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王直方诗话
王直方诗话
⑥《总龟》、《丛话》“然”字均作“余以谓”三字。
⑦《丛话》“干枯”作“干枯”。
⑧《丛话》、《竹庄》“矣”作“耳”。《总龟》无“矣”字。
三七、谢师厚诗
山谷对余言,谢师厚七言绝类老杜,〔但人少知之耳。〕①如“倒着衣裳②迎户外,尽呼儿女拜灯前”,编之杜集无愧也。③〔师厚方为其女挥对,见庭坚诗,乃云吾得婿如是足矣。庭坚因住求之。然庭坚之诗竟从谢公得句法。故尝有诗曰:“自往见谢公,论诗得濠梁。”〕④(《类说》本,《丛话》前二十八,《总龟》前九、八,《宋纪》十六)
案:倒着衣裳一联亦见《后山诗话》。后山谓谢师厚废居于邓,王左丞存,其妹婿也,奉使荆湖,枉道过之,夜至其家,师厚固有此诗。《总龟》分此为二条,今从《丛话》合。
----------------
①《类说》无“但人少知之耳”六字,据《总龟》、《丛话》补。
②《历代》五十九引此“裳”作“冠”。
③《类说》引至此。又以上《总龟》卷九引。《宋纪》无以上诸语。
④以上《总龟》卷八引。
三八、木杪龟趺
〔赵德甫云〕①东坡为程筠作《归真亭诗》云,“会看千字诔,②木杪见龟趺”,〔龟趺〕③是碑坐,不应见〔于〕④木抄也。(《类说》本、《总龟》前九、《丛话》前四十一、《春渚纪闻》七引作《王子直诗话》、《历代》五十八)
案:《石林诗话》云:“学者多议苏子瞻‘木抄见龟趺’,以为语病,谓龟趺不当出木杪也。殊不思此题程筠先墓归真亭也。东南多葬山上,碑亭往往在半山间,未必皆平地,则自下视之,龟趺出木杪,何足怪哉!”又《春渚记闻》亦云:“杜子美《北征诗》云,‘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岂亦子美之仆留挂木末如猿猱耶?”
----------------
①《类说》及《历代》无此四字,据《总龟》、《丛话》补。
②《总龟》“字诔”作“粟记”。
③《丛话》、《春渚记闻》“龟趺”下更有“龟趺”二字。
④《丛话》“见”下有“于”字。
三九、东坡谢御书诗
〔秦少章云:“世上事绝有理会不得者,余前日见〕①孙莘老大笑东坡《谢御赐书诗》,云:有甚道理,后面更直说至陕西奏捷”。(《类说》本、《总龟》前九)
----------------
①《类说》无以上诸语,据《总龟》增。
四○、讥米元章
东坡跋米元章所收书〔画〕①云:“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又云:“锦囊玉轴来无趾。”山谷和之云:“百家传本略相似,如月行天见诸水”,又云:“拙者窃钩辄折②趾。”皆谓元章〔患净(洁)③病,及〕④好夺取人书画也。(《类说》本、《总龟》前九、《丛话》前三十九、《历代》六十)
----------------
①《丛话》及《历代》,“书”下有“画”字。
②《总龟》“折”作“斩”。
③《总龟》、《丛话》无“洁”字。
④《历代》无“患净洁病及”五字。
四一、橄榄诗
东坡《橄榄诗》云:“纷纷青子落红盐,〔气①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范景仁言〕②橄榄木高大难采,以盐擦木身,则其实自落,所以有落红盐之语。〔南人夸橄榄,河东人夸枣。〕③(《类说》本、《总龟》前二十一、《丛话》前四十一、《能改斋漫录》十五)
案:胡仔云:“余居岭外七年,备见土人采橄榄,初未尝以盐擦树身,亦只以梯采之,或以杖击之。而东坡落红盐之语,当自别出小说也。”又吴曾云:“予按江邻几《嘉祐杂志》志橄榄木其花如樗,将采其实,剥其皮,以姜汁涂之,则尽落。范说乃尔,何耶?岂咸辣皆可用欤?”是落红盐之说,人多致疑。考陈鹄《耆旧续闻》卷二又称此为徐师川语,且谓“世疑红盐二字以为别有故事,不知此即《本草》论盐有数种,北海青,南海赤,橄榄生于南海,故用红盐”云云,是亦足备一解。又案此则亦见《说郛》本《潜溪诗眼》中,按其文殊不类范温语,疑《说郛》误收。
----------------
①《丛话》“气”作“正”。
②《类说》无“气味森森”至“范景仁言”数语,据《总龟》、《丛话》补。
③《渔隐丛话》无末二语。《类说》作“南人夸枣子,云:比至你回味时,我以甜讫”。
四二、李公择馆中种竹
