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残卷


永乐大典
卷之四百八十五
卷之四百八十六
卷之四百八十九
卷之四百九十
卷之五百三十八
卷之五百三十九
卷之五百四十
卷之八百二十一
卷之八百二十二
卷之八百二十三
卷之八百九十五
卷之八百九十六
卷之八百九十九
卷之九百
卷之九百一
卷之九百二
卷之九百五
卷之九百六
卷之九百七
卷之九百十七
卷之九百十八
卷之九百二十一
卷之九百二十二
卷之二千二百六十
卷之二千二百六十三
卷之二千二百六十四
卷之二千二百六十五
卷之二千五百三十五
卷之二千五百三十七
卷之二千五百三十八
卷之二千六百八
卷之二千六百九
卷之二千八百八
卷之二千八百九
卷之二千八百十
卷之二千八百十一
卷之二千八百十二
卷之二千八百十三
卷之二千九百四十八
卷之二千九百四十九
卷之二千九百七十二
卷之二千九百七十三
卷之二千九百九十九
卷之三千
卷之三千一
卷之三千三
卷之三千四
卷之三千五
卷之三千六
卷之三千七
卷之三千一百三十四
卷之三千一百四十二
卷之三千一百五十六
卷之五千三百四十五
卷之五千七百六十九
卷之五千七百七十
卷之五千八百三十八
卷之五千八百三十九
卷之五千八百四十
卷之六千五百二十三
卷之六千六百四十一
卷之六千六百九十七
卷之六千八百三十
卷之六千八百三十二
卷之六千八百三十八
卷之七千三百二十八
卷之七千五百四十三
卷之七千六百三
卷之七千七百一
卷之七千七百二
卷之七千八百九十四
卷之七千八百九十五
卷之八千一百六十四
卷之八千一百六十五
卷之八千二百六十八
卷之八千二百六十九
卷之八千二百七十五
卷之八千三百三十九
卷之八千四百十三
卷之八千四百十四
卷之八千八百四十四
卷之八千八百四十五
卷之一万一百十五
卷之一万一百十六
卷之一万二百八十六
卷之一万二百八十七
卷之一万三百九
卷之一万三百一十
卷之一万四百五十八
卷之一万八百八十八
卷之一万八百八十九
卷之一万九百三十五
卷之一万一千六百十八
卷之一万一千六百十九
卷之一万一千六百二十
卷之一万一千九百五
卷之一万一千九百六
卷之一万一千九百七
卷之一万二千十五
卷之一万二千十六
卷之一万二千十七
卷之一万二千十八
卷之一万二千四十三
卷之一万二千四十四
卷之一万二千一百四十八
卷之一万三千七十四
卷之一万三千七十五
卷之一万三千八十二
卷之一万三千八十三
卷之一万三千一百三十五
卷之一万三千一百三十六
卷之一万三千一百三十九
卷之一万三千一百四十
卷之一万三千一百九十四
卷之一万三千三百四十四
卷之一万三千四百五十
卷之一万三千四百五十三
卷之一万三千四百九十四
卷之一万三千四百九十五
卷之一万三千四百九十六
卷之一万三千四百九十七
卷之一万三千九百九十一
卷之一万四千四百六十一
卷之一万四千四百六十二
卷之一万四千四百六十三
卷之一万四千四百六十四
卷之一万四千五百四十四
卷之一万四千五百四十五
卷之一万四千五百七十四
卷之一万四千六百八
卷之一万四千六百九
卷之一万四千七百七
卷之一万五千七十四
卷之一万五千七十五
卷之一万五千一百三十八
卷之一万五千一百三十九
卷之一万五千八百六十八
卷之一万五千八百六十九
卷之一万五千八百七十
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八
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九
卷之一万五千九百五十
卷之一万五千九百五十一
卷之一万六千八百四十一
卷之一万六千八百四十二
卷之一万八千二百七
卷之一万八千二百八
卷之一万八千二百九
卷之一万八千二百二十二
卷之一万八千二百二十三
卷之一万八千二百二十四
卷之一万八千四百二
卷之一万八千四百三
卷之一万八千七百六十四
卷之一万八千七百六十五
卷之一万八千七百六十六
卷之一万八千七百六十七
卷之一万九千六百三十六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三十五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四十二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八十一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八十二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九十一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九十二
卷之二万一百九十七
卷之二万二百四
卷之二万三百八
卷之二万三百九
卷之二万三百十
卷之二万三百十一
卷之二万三百五十三
卷之二万三百五十四
卷之二万四百二十五
卷之二万四百七十八
卷之二万四百七十九
卷之二万八百五十
卷之二万八百五十一
卷之二万一千二十九
卷之二万一千三十
卷之二万一千三十一
卷之二万一千九百八十三
卷之二万一千九百八十四
卷之二万二千一百八十
卷之二万二千一百八十一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三十六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三十七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七十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七十一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七十二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七十六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七十七
