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前蜀杜光庭)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此言清静之性,名为真道。经中不言,令人须假性修,渐进而成真也。真者,能长能久,不增不减,与天地齐寿,故为真道也。
  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既入真道,名悟修真。炼凡成真,炼真成神,神真者,道也。故与天地同寿,日月齐明,造化万物,故名为得道也。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道者,无得无失,亦无常形。本经云:道本无形,莫之能名。故云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也。大道常存,亦无去住。又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前明真性之道返归无得之理。此明大圣立教,以无名之名,强名为道,教导人天,应接群品,虽无正形,悟者必得。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化者,返以守真谓之化。化者是迁变之义,逐换应见之名。化别种种,应见容仪,有无莫测,诱化时人。诱化者,指事为喻,恒劝开悟教道之名。普令后学之人拾恶从善,惜身保命。故要归於圣教,只如太上西化流沙八十一国,亦法视相;或见大人,身长千丈,或见小人,身长丈八,变见无方,易形改号。或为金仙,或日梵仙,随方设化,同体异名。教人修道,去妄成真,乃立清静之教,皆为化也。应见降生於太清,涡水之右,真源之左,九井长存,双桧犹在,见其道相,以化人天。又《圣纪经》云:老君自上古混沌初分,或以未分,开辟天地,安置日月星辰,分配五行,造化万物,代代不休。为天王之师,时人莫能知之,非独为西国演化。所言道本自然,无所不入,十方诸天,莫不皆弘至道。普天之内,皆为造化。蠢动含生,皆有道性。若能明解,即名为得道者也。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悟者,觉也,犹通也。通者,达也。凡学仙之士,若悟真理,则不以西竺、东土为名,分别六合之内,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亦不以至道为尊,亦不以象教为异,亦不以儒宗为别也。三教圣人,所说各异,其理一也。本经云:同出而异名。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能悟本性,非分别所得也。但能体似虚无,常得至道归身,内修清静,则顺天从正,外合人事,可以救苦技衰。以此修持,自然清静。传者,付度之名也。人能清静,至道自来,不求而得,不学而成。本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清静自然,圣道归身。所以言可传圣道也。凡此一段,前独标无争无德。后学众生皆执偏见,妄情所起,失道迷源。老君又彻其前意,以上下有殊,乃破执性。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争,求静也。所言上士好争处而求安,静本性而自静。争者,执有也。上士不执有见,非为喧争也。缘下士求达本性,故好争而求静,以其执见而求之者也。是名能体道合真者,不着於耳、目、鼻、口、身、意之病,亦不着於咸、苦、辛、甜之味,亦不着於官、商、角、征、羽之音。此之执见皆非本性。此者下士好争之理,诸见无心,岂有争乎?人若无争,为清静也。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德者,贵也,有名称也。上德者,明上古之君本无名号,亦无所称,故言不德。本经云,上德无为者,道德所称也。又云,有若无,实若虚。道者若执有见、有名,即非上德也。本不有不无,不虚不实,应用即有,昧用即无。故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而不言者,隐也。又知可如不知,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故云知者不可言也。故云上德不德,下德执德也。下德执德者,有名迹功业,以成称名自见。凡诸有见,皆生分别。又本经云: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何以分别?既有分别,即为执德。若能除两件之心,乃名为自然之道。两件者,有为、无为之法。或立无为为是,破有为为非;或执有为为是,乃破无为为非。此是两件之心。至道自然,亦非有为,亦非无为。故至道自然,湛寂清静,混而不染,和而不同,非有非无。几学仙之士无以执非,但俱无执见,则自达真道,超越三乘,悉归一乘。道不为下,故执德者不名为道矣。
  执着之者,不名道德。
  前说执德以为下德,故执诸相,行流涉于有为,不名道德也。道德者,通变无方,存亡自在,应用即见,能尊能贵,悉皆自然,非执见之人。若执见之人,岂能知之乎?此一段明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至常清静矣。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妄者,动也。情浮意动,心生所妄,动者思之,因妄者,乱之本也。一切众生不得真道者,皆为情染意动,妄有所思,思有所感,感者感其情而妄动於意,意动其思而妄生於心。人若妄心不生,自然清静。又云,妄动者,亡也。皆亡失其道性,故逐境而感情,妄动其心,故不得真道。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
