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学集成

  魏北宣寺杨子华画,在邺中。
  梁定林寺解蒨画,在江宁。
  梁惠聚寺张僧繇画,在江陵。
  梁延祚寺张僧繇画,在江陵。
  梁长庆寺江僧宝画,在江陵。
  梁何后寺陆整画,在江宁。
  梁光相寺丁光画,在江陵。
  梁陟屺寺张善果画,在江陵。
  梁高座寺张僧繇画,在江宁。
  梁景公寺江僧宝画,在江宁。
  梁开善寺张僧繇画,在江宁。
  梁草堂寺焦宝愿画,在江宁。
  梁报恩寺张儒童画,在会稽。
  梁资德寺解蒨画,在延陵。
  梁天皇寺张僧繇,解蒨画,在江陵。
  北齐大定寺刘杀鬼画,在邺中。
  周海觉寺董伯仁、郑法士画,在固州。
  陈栖霞寺张善果画,在江宁。
  陈兴圣寺张儒童画,在江都。
  陈逮善寺陆整画,在江都。
  陈静乐寺张善果画,在江都。
  陈东安寺张儒童、展子虔画,在江都,改为常乐寺。
  陈终圣寺董伯仁画,在江陵。
  隋西禅寺孙尚子画,在长安。
  隋东禅寺郑德文画,在长安。
  隋惠日寺张善果画,在江都。
  隋永福寺杨子华画,在长安。
  隋灵宝寺展子虔、郑法士画,在长安。
  隋光明寺田僧亮、展子虔、郑法士、杨契丹画,在长安。
  隋敬爱寺孙尚子画,在洛阳。
  隋天女寺展子虔画,在洛阳。
  隋云花寺展子虔画,在洛阳。
  隋清禅寺陈善见画,在长安。
  隋光发寺董伯仁画,在洛阳。
  隋兴善寺刘乌画,在长安。
  隋皈依寺田僧亮画,在长安。
  隋净域寺张僧繇画,自江外移来,亦有孙尚子画,在长安。
  隋恩觉寺袁子昂画,在洛阳。
  隋空观寺袁子昂画,在长安。
  隋隆法寺范长寿、张孝师画,在长安。
  隋宝刹寺范法士、杨契丹画,在长安。
  
  右寺四十七所,并是名工真迹。今东都古画尚多,未得检阅尔。今集检前踪,取其法度,兼之巧思,维二阎、杨、陆迥出常表,袁、张两家父子亦得居其次。阎本师祖张公,可谓青出于蓝矣。至于人物衣冠车马台阁,并得南北之妙。杨、张父子,亦谓世不乏贤,博陵、大安,诚曰难兄难弟。世之学者,陈善见、王知慎之流,万得其一,固未及于风神,尚汲汲于形似。今人所蓄多是陈、王写拓,都非杨、郑之真笔,每将真玩,深宜精别也。
  
  后画录
  释彦悰,贞观时在长安为僧官,因观在京寺庙壁画,品第优劣,集二十七人为名家,成《后画录》。序云书成于贞观九年,而收李林甫侄李凑,且有“天宝年中”之语。知今所见者久非原本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僧悰之评,最为谬误,传写又复脱错,殊不足看也。”然彦远又于《名画记》中征引彦悰不少,似并非“殊不足看”者。
  
  后画录
  [唐]释彦悰
  彦悰为帝京寺录,因观在京名迹,其中优劣差降甚有不同。若曹、姚之徒已标前录,张、谢之伍题之续品。沙门之内弃其数人,但非释氏所宜,故阙而不录,都合二十七人,名曰后画录。如郑法轮太常、成嵩尹、伯于长通、竺元标等,虽行于代,未曰名家,若兹之流,以俟来哲。时贞观九年春三月十有一日序。
  