制作后记
卷之四百八十五
卷之四百八十五
  忠经
  【马融忠经】
  《序》曰:《忠经》者,盖出於《孝经》也。仲尼说《孝经》而敦事君之义,则知孝者俟忠而成。是所以答君亲之恩,明臣子之行,忠不可废于国,孝不可弛于家。孝既有经,忠则犹阙,故述仲尼之意,撰《忠经》焉。今皇上含庖轩之道,茂勋华之德,弼贤俾能,无远不奉。忠之与孝,天下攸同。臣融岩野之臣,性则愚朴,沐浴德泽,其可默乎?作为此经,庶少裨补,诚则辞理薄陋,不足以称。为忠之所存,存于劝善;劝善之大,何以加于忠孝者哉?夫定卑高以章目,引诗书以明义,皆师于古,曷敢徒然?其或异同,从忠孝之宜也。或对之以象其意,或迁之以就其类,或损之以简其文,或益之以备其事。以忠应孝,亦分为十有八章。所以弘其至公,勉其诚信,本为政之大体,陈君事之要道,始于立德,终于成功,此《忠经》之义也。谨序。
  《天地神明章第一》: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徵天休,忠之道也。忠之为道,乃合于天。至理之时,君臣同德,则休气应也。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覆载之间,人伦之要,履之则吉,遭之则凶,无有大于忠者。忠者,中也。至公无私,不正其心,而私于事,则与忠反也。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真。四时广运,天不私德;万物亨生,地不私力;人能至公,不私诸已。何往不可也?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一则为忠,二则为僻。为国之本,何莫由忠?未有舍忠而成于务。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君臣固,其义深也;社稷安,其祚长也,天地感,其诚达也;神明动,其应彰也。忠之为用,其效如此,言人之易从也。夫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身及国家,虽有殊名,其为忠也,则无异行。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道行自渐,忠之大焉。身一,则百禄至,立身履一,富贵之本。家一,则六亲和;御家不二,自然笃睦。国一,则万人理。天下合心,无不从化。书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精一守中,忠之义也。
  《圣君章第二》:惟君以圣德监于万邦。圣君在上,垂监于下;万邦在下,观行于上。自下至上,各有尊也。故王者,上事于天,下事于地,中事于宗庙,以临于人。王者至重,犹有所尊,况其下乎!则人化之,天下尽忠以奉上也。上行下化,理之自然,文王敬逊,虞芮逊畔,是也。是以兢兢戒慎,日增其明。日增一日,德益明矣。禄贤官能,式敷大化,惠泽长久,黎民咸怀。非怀不可以居禄,非化不可以怀人,任贤陈化,君之要也。故得皇猷丕丕,行于四方,扬于后代,以保社稷,以光祖考,君圣臣贤,化行名播,以光祖考,以严配社稷于无疆者也。盖圣君之忠也。忠之为道,无所不通也。诗云: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君以明德事天,天以多福与人君也。
  《冢臣章第三》:为臣事君,忠之本也,本立而后化成。虽有周孔之才,必以忠为本也。冢臣于君,可谓一体,下行而上信,故能成其忠。股肱动于下,元首随于上,以其义同,其心不异。夫忠者,岂惟奉君忘身,徇国忘家,正色直辞,临难死节已矣。此皆忠之常道,固所常行,未尽冢宰之事。在乎沉谋潜运,匡国安人,至忠无迹,诚在深潜。任贤以为理,端委而自化,官各得人,何事之有?尊其君,有天地之大,日月之明,阴阳之和,四时之信,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昭之如日月,调之如阴阳,不言而信如四时,若是,君体用尽矣。圣德洋溢,颂声作焉。乐生于中,和之于外,《书》云: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君明则臣良,臣良则事康。
  《百工章第四》:有国之建,百工惟才,守位谨常,非忠之道。此乃守常之臣也。故君子之事上也,入则献其谋,公家之利,知无不言。出则行其政;既在其位,职思其忧。居则思其道。益国之道。动则有仪,百事之仪。秉职不回,言事无惮,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爱已曲从,则为尸素。上下用成,故昭君德,盖百工之忠也。君任工能,工奉君政,政成于下,德归于上。诗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恭可以成正,直可以献忠。
  《守宰章第五》: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官不明,则事多欺;事不平,则怨难弭;身不清,则何以教民?清则无欲,平则不曲,明能正俗。三者备矣,然后可以理人。独清则谨己而已,不建于事;独明则虽察于务,奸贿难任;独平则徒均于物,昧浊无堪。夫理人者,必三备而后可也。君子尽其忠能,以行其政令,而不理者,未之闻也。既才且忠,以临其人,政之理也,固其必然。夫人莫不欲安,君子顺而安之;用其情而处之。莫不欲富,君子教而富之。因其利而劝之。笃之以仁义,以固其心;知仁与义,则皆就之。遵之以礼乐,以和其气;君子爱人。小人易使。宣君德以弘大其化;称君德以布德,郭君化以行化。明国法以至于无刑。章条申而不犯,刑虽设而当也。视君之人,如观乎子,寒者衣之,饥者食之。则人爱之,如爱其亲。民怀其恩,有同骨肉。盖守宰之忠也。《诗》云:岂弟君子,民之父母。父母爱子,情莫过焉,官莫谨焉,人谁非子?
