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洞玄部
- 玉诀类
-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批注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批注
救苦诸妙神,善见救苦时。天上混无分,
夫修上道,要在全神,神全之士,光而不耀,蒙以养正,故能复太朴,抱虚恬,混成独立,一性游乎寂寞静极之境,不萌纤芥之知,故其神不离,不起毫厘之念,故其神不散。蒙庄曰:其天守全,其神不却,守其天者神光缠绵,化生万神,故曰诸妙神也。凡言救苦者,自救之也,苦不自救,孰能救之,我道将成,则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山焦而不热,死生无变於己,而况大数大劫之死乎,超越厄难之外,故曰善见救苦时也。所谓回风混合帝一之道,一混百神於
自己天上而不可分,故曰天上混无分。
天炁归一身,皆成自然人。
夫天炁者起於太易之先,超乎万象之外,应清明以出入,伫神机以卷舒,澄清碧於高天,淡轻红於落日,不干风雨,不犯尘埃,呼吸玄牝之门,澡雪希夷之域,止饥渴,除滓秽,去三尸,消百病,此乃清虚有道之炁也。玉皇神用秘诀曰:知至道者天不杀,服元炁者地不灭。能明吐纳之理,即使日霞日精月华月英三素五芽元皇正炁来合我身,此皆天炁也,太和入体则骨肉轻清,项生圆象,隐显自然,始能为自然人也,故曰天炁归一身,皆成自然人。如起於不洁之地,因於燥湿之处,杂腥秽之饮馔,混尸冢之蒸郁,斯乃浊恶沉滞之死炁,仙道忌焉,所以仙人多楼居者,以其近天炁也。《黄庭经》云:至忌死炁诸秽贱。
自然有别体,本在空洞中,空洞迹非迹,徧体皆虚空。
老子曰: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犹法於自然人也,可不体之哉。夫无身之身,本来赤子,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老子曰: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此所谓别体也,且夫脑宫圆虚而适真,是以帝君居之,故泥丸为空洞之府也。《黄庭经》云:问谁家子在我身,此人何去入泥丸。正言此尔。所以守神者摄动心也,守神不失,与神为一,则忘其所守之迹矣,故曰空洞迹非迹。一之精通,超乎万象之表,神游太漠真空之境,则廓然徧体皆虚空也。
第一委炁立,第二顺炁生,第三成万法,第四主光明。
列子曰:生非我有,是天地之委和也。察其始也,本无我体,因委天地父母二炁而立,故曰第一委炁立。知夫此身乃炁之所生,不当暴逆其炁,使之夭阏,急宜运天炁以归身,使绵绵而不绝,胎息归根,顺受其炁,自然久视,故曰第二顺炁生。夫至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能使形化於炁,所以无穷,无化成神,神之所以无尽,神化合道,道合自然,以法入道,法固易达,以道入法,法固易成,一法苟得,则万法俱成,故曰第三成万
法。道成则顶负圆象,身有光明,故曰第四主光明。又《五经提纲》云:救苦妙经本於青霄隐书,盖炼度之秘文也,经中纲领有四,其要在於主光明而已。一曰委炁立,盖元始以一炁分判天地,运化阴阳,为万物之本,周子所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变阴合,而生木火金水土者,此也。二曰顺炁生,盖天地既判,阴阳既立,则人受其冲和之气以生,周子所谓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万物化生者,此也。三曰成万法,人道既立,叉有圣贤出於其间,陈纲纪,立制度,谓之正德利用厚生,而后人道不穷焉,子思子所谓修道之谓教,亦此意也。四曰主光明,光明者性体也,主云者奉之如君也,人能奉此光明,常为一身之主,动静语默,皆听命焉,自然灵台之间,轩豁洞达,物莫能蔽,而道体全矣,《中庸》所谓尊德性,《大学》所谓在明德,庄子所谓真君,皆指此也。夫此光明,人人具有,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为颜增,不为跖灭,操之则贤,舍之则愚,得之则升天堂,失之则沉地狱,凡地狱中烧煮屠割苦毒万状,皆失此光明也。
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太玄无边际,妙哉大洞经。
