暗。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俗人孜孜若不及,圣人闷闷常无事。
  忽若晦,寂无所止。
  如处中夜,无所正取。
  众人皆有以,
  用也。
  我独顽以鄙。
  众人举止皆有作用,圣人守朴如顽鄙夫。
  我欲异於人而贵食母。
  众人有恢殷之心,圣人如子求食於母,言不自作为也。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大德之人能圆容一切,谓从於道也。
  道之为物,唯怳唯惚。怳惚中有物,怳惚中有像。
  道无形质,忽有忽无,於有无之间,能生物像。
  窈冥中有精,其中有信。
  窈冥,道也。有其真精,求之必应,不失信也。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览也终未也甫善也。吾何以知终甫之然哉?以此。
  从古至今,不勉此法,用阅诸善。圣人知诸善自然从此而生也。
  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屈也则正,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曲己则事全,枉身则表正,洼浅则盈.溢,故弊则自新,少求则得多,多求则惑乱,所以抱一为法式也。
  不自是,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不自是则别有能,不自见则更见远,不自伐则善立功,不自矜则道理长。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争。古之所谓曲则全,岂虚语?故成全而归之。
  曲己从物,物莫能争,古行此道,岂是虚言。事成之后,全归圣人。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
  道本无言,常贵自然。飘风,猛风也,不终一朝。骤雨,暴雨也,不终一日。天地尚不能用风雨行权,世人争以言教立事。
  故从事而道者,道得之;同於德者,德得之;同於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随从其道者得其道,随从其德者得其德,随从其失者失其道。但存其信,物无不信,谓不重言也。
  二十四章
  喘者不久,跨者不行,自见不明,自是不彰,自饶无功,自矜不长。其在道曰余食馔行,物有恶之,故有道不处。
  喘谓失道也。跨,执道也。失道者不久,执道者不行也。言自见自是,自饶自矜之人,如有残吃食,如负馔而行,其有道者皆恶之。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为天下母。
  道本虚寂,无有伴党,不以晦明改节,周行天下而无危殆,煦育万物,如母养子。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往也,逝曰远物不及也,远曰返归也。故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四大,而王居其一。
  道生在天地之前,行在天地之后,求之则不见形,用之则有应,故强立名为大。大求不得为逝,逝求不得为远,远求不得为返。返谓却归於道,道与天地并,王皆称其大,而王还守其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地生万物,故人法之。天养万物,故地法之。道生天地,故号自然也。
  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轻佻为枝叶,重厚为根本。躁挠为民,安静为君。
  是以君子行终日不离辎重。
  谓抱道怀德,如有辎重也。
  虽有荣观台榭,燕处宫室超然。如何万乘之王国君,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道也,躁则失君。
  君若不重,则失其道,躁挠则失其位也。
  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迩,善言无遐适,
  无有踪迹,所在皆到,无有言教,所在皆行也。
  善计不用筹算,
  世有不策之事,筹算不到,非道莫知。
  善闭无关楗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
  有关楗绳约者,铃可开解,以其道关结者,不可开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是谓袭承也明。
  以善救不善人,总令归善。圣人不唯救人,亦善救物,此是承袭昭明之理。
  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善人教不善人,故称其师。不善人受教行道,故有资益於善人。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世有不为人师者,是不爱资益也。虽有其智,是大迷惑也。
  此谓要妙。
  以教人救物为要妙也。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兄。
  雄强雌弱也,守弱如蹊众流,则德不离身,使懦弱似婴儿也。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法也常德不贷,与也复归於无极。
  知其洁白,守其暗昧,是法式也。又不将洁白贷与人,令其同欲,自欲归於至极之理也。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
  荣自辱生,荣失归辱,不如守辱。辱如谷,受天下之恶,为德足合於质朴也。
  朴散为器,圣人用为官长,是以大制无割。
  成器之后便为朴散,有大制者不宰割天下,言官长从朴而能理也。
  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止也天下神器,不可为作也。为故败之,执持也。者失之。
  天下万物有盛衰,陵谷有迁变,四时如流,奇器能神不可止也。其有窃神器,逆天物,强欲为治者,是返道
  败德也。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接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夫物行善则恶随,行恶则善随,冷者要嘘,热者愿吹,强者恃壮,弱者授羸,未有可接,早有所隳。是以去甚,恶极也。去奢,恶华也。去泰,恶骄也。
  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兵用讨不庭,以道治天下者,四海自宾,不假用於强兵,其事自归於人主之德。还犹归也。
  师之所处,荆棘生。
  兴兵之后,在处伤残,田园荒废,故生荆棘。
  善者果敢也而已,不以取强。
  善为治者,果敢於道,故不敢强。
  果而勿无也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
  不自恣也,不衒己也,不恃功也。
  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物壮则老,谓之非道,早已。
  果敢於不得已,则是其道也。不於强壮果敢,谓不涉於道。言非道者,事不可也。
  三十一章
  夫佳善也好也兵者,不祥吉也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善好用兵者,谓之不吉。万物皆恶,是有道不同兵也。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左主治,右主权。。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君子以道为器,失道用兵。
  恬淡为上,故不美。
  恬淡为无征伐也。有战争则於国不为美事。
  若美必乐之,是乐杀人。夫乐之者,则不可得意於天下。
