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玄部
-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
然:浮之损小。
浮为阳脉,浮而损小,为阳脉之虚。
阳脉是寸口,本浮而实,今轻手浮而得之,更损灭#9而小,故日阳虚不足。
沉之实大。
沉为阴脉,沉而实大,为阴脉之盛。阴脉是尺部,本沉而濡,重手按之,及更实大,是阴盛太过。
故曰阴盛阳虚。
故断之日阴盛阳虚之脉。
沉之损小。
沉为阴脉,沉而损小为阴脉虚。阴豚本沉,重手按之,更损至而小,是阴虚不足也。
浮之实大。
浮为阳脉,浮而实大,是阳脉之盛。阳脉本浮,轻手按之,更加实大,是阳盛太过也。
故日阳盛阴虚。
故断之日阳盛阴虚之脉。
是阴阳虚实之意。
又总言阴阳虚实之意。
七难曰:
经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
少阳王正月、二月,其气尚微小,故其脉进退无常,大小长短不定。
阳明之至,浮大而短。
阳明王三月、四月,其气始萌未盛,故脉来浮大而短。
太阳之至,洪大而长。
太阳王五月、六月,其气太盛,故其脉来洪大而长。
太阴之至,紧大而长。
太阴王七月、八月,承夏余阳,阴气未盛,故脉来繁大而长。
少阴之至,紧细而微。
少阴王九月、十月,阳气衰而阴气盛,故脉紧细而微。
厥阴之至,沉短以敦。
厥阴王十一月、十二月,阴气盛,故脉来沉短以敦。
此六者,是平脉耶?
问此六脉,不知平和脉耶。
将病脉也?
问不知是病脉。
然:皆王脉也。
答是王脉。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
问三阴三阳之气,不知何月分各王几日。
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
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自冬至之后得甲子,是来年初之气,其甲子或在小寒之初,或在大寒之后,所以少阳之气未出阴分,故脉乍大小短长。
复得甲子阳明王。
为一#11之气,其候始暄,其气未盛,故脉来浮大而短。
复得甲子太阳王。
为三之气,盛阳之分,故脉来洪大而长。
复得甲子太阴王。
为四之气,暑湿之分,秋气始生,乘夏余阳,故豚来紧大而长。
复得甲子少阴王。
为五之气,清切之分,故其脉紧细而微。
复得甲子厥阴王。
为终之气,盛阴之分,水凝冱如石,故豚沉短以敦。
王各六十日。
三阴三阳,各王六十日。
六六。
六个六十日。
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
一岁之内,计三百六十日,定四时成岁。
些二阴三阳之王时日,大要也。
总言三阴三阳,随六甲之时日盛旺,大要诀也。
黄帝八十一难经慕图句解卷之一竟
#1第一:此下《集注》 有『 凡二十四首』 五字。
#2足:原作『凡』 ,据文义改。
#3呼:原作『乎』,据《 本义》 、《 集注》 改。
#4百:此下疑脱『刻』 字。
#5当:此下《本义》 、《 集注》 有『 见』 字。
#6 当:此下《本义》 、《 集注》 有『 见』 字。
#7言此:《 本义》 、《 集注》 作『 此言』
#8 卑:《 本义》 、《 集注》 作『 平』 。
#9 灭:疑为『 臧』 之误。
#10及:疑为『 反』 之误。
#11一:疑当作『 二』字。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卷之二
卢国秦越人撰临川晞范子李駉子野句解
八难曰:
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
寸口脉平匀,而人却死绝如何。
然:诸十二经脉。
注见一难。
皆系於生气之原。
十二经皆关系於肾。肾者,发生脉气根原。
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
肾者,生气之原,为十二经脉之根本也。
谓肾问动气也。
两肾之闲动气,乃人所受父母之原气。又气冲之脉,起於两肾之间。
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
五脏六腑分为十二经,实以肾为根本。
呼吸之门。
肾挟任豚上至喉咽,通喘息,为呼吸之门。
三焦之原。
人之三焦,法天地三元之气,以肾为本原。
一名守邪之神。
左为肾,右为命门,有神守於命门,不令邪入志室,邪入志室,人则死矣。志室,穴名。
故气者,人之根本也。
肾问动气,乃生人性命根本。
根绝则茎叶枯矣。
手三阴三阳为枝,足三阴三阳为根,尺部为人之根本,寸口为人之茎叶。木根绝则木死,人肾绝则人死。
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於内也。
肾问动气常隐於内,今寸口传受谷气,虽豚平和,奈人之生气已绝於两肾之问,则十二经无相依十,任寸豚平亦死矣。
九难曰:
何以别知脏腑之病耶?
