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前蜀杜光庭)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五)
  经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注。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五)
  左右街弘教大师传真天赐紫广成先生杜光庭注
  太上老君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真莫先,众圣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寿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长寿,故曰老也。君者,尊号也,道清德极,故曰君也。以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
  说常清静经
  此明清静之理。且常者,法也。常能法则此经清静也。清者,元也。静者,气也。经则法也,一则为圣人之径路,二则为神仙之梯凳。凡学道之人皆因经戒而成真圣。圣人未*有不假经戒而立,不因元气而成道者也。此一章之句分为三段,先明无形之道,次说运行之理,下明无名之法。第一明大道无形,第二明大道无情,第三明大道无名。第一明大道无形,能匠成天地,分判清浊。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道者,开口动舌、发言之词也。又云:道者,虚无之炁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无,包罗天地。道本无形,莫之能名。无形之形,是谓真形;无象之象,是谓真象。先天地而不为长,后天地而不为老;无形而自彰,无象而自立,无为而自化。故曰大道。经云:视之不见。故曰无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故为天地也。育者,养也。长养阴阳,故为生育也。阳者,清也,上腾为天。阴者,浊也,下潜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此一段明无情而运行,阴阳之用也。日月者,是阴阳之精气也。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自无而生有,造化以成形。故天无精气,无以制日月之明;地无精气,无以制山岳镇焉;人无精气,无以制身形之存焉。故曰日月禀阴阳之所运行。故知道之无情,随机而所化。又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地何言哉?万物生焉。经云:用之不可既,无情而运行日月也。日月者,大道之用也。此一段明无名,而万物自生,长养万物。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故元气无形,不可名也。经云:道隐无名。乃生於天地。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者,五行之子孙也。三才者,万物之父母也。道者,三才之祖宗也。故元气清静,不可常名也。凡学道之人且在观宗察行,若能智性无碍,可以登涉大道之径,游於三才之外,常人无所能知也。前章明无形无名,故能运行於日月。此两句乃是太上之自称,无名之名,强名为道也。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吾者,我也。此明太上自言,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此故亦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义也。老君匠成天地,开辟乾坤,变化万物,不言我为缘。道法自然,不能名号。一则从有入无,或从无入有,隐显无方,存亡自在,岂有常名之称焉。故经云: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又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前两句明太上之所自称,缘道无名。此后九句明大道尊卑之体,以元炁清静,以天地男女为喻。就此章中,分为三段:第一明道分清浊动静之喻;第二明天地男女动静之机;第三明万物本末之由。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清者,天也,正阳之炁上腾为天。浊者,地也,正阴之炁下结为地。夫者,发语之词也。夫道能清能浊,能动能静,以至大道无测,常名清浊动静,皆为至道之用。几曰学道之士,若能明动静之炁,安其位,则至道自来归之。动静合宜,故为正色也。此四句与前三句俱明清浊、动静之理。并后二句,共成一章,以契至道尊卑之位、本末之由。於三段之中,第二段明男女清浊之用、动静之机。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列子》曰:天积炁尔,地积块尔。天地相连,终不相离。自地以上皆是天也。有诸天诸地,其名不一。四面八天,上有三十二天、三十二帝,皆清炁也。下有九地,九地之下谓之风水。