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剧曲
- 梨园原
梨园原
唇————非夫奉微
齿————至耻是射
喉————号奥靠欧
舌————黎楼亮列
无纯乎鼻音,皆系
鼻————西一令进
与他音相辅者。如:
按上表所列类推之,则发出之音,自然字正音圆,不致有唱者为“天”听者为“焉”,唱者为“地”听者为“息”,唱者为“元”听者为“言”,唱者为“黄”听者为“旁”之弊也。
句读
句者,一整句也;读(音逗)者,半句也。唱曲时不分句、读,尚有腔调以绳之;惟说白必须句、读分明,方能达出本意。如“岂不知圣人云”,“岂不知”三字为读,至“圣人云”始为一句。说 白至读时,略微一顿,不可过久;至一句,则稍久亦无妨也。
文义
曲白须先知其讲解。又有字同义不同、字同音不同之别。
字同义不同:容易 从容 容貌
字同音不同:华山(音画) 华夏(音划) 华萼(音花)
以此类推,虚心研习,可免讹字、讹音之疵。
典故
词曲说白之内,往往引用古人典故,务须查明出处,心中了了,则可以传神。
五声
五声系阴平、阳平、上、去、入是也。唱曲不知发声、收声之理,则其字音出口卽变。要知五音之别,须将下列之表读熟千遍,然后逢字卽知阴阳矣。
五声表
阴平 阳平 上 去 入
风 缝 讽 奉 父
烟 言 眼 宴 易
声 绳 省 盛 是
书 赎 属 树 朔
阴平——由高而低。发音高,收音低。
阳平——由低而高。发音低,收音高。
上——其音向上。
去——其音向前。
入——其音短而急。
凡工尺短者,可以脱口而出;工尺长者,须将一字分为数音,如“人”字,若工尺长,则可分为“任”、“恶”、“恩”,徐徐吐之。惟阴平字不宜分音。神而明之,得其三昧矣。
尖团
尖字、团字之分,近日罕有知其据者,往往团字变为尖字,实为曲白之大病。夫尖字系半齿音,如酒、箭、线,乃半齿音,故应用尖;久、剑、现则不然,非随意可以念成尖字也。近时多不察之。
身段八要
辨八形。分四状。眼先引。头微愰。步宜稳。手为势。镜中影。无虚日。
辨八形——身段中有八形,须细心分淸。
贵者:威容 正视 声沈 步重
富者:欢容 笑眼 弹指 声缓
贫者:病容 直眼 抱肩 鼻涕
贱者:冶容 邪视 耸肩 行快
痴者:呆容 吊眼 口张 摇头
疯者:怒容 定眼 啼笑 乱行
病者:倦容 泪眼 口喘 身颤
醉者:困容 模眼 身软 脚硬
分四状——四状为:喜、怒、哀、惊。
“冶容”,原作“蔼容”。
喜者:摇头为要 俊眼 笑容 声欢
怒者:怒目为要 皱鼻 挺胸 声恨
哀者:泪眼为要 顿足 呆容 声悲
惊者:开口为要 颜赤 身战 声竭
但看儿童有事物触心,则面发其状,口发其声;喜、怒、哀、惊现于面,欢、恨、悲、竭发于声。
眼先引——凡作各种状态,必须用眼先引。故昔人有曰:“眼灵睛用力,面状心中生。”
头微愰——头须微愰,方显活泼;然只能微愰,不可大愰及乱愰也。
步宜稳——台步不可大,尽人皆知矣,然而亦不可过小。总之,须求其适中,以稳为要;虽于极快、极忙时,亦要淸楚。
手为势——凡形容各种情状,全赖以手指示。
镜中影——学者宜对大镜演习,自观其得失,自然日有进益也。
无虚日——言其日日用功,不可间断;间断一日,则三日不能复原。学者切记之。
宝山集八则
声。曲。白。势。观相。难易。宝山集。宜勉力。
声
声欢:降气 白宽 心中笑
