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诗话
- 潜溪诗眼
潜溪诗眼
一二、形似语与激昂语
形似之语,盖出于诗人之赋,"萧萧马鸣,悠悠旆旌"是也;激昂之语,盖出于诗人之兴,①"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是也。〔古人形似之语,如镜取形,灯取影(也②。故老杜所题诗,往往亲到其处,益知其工)。③激昂之言,《孟子》所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初不可形迹考,然如此乃见一时之意)。④余游武侯庙。然后知〕⑤《古柏》诗所谓"柯如青铜根如石",信然,决不可改。此乃形似之语。"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此⑥激昂之语,不如此则不见柏之大也。文章〔固多端,〕⑦警策往往⑧在此两体⑨〔耳〕。⑩(《丛话》前八、《仕学规范》三十七引《古今类总诗话》、《鉴衡》一引《古今诗话》、《历代》三十八、《杜工部诗话》)
----------------
①《历代》、《杜工部诗话》作"诗有形似之语,若诗人赋云云是也,有激昂之语,若诗人兴云云是也"。《仕学规范》三十七引《古今类总诗话》"出于"二字亦均作"若"。
②《古今类总诗话》"如镜取形,灯取影也"句,作"必实录是事决不可为"。
③《杜工部诗话》无此数字。
④《杜工部诗话》"志"下有"者"字;无"初不可"云云二语。
⑤《历代》无"古人形似之语"至此数语。
⑥《杜工部诗话》"此"下有"乃"字。
⑦《历代》无此三字;《古今类总诗话》《杜工部诗话》"警策"上有"然"字。
⑧《历代》"往往"作"处端"。
⑨《古今类总诗话》"在"作"是"。
⑩《杜工部诗话》无"耳"字。《古今类总诗话》"耳"作"尔"。
一三、诗贵工拙相半
老杜诗凡一篇皆工拙相半,古人文章类如此。皆拙固无取,使其皆工,则峭急〔而〕①无古气,如李贺之流是也。然后世学者,当先学其工〔者〕,②精神气骨,皆在于此。如《望岳》诗云:"齐鲁青未了",洞庭诗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语既高妙有力,而言东岳与洞庭之大,无过于此。后来文士极力道之,终有限量,益知其不可及。《望岳》第二句如此,故先云:"岱宗夫如何?"洞庭诗先如此,故后③云:"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使洞庭诗无前两句,而皆如后两句,语虽健,终不工。《望岳》诗无第二句,而云:"岱宗夫如何",虽曰乱道可也。今人学诗多得老杜平慢处,乃邻女效颦者。④余旧日尝爱刘梦得《先主庙》诗;山谷使余读李义山《汉宣帝》诗,然后知梦得之浅近。又尝爱崔涂《孤雁》诗云:"几行归塞⑤尽,念尔⑥独何之"八句;公又使读老杜"孤雁不敢啄"者,然后知崔涂之无奇。《老杜补遗》云:"鲍当《孤雁》诗云:'更无声接续,空有影相随',孤则孤矣,岂若子美'孤雁不饮啄,飞鸣犹⑦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含不尽之意乎?"(《丛话》前九、《玉屑》十四、《仕学规范》三十九引《古今类总诗话》、《鉴衡》一引《古今诗话》、《历代》四十一)
----------------
①《古今诗话》引有"而"字。
②《古今诗话》引有"者"字。
③《古今诗话》引"故后"作"后乃"。
④《玉屑》、《历代》引至此;"者"作"耳";又《仕学规范》引《古今类总诗话》、《鉴衡》引《古今诗话》亦至此,"者"下有"耳"字。
⑤《全唐诗》二十五"塞"作"去"。
⑥《全唐诗》"念尔"作"片影"。
⑦《杜诗详注》"犹"作"声"。
一四、山谷言诗法
山谷①言②文章必谨布置;〔每见后学,多告③以《原道》命意曲折。后予〕④以〔此〕⑤概考古人法度〕,⑥如〔杜子美〕⑦《赠韦见素⑧诗》云:"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此一篇立意也,故使人⑨静听而〔具〕⑩陈之〔耳〕。⑾自"甫昔少年日"至"〔再〕⑿使风俗淳",⒀皆儒冠事业也。自"此意竟萧条"至"蹭蹬无纵鳞",言误身如此也。则意举而文备,故⒁已有是诗矣;然必言其所以见韦者,于是有厚愧真知之句。所以真知者,谓传诵其诗也。然宰相职在荐⒂贤,不当徒爱人而已,士故不能无望,故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果不能荐贤⒃则去之可也,故曰:"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又将⒄入海而去秦也。然其去也,⒅必有迟迟不忍之意,故曰:"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则所知不可以不别,故曰:"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夫如此是可以⒆相忘于江湖之外,虽见素亦不⒇得而见矣,故曰:"白鸥没(21)浩荡,万里谁能驯",终焉(22)。