斯言三洞三乘三十六部尊经也,元始天尊於龙汉元年出洞真十二部经,演九圣之道,太上道君於赤明元年出洞玄十二部经,演九真之道,太上老君於上皇元年出洞神十二部经,演九仙之道,计八千余篇,结飞玄之炁,五方紫篆,焕於太霄,八角垂芒,耀於碧落,天真皇人按笔书之。三十六部秘於上天紫微金阙,无极高真与十神五老共相翊卫,元始天尊与诸天上圣皆月三朝其灵文,未传下世,故曰天上三十六。元始复以三十六部秘於龙宫,以镇海岳洞天,故曰地下三十六,乃太玄无边际,妙哉大洞经也。愚暗臆揣,或云阳数四九,阴数六六,或云七十二候之说,殊乖玄旨,何昧如斯,盖上乘经典,未尝言於衍数。
归命太上尊,能消一切罪。
归神归命於太上,盖言不可须臾离道也,须臾不离於道,则神明护之,大福随之,动与吉会,何罪之有。
东方王宝皇上天尊,
南方玄真万福天尊,
西方太妙至极天尊,
北方玄上玉晨天尊,
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
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
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
上方玉虚明皇天尊,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道言:十方诸天尊,其数如沙尘。化形十方界,普济度天人。
十方天尊即十方灵宝天尊。凡有道言二字,即道君所言。此经乃灵宝天尊所说,即是万天之宗师,三界之医王,太上大道玉宸君,居上清真境,治药珠日阙之内,化形为祥光瑞炁,流布十方之界,普度於天人。夫天人者,谦恭博施,仁德宽容,虚恬柔静,相貌为和,爱敬师友,闻道笃信,此为有天人资质,天尊则化身下降,授以上道,济度成真,故曰普济度天人。若夫根器浊恶,不持戒行,性耽谣杀,闻道大笑者,此为同於失者也,非道负人,人自负道。
委炁聚功德,
列子曰:凡炁聚则生,炁散则死。知炁聚则生,人不能禁也,知炁散则死,人不能止也,元炁既无禁止,则是命属造物而不属於我也。至人得其枢要,能掌握呼吸之息,息之出入,由吾掌握,则是我命在我,不属於天。俗喭所谓将息者,实仙真流传,点化凡愚之圣语也,孰能悟之。悟之者自能将其息而使不散,则自然委和之炁锺聚於一息,久而积功累德,自然成真,故曰委炁聚功德。
同声救罪人。
老子曰:同於道者,道亦得之。若乃勤求师门,耽味至理,研穷典诰,一心念道,用志不分者,是之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始可与言至道,而救度之,故曰同声救罪人。
罪人实可哀,我今说妙经。
夫人受生胞胎之中,绵绵十月,母呼亦呼,母吸亦吸,炁足神备,解胎而生,惊天骇地,而得为人,谓之婴儿,婴兄之心,但贵食母之乳,余无所知,此乃含真抱朴之时也。既生百日,为物所诱,情见於外,俄而能笑,则变婴以为孩,自此乃为丧道失朴之始也。然后十五为童,二十弱冠,目眩五色,耳惑五音,七情夺其性,六欲汨其真,纯朴荡而尽矣。一日一夜,万死万生,驱役魂神,不闭一息,此乃处世之人,生身受罪於无间地狱,湮沦汨没,无有出期,苟非得道,孰能免离,若此罪人,实可哀也,是以天尊大开救苦之门,广阐微妙之典,三清圣域,坦然可归。
念诵无休息,归身不暂停。
一念在道而不休诵,究仙经而不息念,诵既无休息,则渊明奥赜,契合自然。《内观经》曰:炁来入身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是以圣人盗采天炁,归乎一身,圣功冲用,三返昼夜,不欲暂停,故曰归身不暂停。
天堂享大福,地狱无苦声。
天仙不离於天,神仙不离於神,地仙不离於地,药石仙不离於服饵药石,鬼仙不离阴灵之鬼,此皆所行之道类使之然,亦犹水之就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也。上学之士凝神炼炁,复命归根,体变纯阳,身超尘劫,至於咀嚼朝雾,咽嗽沆瀣,二景缠络,六炁臻身,呼吸大梵之云英,妙用悉享於天厨,自然长生,归於天堂矣,故曰天堂享大福。不食百谷之实,土地之精,故身不死,归於地而无沦坠之苦,故曰无苦声。
火翳成清署,
火翳者南方地狱之名也,众生常为欲火焚心而色翳目,故曰火翳。触目动心,地狱即现,既悟真诠,性天朗彻,一念湛然,所谓火翳者皆化为清净之域也。
剑树化为骞。
剑树乃地狱名也,众生竞名利,争人我,与物相刃相摩,交谈如矛戟,对面如寇雠,见受剑树之狱也。至人体道,含洪光大,为而不争,胸中之荆棘悉化玉树骞林也。