五脏六腑疾病,何以辩别知之。
然:数者腑也。
几见数脉,是六腑受病者也。
迟者脏也。
几见迟脉,是五脏受病也。
数则为热。
数是阳脉,主有热证。
迟则为寒。
迟是阴脉,主有寒证。
诸阳为热。
阳气乱则脉数,故诸阳皆为热。
诸阴为寒。
阴气虚则豚迟,故诸阴皆为寒。
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因数迟之脉,可得辩别脏腑之疾病。
十难曰:
一脉为十变者,何谓也?
一部之中,豚几十变,其说如何。
然;五邪刚柔相逢之意也。
五邪者,虚邪、实邪、正邪、微邪、贼邪也。刚柔者,阴阳也。相逢者,於本位见他豚也。五脏各有表裹,更相乘之,一豚成十,推此十变之候,乃五行胜复相加也。邪者,不正之名,非在身王气而外干身为病者,通为之邪也。
假令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
圣人以心部一藏为例。夏心豚当浮大而散,今反弦急,弦急者,肝豚干心也。肝是母,心是子,木生火,母乘子,日虚邪。干,犹乘也。
心脉微急者,胆邪干#1小肠也。
小肠,心之府;胆,肝之府。心部微急,乃胆邪干小肠。
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
心咏虽洪大,当以胃气为本,今无胃气,故其脉大甚,此曰正经自病,法日正邪,故云自干。
心脉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
心脉略大,为小肠自病。
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
缓者脾之脉,今心豚缓甚,是火为母,土为子,子乘母日实邪,脾邪干心之豚。
心脉微缓者,胃邪干小肠也。
於心部轻手得其小缓,是胃邪干乘小肠。
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
涩者肺之脉,今心部豚涩,金反凌火,法日微邪。
心脉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
心部见小涩脉,是大肠邪干乘小肠。
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
况者肾之豚,心火炎上,其豚本洪,今反豚况,水来克火,法日贼邪。
心脉微沉者,膀胱#2干小肠也。
於心部重手得其小况,是膀胱邪干乘小肠。
五脏各有刚柔耶。
刚柔者,阴阳也。五脏各有阴阳,今以心脏为例,余皆仿此。
故令一脉辄变为十也。
一部之中几十次变通,斗部之内,各有五邪,十变共六十首。
十一难曰:
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
一藏五十动,五藏二百五十动,谓之平脉。今豚之动,不满五十动而一止者,是一藏无气。按止者,按之觉於指下而中止,日止。
一脏无气者,何脏也?
一脏无气,是何脏腑。
然:人服者随阴入。
吸入唇与肝,故吸随肝肾而入。肝"肾在鬲下,枚日阴。
呼者因阳出。
呼出心与肺,故呼自心肺而出。心计肺在鬲上,故曰阳。
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
大凡呼吸,阴阳相随,上下经历五脏,力#3为平人,今呼虽出於'心肾,而吸肾至肝而还,竟不得至於肾,此是肾受父母之元气信已耗散,故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知其叉死。
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
故知一脏元#4气者,乃肾之元气先绝,故豚不满五十动而一止。
十二难曰:
经言五脏脉已绝於内。
五脏之豚,肝肾在鬲下,故言内,内之豚已绝。
用针者,反实其外。
心肺在鬲上,故言外,使用针药之人,反以针药补实心肺。
五脏脉已绝於外。
心肺之脉已死绝。
用针者,反实其内。
使用针药之人,反以针药补实肾肝。
内外之绝,何以别之?
何以辩别内绝、外绝。
然:五脏脉已绝於内者,肾肝气已绝於内也。
五脏之豚已绝於内,是肾肝之气死绝。
而医反补其心肺。
医人不治肝肾,反补心肺。
五脏脉已绝於外者,心肺脉#5已绝於外也。
五脏之肺#6已绝於外,是心肺之气死绝。
而医反补其肾肝。
医人不治心肺疾,反补肾肝。
阳绝补阴。
心肺在鬲上属阳,心肺外绝则皮聚毛落。肾肝在鬲下属阴,医人反补实其肾肝。
阴绝补阳。
肾肝内绝,则骨痿筋绝,医人反补实心肺。
是谓实实。
病人本实,又以药实之。
虚虚。
病人本虚;又以药虚之。
损不足。
病人本虚,气不足,又以药喊损之。
益有余。
病人本血气有余,又以药补益之。
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如此等死,医人杀之。
十三难曰:
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
见其颜色,不得相应颜色之脉。
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
反得克胜颜色之脉者死。
得相生之脉者,病。
得相生颜色之脉者病。
即自己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为之奈何?
