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仪象考成

  皇上钦赐嘉名并请于仪之正中子午双环南面镌刻
  乾隆甲子年
  御制清汉字様以垂永久伏祈
  圣训为此谨
  奏请
  防乾隆十九年正月初五日具
  奏奉
  防知道了
  硃笔批出玑衡抚辰仪钦此








  和硕荘亲王【臣】允禄等谨
  奏为销算奏
  闻事先经【臣】等
  奏称观象台添设三辰仪据原任郎中佛保等约估得铸造并运往安设等项办买物料需银八百四十八两三钱四分六厘匠役等工价饭食需银三千四百三十六两二钱四分四厘以上共需银四千二百八十四两五钱九分向广储司领取应用如有余剰核明缴回倘不敷用再行请领统俟工完之日核实报销等因具
  奏奉
  防知道了钦此钦遵在案今制造得三辰仪子午圏二个天常赤道圏一个游旋赤道圈一个过极圏二个四游圏二个大龙牙二根小龙牙四根龙柱二根狮子八个云墪一个地平一件山子四个螺蛳四个直距窥管三根业经运往观象台合对安设讫查铸造三辰仪共实用过铜一万四千零二十四斤五两此内除观象台旧有废铜六千二百二十斤外添用过铸炉处铜七千八百零四斤五两办买物料及匠役工价饭食共实用过银三千五百六十九两八钱四分六厘余剰银七百十四两七钱四分四厘谨将用过铜斤办买物料银两及行取过物料数目另缮清单一并恭呈
  御览俟
  命下之日交各该处查照外余剰银两缴回广储司可
  也为此谨具
  奏
  闻乾隆十九年正月初五日具
  奏奉
  防知道了钦此


  【刑部左侍郎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兼管钦天监事务臣觉离勒尔森工部左侍郎乐部大臣里行兼管钦天监事务臣何国宗】谨
  奏为
  御制仪器吿成恭疏陈
  谢并请编著仪説以垂永久事乾隆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皇上驾幸观象台
  特允荘亲王等所请规放玑衡制造大仪安设台上以
  裨测乾隆十九年正月初五日
  赐名
  御制玑衡抚辰仪三月十六日镌刻清汉文讫钦惟【一】皇上
  道通法象
  学贯天人
  钦若授时齐七政而万邦惟宪
  文明熙载抚五辰而庶绩其凝固已嫓美勲华合符化育矣乃以灵台旧器赤道动静未分前代浑仪天度竒零不尽爰稽古制聿阐新规两极兼三逺绍唐虞遗法七环省二秘参易简真源诚千古之钜观万年之大宝也【臣】等瞻
  天仰
  圣无任屏营抑【臣】等更有请者仪器法理精微功用广大康熙十三年新制六仪告成【臣】监请修仪象志十六卷星度之外仪説附之乾隆九年【臣】监监正戴进贤等因星度尚有未合奏请重修
  皇上勅交荘亲王管理乾隆十七年十一月书成三十
  卷
  赐名
  钦定仪象考成
  武英殿刋刻将次竣事今
  御制玑衡抚辰仪告成伏请仍
  勅荘亲王率同【臣】监编著仪説附成全帙宣付史馆以传永久则理明法备球图共焕光华象显义彰奕禩永为典则矣为此恭疏陈
  谢具
  奏请
  防乾隆十九年三月三十日具
  奏奉
  防知道了着交荘亲王钦此










  和硕荘亲王【臣】允禄等谨
  奏为遵
  防编著仪説恭呈
  御览仰祈
  圣训事乾隆十九年三月三十日【臣】勒尔森【臣】何国宗
  等具奏
  御制仪器告成恭疏陈
  谢并请编著仪説以垂永久一折奉
  防知道了着交荘亲王钦此钦遵【臣】等伏惟唐虞之世
  首重玑衡汉唐以来代有制作我
  朝康熙八年
  圣祖仁皇帝命监【臣】南懐仁新制六仪康熙五十二年命监【臣】纪利安制地平经纬仪精义利用于斯大备我皇上敬
  天法
  祖齐政勤民酌古凖今
  御制玑衡抚辰仪
  颁设灵台用禆测功用广大法理精微【臣】等钦遵圣训编著仪説首仪制次制法次用法次算法成书上
  下二卷并从前具奏所奉
  谕防叙于巻端谨缮稿本恭呈
  御览伏请
  皇上训定交
  武英殿刋刻冠于
  钦定仪象考成之首所有前后监造诸【臣】职名另折开
  列应否载入伏
  谕防遵行为此谨
  奏请
  防乾隆十九年闰四月二十九日具
  奏奉
  防着刋刻钦此