上登朱陵府,下入开光门。
此言行火也,心为朱陵府,谓之上昧君火,闭息宴坐,以心引之,则无乎不焚。肾为玄冥府,谓之中昧臣火,升腰胁腹,闭息行之,则无乎不达。膀胱谓之三昧民火,提动机关,金龟吐焰,则无乎不升。炼上尸则火炁腾陟於绛宫,故曰上登朱陵府,焚下尸则火炁透彻尾闾,故曰下入开光门。
超度三界难,
世之人头顶欲天,足履欲地,身处欲界,轮转於六欲业轮之中,无有休息者,不忘於欲也,能常无欲,则三界轮回之难顿超之矣。
径上元始天。
元始天即玉清圣境也,上道既成,神升玉清,位为真人,出则诸天侍轩,万神备卫,高出乎太清上清之真也。
於是飞天真人无鞅数众,瞻仰尊颜,而作颂曰:
人之顶骨八片,谓之八天,亦曰八门,中有金楼宝殿玉阙紫房,自己无相,真人总领,万神居之,道成则神光内烛,天门自开,婴兄蜕质,於是真人飞从天门而出,故曰飞天真人。身中之千真万灵,即无鞅数众也。《度人经》曰:上开八门,飞天法轮。《生神章》云:庆此婴儿蜕,正此谓也。神升玄都,上朝虚皇,故曰瞻仰尊颜,而作谣歌,颂咏大圣之德也。
天尊说经教,引接於浮生。
天职覆,地职载,圣职教化,天尊所以广敷经教,接引浮世众生者,乃圣人之职也。
勤修学无为,
无为为之之谓道,无为言之之为德,天无为以清,地无为以宁,二无为相合而万物生,人安得无为哉。故曰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勤修上士,绝学高人,能依无为,是配合天地之平准,符契道德之质实,不亦大哉。
悟真道自成。
悟其真者,始觉万缘俱假,惟道是真,抱守其真,自然成道。
不迷亦不荒,
世人迷於名利情欲,荒於声色滋味,迷之又迷,以至於荒,荒者言其神不明,而心灵逐物,荡荡逝去而不返也。老子曰荒兮其未央哉,决以言其未尝守中也。夫至人履乎平易,践乎恬愉,澹然独与,神明俱视,天下皆为尘劳妄幻,风灯众沬,露电泡影,既不坚久,无足倾恋,入乎泰定真常之域,一念不生,万缘俱息,至此境界,何荒迷之有哉。
无我亦无名。
不尚贤能外其身而虚己以逝世,故曰无我。道常无名,是以圣人韬其光而隐其身者,恐其道未成而名胜於实也,名者实之宾,虚名出而道德备矣,故曰绳绳兮不可名。庄子云:神人无功,至人无己,圣人无名也。
朗咏罪福句,
扬教化也。
万徧心垢清。
精研圣典,灵府虚明。
於是飞天神王及诸仙众,说是颂毕,稽首天尊,奉辞而退。
飞天神王乃我本来之帝真也。夫神通变化,众而为一,不为不足化而为万,不为有余,及诸仙众,则自己之万神也。稽首天尊,永遵依大道也。奉辞而退,复归於无极也。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注解竟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注解
经名: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注解。宋元间道士洞阳子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
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序
夫学长生久视之道,在乎炼炁养神,兼施并行。然炼养之功,本乎一心,心能勤修,则学仙何患乎不得。《真诰》曰:仙者心学,奥哉斯旨也。仆夙慕修真,未逢上士,有果能明生死,达性命者,仆将跪履而问焉。比游武夷西湖,与四明吕君邂逅,一见欢然,遂定交为烟萝友,因俱载以归,馆于静舍。吕君号洞阳子,蚤遇至人,刻意庄老之学,博极仙书,问靡不知。一日谓愚曰:世有所谓《救苦经》者,实大洞之密旨,上道之秘言也。以其隐奥玄微,难穷妙理,所以传自往古,而诠注未彰,思欲殚所蕴,发挥其义。未几书成,滔滔万言,首明一点,指庆云祥烟为泰和,辩生门死户为玄牝,分二炁之清浊,判三昧之火符,以泥丸仙明真性之所归,还上天炁为命宝之所集,总谈上道之枢要,集然包括其中,不惟
警未闻裨后学而已,抑亦使人洞明修炼,默识天机,岂架空言衒虚文之比哉。噫,此经之妙道至言,晦久而未明,今日显矣。夫天中之尊,演教法弘济,所谓救苦者,非独为幽魂苦爽而设,其所救者,普天之下生灵耳。盖欲使人人体道,咸离迷途,湛壶天之朗彻,悟真性之无为,然后服天气,盗虚无,结圣胎,通神明,使形与神妙,白日飞升,是谓大丈夫越世表,出三界轮回之难,始名真救苦耳。大矣哉,超死度生,无出是经,有遇斯解,留神不舍者,必见其得道矣。锦江葆真子周准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