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绀珠

  十二月中星
  孟春昬参旦尾 仲春昬弧旦建星 季春昬七星旦牵牛 孟夏昬翼旦婺女 仲夏昬亢旦危 季夏昬火旦奎 孟秋昬建星旦毕 仲秋昬牵牛且觜觿季秋昬虚旦柳 孟冬昬危旦七星 仲冬昬东璧旦轸 季冬昬娄旦氐 【月令 弧近井建近斗 陈用之曰月令举月本书举月中朱文公曰尧时星中于午月令差于未唐一行所谓岁差 方氏曰书言分至之所中月令言昬旦之所中】
  三仪
  六合仪 三辰仪 四游仪 【唐李淳风为浑天仪表里三重】
  文昌宫六星
  上将 次将 贵相 司命 司中 司禄 【天官书】
  瑞星六
  景星 周伯 含誉 格泽 归邪 天保 【乾象新书】
  四浑仪【宋】
  至道仪【在刻漏所韩显符】 皇祐仪【在天文院舒易简】 熙宁仪【在太史局沈括】 元祐仪【在合台苏颂】
  两戒
  北戒 南戒 【唐天文志一行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 观两戒之象与云汉之所始终而分野可知矣 北戒北纪以限戎狄南戒南纪以限蛮夷星传谓北戒为胡门南戒为越门】
  四表
  二十八宿之外上下东西各万五千里是为四游之极谓之四表【月令正义】
  三五盈阙
  月三五而盈【朔始与日合三日而明生八日而上其光半十五日而朢其光满】 三五而阙【旣朢其渐亏二十二日而下 礼其亏半三十日而晦其光尽  运】
  旁死魄【月二日】 哉生明【月三日】 旣生魄【十六 武日  成】
  三大辰
  大火【心】 伐【参】 北辰【北 公羊传有星孛于大辰大极 火也何休曰大火与伐天所以示民时早晚天下取以为正故谓之大辰乡饮酒义注三光三大辰也天之政敎出于大辰】
  三台
  上台司命为太尉 中台司中为司徒 下台司禄为司空 【周礼疏武陵太守星传 三台与文昌皆有司中司命】
  十二岁
  太岁岁星与日同次之月斗所建之辰 岁星为阳右行于天太岁为阴左行于地十二岁而小周【周礼保章氏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注云】 岁星一岁移一辰一百四十四年跳一辰千七百二十八年一大周十二跳辰 【周礼疏太岁与岁星跳辰年数同岁星人所见太岁人所不覩】 岁星自商周迄春秋之季率百二十余年而超一至汉哀平间更八十四年而超一次【大衍厯议】 三统厯法岁星一年行一次一次分为一百四十四分【春秋分记每岁剰行一分一百四十四年满大数所以超一次】 古今厯书推步五星金水日行一度土三百七十七日行十二度火七百八十日行四百十五度【四者皆不得十二年而一终】唯木三百九十八日行三十三度十二年而疆一同【春秋正义】
  太一十神
  五福 君棊 大游 小游 天一 地一 四神臣棊 民棊 直符 【宋朝太平兴国六年楚芝兰言按太一式十神皆天之尊神行五宫四十五年一移二百二十五年而一周】
  说天有六
  浑天【张衡所述】 盖天【周髀以为法】 宣夜【无师法】 安天【虞喜作】昕天【姚信作】 穹天【虞耸 卢肇海潮赋后序 自盖天作  以下并好奇徇异之说今取浑天为法 张行成曰尧之厯象盖天法也舜之玑衡浑天法也】
  九州星土
  角亢氐兖州【郑】 房心豫州【宋】 尾箕幽州【燕】 斗江湖 牵牛婺女扬州【吴越】 虚危青州【齐】 营室至东璧并州【衞】 奎娄胃徐州【鲁】 昴毕冀州【赵】 觜觿参益州【魏】 东井舆鬼雍州【秦】 柳七星张三河【周】 翼轸荆州【楚 天官 十二次见上 此书 繋之二十八宿】
  岁星主泰山徐青兖州 荧惑主霍山扬荆交州 塡星主嵩山豫州 太白主华阴山凉雍益州 辰星主恒山冀幽并州 【星经此繋之五星】
  雍主魁 冀主枢 青兖主机 扬徐主权 荆主衡梁主开阳 豫主摇光 【此系之北斗 杓自华以西南衡殷中州河济之间】
  【魁海岱以东北 保章氏解十二次分十二土合而言则为九州】
  乾坤六子
  干称父【纯阳】 坤称母【纯阴】 震长男【阳在初】 巽长女【阴在初】坎中男【阳在中】 离中女【阴在中】 艮少男【阳在末】 兑少
  女【阴在 说卦末】
  浑仪九事
  天经双规 游规 直举 规管 平准轮 赤道环黄道环 龙柱 水臬 【至道元年韩显符浑仪九事】
  九垓
  九重之天【司马相如传上畅九垓垓重也 郊祀歌九阂阂亦陔也淮南子九陔之上谓九天之上】人一呼一吸谓之一息一息之间天行八十余里人
  之一昼一夜有万三千六百余息是故一昼一夜而天行九十余万里【安定胡先生易说】
  四稽
  天 地 人 命 【鹖冠子】
  三星 三五
  三星在天 心星昬始见于东方建辰之月也【诗集传】三五在东 三心五噣【张救反】心三星柳五星【诗注疏】
  七襄
  经星一书一夜左旋一周而有余终日之间自卯至酉当更七次【诗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襄驾也】
  分度
  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为千九百三十二里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一【洛书甄曜度 后汉王符传分度注】
