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修科仪戒律钞

要修科仪戒律钞
  经名:要修秤仪戒律妙。原题朱法满撰。十六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戒律类。
  目 录
  卷一
  部秩钞
  传经钞
  折传钞
  年限钞
  卷二
  写经钞
  存念咒钞
  讲说钞
  发心钞
  受持钞
  卷三
  卷四
  众戒及愿念合一千一百条
  卷五
  卷六
  卷七
  罪报科
  三元罪戒品目
  卷八
  斋名钞
  斋月钞
  斋日钞
  斋时钞
  法师钞
  都讲钞
  监斋钞
  侍香钞
  侍灯钞
  卷九
  衣拜钞
  礼拜钞
  坐起钞
  监斋钞
  食禁忌钞
  卷十一
  一治屋
  二治名
  三治所属
  四治室
  章表
  治病忌日
  卷十一
  章科信仪
  疾病请章次第
  避忌讳上章
  上章背向
  若用日者
  杂犯科
  上章笔砚
  案
  书符者
  藏章故本
  断章法
  卷十二
  饭贤缘第一
  造殿堂缘第二
  念道缘第三
  殗秽缘第四
  盗贼缘第五
  过咎缘第六
  善功缘第七
  度人出家缘第八
  卷十三
  杂科第一
  同学缘第二
  造坛缘第三
  碑阙第四
  卷十四
  饮酒缘
  断谷服药缘
  服符水断谷
  治祝缘
  卧枕缘
  卷十五
  道士吉凶仪并序
  通启仪第一
  吊丧仪第二
  疾病仪第三
  初死小殓仪第四
  入棺大殓仪第五
  卷十六
  梵诵三契
  礼忏文
  章法
  成服仪第六
  送葬仪第七
  安灵仪第八
  弟子归本观仪第九
  除服仪第十
  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之一
  三洞道士朱法满撰
  部秩钞
  夫圣人应物,必资经教,不立真宝,成济何由。口吐琼文,演兹灵秘,还淳反朴,要此凭心,就学有方,现於斯矣。《生神章》曰:天尊以龙汉劫说洞真经、赤明劫说洞玄经、开皇劫说洞神经,此三洞尊经,备明奥典,随方教化,开度天人,能使六道归真,三乘体悟。行有高下,法有浅深,三十六部,自兹彰着。《真藏经》云:一者上清,二者妙真,三者太一,四者妙林,五者开化,六者仙人,七者黄林,八者上真,九者道教,十者上炼,十一者上妙功德,十二者道德。此十二部经,蕴在大洞玉清境藏中。一者洞玄,二者元阳,三者元辰,四者大劫,五者上开,六者内音,七者炼生,八者灵秘,九者消魔,十者无量,十一者按摩,十二者上通。此十二部经,在上清境藏中。一者太清,二者彻视,三者集仙,四者洞渊,五者内秘,六者真一,七者集灵,八者中精,九者无量,十者集宫,十一者黄庭,十二者小劫。此十二部,属太清境藏中。此则三洞着经,列於金格,七圣垂范,明乎玉篇,万劫一开,法随人出。
  《太真科》曰:太上老君以汉安元年五月一日,於鹤鸣山授张道陵正一盟威之经九百三十卷、符图七十卷,合一千卷,付授天师大洞真经二十一卷,授於已成真人。《太平经》云:真人间曰:何为天经?何为地经?何为人经?何为道经?何为圣经?何为贤经?何为吉经?何为凶经?何为生经?何为死经?神人曰然:修积真道,道者,天经也,天者好生,道亦好生,故为天经;修积德者,地经也,地者好养,德亦好养,故为地经;修积和而好施与者,为人经,和气者,相通往来,人有财亦当相通往来,故和为人经也;修积上古、中古、下古道辞为道经;修积上古、中古、下古圣文为圣经;修积上古、中古、下古贤辞为贤经;其师吉者,为吉经、,其师凶者,为凶经;其师生者,为生经;其师死者,为死经也。法由圣显,道寄人弘。道经云: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当知人王有道,大道兴隆,人王无道,大道废矣。
  传经钞
