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


  三一

  台湾为漳、泉人杂居之地,平时集会,每相戏谑以资谈笑。某庄有庙祀神,泉人以一猪、一羊为牲。漳人见而呼曰:「全猪全羊,真是闹热」!盖「全」与「泉」同音也。泉人以为侮己,顾其徒曰:「将羊移过来,将猪移过去」!则「将」又与「漳」同音也。一捭一阖,机锋相对,真是妙语解颐。

  三二

  俚言俗谚,闻之似鄙,而每函真理。古人谈论,每援用之。『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此武王所引之古谚也。『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此孟子所引之齐谚也。『得时不怠,时不再来』;此范蠡所引之越谚也。七雄之世,处士横议,抵掌而谈,尤多征引。而台湾之谚亦有可取者,如曰『作鸡着掅,作人着秉』;此立志论之言也。又曰:『三代粒积,一旦倾筐』;此失败论之言也。又曰:『卖瓷兮食缺,织席兮困椅』;此自约论之言也。又曰:『三年水流东,三年水流西』;此循环论之言也。余曾捃摭数十语,为之演绎;拟撰一书,名曰「台湾语学上之人生哲学」。

  三三

  俗谚之中,有一痛快语,则曰『有食烧酒也穿破裘,无食烧酒也穿破裘』;此乐天主义也。夫人生世上,不过数十寒暑,而衣食营之、疾病撄之、忧患乘之、妻子萦之,一日之间为欢几何?故曰:『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此刘伶之所以颂酒德而王绩之所以记醉乡也。然台谚复曰:『日出也着备雨来粮』。为未雨绸缪之意,知此者庶不至陷于苦境。

  三四

  天下事之最不平者,莫如「赤脚兮趇鹿,穿鞋兮食肉」之语。汉高、唐太之得天下,何以异是!强者自强、弱者自弱,贫富贵贱之分因之日严而平民苦矣。故里谚曰:『做恶做毒,骑马咯嘓;善讨善食,阉鸡拖木屐』!此不平之言也。何以言之?盗跖横行天下,日杀无辜,竟以寿死!孔子圣人也,秉礼怀仁,而辙环终老!善恶之判,既无可凭,何论强弱?欲持其平,在行公道,所谓见者有份也。人人能任其事、人人能食其力,人人能享其自由幸福而天下平矣。

  三五

  「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二姓合婚,百年偕老」;此定盟之颂辞也。故里谚曰:『嫁护鸡,隶鸡飞;嫁护狗,隶狗走。嫁护乞食,■〈扌官〉葭注斗』。盖以女子从一而终,虽遭困阨,不忍离异。自恋爱之说兴,朝为求凤、暮赋离鸾,而伉俪之情薄矣。他日有研究台湾道德之变化者,当就里谚而求之。

  三六

  多子之愿,自古已然;华封祝尧,曾传其语。盖欲子孙之盛,而室家之昌也。里谚曰:『济囝■〈忄勿〉认穷』。则以诸子长成,各事其业,无忧衣食也。然其反语曰:『济囝饿死父』。此非空言,实有其事,且为数年前事。艋舺妪年七十余,有子七人。长子举武乡荐,虽死有孙;余亦各小康自立。妪爱少子,居其家。洎病笃,舆往长子所,长妇不受,谓丈夫已死,不能任丧事;乃赴次子居,次子亦不受。三子、四子咸推诿,而媪死于道上矣。见者大哗,群肆抨击,少子乃舁归收殓;此真伦常之变。妪非多子,何以至是?里中有生子众多无力养育者,旁人辄为之叹曰:『跋落囝儿坑』;亦可以见其惨状。然则「产儿制限」岂空论哉?

  三七

  青乌之术,其事荒唐;而富人信之,以为既富之后可以增富,子孙且能封侯拜相。尝有亲死不葬,延聘山师,竭力奉承,冀得吉壤。而为山师者多穷骨相,满口胡言;故里谚曰:『背脊负黄巾,亚别人看风水』。「黄巾」为裹枯骨之用,谓不能葬其亲而欲为择葬;亦以喻己事不为,而欲为人谋事也。其晓事者则曰「福地福人居」,更进曰「有天理亚有地理」;可见风水之无用矣。明太祖既得天下,虑人之夺其子孙天下也,命江夏侯周德兴往断宇内天子气。德兴至南安,见石井郑氏祖坟,有「五马奔江」之形,欲毁之。梦一老人告之曰:『留此一脉,为明吐气』!觉而异之,乃止。其后延平父子效忠明室,保存正朔者三十余年;而明之天下竟为长白山下之觉罗氏所夺:此则洪武君臣之力之所不为也。呜呼!帝者之贪愚,亦可笑已(按:「负」古音「倍」。「史记」「夏本纪」:『至于负尾』;「汉书」作「倍尾」,古音通)!