  日一岁而一周天月二十九日有奇而一周天又逐及于日而与之会一岁凡十二会方会则月光都尽而为晦己会则月光复苏而为朔朔后晦前各十五日日月相对则月光正满而为朢晦朔而日月之合东西同度南北同道则月揜日而日为之食朢而日月之对同度同道则月亢日而月为之食【诗集传】
  二极
  北极去地上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亦三十六度嵩高正当天之中极南五十五度当嵩高之上又其南十一度为夏至之日道又其南三十四度为春秋分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为冬至之日道【朱文公书说】
  日食三十六
  春秋日食三十六 谷梁以为朔二十六晦七夜二二日一 公羊以为朔二十七二日七晦二 左氏以为朔十六二日十八晦一不书日者二 有甲乙者三十四【食旣三】 一行得二十七衞朴得三十五【庄十八年三月古今算不入蚀法 襄二十一年九月十月频食二十四年七月八月频食】
  律厯类
  六律【阳 又曰六始】
  黄钟【子十一月冬至】 大蔟【寅正月雨水】 姑洗【辰三月谷雨】 防宾【午五月夏至】 夷则【申七月处暑】 无射【戌九月 周礼大师六霜降  律阳声大经六始为律】
  六吕【阴 又曰六同 六间】
  大吕【丑十二月大寒】 夹钟【卯二月春分又曰圜钟】 中吕【己四月小满又曰小吕】 林钟【未六月大暑 又曰函钟百钟】 南吕【酉八月秋分】 应钟【亥十月 周礼六同阴声 国语为之六间 太小雪 经六间为吕总而言之十有二律 礼运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注始于黄钟管长九寸下生者三分去一上生者三分益一终于南吕更相为宫凡六寸 乐记注清谓防宾至应钟浊谓黄钟至中吕 扬子云曰律生于辰 律管之长以九为本上下相生以二为法 十二管皆径三分有奇空围九分而黄钟之长九寸大吕以下律吕相间以次而短至应钟而极】
  五声【又曰五音】
  宫【土戊癸为君重浊】 商【金秋乙庚为臣敏次浊】 角【木春甲巳为民 经清浊
  中】 征【火夏丙辛为事迭微清】 羽【水冬丁壬为物 乐记尔桞清     雅 凡声浊者尊清者卑 商角羽三声无变宫征二声有变扬子云曰声生于日 沈存中曰乐家以浊为宫稍清为商最清为角清浊不常为征羽 蔡邕月令章句曰孟春月大簇为宫姑洗为商防宾为角南吕为征应钟为羽大吕为变宫夷则为变征他月放此】
  八音
  金【钟兑】 石【磬干】 丝【琴瑟离】 竹【箫管篪笛 震】 匏【笙竽艮】 土【埙坤】革【鼓坎】 木【柷敔 舜典巽  注】
  金 石 土 革 丝 木 匏 竹 【周礼大师八音】
  琴七弦
  宫 商 角 征 羽 少宫 少商 【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以合君臣之恩】
  七音 七律
  周武王伐纣自午及子凡七日王因此以数合之以声昭之故以七同其数以律和其声谓之七音【左传注】黄钟为宫 太簇为商 姑洗为角 林钟为征 南吕为羽 应钟为变宫 防宾为变征 【国语注七律左传晏子曰七音】
  一宫 二商 三角 四变征 五征 六羽 七变宫 【唐祖孝孙七音】
  七始
  黄钟 林钟 大簇 【天地人之始】 姑洗 防宾 南吕应钟 【春夏秋 汉律志书曰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冬之始  七始咏以出内五言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乐志安世房中歌曰七始华始肃倡和声】
  四声
  平【开宫上平商下平】 上【发征】 去【収羽】 入【闭 沈约传四声谱角  周颙注四声切韵】
  欲知宫舌居中【喉音一曰唇音季夏 土宫】 欲知商开口张【齿头正齿  秋 金商】 欲知角舌缩却【牙音  春 木角】 欲知征舌拄齿【舌音  夏 火征】 欲知羽撮口聚【喉音唇重唇轻冬 水羽】以上三十六字母演三百八十四声【唐权德舆三岁知变四声 沈存中曰又有半征半商如来日二字是也梵学又有折摄二声字母有四十二】
  四清声
  黄钟 大吕 太簇 夹钟 【朱文公曰半律通典谓之子声后人失之唯存四律有四清声即半声也】
  五则
  权【太阴北冬水知】 衡【太阳南夏火礼】 矩【少阴西秋金义】 规【少阳东春
  木仁】 绳【阴阳之内四方之中 汉厯四季土信     志】
  六度
  天为绳 地为凖 春为规 夏为衡 秋为矩 冬为权 【淮南时则训阴阳大制有六度】
  二法
  度量 权衡 【唐六典太府以二法平物】
  五度
  分 寸 尺 丈 引 【汉律志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说苑十粟为一分 说文手长八寸谓之咫周尺也十发为程一程为分十分为寸】
  十五等尺