以色脉参合相应如何。
然:五脏有五色,皆见於面。
心赤色,肝青色,脾黄色,肺白色,肾黑色,皆见於面。
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
五脏既有此色,寸关尺亦当有此脉,方是相应。
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
青,肝色也。弦急,肝脉也。是肝经色脉相应。
色赤,其脉浮大而散。
赤,心色也。浮大而散,心脉也。是心经色脉相应。
色黄,其脉中缓而大。
黄,脾色也。中缓而大,脾豚也。是脾经色脉相应。
色白,其脉浮涩而短。
白,肺色也。浮涩而短,肺脉也。是肺经色脉相应。
色黑,其脉沉濡而滑。
黑,肾色也。沉濡而滑,肾豚也。是肾经色脉相应。
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也。
青黄赤白黑五色,与弦缓洪涩沉豚相应。
脉数,尺之皮肤亦数。
数,心脉也。尺,臂内也。豚数,臂内皮肤亦热。
脉急,尺之皮肤亦急。
弦急者,肝脉也,臂内皮肤亦急。
脉缓,尺之皮肤亦缓。
缓者,脾豚也,臂内皮肤亦缓弱。
脉涩,尺之皮肤亦涩。
涩者,肺脉也,臂内皮肤亦涩。
脉滑,尺之皮肤亦滑。
滑者,肾脉也,臂内皮肤亦滑。
五脏各有声色臭味,当#7寸口、尺内相应。
肝脉弦,其色青,其声呼,其臭擅,其味酸;心脉洪,其色赤,其声笑,其臭焦,其味苦;脾豚缓,其色黄,其声歌,其臭香,其味甘;肺豚涩,其色白,其声哭,其臭腥,其味辛;肾脉沉,其色黑,其声伸#9,其臭腐,其味咸。此谓相应也。
其不相应者,病也。
假令肝病色白,多哭,好辛,喜腥,此为相反。声色臭味皆肺之证,金克木,名日贼邪,不相应又死。
假令色青,其脉浮涩而短,若大而缓为相胜。
色青者,肝也;浮涩而短者,肺也。肺胜肝为贼邪。大而缓者,脾脉也,肝胜脾为微邪,故言相胜。
浮大而散,若小而滑为相生也。
浮大而散者,心脉也,肝木能生心火。小而滑者,肾脉也,肾水能生肝木。
经言知一为下工,知二为中工,知三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谓也。
工者,万举万全也。上工者,知色脉皮肤三法,相生相胜本始,故治病十全其九。中工知二者,谓不能全释,故治病十全其八。下工知一,谓不能明於全法,一心治已病,故十全其六。
十四难曰:
第十四首诂难问日。
脉有损至,何谓也?
脉有损脉,有至脉,如何。
然:至之脉。
脉息动应於手。
一呼再至日平。
平者,平调之脉,无太过,无不及,一呼一吸为一息。又问四至,号平和之豚息。
三至曰离经。
经者,常也。大几经豚,一日一夜复会手太阴,手太阴乃始问之经也。今一呼三至,脉行四寸半;一吸三至,脉行四寸半;豚行九寸,过於平脉,不在所起之经,故日离经者,其脉粗大。
四至日夺精。
其脉五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今一息四至,则形脱气耗,精无所归,犹如夺去。
五至日死。
人脉五至一吸、五至一息之问,豚几十至,此#10之平脉多一倍,如何不死。
六至日命绝。
一息之问,脉几十二至,性命不有而死亡矣。
此至之脉。
元文日:此死之脉。愚改日此至之脉者,盖总言其至脉也。
何谓损?
问损豚如何。
一呼一至日离经。
前之至豚离经,谓豚日过半,此之损脉离经,谓豚行喊半,一呼一吸脉止两至,亦日离经。
二呼一至曰夺精。
二呼而豚一至,一日一夜不及一十三个周身,脉只行二百二丈五尺,其人气耗血枯,神惨色夭,精华犹如夺去,亦日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