风水之下,冥冥不测。自九地之上,上至诸天,皆出混元之图也。《上清经》云:诸方各有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重天,天地之数亦然。此乃以彰至道之尊,大无不包,细无不纳也。男者,阳也;女者,阴也。夫人在於母腹之中受胎之日,皆禀天地阴阳之炁,以成其形,禀天地纯阳之炁者,以成其男。十月之中,常在母左腋下者,男也。禀天地纯阴之炁者,以成其女。十月之中,常在母右腋下者,女也。女之水性,极阴之炁,故为静也。男之火性,极阳之炁,故为动也。动者飞升,上应於天。静者浊滞,下应於地。故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男尊女卑,阴阳分矣。故曰男动女静。此二句明本末之由。与前七句合为一章,义分三别。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於元炁,元炁分为二仪,二仪分为三才,三才分为五行,五行化为万物。万物者,末也。人能抱元守一,,归於至道,复於根元,非返於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人能归於根本,是谓调复性命之道者也。《南华真经》云:生者,神凝也;死者,物化也。人能归真神,归真神是谓返本还源,不可逐物也。此一段四句明清浊之源、动静之基,人能有道,道自然皆归。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清者,天之炁也;浊者,地之炁也。皆因清浊之炁生育万物。世人若求长生之道,炼阴为阳,炼几成圣,皆因清自浊之所生,动因静之所起。清浊者,道之别名也。学仙之人能坚守於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故《西升经》云:江河淮海,非欲於鱼鳌、蛟龙,鱼氅蛟龙自来归之。人能清虚,寡欲无为,非欲於至道,至道自来归之於人。但能守太和元炁,体道合真,万物悉皆归耳。此四句明心神本来清静,皆因世欲之所牵也。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神者,妙而不测谓之神。心者,神也;神者,心也。心扰则神动,神动则心浮,心浮则欲生,欲生则伤神,伤神则失道。人能调伏其心,内安其神,外除其欲,则自然清静。谓下文也。此一段四句,明修行之功,遣欲澄心,自然清静也。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遣者,去除之喻也。人能去其情欲,内守元和,自然心神安静。心既安静,世欲岂能生焉?故引《西升经》之言,所谓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故以令人绝利一源,修真养性,次保心神安乐。故圣人云:修真养性,载神扶命,则离苦升乐,福庆延流,而成真道矣。此两句为一段,明修真至神,六欲、三毒自然消灭。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六欲者,六根也。六根者,是眼、耳、口、鼻、心、意也。欲者,染着之貌、情爱之喻。观境而染谓之欲,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世人若能断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则六欲自然消灭,岂能生乎?内神不出,六识不动,则六根自然清静,故不生也。三毒消灭。三毒者,三涂之根、三业之祖也。三者,身、心、口也。人有身时,身有妄动之业,心有妄思之业,口有妄语之业。此三业又为三毒。又云,三毒者,乃三尸也,彭琚、彭瓒、彭矫。上尸好华饰,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淫欲。人若能断得其华饰,远其滋味,绝其淫欲,去此三事,谓之日三毒消灭。三毒既灭,则神和、炁畅、精固,三元安静,三业不生,自然清静。三元者,上元、中元、下元也。上为三境,生於万物,天下三元掌人性命。且上元主泥九脑官,为上丹田;中元主心府绛官,则为中丹田;下元主炁海,属肾官,为下丹田。此之三元,上主於神,中主於炁,下主於精,故乃掌人之性命也。人若能绝其三业,保此三官,更辫四时之炁,运转精华,往来无穷,则三丹田固实,万和柔顺。心若太虚,内外贞白,皆因三尸消灭,除假留真,乃为清静之道矣。前明修真至神,六欲三毒自然消灭。此明迷惑未断,而心有所染着,故未能穷於妙用。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人若能去前三业,则三尸灭,三尸灭则保其三丹田,三丹田固实则炁通畅,往来无穷,即无世欲牵心,故为清静之道。若未能专勤志意,澄心绝虑,则心不能内修至道,难穷妙用之理,则无所制伏於心猿,即渐失精神。精神既失,则六根妄起,世欲牵缠。此谓自不能解於生死之罗,难出轮回之网者也。前章明能与不能修习。此章独明能修而不着,破执而成真。九句正经,义分三别,合为一段。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人能断情,绝食去欲,即无三业之罪。不以专志,修於内行,守於绛官,自内观己心。心者,火也。故引《内观经》之言,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於火也。上应荧惑,下应心也。