  周尺 晋田父玉尺 梁表尺 汉官尺 魏尺 晋后尺 后魏前尺 中尺 后尺 东魏后尺 蔡邕铜籥尺 宋氏尺 隋水尺 杂尺 梁俗间尺 【隋志陈祥道曰周法十寸八寸皆为尺考工记十寸尺也说文王制八寸尺也】
  五量
  龠 合 升 斗 斛 【汉律志起于黄钟之十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说苑千二百粟为一】
  权衡 升斛 尺丈 里步 十百 【家语黄帝设五量】
  四量
  豆 区 釜 钟 【左传晏子曰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注区斗六升釜六斗四升钟六斛四斗 庄子曽子及亲仕三釜而心乐】
  五权
  铢 两 斤 钧 石 【汉律志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说苑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 礼记注八两曰锱说文曰六铢也】
  四时 【四气】
  春为青阳【发生生物】 夏为朱明【长嬴长物】 秋为白藏【収成収物】冬为英【安宁 尔雅四气和谓之玉烛 吕氏春秋藏物 春之德风夏之德暑秋之德雨冬之德寒】
  八节【又曰八正】
  立春 春分【震】 立夏 夏至【离】 立秋 秋分【兊】立冬 冬至【坎 史记律书八正之气注云八节 晋志炎帝分八节 左传少皥名官鸟氏司分伯赵氏司至青鸟氏司啓立春立夏丹鸟氏司闭立秋立冬】
  二气
  阴 阳 【易自复至干为六阳卦自姤至坤为六阴卦】
  十二月
  正月【泰 干九三 寅温厚之气始于此】  二月【大壮 干九四 卯东 春作】三月【夬 干九五 辰】  四月【干 干上九 已温厚之气盛于此】五月【姤 坤初六 午 一阴始生 南夏长】 六月【遯 坤六二 未】七月【否 坤六三 申严凝之气始于此】  八月【观 坤六四 酉西 秋敛】九月【剥 坤六五 戌】  十月【坤 坤上六 亥】十一月【复 干初九 子 一阳始生 北冬藏】十二月【临 干九二 丑】
  二十四气【史记云二十四节】
  立春 雨水【中】 惊蛰 春分【中】 清明 谷雨【中】立夏 小满【中】 芒种 夏至【中】 小暑 大暑【中】立秋 处暑【中】 白露 秋分【中】 寒露 霜降【中】立冬 小雪【中】 大雪 冬至【中】 小寒 大寒【中春秋礼记正义 汉始以啓蛰正月中雨水二月节汉末三统厯改三统厯谷雨三月节清明节今厯改】
  七十二候
  冬至 蚯蚓结麈角解水泉动 小寒 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雊 大寒 鸡始乳鸷鸟厉疾水泽腹坚 立春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时则训鱼上负冰】 雨水獭祭鱼鸿雁来【吕氏春秋候雁北】草木萌动 惊蛰 桃始华【吕氏春秋桃李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春分 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清明 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 谷雨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 立夏 蝼蝈鸣
  蚯蚓出王生 小满 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芒种 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夏至 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小暑 温风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 大暑 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立秋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处暑 鹰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白露 鸿雁来鸟归羣鸟养羞 秋分 雷乃収声蛰虫坏戸水始涸 寒露 鸿雁来宾雀入水为蛤菊有黄华 霜降 豺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立冬水始冰地始冻雉入水为蜃 小雪 虹藏不见天气气上腾地气下降闭塞成冬 大雪 鹖旦不鸣虎始交荔挺出 【七十二候见于周公时训后魏始载于厯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取以为月令其上则见于夏小正 素问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