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玄部
- 上阳子金丹大要
上阳子金丹大要
至顺辛未中秋后三日,紫霄上阳子观吾陈致虚谨序。
道可道章解
道可道,非常道。
上阳子曰: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曰道,揭日月生五行曰道,多於恒河沙数曰道,恒河者,西之界,此河四十里,沙细如面,比数多者之也。孤则独一无侣曰道,直入鸿蒙而还归溟涬曰道,善夺造化而顿超圣凡曰道,目下机境未兆,而突尔灵通曰道,眼前生杀分明,而无能逃避曰道。处卑污而大尊贵曰道,居幽暗而极高明日道。是道也,有大识见之眼而无睛,有大智慧之耳而无闻,有吸西江之口而无齿,有诸妙香之鼻而不嗅,有杀活舌头而味不味,有金刚法身而在自在,有生死剑而武士不敢施用,有一字义而文人不能形容。虽黑漫漫,不许一眨,暗而日彰;任峭巍巍,辟立万仞,放身无怖。细入剎尘曰道,大包天地曰道,将无入有是道,作佛成仙是道。佛经五千四十八卷,也说不到了处;《 中庸》 三十三章,也说不到穷处;《 道德》 五千余言,也说不到极处。道也,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气也。故郑真人曰:道乃气之用。当知体其道者,是气也。可道者,道有号,道有名,道有讳。比如道之号曰万物宗,是道号也;名曰涅盘妙心,是表德也。道之号与表,皆可呼可言,故曰可道。至如道之讳,却是生万物之道,虽有其名,而不可以常道,故曰非常道。何谓非常道?盖可自见而不可以人见、众生见;可自道而不可以人道、众生道,是云可道非常道也。何谓非常道?以其至广大而尽精微,故不可以常道也。以其浄裸裸、赤洒洒、巍巍尊高,故不可以常道也。以其杳冥恍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故不可常道也。是谓非常道者也。
名可名,非常名。
上阳子曰:夫名也者,事物用以称题曰名,人神借以呼唤曰名。可名非常名者,喻如乾阳物也,曰乾则可,曰阳物则不可。又如坤,阴物也,曰坤则可,曰阴物则不可。故曰可名非常名也。又如今有人名曰谷神,小名曰刍狗,而字曰众甫,讳与小名,上之呼下,可也,故曰可名。众人则不可呼,若众人呼人之小名,则其人勃然而怒矣。何以故?众人不可呼人之小名?若於僻陋之所,人不闻见之地而言之则可,若於稠人中呼之则必自取辱焉。故曰非常名也。何谓非常名?盖人人有一个讳名,或可以自题,而不可托人言,是云非常名。我师曰:道以用言,在人未尝不可行,但非泛常所行之道。名以体言,在人未尝不可称,但非泛常所称之名耳。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者,待之而后动也。有者,已动而将形也。天地始者,雌雄蟠纠而物所自晖。万物母者,阴阳感兆而气所自育。以无而偶有者,犹以天而配地。以母而匹始者,犹以气而合神。是知有与无二者峙,而天地位焉。始与母二者出,而万物育焉。我师云:人之灵明知觉者,即无也,神也。絪缊活动者,即有也,气也。此论玄远,安其大方眼,然后可以见不见之处,照不照之所也。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
一定之中而求变化曰常。未见之前而将兴发曰欲。冲虚至圣曰妙,包元含灵曰窍。常无欲以观其妙者,於一定之中而求变化,待之而后动,而於未见之前而将兴发,此即观其冲虚至圣之妙也。常有欲以观其窍者,於一定之中而求变化,已动而将形,形於未见之前而将兴发,此即观其包元含灵之窍也。我师曰;观其妙者,见其智慧之精微;观其窍者,见其功用之远大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两者,道与名也,无与有也,始与母也,妙与窍也。皆云两者,而当以无与有为先。同出而异名者,有无同出於一,而名乃分矣。玄者,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说。同谓之玄者,无与有两者,皆不可得而见闻名说也。玄之又玄者,以其无与有两者,愈不可见,愈不可闻,愈不可名谓。即佛云不可说不可说。转不可说者,即此道也。众妙之门者,言其玄乃万物冲虚,至圣出入之所也。而我师谓:有言外意。
上阳子曰:有物先天地,眼下甚分明。道之体者,自然也。道之用者,虚无也。虚无者,先天地也。《契》#1曰:委志归虚元。《悟真篇》曰:道自虚无生一气。我师云: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此乃为之而有以为也。自然者,复天地也。人禀父母阴阳二气而生而长,浑混未判,抱一无离,此乃无为而无以为也。道本无名,强名之曰道,是有名矣。既有名矣,又不可常名,既不可常名,则不可得而闻见也。是道也,是物耶?是有形也,是无形耶?乃不可常道常名,而不可闻见者也。是以从古圣人以至于今,成仙作佛者何限,虽遗千经万论于世,而终不显题者,唯是道之尊,德之贵也。夫人本来清静,若脚跟下见得明了,无他障碍,何必更向经句上寻觅。盖为世人翻着见解,讷处不能讷,知处不能知,是故圣人慈悲方便,假名托字,百般迁就而为之讳,亦只先天地一物耳。三教大圣,殊途同归,初无差别。如孟子集义所生之道,即孔子一贯之道也。释迦拈花以传涅盘妙心之旨,即达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老子有无、玄牝、物母之道,即玄关一窍,大道金丹也。深山妙窟裹,代不乏人。所谓透到是处,一明一切明,一了一切了。利根上士,获睹此经,字上求义,义裹通禅,句中得意,意外悟道,忽若智慧眼开,感得天人相与,宁不庆快。
