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浅说

  黄钟 [宫俗呼正宫。 商俗呼大石调。 角俗呼大石角调。 羽俗呼般涉调。]
  大吕 [宫俗呼高宫。 商俗呼高大石调。 角俗呼高大石角调。 羽俗呼高般涉调。]
  太簇 [宫俗呼中管高宫。 商俗呼中管高大石调。 角俗呼高大石角调。羽俗呼中管高舟涉调。]
  夹钟 [宫俗呼中吕宫。 商俗呼双调。 角俗呼双角调。 羽俗呼中吕调。]
  姑洗 [宫俗呼中管中吕宫。 商俗呼中管双调。 角俗呼中管双角调。羽俗呼中管中吕调。]
  仲吕 [宫俗呼道调宫。 商俗呼小石调。 角俗呼小石角调。 羽俗呼正平调。]
  苏宾 [宫俗呼中管道调宫。 商俗呼中管小石调。 角俗呼中管小石角调。 羽俗呼中管正平调。]
  林钟 [宫俗呼南吕宫。 商俗呼歇指调。 角俗呼歇指角调。 羽俗呼高平调。
  夷则 [宫俗呼仙吕宫。 商俗呼商调。 角俗呼商角调。 羽俗呼仙吕调。]
  南吕 [宫俗呼中管仙吕宫。 商俗呼中管商调。 角俗呼中管商角调。羽俗呼中管仙中调。] 无射 [宫俗呼黄钟宫。 商俗呼越调。 角俗呼越角调。羽俗呼羽调。]
  应钟 [宫俗呼中管黄钟宫。 商俗呼中管越调。 角俗呼中管越角调。羽俗呼中管羽调。]
  以上所谓四十八调也。自宋以来,仅存六宫十一调,载在中原音韵。其所属曲声调,各自不同。其六宫仙吕宫,曰南吕宫,曰中吕宫,曰黄钟宫,曰道宫。其十一调曰大石调,曰小石调,曰高平调,曰般涉调,曰歇指调,曰商角调,曰双调,曰角调,曰越调,此即所谓十七宫调也。
  ○十三调
  自元以来,北亡其四,曰道宫,曰歇指调,曰角调,曰宫调。南又亡其一,曰商角调。自十七宫调而後,又变为十三调。
  ○宫声不用
  十三调者,盖尽去宫声不用。其中所列仙吕、黄钟、正宫、中吕、南吕、道宫,但可呼之为调,而不复呼之以宫,如曰仙吕调、正宫调之类。然惟南曲有之。变之最晚,调有出入。词则略同,而不妨与十七宫调并用者也。
  ○今乐不全应古法
  其宫调之中,有从古所不能解者,宫声於黄钟起宫,不曰黄钟宫,而曰正宫。於林钟起宫,不曰林钟宫,而曰南吕宫。於无射起宫,不曰无射宫,而曰黄钟宫。其馀诸宫,又各立名色。盖今正宫实黄钟宫,而黄钟宫实无射宫也。此沈括所谓今乐声音出入,不全应古法,但略可配合,虽国工亦莫知其所因也。
  ○南北九宫谱
  南词旧有九宫十三调二谱,九宫谱有词,十三调谱无词。今之南北九宫谱所载,六宫十八调:一曰南仙吕宫,二曰北仙吕调,三曰,南中吕宫,四曰北中吕调,五曰南大石调,六曰北大石角,七曰南越调,八曰北越角,九曰南正宫,十曰北高宫,十一曰南小石调,十二曰北小石角,十三曰南高大石调,十四曰北高大石角,十五曰南南吕宫,十六曰北南吕调,十七曰南商调,十八曰北商角,十九曰南双调,二十曰北双角,二十一曰南黄钟宫,二十二曰北黄钟调,二十三曰南羽调,二十四曰北平调。按曲谱所载,亦与九宫谱略同。惟多南北般涉二调,暨仙吕入双调。九宫谱以仙吕双调声音回别,不可强合。仍将仙吕归仙吕,双调归双调,惟用南仙吕、北双角合成套数,以存其旧。而般涉调与中吕调,互相出入,故不另列调名也。
  ○引子
  引子即登场第一曲,北曰楔子,南曰引子,本於诗馀。原可加板作曲,向来唱引子者,皆於句尽处用一底板。今照九宫谱填出工尺,各宫调皆有引子。独羽调无之,借用仙吕引子。
  ○过曲集曲
  引子下第一曲为过曲,南曰正曲,北曰双曲。南又有集曲,俗称犯调,以各宫牌名汇集而成曲者。九宫谱以其名欠雅,改为集曲。
  ○尾声
  引子曰慢词,过曲曰近词,中曲曰换头,煞曲曰尾声,或曰废馀,或曰意不尽,或曰十二时,以凡尾声皆十二板,故名,其实一也。古曲有艳有趋,艳在曲前,即今引子。趋在曲後,即今尾声。
  ○板眼
  词字之右,详注工尺。照依纳书楹曲谱。、者红板为头板。×者黑板为头赠板。者红闪板为腰板。IX者黑闪板为腰赠板。─者为底板。○者为中眼。△者为闪眼。
  ○词注四声
  词字之左,详注平仄四声,遇平去阴声字,则加○,以省笔黑。
  ○碎金词谱
  以上诸论。因近日词人,专求俊句,每置平仄宫调於不问。所谓佳者甚多,而是者绝少也。前刻碎金词谱,皆有宫调可寻,即自作各词,亦字斟句酌,务求复古,故不得不琐屑推敲,览者幸勿嗤为胶柱也。其一切论说,详载碎金词谱凡例中。兹不复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