李公择种竹馆中,戏云:①“后人指此竹必云李文正所植。”贡父笑曰:“文正不独能系笔,②亦知种竹耶?”时有笔工李文正,故云。③〔后刘贡父西省种竹。东坡有诗云“旧德终呼名字外,后生谁续④笑谈余”,谓此也。又一本云,尔后贡父种竹,坡有诗云:“旧德言忘久,新材得再培。”〕(《类说》本、《总龟》前二十一)
案:此事亦见《孔氏谈苑》卷二。
----------------
①《总龟》“戏云”作“语同舍曰”。
②“能系笔”,《总龟》误作“繁华”。
③《类说》引至此。以下诸语据《总龟》补。
④“续”原作“读”,据《东坡集》改。
四三、炮车云
舟人占风,①若炮车云起,辄急避之,乃大风候也。东坡有云:“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文潜有云:“喜逢山色开眉黛,愁对江②云起炮车。”(《类说》本、《总龟》前二十七、《丛话》前集卷五十一、《鉴衡》一引作《诗文发源》、《乐趣》六)
----------------
①“风”原作“云”,据《鉴衡》改。
②“江”《类说》、《总龟》均误作“山”,据《右史集》及《丛话》改。
四四、欧公诗
〔欧公〕①《寄江十学士诗》,云:“白发垂两鬓,黄金腰七镮”,又有《当宿直诗》:“万钉宝带烂腰镮。”刘贡父云:“永叔这条腰带几次道着也。”(《类说》本、《丛话》前三十)
----------------
①《丛话》无此二字。
四五、旱 诗
〔张〕①文潜〔赋虎图诗》末云:“烦君卫吾寝,振此蓬荜陋,坐令盗肉鼠,不敢窥白昼。”或云②此却是猫儿诗也。又〕③《大旱》诗云:“天边赵盾益可畏,水底武侯方熟④眠”,时人以为几于汤燖右军也。(《类说》本、《总龟》后三十七、《丛话》前五十一、《玉屑》十一、《乐趣》十五)
案:此条见《总龟》前集卷八者为论《赋虎图》一诗,见前集卷三十七者为论汤燖右军事。今据《渔隐丛话》及《总龟》后集所引并合之。
----------------
①《总龟》、《丛话》无“张”字。
②《总龟》前八“或云”作“潘邠老云”。
③《类说》及《乐趣》无以上诸语。
④《总龟》、《丛话》“熟”作“醉”。
四六、东坡论文
〔晁以道言:近见〕①东坡说,凡人作文字,须是笔头上挽得数万斤起,可以言文字已。〔余谓〕欧公〔岂不〕②云:“兴来笔力千钧重。”(《类说》本、《总龟》前九、《仕学规范》三十四、《乐趣》二)
----------------
①《类说》无此六字,据《总龟》及《仕学规范》增。
②《类说》无“余谓”“岂不”诸字,据《总龟》增。《仕学规范》作“余曰,岂非兴来笔力千钧重乎”。案:此为欧公《马上默诵圣俞诗有感》诗。
四七、沙 诗
郭功父方与荆公坐,有一人展刺云:①“诗人龙太初。”〔功父勃然曰:“相公前敢称诗人,其不识去就如此”。荆公曰:“且请来相见。”既坐。功父曰:“贤道能作诗,能为我赋乎?”(太初曰:“甚好。”功父曰:“只从相公请个诗题。”)〕②时方有一老兵,以沙擦铜器,荆公曰:“可作沙诗。”太初不顷刻间,诵曰:“茫茫黄出塞,漠漠③白铺汀。鸟过④风平篆,潮回日射星。”⑤〔功父阁笔,太初缘此名闻东南。⑥余后于乔希圣家,见太初诗一轴,皆不及前所作。〕⑦(《类说》本、《总龟》前十一、《丛话》前三十六、《玉屑》十、《宋纪》二十九)
案:吴坰《五总志》谓此诗为僧义了所作。吴氏所记每与《直方诗话》所载互有出入。
----------------
①以上十四字,《类说》作“有人展刺见荆公云”。
②《类说》无“功父勃然”起至此数语,《宋纪》无“太初日”至此数语。
③《丛话》“漠漠”作“渺渺”。
④《总龟》“过”作“去”。
⑤《类说》引至此。
⑥《丛话》、《玉屑》、《宋纪》引至此。
⑦此数语据《总龟》增。
四八、嘲王禹玉诗
〔王〕禹玉既亡,有无名子作诗嘲之云①:“太师因被子孙煎,身后无名只有钱。喏喏咥②翻王介甫,奇奇噷动③宋昭宜。尝④言井口难为戏,独坐中书不计⑤年。东府近⑥来无土地,便应正授不须权。”其家经府,指言是张山人作。府中追张山人至,曰:“你怎生作诗嘲他大臣。”张山人曰:“某自来多作十七十六字诗,〔似恁〕⑦着题诗某吟不得。”府尹笑而遣之。(《类说》本、《丛话》前二十八、《宋纪》九十六)
----------------
①《丛话》无“云”字。
②《丛话》“咥”作“佞”。
③《丛话》“噷动”作“歆杀”。