  惊者,心之极畏,名曰惊也。非祗指於心惊也。惊有二说.一则内修清静,乃忘於形而惊其神。二则外习事业,乃劳於心,而惊其形;外既惊其形体,内诱则惊於其神。若得心神安静,则外欲不生",欲既不生,自然清静也。
  既惊其神,即着万物。
  凡人若惊其神,则外有所着於境,内则失於正性。万物者,众多之名也。缘道贵守一,不可着於万物而惊其神也。夫人得生於世,故禀地、水、火、风四大之中,和炁而生,按三才而所育,贵亦难胜。若能安然不动,内守元和,则思虑不惑,自然清静也。
  既着万物,即生贪求。
  贪者,是爱着之貌。虽名爱着,亦有二种分别之义:一者贪於世事,外求华饰,欲乐其情,则为阴咎,不合於阳教。既属於阴,即不能清静,乃为浊滞也。二者贪於进修,穷寻真教,坚求至道。此为内贪。名为贪,其理合於阳教,即轻清而为正,阴即浊滞而归邪。若能体道合真,自然轻静也。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然贪外事,渐渐断除;贪求内事,劝勤修进。虽即内求至道,不可坚执之,亦乃生烦恼。凡言烦恼,亦有二一种,分别轻重:一者轻烦恼,二者重烦恼。一轻则是贪求至道,执之亦生烦恼。二则是外求世法,名重烦恼。轻即合阳,是名为清;重即合阴,是名为浊。虽分轻重,则不可执之。执犹着也。既贪着即生迷惑。但以拾重弃轻,内守元和,湛然不动,故谓之怀道抱德,自然淳朴。夫长生之道全在养神,若守元和不失,神即居之,神若居则心大安,忻忻而若喜,自然清静,岂有烦恼生乎?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身心耽着外境,忧苦自生於内。浊者,染也;辱者,污也。身心染污,自归流浪者,返复也。返复生死,不离轮回,流浪於苦海之中。苦海者,忧苦之海也。海者,大也,忧苦事不能免也。非干至道不慈,自为人心造作。夫学道之士,但内守其一,外除其想。一者,身也。圣人皆云存三守一。三者,精炁神也。但守其身,必存於三也。故《西升经》云:守身不失,常存也。专守其一,不生妄想,即免於苦海沉沦,忧苦不着於身心,自然解脱,合於清静。故圣人遗其经文,以正其义,施大法桥,闭其径路,教化未悟,令入妙门。此明人皆自失真元,故非为至道不慈者也。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真道者常存,非古非今,非生非灭,外包天地,内入毫芒,法则万物,常用於世。人能悟解,虽己自得,非为化物也。夫太上所言,人能觉悟,悟则本性,谓之得道也。亦非至道难求,亦非易得也。本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又云:道本无形,莫之能名。得悟之者,唯己自知。善人常能守於清静,即皆为得其真道者也。此一章至书而录之,总为一段。先明仙翁诵持此法,次明传授帝君,天官洞府,悉皆秘隐,非为常轻者也。
  仙人葛玄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
  仙人姓葛讳玄,字孝先。初学道之时,常诵此经,后得神仙之道,今位登左仙翁者是也。仙翁有孙,名洪字稚川,今之世人皆只乎朴抱子。祖代求仙,皆成真人矣。仙翁初入道之时,居长白山,或居东岳。自后遍历名山,殷懃求道。成道之后,隐迹潸形,为留经教於世,劝悟后学之途。凡言诵经万遍者,万遍即万行圆备也。又《灵宝经》云,万范开张者,乃明诸天梵炁弥罗,无不周遍也。范者,法也。万法皆同,内外俱应。分即为万象之形,聚为万神之体,此乃为圆满之义也。又云,万遍道备,飞升太空,万神之备。万遍既周,乃成清静之道,非祗为诵持经文,何必苦於形而劳其神者也。
  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
  天人者,极阳之仙也。天仙者,碧落飞腾,游行自在,两腋有毛羽,亦名羽客也。凡是天仙羽客,住於三清之上,常行於经法,亦非轻传下士。世人若修天人之行,即谓天上人也。凡欲修学之士,何不诵习此经,日有进修之业,若无退慢之心,是谓有进无退之士也。亦不令轻传下士。又圣人云,经法流行於世,学人若遇,须当宝而贵之,不可轻泄。如逢贤士,有心即授,有善即传。此盖流通救度,要其悟解者也。可传可授,弘在人矣。
  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
  吾者,仙翁自称也。东华者,按《上清经》云:东方有飘云世界碧霞之国,翠羽城中苍龙官,其中官阙,并是龙凤宝珠合就,上有五色苍云覆盖其上,故号苍龙宫也。乃是东华小童君所居之处。此明仙翁自云吾逢彼帝君,即传受此经,且非轻传於下士也。
  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
  金阙者,西方有琅玕世界琼瑶之国,瑠璃官内,其中官阙,并是琅玗宝珍瑠璃合就,故号曰瑠璃宫也。有一帝君於宫内亦宝秘此经。又云金阙帝君者也。应其名号,或太上分形化体,名号有殊。《上清经》云:后圣金阙玄元黄帝老君,太上是也。又《尹氏玄中记》曰:太上老君常居紫微官,或号天皇大帝,或曰太一救苦天尊,或号金阙圣君。故知太上随方设化,应号无穷。即知先圣金阙西方琼瑶国主帝君是也。上圣帝君尽皆宝秘此经,何况后学传受,修持讽诵,岂不钦崇,重而行之者乎?