  乾隆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奉
  防开载总理协理考测推算绘图诸臣职名
  总理
  和  硕  荘   亲  王【臣】允 禄
  ︵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臣】鄂尔泰原任经筵讲官刑部尚书乐部大臣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臣】张 照协理
  刑部左侍郎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兼管钦天监事务【臣】觉罗勒尔森工部左侍郎乐部大臣里行兼管钦天监事务【臣】何国宗考测
  原任钦天监监正加礼部侍郎衔【臣】戴进贤钦  天  监  监  正【臣】刘松龄钦  天  监  监  副【臣】鲍友管推算
  兵部郎中留钦天监五官正任【臣】明安图
  钦 天 监 春 官  正【臣】何国卿
  钦 天 监 秋 官  正【臣】孙君徳
  工部主事留钦天监冬官正任【臣】鲍钦辉
  钦  天  监  博  士【臣】鲍懐仁钦  天  监  博  士【臣】路 铨钦  天  监  博  士【臣】白士杰钦  天  监  博  士【臣】钮兆凤钦  天  监  博  士【臣】李 鏊钦  天  监  天  文 生【臣】徐文学钦  天  监  天 文  生【臣】何廷禄钦  天  监  天 文  生【臣】张 肱钦  天  监  天 文  生【臣】鲍懐礼钦  天  监  天 文  生【臣】陈际新绘图
  钦 天 监 五 官 灵 台 郎【臣】欧天瑞钦  天  监  天  文 生【臣】潘从源钦  天  监  天  文 生【臣】金 渊钦  天  监 天 文  生【臣】文有徳















  乾隆十九年闰四月二十九日奉
  防开载总理协理监造诸臣职名
  总理
  和  硕  荘  亲  王【臣】允 禄协理
  原任经筵讲官刑部尚书乐部大臣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臣】张 照太子少保内大臣户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臣】海 望工部左侍郎乐部大臣里行兼管钦天监事务【臣】何国宗工 部右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臣】三 和原任钦天监监正加礼部侍郎衔【臣】戴进贤钦天监监正加三品职衔食俸【臣】刘松龄
  钦  天  监  监  副【臣】鲍友管钦  天  监  监  副【臣】傅作霖监造
  原 任 内 务 府 郎 中【臣】佛 保内   务  府  郎  中【臣】杨作新内   务  府   郎  中【臣】公 义钦  天  监 中  官 正 【臣】何国栋内   务  府   催  总【臣】舒 山原 任 内 务 府 副 催 总【臣】叶文成钦  天   监  博   士【臣】刘裕锡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六
  钦定仪象考成目録    天文算法类一【推之属】卷首上
  御制玑衡抚辰仪説卷上
  卷首下
  御制玑衡抚辰仪説卷下
  卷一
  恒星总纪
  卷二
  恒星黄道经纬度表一
  卷三
  恒星黄道经纬度表二
  卷四
  恒星黄道经纬度表三
  卷五
  恒星黄道经纬度表四
  卷六
  恒星黄道经纬度表五
  卷七
  恒星黄道经纬度表六
  卷八
  恒星黄道经纬度表七
  卷九
  恒星黄道经纬度表八
  卷十
  恒星黄道经纬度表九
  卷十一
  恒星黄道经纬度表十
  卷十二
  恒星黄道经纬度表十一
  卷十三
  恒星黄道经纬度表十二
  卷十四
  恒星赤道经纬度表一
  卷十五
  恒星赤道经纬度表二
  卷十六
  恒星赤道经纬度表三
  卷十七
  恒星赤道经纬度表四
  卷十八
  恒星赤道经纬度表五
  卷十九
  恒星赤道经纬度表六
  卷二十
  恒星赤道经纬度表七
  卷二十一
  恒星赤道经纬度表八
  卷二十二
  恒星赤道经纬度表九
  卷二十三
  恒星赤道经纬度表十
  卷二十四
  恒星赤道经纬度表十一
  卷二十五
  恒星赤道经纬度表十二
  卷二十六
  月五星相距恒星黄赤经纬度表
  卷二十七
  天汉经纬度表一
  卷二十八
  天汉经纬度表二
  卷二十九
  天汉经纬度表三
  巻三十
  天汉经纬度表四
  【臣】等谨案
  御定仪象考成三十二卷乾隆九年奉
  勅撰乾隆十七年告成
  御制序文颁行卷首上下为
  御制玑衡抚辰仪卷第一之十三为总纪恒星及恒星黄道经纬度表卷第十四之二十五为恒星赤道经纬度表卷第二十六为月五星相距恒星黄赤道经纬表巻第二十七之三十为天汉经纬度表按玑衡之制马融郑元注尚书皆以为浑仪是其遗法唐宋而后日以加详然规环既多遮蔽映之患势不能免郭守敬析之为仰二仪人称其便康熙十三年
  圣祖仁皇帝命监臣南懐仁新制六仪赤道黄道分为二器皆不用地平圏而地平象限纪限天体诸仪则地平之经纬与黄赤之错综皆已毕具又
  命监臣纪利安制地平经纬仪合地平象限二仪而
  为一其用尤便
  皇上亲莅灵防徧观仪象以浑天制最近古而时
  度信宜从今改制新仪
  锡名曰玑衡抚辰诚酌古凖今损益尽善仪制凡三重其在外者即古之六合仪而不用地平圏其正立双环为子午圈斜倚单环为天常赤道圏其南北二极皆设圆轴轴本贯于子午双环中空而轴内向以贯内二重之环又依京师北极髙度而上五十度五分为天顶于天顶拖垂线以代地平圈故不用地平圈也其内即古之三辰仪而不用黄道圏其贯于二极之双环为赤极经圏结于赤极经圏之中要与天常赤道平运者为逰旋赤道自经圏之南极作两象限弧以承之测得三辰之赤道经纬度则黄道经纬可推且黄赤距纬古逺今近縦或日乆有差而仪器无庸改制故不用黄道圏也又其在内即古之四防仪贯于二极之双环为四游圈定于游圏之两极者为直距绾于直距之中心者为窥衡防圏中要设直表以指经度及时窥衡右旁设直表以指纬度此则古今所同也又星辰循黄道行每七十年差一度黄赤大距亦数十年而差一分灵台仪象志中所列诸表皆据曩时分度今则逐时加修得岁差真数其三垣二十八宿以及诸星今昔多少不同者并以乾隆九年甲子为元验诸实测比旧増一千六百一十四星亦前古之所未闻宻考天行随时消息所以示万年修改之道者举不越乎是编之范围矣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钦定仪象考成>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仪象考成卷首上
  御制玑衡抚辰仪説卷上
  仪制
  制法