此诗〔前贤录为压卷,(盖)〕(23)布置最得正体,如官府甲第厅(24)堂房室,各有定处,不〔可〕(25)乱也。(26)韩文公《原道》,与《书》之《尧典》盖如此,其佗皆(27)谓之变体可也。(28)盖变体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出于精微,夺乎天造,不可以形器求矣。然要之以正体为本,自然法度行乎其间。譬如用兵,奇正相生,初若不知正而径出于奇,则纷然无复纲纪,终于败乱而已矣。《原道》以仁义立意,而道德从之,故老子舍仁义,则非所谓道德,继叙异端之汨正,继叙古之圣人不得不用仁义也如此,继叙佛老之舍仁义则不足以治天下也如彼,反复皆数叠而复结之以先王之教,终之以人其人,火其书,必以是禁止而后可以行仁义,于是乎成篇。若《尧典》自"若稽古帝尧"至"格于上下",则尧之大略也;自"克明俊德"至于"于变时雍",言尧修身以及天下也。于是"乃命羲和"言天事,"若予采"、"若时登庸"言人事,"洪水方割"言地事,三才之道既备,继之以逊位终焉。然则自古有文章,便有布置,讲学之士不可不知也。(《丛话》前十、《草堂诗话》一、《仕学规范》三十七引《古今类总诗话》、《鉴衡》二引《古今诗话》、《竹庄》五、《总龟》后三十一、《历代》四十一、又《鉴衡》一引《诗宪》亦引至谓之变体可也,惟中间删详论杜诗诸语)
----------------
①《草堂诗话》"山谷"作"黄鲁直"。
②《古今诗话》"山谷言"作"古人"。
③《总龟》"告"作"言"。
④《草堂诗话》无"每见后学"至此数语。
⑤《总龟草堂诗话》"以"下有"此字"。
⑥《古今诗话》及《古今类总诗话》均无"每见后学"至此数语。
⑦《草堂诗话》有此三字;《古今诗话》、《古今类总诗话》作"老杜"。
⑧《杜工部诗话》"见素"作"左丞"。
⑨《古今诗话》、《古今类总诗话》"使人"作"令"。
⑩《古今诗话》无"具"字,
⑾《总龟》、《竹庄》及《古今诗话》、《古今类总诗话》无"耳"字。
⑿原脱"再字";《古今诗话》"再"作"致"。
⒀《总龟》、《竹庄》作"自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⒁《古今诗话》"故"作"固"。
⒂《古今诗话》"荐"作"进"。
⒃《古今诗话》、《古今类总诗话》"不能荐贤"作"无益"。
⒄《古今诗话》、《古今类总诗话》"又将"作"必"。
⒅《古今诗话》"然其"作"其子"。《古今类总诗话》"然其去也"作"其去,于人情。"
⒆《古今诗话》"如此是可以"作"如是则"。
⒇《古今诗话》、《古今类总诗话》"不"下有"可"字。
(21)《古今诗话》"没"作"波"。
(22)《草堂诗话》"终焉"作"也"。
(23)《草堂诗话》无"前贤录为压卷盖"七字,《古今诗话》无"盖"字。《古今类总诗话》"盖"作"为其"。
(24)《竹庄》"厅"作"门"。
(25)《古今诗话》无"可"字。
(26)《草堂诗话》引至此。
(27)《古今诗话》"皆"作"虽"。
(28)《竹庄》、《总龟》《古今诗话》、《杜工部诗话》与《古今类总诗话》均引至此。
一五、命意用事
诗有一篇命意,有句中命意。如老杜上韦见素诗,布置如此,是一篇命意也。至其道迟迟不忍去之意,则曰:"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其道欲与见素别,则曰:"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此句中命意也。盖如此然后顿挫高雅。①又有意用事,有语用事。李义山"海外徒闻更九州",其意则用杨妃在蓬莱山,其语则用邹子云:"九州之外,更有九州",如此然后深稳健丽。(《丛话》前十、《玉屑》六、《竹庄》五、《草堂诗话》一)
----------------
①《玉屑》、《竹庄》、《草堂诗话》引至此。
一六、杜诗巧而能壮
世俗喜绮丽,知文者能轻之。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然文章论当理与不当理耳,苟当于理,则绮丽风花同入于妙;苟不当理,则一切皆为长①语。上自齐梁诸公,下至刘梦得〔、温飞卿〕②辈,往往以绮丽风花累其正气,其过在于理不胜而词有余③也。老杜云:"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亦极绮丽,其模写景物,意自亲切,所以妙绝古今。④〔其〕⑤言春容闲适,则有"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言秋景悲壮,则有"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富贵之词,则有"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麒麟不动炉烟转,⑥孔雀徐开扇影还"。其吊古则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⑦皆出于风花,然穷尽性理,移夺造化。〔又云:"绝壁过云开锦绣,疏松夹水奏笙篁。"〕⑧自古诗人巧即不壮,⑨壮即不巧,巧而能壮,乃如是也。⑩(《丛话》前十,《竹庄》一、二十三、二十四,《草堂》一、《历代》四十一)