上阳子金丹大要卷之二竟
#1契:当作『参同契』。
上阳子金丹大要卷之三
紫霄绛宫上阳子观吾陈致虚撰
上药
精气神说上
黄帝曰:知之修炼,谓之圣人。无上元君谓老子曰:长生之功由於丹,丹之成由於神,故将合丹,必正身心。《黄庭外景经》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心印经》曰:上药三品,神与气精。圣人言修炼合丹者,炼精气神而已。唯此三者,千古之上,万世之下,无以易之。而精、气、神有后天地,有先天地,今将此二说别而晓之。
夫精者,极好之称。美者言精,恶者言麓,夫物皆然。凡人唯精最贵而甚少,在身中通有一升六合。此男子二八已满,未泄之成数,称得一斤。积而满者,至三升,损而丧之者,不及一升。精与气相养,气聚则精盈,精盈则气盛。日啖饮食之华美者为精,故从未从青。人年十六则精泄,凡交一次则丧半合。所丧者少,即随日生而补之,所补者阴精而已。唯元精一泄,非先天者,则不能补。若有丧而无益,则精竭而身惫也。故欲不节则精耗,精耗则气衰,气衰则病至,病至则身危。噫,精之为物,其真宝乎,又奚可纵欲而丧躯乎。丹阳祖师曰:色者甚於虎狼,败人美行,损人善事,亡精减神,至於殒躯,为道之大孽也。下愚之人谓其寿命数定,恣欲为快其意。古之戒曰:油枯灯尽,髓竭人亡。是知精实一身之根本,未有木无根而能久乎。象川翁曰:精为生气,气能生神,荣卫一身,莫大於此。养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而少病。内则五藏敷华,外则皮肤润泽。颜容光彩,耳目聪明,老当益壮,神气坚强。尝见高年欲情未衰,此其蚤年泄迟之验,至此又能绝欲,则寿更多。精之全者,无如赤子。赤子受父母阴阳二气而生,日以增长。老子曰: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使赤子如有知,保固其浑然之精而无亏泄,待其年壮明敏,乃遇至人授以燮调之道,必作无为之真仙矣。兹事固少。此以人身中之精而言,乃后天地之精,若论还丹,却非此精。
夫金液还丹之精,姓金唤九三郎,讳元晶,号曰金华商夫君。居玉池之西,出入跨虎,乳名婴儿,晚则呼为金公。凡到邻家,便称主人,其情嗜交梨,此乃先天地之精,却为人之至宝。老子曰:窈窈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者,此也。修炼之士,先有此精,既若明了,即可仙矣。是号为金液还丹,佛号丈六金身者,积精至十六两也。纯阳翁云:吞精食气先从有,悟理归真便入无。海蟾金丹歌曰:为甚神仙却爱身,也须借壳养精神。陈泥丸云:大药须凭精气神,采来一处结交成。大药者,即金液还丹也。昔者,尧得之於务成子,亟欲修炼,缘总万机,虑不得就,乃捐天下而授舜,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舜以授禹,而增之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后来龙互禅师乃云:人情浓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岂知、空有人情无道用,人情能得几多时。从古到今修仙作佛者,未有舍此精而别有路耶。
其后天地之精属阴,人若宝之,唯能健其身益其寿而已。学猥之徒,欲吞此精之秽,或采闺丹而咽,或运己精补脑,以是为道,不亦愚乎。独先天地之精属阳,圣人修炼以为丹者,此也。云房老仙曰:涕唾精津气血液,七般物事尽为阴。又云:四大一身皆属阴,不知何物是阳精。赵中一云:一身内外总皆阴,莫把阳精裹面寻。白紫清云: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云门和尚云: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孔子翼易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若其上士,言下须有指归。何以故?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此为奇特。若当时孔子以世俗生养之说为言,则必云男女媾精,人乃化生。却乃普云万物化生,於此切莫浅易看过了。上士至人,一闻便了,中下之士,非遇真师直指密训,奚可暗猜。我师缘督子曰:何者为性命,人之一身至精至粹,至尊至贵,莫越精、气、神三者。举世罕能达此。《黄庭经》云: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广成子授黄帝曰:毋劳汝形,毋摇汝精。黄帝以之而修炼,后於鼎湖上升,自后言修炼之道为黄老术,抑愚矣。此乃金丹之大道也,不可谓术。世唯此事最大,人人可以修炼而成仙也。