声恨:提气 白急 心中燥
声悲:噎气 白硬 心中悼
声竭:吸气 白缓 心中恼
各声虽皆从口出,若无心中意,万不能切也。
曲
曲者,勿直。按情行腔。阴阳缓急,板眼快慢,当时情理如何,身段如何,与曲合之为一,斯得之矣。
白
白病数字。数字者,卽按字直念也。昔人有词曰:“说白病数字,佳者四声全。(四声乃欢、恨、悲、竭。)长、短、高、低语,官、私、紧、慢言,有如家常语,还同事样般。听者有兴趣,能泣亦能欢。”
势
样势也。昔人有词曰:“势贵如眞,要在虚心。对镜去病,日见增新。”
观相
学者于私下妆作古人,对镜自观。其品行忠直者,正直为之;奸逆者,邪曲为之。有意有情,一脸神气两眼灵。喜则令人悦,怒则使人恼,哀则动人惨,惊则叫人怯,如同古人一样,始谓之眞戏。视听之学,寔私下工夫也。有等登场者,意乱心荒,胆怯神散,虽认眞演唱,观者恶之矣。
难易
概曰:“难”。余曰:“不难”。夫学者,必先难而后易。除是跨海、越山,余无难事耳。能笃志学习,时时不倦,未登场之前愼思之,既归场之后审问之,焉有不日新日精者?若私下无工而妄想得大名者,未之有也。
宝山集
《宝山集》云:“曲唱千回腔自转,白将四声练如眞,状多镜里形容也,势向三光观影身。(三光乃日、月、灯之光也。影中勤练,看势好歹)”曲唱千遍,其身自转。
宜勉力
《宝山集》云:“生、旦、凈、丑、末,虽分理一般。少年宜勉力,废寝与忘餐。苦心天不负,技艺日加善。一朝闻妙道,夕死心也干。”
宝山集载六宫十三调
六宫
仙吕宫 淸新绵邈 南吕宫 感叹悲声
中吕宫 高下闪转 黄钟宫 富贵缠绵
正 宫 惆怅雄壮 道 宫 飘逸淸幽
大石调 风流酝藉 小石调 旖旎妩媚
高平调 迢遥滉漾 歇指调 急倂虚歇
般涉调 惆怅顿挫 商角调 悲伤宛转
角 调 呜呼悠扬 宫 调 典雅沉重
征 调 摇曳闪转 商 调 凄惨怨慕
羽 调 缠绵幽逸 水 调 淸幽委婉
双 调 健捷激昂
涵虚子论杂剧十二科
一曰 神仙道化 二曰 山林泉壑
三曰 披袍秉笏 四曰 忠臣烈士
五曰 孝义廉节 六曰 叱奸骂谗
七曰 逐臣孤子 八曰 鏺刀赶棒
九曰 风花雪月 十曰 离合悲欢
十一曰烟花粉黛 十二曰神头鬼面
书成何所名?名曰《明心鉴》。要诀尽其中,莫作等闲看。留赠后进者,暇时仔细参。天下无难事,惟须立志坚。大淸道光九年,岁次己丑,夏日,秋泉居士撰文。梨园后学俞维琛、龚瑞丰口述。
秋泉居士姓叶,名元淸,字莹子,保定府人。
重修梨园原序
余客京师,近十年矣。每于公余之暇,留心社会。全国首都,百凡优美,而更以戏曲为各埠冠,故酷好之。丙辰夏,访余友逸庵于其斋,适有梨园老伶郑蕙舫者,持抄本《梨园原》求售。盖是书为梨园前辈所撰述,后学视为珍宝,秘不示人者。前淸咸、同时代,三庆班名伶卢胜奎(俗名卢台子)独藏此本。郑为卢之弟子,故得抄录一册。迨至今日,乃成独本。余素闻其书,无由得覩,乃嘱吾友代购之。暇而披阅,始知遗漏甚多,深以为憾。今岁孟秋,偶游东晓市,见残书堆中有抄本《梨园原》四页,购之以归。与旧本详校,乃竟系旧本所缺者,欣喜过望。于是求助于逸庵,正其讹,考其误,不半月是书乃成。并请于吾友,精印成书,以为梨园后起之乡导,顾曲者茶余之谈助。爰叙顚末,以为重修是书之序。
中华民国六年十月上旬鄂人梦菊居士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