  夫白羽黑翮,标出代之辞;金鱼玉龙,,岂常人之信。可传而不可受,难见而亦难遵。特由器宇浅深,缘生粗细。元始明三乘之法镜,总括殊流;高上开二卷之微言,咸令反一。《本相经》云:身者,三恶之根,神仙之本,一名良福田,二名蒺藜园,三名种子户,四名弃生门,五名道之域,六名脓血村,七名珍宝器,八名瓦砾盆,九名明智室,十名九夜昏人。能知斯理,可名为真人。然而有言无实,不可闻经;有实有言,乃可传授。《升玄经》云:末世人民,有三可畏,宜善详焉。一者道义嫉妬可畏,二者诽谤可畏,三者贪欲可畏。道义嫉妬,则经法不行;诽谤法师,则使百姓信道不浓;贪欲财色,人所弃薄。此三者,二在外,一者在内,除此三患,乃可传道。《本际经》云:具十善愿,便可授之。何谓十善愿?一者愿离世间秽杂境土;二者愿得出家,舍俗恩爱,随缘告乞,广建福田,常行慈忍,永离人我;三者愿逢胜友,引接开示;四者愿值明师,谧受上道;五者愿闻正法,如说奉行;六者愿见天尊,亲承圣旨;七者愿度一切,后己先人;八者愿以法音,广宣愚暗;九者愿诸众生,皆发道意,劝造经像,修营灵观,香花灯烛,随力供养,令诸未悟,普见法门;十者愿我此心,坚固不退。具此十愿,乃可授之。《升玄经》云:来世欲流通《灵宝内教经》者,有十一事,信着万民,尔乃可得宣传此经。一者奉戒完具,内无毁灭;二者赈给孤老贫穷,有慈愍心;三者劝人远恶,修善殷勤如父子;四者不求名誉,称毁如一;五者幽隐之处,勤行礼拜,修诸功德,如处大众;六者不欺,使民信之如四时;七者总弃荣华,位不加身;八者舍远妻子,独处闲静;九者亲近贤智,博问善道;十者虽在幽冥,不可孤心,与贤者论议,莫自专执;十一者常行谦卑,恭敬於人。是为十一事,通内教行。又有十相,可传与此经。一者好求胜法,从善如流;二者好近贤智,无猜疑行;三者聪喆,赏别真伪;四者谨慎,言不过行;五者柔和,少无过恶;六者能师胜己,无骄慢心;七者敬师重教,如贫得宝;八者能奉师长,不辞勤劳;九者己於先师,有报复心;十者殷懃请受,昼夜不懈。是为十相。又云:或在下贱,内有实德,人所未悉,其人堪持此法者,出在非意,人所不疑处,当传授此经。《玉经隐注》曰:受经不敬,师资修之,亦无感而后生疾病及六畜之中。《太平经》云:是其人而不传,名为闭天之道,其害在己;非人而传之,后蒙其咎。《定志》云:是其人不授,令人与道隔;非人而趣授,现世被考责,二明犯科。夫粗行易染,妙行难遵,学者如林,成者未一,才亏正典,即结罪科。《女青律》云:受道不知轻重,传非其人,贪财受利,取人自益,借物不还,以为私宝,天夺算一千二十四。
  律曰:不得妄传经宝,授与於不信,泄真要诀,天夺算九万六千。《黄箓简文》曰:未合传经而妄传,考由明梵曹;三被风刀,扬而强传,考由司正曹;赍信诣师,阶品未合,威势怒师,考由四明曹;不依俯仰之格,考由大仪曹;受经悭吝,不备法信,考由监天曹;不关盟五帝,私相传度,考由司杀曹;轻泄经目,放露天真,考由盟天曹;香灯不如法,考由威灵曹;不为经师,开度弟子三人,籍师七人,度师九人,并考由明威曹;为三师建功既足,年限又登而故蔽匿,断绝法门,考由太阴曹;受法之后,不建善功,考由明都曹;受法之后,不广开化,度物无名,考由下元曹;受法之后,不为三师立愿,考由明都曹;受法之后,不度一人,抑绝贤路,自取功名,考由幽都曹;身受经法,不安斋堂上座斗帐香灯,考由明都曹。
  《明真科》曰:受真文各用命缯计岁,余壹有关,考由玄曹。
  科曰:受真文,用金龙三枚,投於水府及山宅,不投三处,三官拘人,命籍有违,考九都曹。
  科曰:五帝纹缯,各四十尺,以关五帝为告誓之信,有违,考泉曲曹。
  科曰:用上金五两,以盟五岳为宝经之信,有违,考阴官曹。
  科曰:用金钱二十四万,以质二十四气,无金钱,铜钱亦可,有违,考都神曹。
  科曰:香灯以开九府,有违,考太阴曹。
  科曰:受经不持斋,有违,考太阳曹。
  科曰:天文秘重,非信不宝,故上圣以信效心,无信则为贱道,无盟则为轻宝,有违,考左右官曹。
  科曰:经不师受五帝,无盟妄披篇目,罪同窃经之科,考由明法曹。已上诸条,难遵易犯,寻文抚卷,莫不寒心,端坐勿传,便为遏绝,始顺来意,十行全乖,进退思量,永炭交结。况乃贪残之辈,鞬固为心,不问前人道行,唯欲弟子宝有,传经不上宝义,何曾借问制伐,既无启斋科信,宁有关盟轨则,弟子既见师例,后日亦学此传,不惧冥府书□,只觅名声财利,毁道败法,正由此人。《西升经》云:迷迷以相传,辗转相授与,邪伪来入真,虚无像如有,自伪不别真,为贪利往守,非常正复忘,痴盲持自咎,如木自出火,还复自烧腐。信哉斯言,幸相自励。
  折传钞
  《明真科》曰:受真文法信,当十分折二,以送祖师,又折二散乞贫人。山栖道士余信充香灯,为弟子立功,违犯,考三官曹。