夫气者,天地万物莫不由之。在天地之外包覆天地,在天地之内运行天地。日月星辰得以明,风云雷雨得以动,四时品物得以生长收藏,此唯天地间阴阳造化之气尔。独人身之中,全其天地阴阳造化之气,得勤而用之。又有二焉。二者何也?有先天地之气,有后天地之气,今以后天地之气为言。此气生於谷,故从乞从米,而蓄於胃,胃得谷而生气。黄帝曰:五藏之气会於胃,而气所由生也。叶文叔曰:人受生之初,在胞胎之内,随母呼吸,受气而成。及乎生下,剪去脐带,一点元灵之气聚於脐下。凡人唯气最先,莫先於呼吸。眼耳鼻舌身意,皆由是气,非是气则色声香味触法,都不知觉。气之呼接于天根,吸接地根。气之在人身,有八百一十丈,与脉偕行,衰旺相关。积而壮者倍之,因劳欲而丧者无一半而已。人唯宝精则气自裕,气裕则精盈。日啖饮食之精热者,益气。人年二十面气旺,节欲少劳者,则气长而缓,多欲而劳倦者,则气少而短。气少则身弱,身弱则病生,病生则命危。试以日用常行见之,凡交感之后,气即促急。叶文叔云:众生迷蒙,醉於情爱,日夜漏泄,不知其几何也。本去根枯,之死必矣。世人但知养生止於禁欲,殊不知一念若动,气随心散,精逐气忘。为此道者,当心体太虚,内外如一。噫,气之为物,奚可不爱之乎。下愚之人,日则逞力多劳,夜则恣欲丧精,气因以乏。不知气乃命之蒂,未有花无蒂而不凋乎。养生之士,先资其气,资气在於寡欲,欲情不动,则精气自相生矣。气之盛者少病,内则志坚骨强,外则筋力勇锐,身体秀实,齿白唇红,老而不衰,步履轻快。且气之全者,无如赤子。赤子禀父母阴阳之气,日渐长而无亏,加以乳哺饮食,日以增羡。老子曰:终日号而嗌不嘎,和之至也。碧虚子陈景元注曰:天和之气至全也。故真人之息以踵,其嗌不哇。使赤子如有知守其浑然之气,与精同保而不亏泄,年壮又遇至人,晓以永世之道,亦可作无为之真仙矣。兹事又少。丹阳祖师曰:薄滋味所以养气,去慎患所以养性。又曰:守气之妙,在乎全精,尤当防其睡眠。《黄庭经》云:元气所合列宿分,紫烟上下三素云,灌溉五华植灵根。孔子曰: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夫人遇行走则气急而嘎,甚睡则气麓而劓,唯坐静则气平而缓。又气属火,而脾因气以运。盖人睡则脾损而色黄,冷食亦然。多吃冷饭之后,而又行房,则能使人心狡而色黄。何以故?饭窒於气,而意多婪,复嗜睡,而损脾也。此以人身中之气而言,乃后天地之气。傍门迷人,欲咽其津而纳此气,以为是道,犹炊砂而得饭,不亦惑乎。紫阳翁云: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
唯先天真一之气,可炼还丹,乃自虚无中来。此气姓白,唤太一郎,名元炁,号曰宇宙主宰素练郎君。寄居西川,出入乘白马,乳名真种子,晚则呼白头老子。到邻家便称父母,好食乌龟而多情,此为先天地之真气,却是人之至宝。《阴符经》曰:天之至秘,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云:或嘘或吹,或强或羸。大修行人,先须洞明此之一气,若得之,号曰紫金花,又曰摩尼珠。茅真君靖中吟曰:气是添年药,心为使气神,若知行气主,便是得仙人。
上阳子金丹大要卷之三竟
上阳子金丹大要卷之四
紫霄绛宫上阳子观吾陈政虚撰
上药
精气神说下
海蟾翁《金丹歌》:炼形成气归真一,炼气成形谒紫宸。《丹髓歌》云:昔日遇师真口诀,只要凝神入气穴。《悟真篇》云: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石真人《还源篇》云:气是形中命。无名子云:真一之气,生於天地之先,得於虚无之中,恍惚窈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如之何凝结而成黍珠者哉?盖圣人以实而形虚,以有而形无。实而有者,真阴真阳也,同类有情之物也。虚而无者,二八初弦之气也,有气而无质者也。两者相形,一物生焉。所谓一者,即先天地真一之气,凝而为一黍之珠也。原其天地之内,已有形质者皆后天地之气,属阴;独先天地之气属阳。崔公《入药镜》云: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形如明窗尘,一似细雾烟。何谓先天气?重阳翁云: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前。丹阳翁曰:喘息莫教粗,上下宽舒。《参同契》曰:枝 茎花叶,果实垂布,正其根株,不失其素。《悟真篇》云: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铅合圣机。盖世间从石而出者,凡铅也;从造化窟中出者,真铅也。何谓真铅?即先天地真一之气。《契秘图》曰:离纳己,为日、为火、为心、为丹砂、为龙、为汞;坎纳戊,为月、为水、为肾、为铅、为虎、为气。在《易》之初爻曰:潜龙勿用。夫子翼之曰:港龙勿用,阳气潜藏。三教中人观书,莫蓦直读过了,内有做官、作佛、修仙的道理在,须下了些工夫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