  御制玑衡抚辰仪説卷上之一
  仪制
  全仪
  子午圏
  天常赤道
  赤极经圏
  游旋赤道
  四游圏
  指时度表
  借弧指时度表
  指纬度表
  立表
  平行立表
  平行借弧表
  绾经度表
  绾时度表
  平行线测经度表























  虞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孔颖逹疏曰玑衡者王者正天文之器汉世以来谓之浑天仪者是也马融云浑天仪可旋转故曰玑衡其横箫所以视星宿也蔡邕云衡长八尺孔径一寸下端望之以视星辰盖悬玑以象天而衡望之转玑窥衡以知星宿是其説也上天之体不可得知测天之事见于经者惟此璿玑玉衡一事而已杨子法言云或问浑天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几乎几乎莫之能违也闳与妄人武帝时人宣帝时司农中丞耿夀昌始铸铜为之象史官施用焉江南宋元嘉年太史丞钱乐【陈氏师凯曰钱乐本名乐之孔疏脱之字】铸铜作浑天仪传于齐梁周平江陵迁于长安尚书蔡注曰宋钱乐铸铜作浑天仪衡长八尺孔径一寸玑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转而望之以知日月星辰之所在即璿玑玉衡之遗法也厯代以来其法渐密本朝因之为仪三重其在外者曰六合仪平置黒单环上刻十二辰八干四隅在地之位以凖地面而定四方侧立黒双环背刻去极度数以中分天脊直跨地平使其半入地下而结于其子午以为天经斜倚赤单环背刻赤道度数以平分天腹横绕天经亦使半出地上半入地下而结于其卯酉以为天纬三环表里相结不动其天经之环则南北二极皆为圆轴虚中而内向以挈三辰四游之环以其上下四方于是可考故曰六合次其内曰三辰仪侧立黒双环亦刻去极度数外贯天经之轴内挈黄赤二道其赤道则为赤单环外依天纬亦刻宿度而结于黒双环之卯酉其黄道则为黄单环亦刻宿度而又斜倚于赤道之腹以交结于卯酉而半入其内以为春分后之日轨半出其外以为秋分后之日轨又为白单环以承其交使不倾垫以其日月星辰于是可考故曰三辰其最在内者曰四游仪亦为黒双环如三辰仪之制以贯天经之轴其环之内则两面当中各施直距外指两轴而当其要中之内面又为小窽以受玉衡要中之小轴使衡既得随环东西运转又可随处南北低昻以待占者之仰窥焉以其东西南北无不周徧故曰四游此其法之大畧也今考前史汉初落下闳造浑天仪本无黄道或云贾逵所加或云李淳风所加或云一行所加而宋钱乐之浑仪之制虽有黄道并无黄道经圈其四游圈亦不贯于黄极则亦未尽黄道之用元郭守敬作简仪乃分浑仪而变其制别设立运圏以测地平经纬度而不设黄道圏盖黄道与黄极经圏成经纬设黄道又设经圏则圏多而不便于测故不用黄道而专用赤道圈明正统三年铸铜浑仪简仪于北京即宋元遗法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