  《兆人章第六》:天地泰宁,君之德也。天地设位,秉御有君。非君泰宁,人必。君德昭明,则阴阳风雨以和,人赖之而生也。四气和顺,百谷用成,是以为休徵,故人之生,赖成于君也。二是故祗承君之法度,行孝悌于其家,服勤稼穑,以供王赋,此兆人之忠也。顺化供养,勤劳奉国,是则为忠。《书》云:一人元良,万邦以贞。一人以大善抚万国,万国以忠贞戴一人。
  《政理章第七》:夫化之以德,理之上也,则人日迁善而不知;德化潜运以心,则不知所由,而民从善也。施之以政,理之中也,则人不得不为善;政施有术,昭见于人,人勉而行,欲罢不可。惩之以刑,理之下也,则人畏而不敢为非也。刑临以威,知惧无犯,既劣于政,弥蒙于德。刑则在省而中,舜流四凶,足清万国。政则在简而能,简则易从,能则人服。德则在博而久。不博,则有不及。不久,则人心复浇。德者,为理之本也。任政非德则薄,任刑非德则残,兼德则厚。加德则宽。故君子务于德、修于政、谨于刑,刑不谨,则知政不修举;德不务,而人不怀也。固其忠以明其信,行之匪懈,何不理之人乎?忠信在己,恪勤修官,官修政明,而人自理。故无不能理之吏,与不可理之人。《诗》云:敷政优优,百禄是遒。政其人理,禄其宜哉。
  《武备章第八》:王者立武以威四方,安万人也。武德在宁静,非形于征伐也。淳德布洽,戎夷禀命,统军之帅,命不可辱,帅不可失。国之大寄,非易其人。仁以怀之,抚其疾苦,使之咸怀。义以厉之,示其慷慨,使其激劝。礼以训之,明其节制,使之有序。信以行之,审其远近,使之必行。赏以劝之,悬其爵赏,使之慕功。刑以严之。威其钅夫钺,使之惧罪。行此六者,谓之有利。六者并用,阙则失之。故晋将用师,子犯曰未知信之类是也。故得师尽其心、竭其力、致其命,士卒从教,故师得利。是以攻之则克,守之则固,武备之道也。武可以备而不用,不可以用而不备也。《诗》云:赳赳武夫,公候干城。有其武才,堪其杆御。
  《观风章第九》:惟臣以天子之命,出于四方以观风,听不可以不聪,视不可以不明。使臣之行,如君耳目。不聪不明,不胜其任。聪则审于事,明则辩于理,不聪则惑其所闻,不明则蔽其所见。理辩则忠,事审则分。理不辩,则其断偏;事不审,则其信惑。君子去其私,正其色,私去则情灭,色正则邪远。不害理以伤物,求罪为公,则成刻浮。不惮势以举任,举必以才,不必以势。惟善是与,惟恶是除,善虽仇必荐,恶虽亲必去。以之而陟则有成,君子效能也。以之而出则无怨。小人伏罪也。夫如是,则天下敬识,万邦以宁。官务修政,人始获安。《诗》云:载驰载驱,周爱谘诹。勤劳不宁,善斯劝矣。《保孝行章第十》:夫惟孝者,必贵于忠。若思孝而忘忠,犹求福而弃天。忠苟不行,所率犹非道。忠不居心,动皆邪僻。是以忠不及之,而失其守,自贻伊罚,求安可乎?匪惟危身,辱及亲也。既失于忠,又失于孝。故君子行其孝,必先以忠;竭其忠,则福禄至矣。忠则得福禄,则荣亲也。故得尽爱敬之心,以养其亲,施及于人,守忠之道,众善攸归,身安亲乐,得尽其养。此之谓保孝行也。以忠之故,得保于孝。《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考叔行孝,施于庄公,君子善之,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