④《丛话》“尝”作“常”。
⑤《宋纪》“计”作“记”。
⑥《丛话》、《宋纪》“近”作“自”。
⑦《丛话》无此二字。
四九、东坡表与山谷诗
东坡《谢金带鞍马》乃表四六中《送穷文》;山谷《猩猩毛笔》乃篇章中《毛颖传》。(《类说》本、《竹庄》十)
五○、潘邠老诗
〔潘大临字邠老,有登《汉阳江①楼诗》曰:“两屐上层楼,一目略千里。”说者以为着屐岂可登楼。②又尝赋《潘庭之清逸楼诗》有云“归来陶隐居,拄颊西山云”。或谓既已休官,安得手板而拄之也。③洪氏勌④殻轩,邠老作诗云:“封胡羯末谢,龟驹玉鸿洪。千载望四谢,四洪天壤同。”谓龟父、驹父、玉父、鸿父也。时人以为急口令。⑤又寄人诗,有“思君带移孔”之句。惟和张文潜痛字韵诗,颇有佳语。其云“文章迩来气焰低,圣经颇遭余子弄。公归除荆舒,之说徵应痛”。盖王介甫始封于舒,后封于荆,故邠老云耳。〕⑥邠老作诗,多犯老杜,⑦为之不已,老杜亦难为存活。使老杜复生,则须共潘十厮炒。(《类说》本,《丛话》前五十二,《总龟》前十五、七、《玉屑》十一)
----------------
①《玉屑》“江”作“高”。
②《总龟》前十五引至此。
③《玉屑》引至此。
④《总龟》“勌”作“励”。
⑤洪氏云云至此见《总龟》前七。
⑥《类说》无以上诸语,据《丛话》补。
⑦《丛话》“老杜”下有“或若邠老”四字。
五一、诗用毵毵字
东坡自海外回,有诗,用毵毵字。李端叔和曰:“再见门生识不识,雪髯霜鬓两毵毵。”有一明睛人,能见人前后世,忽一恶少见之,其人云:“头上已有剥剥之声,腰间欲作毵毵之势。”陈无己曰:“我欲和云:‘莫教腰下见毵毵’。”(《类说》本)
五二、秦少游口号
吕申公在扬州日,因中秋,令秦少游①作口号。少游②有“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之句。〔然〕③是夜却微阴。公云:“〔使〕④不着也。”少游乃别作一篇,⑤末云:“自是我公多惠爱,却回秋色作春阴。”⑥〔(参寥与余言如此。余曰:“此)⑦真所谓翻手作云也。”〕⑧(《总龟》前十九、《类说》本、《丛话》前二十六)
----------------
①《丛话》“游”下有“预”字。
②《丛话》“游”下有“遂”字。
③《丛话》下有“然”字。
④《丛话》“云”下有“使”字。
⑤《渔隐丛话》“篇”下有“其”字。
⑥《类说》引至此。
⑦《丛话》无“参寥”至“余曰此”十字。
⑧此数语据《总龟》补。
五三、东坡挑二欧诗
东坡云:在颍时,陈无己、赵德麟辈适亦守官于彼,而欧阳叔弼与季默亦又居闲,①日相唱和。而二欧颇不作诗,东坡以句挑之云:“君家文律冠西京,旋筑诗坛按酒兵。袖手莫欺真将种,致师须得老门生。明朝郑伯降谁受?昨夜条侯壁已惊。从此醉公②天下乐,还须一举百觞倾。”盖为文忠公昔有诗赠梅圣俞、苏子美云“我亦愿助勇,鼓旗噪其旁,快哉天下乐,一嚼宜百觞”也。(《总龟》前一、《东坡诗话录》中)
----------------
①《东坡诗话录》“居闲”作“闲居”。
②《东坡诗话录》“公”作“翁”。
五四、都梁香与迷迭
古诗云:“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又“氍□(登+毛,注释同)五木香,①迷迭〔艾纳〕②及都梁”。尝按《广志》:都梁香出交广,形如藿〔香〕。③迷迭出西域,魏文帝又有《迷迭赋》。信乎不行一万里,不读万卷书,不可看老杜诗也。(《总龟》前二、《丛话》前二、《野客丛书》二十二、《乐趣》六)
案:《说郛》本《潜溪诗眼》都梁香条亦有此语。文同《渔隐丛话》,惟无末数句“信乎不行一万里”云云而已。胡仔《渔隐丛话》谓“王直方何卤莽如此?方论古诗事,初不论杜诗,遽云信乎不行一万里,不读万卷书,不可看老杜诗,此语真可发一笑也”。王楙《野客丛书》又申直方意,谓“大凡古诗中多有事迹,但人读书不多,见识不广,所以不知。使不睹《广志》等书,孰知都梁等香事!因悟或者所谓不行一万里,不读万卷书,不可看老杜诗之语为信然”。是此则当为直方语,非范温语也。
----------------
①案此为古乐府辞,原句作“氍毹毾□五木香”,直方误脱“毹毾”二字。又“木”字,《总龟》、《丛话》诸书均作水,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