  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
  王母者,诸天神王帝主之母,居於昆仑。按《天地论》曰:王母居昆仑西侧黄河出水之处。王母者,是天地之母。又云,天公、地母主统众真,总摄三界,天上天下,是王母为至尊之母也。昔於金阙帝君受得此经,其帝君受此经於西王母之时,亦非轻传於下士也。
  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於世书而录之。
  口口相传者,古圣人传受经法,皆以内藏心腹秘受经文,流通行化,教导人天,并不记文字,即不以今世所见也。自仙翁后来,故书此经,传於下世,普遍流行,即要拔度后学之徒者也。前明先圣传受,次明后学尊卑,若能悟解真道,则随功而获果矣。
  上士悟之,升为天官。
  上士者,外炼形质,内养精神,外和其光而同其尘,内修功而保其元也。元者,元炁也。元炁是神之母。人能常存於元炁,下保於丹田,上固於泥丸,中守於绛官,如此爱重,保於三元,是谓内养於神。神者,炁之子;形者,神之舍。神是身之主,身无主则不安;形无神而不立。上达之士常服日精,保於下丹田,饮於月华,保於脑户。脑户者,泥九上丹田也,属阳,故使太阴精炁保之。下丹田肾官气海属阴,故使太阳精炁保之。又《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也。且能待日月二景扶身形而行之,叉升为天官也。是五云五炁者,是五行之正炁也。凡上道之人,五脏既真,五脏炁自生,五行真炁化成五云,扶其形质,上游三界。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下游十方。十方者,四维上下是也。三界十方俱无滞碍,然后升入上清,得位为天官之号也。
  中士悟之,南宫列仙。
  金者,肺也。玉者,骨也。凡学道之士先须炼骨,谓之宝玉;炼肺保津,谓之炁金。石者,肾也;丹者,心也。安心息炁,保於肾脏,乃得延年,非为世间金石宝玉也。此之金石能保其命。又图南子云:外宝如何内宝存。此之谓也。若能内保於性命,然上参於上清圣文。圣文者,皆上清秘宝之书。下达玄微者,下元肾也。又《上清经》云:南方有丹灵天,内有药珠宫,内有一真君号曰灵天君。又云,朱阳宫或云朱陵宫,其天中内有炎炎火炼池,池有七宝宫殿,亦号曰紫阳宫。若有下达之士学道成功者,乃同司命真君录其姓名,奏上南宫,得为仙官之号也。
  下士得之,在世长年,
  下士者,未能绝利一源,皆求资身益命之道;或服灵药,或饵丹砂,或休名弃位,或淡静安神,或依倚林泉,或藏迹於朝市,内修至道,外合五常。或隐或见,体道合真。如斯不退,尚保延年,何况高士英贤隐於岩谷,学神仙养药,而得白日升天。何故后人不能专至?即今西岳华山山居隐士丁、陈二人在世延年?注名以入仙位,况后人不能相效。故举此数喻,乃明至道无偏,求者必达。故本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也。又参同归一。
  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灵宝经》 云:三十二天三十二帝,第六名上明七曜摩夷天帝,名恬懀延,此是欲界也。虽有此说,凡学道但去其欲,即名真人。又色界在二十四重天,无极昙誓天为色界,其帝君号名飘弩穹隆。,又太素秀乐禁上天为无色界帝君,名龙罗觉长。此名三界,乃指天地而言,此为外,约大纲之说也。若喻人身而言之,三界即三丹田也。下丹田为欲界,中丹田为色界,上丹田为无色界。人若保守於三丹田,则精气神存上中下三丹田之境,真人游於三界也。若得三丹田神俱足,则自然升天矣。故经云,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此之谓也。《上清经》云:大罗天在三十二天之上。又《灵宝经》云:三界之上,渺渺大罗。大罗之境唯有三清宫阙,莫不上圣高尊游於其上。又云,有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重天。此不具载。又唐贤乐朋龟云:原夫八十一天,比太上之半寿。此者大约而言也。学道人若先修内行,保固守於三元神,三元神俱备,自得升天,游於三清之境,出入金阙之前,朝拜太上,得为真人。故曰升入金门也。前仙翁书录乃标至学尊卑。此明真人所说,导引群生,普令诵持真经,得善神拥护其身,渐入仙真之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