心为绛官者,神也,妙用不测,变化无定,神明依泊,三叶如莲花。又云,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静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故使学人可以观之者,心处於形内,不以形观心。既使形观,则为二义。形者舍也,心者主也,舍不能观主,故不可观也。可使神观心。神者炁之子,炁者神之母。但心意引炁,存神而观之,自然感应。何以知之?古德云:为使炁神,神之与心,炁之与道,不相远离。故圣人设法教人,修道即修心也,修心即修道也。心无所着,即无心可观;既无心可观,则无所用、无所修,即凝然合道。故心无其心,乃为清静之道矣。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心者形之主,形者心之舍。形无主则不安,心无舍则不立。心处於内,形见於外。内外相承,不可相离。心形俱用,不可观执。凝然混沌,有若无形,亦非无也。若非无心,岂能忘於形体乎?心忘形体,故曰无心。本经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心之与形,动无所染,静而无着,此谓形无其形也。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五行造化谓之物。又云,块然有凝谓之形。几有形质者,俱谓之物也。物无其物者,谓之真,真空也。本经云: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物者,道之妙用也,非世之常物。
  三者既悟,唯见於空。
  三者,心、形、物也。内外中问,俱无所着,是名无为。既入无为,是名空法。空者,道之用也。有用有着,不名於道矣。前一段分三事。此一段独明无空寂,虽名空寂之理,则俱无所着,即为真道也。此一章六句,合为一段。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空者,真空也。空法之相,乃有二种:有大空,有小空。大空者,无为不为之理。小空者,破有归无,以无为为无,是名小空。此二空俱无,即自然不染正性,乃成真道也。空无大小,亦无所去,有着即显,无着即隐。空法之相,即随影而见形,若言无见即断灭。其法长存,如水似镜,在人之身,掌人之性命。凡居有质,皆藉道以成形。一切物类,无不从道而生。大道坦然,常存於物,非为断灭者也。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空者,亦非大非小,喻如道性,本无长短,亦无尘垢;悟即谓之真空,不悟谓之假相,非为至道。《上清经》云:空假之相,还复成假,天尊慈悲,乃立空假之相,善巧方便,随机应化,教导人天,皆归至道。所说空相,亦非空相。空相是道之妙用,应道用即有,不用即无。非无非有,非名为道。道本无形之形,真之能名;德本无象之象,是谓真象。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非无为也。万法俱无,是为空无。空无之道,亦非自然。破此空无,还归於无无也。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无无者,无执也。虽无执见,归於寂法。寂法亦无,非为寂也,亦非空也,亦非无也。非空为空,谓之真空。非无为无,是无中之法。法亦俱无,归於真寂。真寂亦无,非为无法,不有不无,非空非色。假名称见,化导众生。种种分别,皆为执见。执见既无,名曰自然。清静非为空寂之法,空寂既无,则湛然常存,豁然无碍,即谓之真常之道也。前六句明空寂之理。此一段四句,明空寂俱无,自然无欲,即成真道也。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此明法相皆归寂灭,真道自然,长存不去,无着无欲,自然成道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静者,自然无欲也。有欲则患生,无欲则道生。本经云:吾有大患,谓五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无身者,无欲也,无欲谓之真身。真身者,道身也。前四句明无欲无寂。此四句明真性之道,随机应物,无所不应,自然清静。
  真常应物,
  真者,体无增减,谓之真。常者,法也。常能法则,谓之真常之法也。法则真常,应物随机,而化导众生,无所不应於物,道之物也。常者,道之法也。应者,道之用也。法用无有,皆为常道,常道之中,自有真应之道。故云真常应物,道之妙用也。
  真常得性。
  凡欲得成真性,须修常性。而为道性得者,动也。动其本性,谓其得性也。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既在道性,本求清静,自然应物,常用於世,无染无着,无垢无尘,随机而化。本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云: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存者,道也。本清静常应,而无所不应,随方而无所不静。故云常清静矣。此一段六句,标前清静之性,道性既清静,乃得真性;既得真性,返归於无得之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