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平部
- 太玄真一本际妙经
太玄真一本际妙经
青童君曰:如是大师,甚为希有,云何名为出家之相?
天尊曰:夫出家者,义趣甚深,利益弘远。家有二种,一者恩爱,二者诸有。始学之人,既值明师,志能勤苦,执事奉承,餐受妙训,若在居家,父母妻子,爱累自缠,如处囹圄,不得自在适志从容,远近随师,询请玄业。故求父母,请别妻子,舍离居室,远游山林,依凭精舍,弃俗服玩,黄褐玄巾,舍世荣华,唯道是务,是名初出恩爱之家。既出家已,勤行斋戒,兔离三涂,信根已立,学静入空,离三界爱,登入九清,是名出离诸有之家,是名出家。
青童君曰:我今乃离三恶道家,愿得出离诸有家也。不审何者为正教?
天尊曰:若有经文具十二印,应三洞者,是名正经。自此之外,皆名邪法,不可受持,当自请师审定分别。
青童君曰:云何名戒?
天尊曰:戒有二种,一者有得,二者无得。有得戒者,三戒、五戒、八戒、九戒、十戒、二十七戒、百八十戒、三百大戒,止恶防非,未达方便,名有得戒。出离三涂,及人中苦,未入道分。若识诸法毕竟空寂,是名正戒,无持无犯,开正观门,为道根本
青童君曰:云何名为隐处山林?
天尊曰:是亦二种。下士小心,常畏诸尘之所染污,故入岩阜林薮之间,避诸秽恶,静然端拱,修寂灭行。上士在世,不畏尘劳,虽居世间,无所染污,犹如珠如玉,体性明净,处智慧山,依无相野,是名善解山栖之相。
青童君曰:云何名为念道之相?
天尊曰:夫念道者,道能制灭一切恶根,犹金刚刀无所不断,犹如猛火无所不烧。念有二种。一念生身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具足微妙,人中天上,三界特尊,是我归依覆护之处。一念法身犹如虚空,圆满清净,即是真道,亦名道身,亦名道性。常以正念,不间余心,是名念道。
青童君曰:请事要言。云何复名念经之相?
天尊曰:经有三种,大乘小乘,及以中乘。系心受持,常生信慕,存想不移,审知是法,是出世道,无他杂念,是名念经。若知诸法本无文字,正观实相,达其旨趣,亦名念经,是名善解念经之相。
青童君曰:云何念师?
天尊曰:师者父也,我若无师,不能得道,是故应当远近随逐,心眼观想,恒在目前,不替须臾,无他杂想,是名念师。又当正念:一切得道大圣众真,通是师宝,皆能训我,是良福田,系念归依,心心相续,邪念不起,是名念师。
青童君曰:始蒙开明,诸疑永断,来生男女无复疑惑。礼拜毕已,依位而座。
元始天尊抗手告众:汝等当知,我之真身清浄无碍,犹如虚空不生不灭,常住善寂大智慧源,虽复窈冥,其精甚信。无量劫来,证此真体,恒安不动,超绝无伦,非圣所知,非凡所解。为众生故,应见受身,游入五道,称缘开度,随宜方便,皆使悟入。应物根性,权示色像,故名应身。而此应身,亦无生灭,无有去来,常住不变,为利一切,隐显不同,发起精进,令无退转。诸所应作,皆已毕讫,所未应行,道君自了。汝诸大众,宜共奉承,勿於我所,生分别念。作是语已,即有飞云丹霄八景玉舆,幢幡宝盖,遍满虚空,天洒香花,神龙伎乐,俄顷之间,一时同至。
天尊於是即登玉舆,冉冉升空,大众极目不复能睹。是时众仙哽咽号慕,如失父母,仰空作礼,转拜道君,而说偈曰:
无上净妙真智身,寂灭无相莫能睹。但见应身还本源,是故各怀大忧苦。
仰赖太上无极尊,犹如失母依慈父。我等没在忧火中,唯愿时澍甘露雨。
断绝倒想恋着心,消除诸见灭邪趣。
太上道君告四座曰:汝等当知,一切诸法皆空寂相,生死道场性无差别,不应妄生去来之想。若始发意,当识无常,各求自度,离生死苦。天尊遗教,戒劝分明,努力勤修,早求解脱,勿怀忧恼,虚丧善功。说是语已,即与侍从还返玉京。诸余神仙,十方来者,各礼道君,一时而退。
太玄真一本际妙经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