----------------
①《历代》"长"作"常"。
②《草堂诗话》无此三字。
③《竹庄》引至此。
④《竹庄》二十三引至此。
⑤《草堂诗话》有"其"字。
⑥《竹庄》及《少陵集》"转"作"上"。
⑦《竹庄》无此联。
⑧《竹庄》及《少陵集》"篁"作"簧";又《草堂诗话》无此三语。
⑨《草堂诗话》"壮"作"庄",下同。
⑩《历代》作"有如是乎";又《竹庄》二十四引至此。
一七、山谷论诗文优劣
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诗》胜退之《南山诗》,王平甫以谓《南山》胜《北征》,终不能相服。时山谷尚少,乃曰:"若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以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二公之论遂定。①时曾子固曰:"司马迁学《庄子》,班固学《左氏》,班、马之优劣,即《庄》《左》②之优劣也。"公又曰:"司马迁〔学〕③《庄子》既造其妙,班固学《左氏》,未造其妙也。然《庄子》多寓言,架空为文章;《左氏》皆书事实,而文调亦不减《庄子》,则《左氏》为难。"子固亦以为然。(《丛话》前十二、《竹庄》十二、王正德《余师录》四)
----------------
①《竹庄》引至此。
②《丛话》"左"误作"老"。
③《录师录》有"学"字。
一八、杜诗体制
山谷常言少时曾诵薛能诗云:"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①人故故生。"孙莘老问云:"此何人诗?"对曰:"老杜。"莘老云:"杜诗不如此。"后山谷语传师云:"庭坚因莘老之言,遂晓老杜高雅大体。"②传师云:"若薛能诗,正俗所谓叹世耳。"(《丛话》前十四、《总龟》后三十六、《玉屑》十四)
----------------
①《全唐诗话》五、《唐纪》六十"欺"作"催"。
②案《全唐诗话》、《唐纪》亦言此诗无子美大雅之度。
一九、柳子厚诗
子厚诗尤深远难识,前贤亦未推重。自老坡发明其妙,学者方渐知之。余尝问人:"柳诗何好?"答云:"大体皆好。"又问:"君爱何处?"答云:"无不爱者。"便知不晓矣。识文章者,当如禅家有悟门。大法门百千差别,〔要须自一转语悟入。如古人文章〕①直须先悟得一处,乃可通其他妙处。向因读子厚《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一段,至诚洁清之意,参然在前,"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微②言异③可④冥,缮性何由熟"。真妄⑤以尽⑥佛理,言性以尽薰修,此外⑦亦无词矣。"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盖⑧远过⑨"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予家旧有大松,偶见露洗而雾披,真如洗沐未干,染以翠色,然后知此语能传造化之妙。"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盖言因指而见月,遗经而得道,于是终焉。其本末立意遣词,可谓曲尽其妙,毫发无遗恨者也。⑩《哭吕衡州》诗,足以发明吕温之俊伟;《哭凌员外》诗,书尽〔凌〕凖⑾平生;《掩役夫张进骸》,既尽役夫之事,又反复自明其意,此一篇笔力规模,不减庄周、左丘明也。⑿刘梦得《伤愚溪》三首,有"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又"残阳寂寞出樵车",又"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谓之佳句,正如今之海语,于子厚了无益,殆《折杨》、《黄华》之雄,易售于流俗耳。(《丛话》前十九、《玉屑》十五、《竹庄》八、《诗林》一)
----------------
①《诗林》无此二语。
②《竹庄》及《柳集》"微"作"遗"。
③《竹庄》、《玉屑》及《柳集》"异"作"冀"。
④《诗林》"可"作"杳"。
⑤《诗林》"真妄"前有"盖谓"二字。
⑥《竹庄》"尽"作"喻"。
⑦《竹庄》"此外"作"外此"。
⑧《诗林》"盖"作"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