   略
  
  续画品录
  李嗣真,字承胃。聪敏多才能。精通音律,高宗时曾任太常丞,能听音而辨吉凶之兆。文章为高宗所赏。画从师于尹琳,善画佛道鬼神。性刚直。武则天时任御史大夫,时未俊臣、周兴等罗织衣冠,朝野恐惧,独嗣真上疏谏则天不可疑大臣。遂为俊臣所构,放于岭表,行至桂阳而卒。《新唐书 艺文志》有《诗品》一卷、《画后品》一卷,礼图等杂画五十六卷。
  此《续画品录》当即《画后品》,其文似为姚最《续画品》之钞朴。前小序显为姚最《续画品》序之节文,而自“湘东殿下开列至释迦佛陀、吉底俱、摩罗善提”,即姚最《续画品》之目,其馀则为嗣真所朴。文中前后两节文字为后人评语,痛讥嗣真于姚最《续画品》之外诸人不能措一辞。以嗣真之才学,做这种“空列人名”的文章,实在令人难解。
  按唐末朱景玄所见《续画品录》已是“空录人名而不论其善恶,无品格高下”了,但他在《唐朝名画录》中有 。
  “李嗣真画录云:空有其名,不见踪迹,不可定其品格者凡二十五人”之语,今《续画品录》传本并朱氏所见此节文字也没有了,而朱氏抄录的“二十五人’’人名亦不见于今本。可见今本较朱氏所见已是残本。而时代在朱氏之前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引用了李嗣真品第张善果,置其于郑法轮之上,田(僧亮)、杨(契丹)之下。可见嗣真原书是有“品格高下’’的,只是朱氏所见已为残本罢了。
  其实嗣真原书不仅有“品第高下”,而且也是“论其善恶”的。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曾引李嗣真论卫协与顾恺之高下语,论曹不兴语,论张善果语,论展子虔语,论郑法士、郑法轮语,论孙筒子语,论阎立本语,不唯灼有见地,且文辞赡丽。我们认为,这些文字就是从《续画品录》中摘引下来的。现把这些文字辑出,附于文末。
  且嗣真又有《后书品》一卷,分八十一人为十等,有评有赞,秩然有序,意《续画品录》体例亦必与《后书品》一致。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今本《续画品录》是明人伪作。
  续画品录
  [唐]李嗣真
  夫丹青之妙,未可尽言,皆法古而变今也。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墨。故九楼之上,备表仙灵,四门之墉,广图贤哲。今之所载并谢赫之所遗,有可采者,更称一家之集。且古今评画,高下必诠,其中优劣,可以意求诸尔。
  湘东殿下开列至释迦佛陀、吉底俱、摩罗善提,并剽取姚最语,脱落不全,今更不录。
  
  上一品凡三人
  刘褒桓范赵岐
  上品中凡三人
  陆探微阎立德阎立本
  上品下凡三人
  王虞张僧繇杨契丹
  中品上凡一十九人
  卫协史道硕曹髦曹不兴吴
  顾恺之东晋戴逵顾宝光顾景秀南齐袁蒨史敬文蘧僧珍陆杲戴颙姚昙度张善果张德童谅男
  曹仲达袁子昂郑法轮杨子华董伯仁
  中品中凡四人
  杨循宗炳陶景真展子虔
  中品下凡一十二人
  苟勖王献之毛棱顾骏之谢赫谢惠远戴蜀陆整
  江僧宝解蒨王知慎刘董
  下品上凡四人
  毛惠秀史粲嵇康高贵乡公
  下品中一十八人
  王羲之毛惠远康元之陆探微范怀珍梁元帝聂松高尚士外国僧迦佛陀吉底俱摩罗菩提康菩萨郑德文孙尚子江志
  吴智敏杨须跋檀知政
  下品下凡三人
  晋明帝蔡赘范长寿
  又
  蔡邕夏瞻谢雉刘顼张墨戴勃史艺刘斌王微
  尹长生吴睐张则濮道兴陆绍祖刘彻康听
  濮万年朱僧繇褚灵石萧贲张季和章惬伯谢约蘧道敏沈粲僧惠觉锺宗裴王奴儿丁宽王殿陈公息沈标虞坚焦宝愿嵇宝钧田僧亮徐德祖刘杀鬼高孝珩阎思光解惊刘乌贼陈善见程瓒李雅王仲舒杨德绍周乌孙张仲舒范龙树倪武端陈静心
  右唐御史大夫李嗣真所录,尽剽取姚最之说。上中下三品姓名,则最所无者,嗣真遂不能措一辞其间,不愧于人亦甚矣。
  