  若美用兵,是乐战争,乐战争是乐杀人,乐杀人必失天下之人意也。
  吉事军礼尚左,丧礼尚右戎丧。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国君居中,故有左右。左属阳,主治。右属阴,主杀。偏将佐邦统,右将主权变。古者以礼乐征伐,虽兴兵,常怀恻慜之心,及其胜也,哀慜焉,谓之丧礼也。
  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道本无名,字朴又微小,人有守之者,不被天下臣服,言不能使有道德之人也。
  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国君富有天下,若能守无名之大道,万物尽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天行甘泽,在处皆徧,非人力所均,言道能普也。
  始制有名,
  新造成万物也。
  名亦既有。
  成器也。
  夫亦将知止,
  万物休也。
  知止不殆。
  不见危殆。
  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与江海。
  万物始因道而生,生而复灭,不有其生,则不危殆。如川谷下流,往而不返,有所归也。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以智知人,不若自知。用智损心,自知明道。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以力胜人,不若自胜,自胜者强於胜人。
  知足者富,
  世财无限,己身有限,苟或知足,便是富有。
  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强行上件之事,有志於道,不失其由,可以长久。人死之后,魂气归於天,形魄归於地,道德不亡,可谓寿矣。
  三十四章
  大道泛,其可左右。
  大道泛溢,无有涯际,不可立其左右。
  万物恃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依被万物不为主,可名於小;万物归之不为主,可名於大。
  万物虽恃大道而生,名立功成,不知名属於大道。万物依大道,不恃其主,故名於小。万物终赖大道为主,故名其大也。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圣人体道,不有其名,故成可大之名。
  三十五章
  执大象,大道也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五音也与饵饮馔也,过客止不久住也。道出言,淡无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
  圣人执大道,往天下而治,人多安泰。安泰之后,皆重欢乐饮馔,乐极则哀,礼烦则乱,又以道约之。欢乐似游客所止,不久便过,不如守淡静无味之道,即用不可尽也。既犹尽也。
  三十六章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
  先以道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先以道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先以道兴也。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先以道与之。
  是谓微明。
  此为返掌之道,能用此者,事无不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
  柔弱是水,刚强是鱼,鱼不可离於水也。利器为柔弱,治国可以示人。柔弱欲行理,道用柔弱为利器也。
  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定也之以无名之朴。无名朴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自正。
  大道本无为,则无所不为。王侯将有为化万物,万物被化之后,复示以浮。朴令人无为,无为则无欲,无欲则安静。王侯以安静治,则天下自然归於正道。
  道德真经次解卷上竟
  道德真经次解卷下
  德经
  述夫道者,万物之始也无形;德者,万物之用也有象。德生於道,道成於德,至德至道,一也。得之者生,失之者死。圣人居道德之先,故无生无死。世人在道德之后,故有死有生。得之者无取,失之者莫寻。在无德无取之中谓之得道,於有作有用之际谓之得德。矧乎其有,全不知道德浮泛、生死流浪性命者,不可胜纪,故老子说《道经》焉、《德经》焉。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用也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之人,不恃其德,故有其德。下德之人,常执其德,故无其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无为,无事可为。下德有为,有所作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合德,亦无可为。上义制断,以有可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上礼有求,故无以应之。攘臂者,时谓展手取物也。礼为执行五常也。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失自然而后有德业,失德业有仁行,失仁行有义路,失义路有礼仪。存礼仪,则薄於忠信,而失自然,为紊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世之愚人,只见其前,不顾其后,只慕其始,不保其终,譬之果木,但爱其华叶,不取其结实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处其重厚,不居浮薄。取其结实,不爱华叶。
  故去彼取此。
  去彼之华,取此之实。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一谓正道以清清静也,地得一以宁安宁也,神得一以灵通灵也,谷得一以盈盈满也,万物得一以生生长也,王侯得一以为天下政政化也。其致之谓弃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毁裂也,地无以宁将恐发发泄也,神无以灵将恐歇虚歇也,谷无以盈将恐竭空竭也,万物无以生将恐灭灭绝也,王侯无以贵高将恐蹙颠蹙也。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贵因贱显贵,高因下显高。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
  车毂也,谓众辐所凑。
  此其以贱为本耶?非?故致数誉无誉。
  孤单寡少也。王侯德及天下,故数其美誉,非欲受其美誉也。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玉少而贵,石多而贱,有德者不求贵而求贱也。
  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
  生於有,有生於无。
  动静合道,柔弱用道。万物因有而生,却归於无也。
  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士禀清气而生,闻道勤行。中士禀和气而生,闻道如存若亡。下士禀浊气而生,全不知道。道与俗反,故有可笑。
  建言有之:
  初立言时。
  明道若昧,
  道明之后,常如暗昧。
  进道若退,
  遁迹隐名,为进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