  《太真科》曰:受天师治,割配领户,不得同自化十二之折当中,分其功十折五。进入天师治,宣示此令,咸使知闻,如其有违,五刑律论。
  《四极明科》曰:凡传上清宝经,受弟子信物,三分散之一分,投於山栖,以恤穷乏之士,一分供己法服,一分以为弟子七祖立功。投物於山栖之日,当愿天下穷乏之人、清苦隐学,并早得道,度世升仙。作己法服之日,当愿兆身与神仙同色,衣冠法服,得仙法则。明灯捻香,当愿弟子及兆之身七
  祖父母,早离刀山、三涂五苦之中,升度南宫,反胎更仙,事事如法,克得道真,违盟负科,考及兆身。
  科曰:受上清宝经,质信诣师,未充科限。受经之后,年数应传,皆不得受。他信人已。皆当传送先师,备充先限,然后乃得三分散之,尔若违科,考及七祖。
  《明真科》曰:受经之身,先信未备,后遇贤人,质信请受,皆当以所受之信,充备先师之限,余者可得为身法用,有违,考火官曹。已上三处,折传不同,随经进退,今人十二折传,尽营身口,上慢下暴,轻脱之甚矣。
  年限钞
  夫圣人随劫,轮转感应,道交是真,乃传非贤,不授五称。符曰:学道受经后四十年传一人,已延寿者四百年传一人,得地仙者四千年传一人,得天仙者四万年传一人,得无上道者四万劫传一人,太上灵宝大法传授之科备矣。《登真隐诀》曰:天真授书,灵人授书,三千年六传,二千二百年传十人,千年五传,七百年三传,已上年限,并是圣帝相师玉籍金科,非代间可拟。《圣纪经》云:夫有金格玉名者,则眼有日光,青齿白血;若上清有金书玉箓者,则背志如河魁,胸前有偃骨;若太极有丹简青文者,则手理有累人倒大之字方;诸有玄青紫名者,则眼有四规,中有紫光;若太清有玉籍者,则声有玉音金响,口方目圆;若太素有金名者,财白志见於腹,口中有紫气;斗中有玄箓者,心中有九孔,肺外锦文,颐下有玉丸,目中有绿筋,眉角有上干。如此之相,仙真之流,出处行藏,本非尸解,传授年限,听可依前。今日人师,促龄难保,预逢经教,芥子投锋;得在受书,盲龟遇孔,若约年限,恐与愿违。但令行以慈仁,心怀至道,合前十愿,乃可授之。
  《登真隐诀》云:有至学之子,唯当勤心幽灵,启请玄师,才分苟合,必将感悟,得是众真应付之限,然后乃盟,盟而修,修而必终,吾将分金与之,为友不如此者,无烦强营,徒守之满笈,适足累其七祖,考河之石,弥增其多耳。古人谓之皮好,吾今号为耳学,所以闻道则膝行,道寂则俱亡也。夫道必须授受乃得,遵修者非为徒然,如世中禁术,若非传受,则用之不行,举此一言,足以深悟。
  《玄都律》曰:道士女官,身上佩吏兵,不得浪传授他人道法,若有至心精勤之人,听可若授,恶逆之人,三世被考。《自然诀》曰:传授先斋三月,或十日、三十日、二十日竟,师与弟子俱登名山峰坛石上传经,弟子受经之后,若便有至人丹心好道者,乃赍宝信,求受可授,不须年限,竟而无其人,后听并传其法信,为一切作福田,不得师自私用,其罪深重。
  《明真科》曰:浮好三宝,执心不专,轻息经法,秽慢灵文;或传授弟子,不依科年;或不关天地,私传无盟,自作一法,违负四盟;或斋戒怠慢,傲忽上真,其罪深重,死被髡钳,循上剑树,八达交风,吹树低昂,足落刀山,往返无数,手体烂伤,痛不可忍,毒不可任,万劫当得还生下愚之中;或婴六疾,聋盲不聪,长与道隔,永远学门,转轮五苦,沉沦罪因,不得开度,长植恶根,非法传经,自招此考,师资贵爱,妙之道也。
  要修科仪戒律妙卷之一竟
  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之二
  三洞道士朱法满编
  写经钞
  夫龙章炳着,凤篆流慈,紫笔题篇,青林奏响,浮黎国土,广度天人,冶炼池中,高明智炬,皇人注之於曩劫,青童授之於往年,既开元始之章,便勒帝君之笔,法桥以架,福岸可登,抄写书治,於斯见矣。《本际经》云:若复有人,纸墨缣素,刻玉镌金,抄写素治,装褫绦轴,流通读诵,宣布未闻,当知其人,已入道分,名书金格,列字玉篇。大戒云:抄写经文,令人代代聪明,博闻妙赜,恒值圣代,当知今日,明贤博达,皆由书写三洞尊经,非唯来生得益,及至见在获福。大戒云:抄写尊经,一钱已上,皆得七十四万倍报;万钱已上,报不可称。然舍一得於万倍,常所赞叹,何况七十四万之倍,功德巍巍,富贵之家,可是虚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