  李嗣真续画品录辑文
  【曹不兴李嗣真云:“不兴以一蝇辄擅重价,列于上品,恐为未当。况拂蝇之画,一说是杨修。谢赫黜卫进曹,是涉贵耳之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卫协李嗣真云:“卫之迹虽有神气,观其骨节,无累多矣。顾生天才杰出,何区区苟、卫,敢居其上!”(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顾恺之李嗣真云:“顾生天才杰出,独立亡偶,何区区苟、卫,而可滥居篇首,不兴又处顾上!谢评其不当也。顾生思侔造化,得妙物于神会,足使陆生失步,荀侯绝倒。以顾之才流,岂合甄于品汇列于下品,尤所未安。今顾、陆请同居上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陆探微李嗣真云:“亡地寄言,故居标第一。此言过当。但顾长康之迹,可使陆君失步,苟勖绝倒。然则称万代蓍龟衡镜者,顾、陆同居上品第一。”(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唐李嗣真云:“顾陆以往,郁为冠冕,盛称后叶,独有僧繇。今之学者,望其尘躅,如周孔焉,何寺塔之云乎且顾、陆人物衣冠,信称绝作,未睹其馀。至于张公,骨气奇伟,师模宏远,岂唯六法精备,实亦万类皆妙,千变万化,诡状殊形,经诸目,运诸掌,得之心,应之手。意者天降圣人,为后生则,何以制作之妙似于阴阳者乎!请与顾、陆同居上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善果李嗣真云:“即渐过庭之训,犹是名家之驹。标置点拂,殊多佳致。时有合作,乱真于父。若长辔远途,迹不迨意,一篇之中,自有玉石。在田、杨之下,郑法轮之上。”(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田僧亮李嗣真云:“田、杨声实,与董、展侔,备通形似,田氏野服柴车,名为绝笔。与杨契丹同在上品董、展之下。”(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展子虔李嗣真云:“董、展同品,董有展之车马,展无董之台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郑法士李嗣真云:“伏道张门,谓之高足,邻几睹奥,具体而微。气韵标举,风格道俊。丽组长缨,得威仪之樽节,柔姿绰态,尽幽闲之雅容。至乃百年时景,南邻北里之娱,十月车徒,流水浮云之势,则金、张意气,王、石豪华,飞观层楼,间以乔林嘉树,碧潭素濑,糅以杂英芳草,必暖暖然有春台之思,此其绝伦也。江左自僧繇以 。
  降,郑君是其独步。在上品杨子华下,孔尚子上。”(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郑法轮李嗣真云:“属意温雅,用笔调润。精密有馀,高奇未足。舆马之际,难与比肩,比其兄为劣。及其辟台苑,恣登临,罗绮如春,芳菲似雪,亦为绝尘也。”(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郑德文李嗣真云:“笔迹纤懦,英灵销歇。与法轮、刘乌同。”(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孙尚子李嗣真云:“孙、郑共师于张(僧繇)。郑则人物楼台当雄霸伯,孙则魑魅魍魉参灵酌妙。善为战笔之体,甚有气力。衣服手足、木叶川流莫不战动,唯须发独尔调利,他人效之,终莫能得,此其异态也。在上品郑下,董、展上。”(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董伯仁李嗣真云:“董与展皆天生纵任,亡所祖述。动笔形似,画外有情,足使先辈名流动容变色。但地处平原,阙江山之助,迹参戎马,少簪裾之仪,此是所未习,非其所不至。若较其优劣,则欣戚笑言,皆穷生动之意,驰骋弋猎,备有奔飞之状,必也三休轮奂,董氏造其微,六辔沃若,展生居其骏。董有展之车马,展亡董之台阁。汝南今多画迹,是其绝思。石泉公王方庆观之而叹曰:向使展、董二人与江东诸子易地而处,张侯已降,咸应病之。鉴者以为知言。初董与展同召入隋室,一白河北,一自江南。初见则轻,后乃颇采其意。古来词人,亦有此累。”(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汉王元昌李嗣真云:“博综伎艺,颇得风韵,自然
  
  超举。碣馆深崇,遗迹罕见。在上品二阎之上。’’(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阎立本李嗣真云:“博陵大安,难兄难弟。自江左陆、谢云亡,北朝子华长逝,像人之妙,号为中兴。至若万国来庭,奉涂山之玉帛,百蛮朝贡,接应门之位序,折旋矩度,端簪奉笏之仪,魁诡谲怪,鼻饮头飞之俗,尽该毫末,备得人情。二阎同在上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李嗣真云:“立本虽师于郑法士,实亦过之矣。”(朱景玄《唐朝名画记》)
  
  山水论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年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以科名文学冠绝当时,时称“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信佛理。于蓝田置别业,以水木琴书自娱。工画山水,体涉今古,似吴道子而风致标格特出。《山水论》不见于王缙所编《右丞集》,当是民间画师托名之作。《唐六如画谱》、《画苑补益》收入此篇,题为荆浩《山水赋》,《四库全书》亦作荆浩。
  
  水山论
  [唐]王维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山腰云塞,石壁泉塞,楼台树塞,道路人塞。石看三面,路看两头,树看顶宁页,水看风脚。此是法也。凡画山水,平夷顶尖者巅,峭峻相连者岭,有穴者岫,峭壁者崖,悬石者岩,形圆者峦,路通者川,两山夹道名为壑也,两山夹水名为涧也,似岭而高者名为陵也,极目而平者名为坂也。依此者,粗知山水之仿佛也,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多则乱,少则慢,不多不少,要分远近。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水。山腰掩抱,寺舍可安。断崖坡堤,小桥可置,有路处则林木,岸绝处则古渡,水断处则烟树,水阔处则征帆,林密处则居舍。临岩古木,根断而缠藤,临流石岸,欹倾而水痕。凡画林木,远者疏平,近者高密,有叶者枝嫩柔,无叶者枝硬劲。松皮如鳞,柏皮缠身。生土上者根长而茎直,生石上者拳曲伶仃。古木节多而半死,寒林扶
  疏而萧森。有雨不分天地,不辨东西。有风无雨,只看树枝,有雨无风,树头低压。行人伞笠,渔父蓑衣。雨霁则云收天碧,薄雾霏微,山添翠润,日近斜晖。晨景则千山欲晓,雾霭微微,朦胧残月,气色昏迷。晚景则山衔红日,帆卷江渚,路行人急,关掩柴扉。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水如蓝染,山色渐青。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雁鸿秋水,芦岛沙汀。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凡画山水,须按四时。或日烟笼雾锁,或日楚岫云归,或日秋天晓雾,或日古冢断碑,或日洞庭春色,或日路荒人迷。如此之类,谓之画题。山头不得一样,树头不得一般。山藉树而为衣,树藉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精神。能如此者,可谓名手之画山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