  三八

  台湾处东南海上,潮流所经,寒热互至;故其气候颇与中土不同。而征之里谚,历验不爽。如曰:『六月初三雨,七十二云头』;又曰:『芒种雨,五月无干涂、六月火烧埔』;又曰:『六月一雷止九台,九月一雷九台来』;又曰:『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故老相传,实由经验;田夫渔子,豫识阴晴。此如巢居知风、穴居知雨,有不期然而然者也。

  三九

  风信曰「暴」,亦曰「报」。初起时,谓之「报头」;风力渐大,行船者忌之。「台湾府志」所载有「玉皇暴」、「妈祖暴」、「乌狗暴」、「白须暴」凡数十名,各有时日。如正月初九为「玉皇暴」,相传玉皇诞辰。是日有暴,则各暴皆验;否则,未可凭准。故里谚:『天公那有报,众神藉敢报』。又曰:『乌狗报白须』,言相应也;正月二十九日为「乌狗」而二月初二为「白须」。又曰:『送神风,接神雨』。则以十二月二十四日多风而正月初多雨也。

  四○

  南方患热、北方苦寒,此自然之理也。台南地近赤道,长年温燠。冬春之际,常在华氏六、七十度;有时升至八十余度或降至四十二、三度,不过一、二日而已。里谚曰:『未食午节粽,破裘■〈忄勿〉甘放』。又曰:『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夫,四月寒死健乖新妇』。亦可以见气候之激变矣(按台语呼「牛」为「愚」,与「猪」、「夫」、「妇」叶韵)。

  四一

  淡水为今之台北,前时管地广漠,北自宜兰、南讫大甲,皆淡水厅所辖也。草莱未伐,长年阴雾,罕晴霁。故里谚曰:『淡水是这天,雨伞倚门边』;可以知其多雨矣。建省以来,山岚渐敛,民户日殷,雨虽稍杀;而自冬徂夏,连绵不绝,基隆且称雨港。是其气象之阴晴,与台南迥异矣。

  四二

  禁忌之事,无论文野,环球各族自古留传。苟以俗谚而考之,可以觇民德之厚薄而民智之浅深也。台人之言曰:『七不出,八不归』;此言正月之行事耳。若曰:『■〈忄麦〉借人死,■〈忄勿〉借人生』。则为恻隐之心;虽遇病人借宿,亦不忍拒之也。又曰:『■〈忄麦〉参生疥兮像床,■〈忄勿〉参■〈疒台〉痾对门』;此则恐其感染也。「■〈疒台〉痾」则痲疯,为遗传病,潜伏之期颇久;故谚曰:『会过祖,昧过某』。言能及其子孙也。古人之深晰病理,明知传染而不言传染,虑闻者之寒心耳。家有天痘、肺痨及诸恶症,则禁亲友存问,谓于病者不祥;实则惧见者之不祥,故婉言以拒之。然则此种禁忌,岂逊于卫生昌明之国哉(按台语「同」曰「像」,相像则相同。会,能也;昧,不能也)!

  四三

  台人卫生之法,忌饮生水、忌食未熟之物。故里谚曰:『千滚无癀,万滚无毒』。此种信条,妇孺周知;故少肠胃之病,是诚绝好习愤也。近者「时式」之人,食生鱼、饮冰水,自诩文明;而传染之病多矣。台人又有言曰:『食龙眼放木耳,食蓝茇放铳子』。此二果者消化不易,故禁儿童食之。

  四四

  台湾山川之奇、物产之富、民族盛衰之起伏千变万化,莫可端倪;皆小说之绝好材料也。三百年间,作者尚少。同安江日升氏曾撰「台湾外记」,载郑氏四世事,自芝龙入处以讫克塽归降;而明清递嬗之际、荷兰侵略之图、延平光复之志,收罗殆尽,可谓宏博而肆矣。乙未之役,上海有刊「刘永福守台南」者,道听涂说,且杂神怪,未足以语于著作之林也。比年以来,台人士亦有作者;惜取材未丰,用笔尚涩。唯台南「三六九」小报有「小封神」,为许丙丁所作;虽游戏笔墨,而能将台南零碎故事贯串其中以寓讽刺,亦佳构也。余以幽忧之疾,闭户读书,谢绝外事;因作「板桥夜话」、「雾峰快谈」二书,以记台湾豪族之兴替,书各十余万言。此书刊行,布诸海内,亦可以觇台湾社会之变迁而民族精神之没落矣。

  四五

  「孟子」「齐人」一章,为一短篇小说。余以纯粹台湾语译之,毫无阻滞。曩在台北台湾语研究会上,曾讲孙中山先生之「三民主义」;命会员笔记,语既融和,辞又达意。盖以台湾语之组织自有文法,名辞、动辞、介辞、助辞亦有规律。特浅人不察,以为有音无字,随便乱书,致多爽实;一篇之中,黑白参半,而台湾语之意义失矣。故欲以台湾语而作小说当无不可,但不可为非驴、非马之文章耳。

  四六

  「九尾龟」之「苏白」、「广东报」之「粤讴」,生长其地者类能知之。以台湾语而为小说,台湾人谅亦能知,但恐行之不远耳。余意短篇尺简,可用方言;而灌输学术、发表思潮,当用简洁浅白之华文,以求尽人能知而后可收其效。夫世界进步日趋大同,学术思潮已无国境。我辈处此文运交会之际,能用固有之华文可也、能用和文可也,能用英、法、俄、德之文尤可也;则用罗马字以写白话文亦无不可。但得彼此情素互相交通,虽爱世语吾亦学之。故今之台人士,一面须保存乡土语言、一面又须肄习他国文字,而后不至于孤陋寡闻也。

  四七

  小说未兴以前,先秦诸子多作寓言;庄、列之书,尤工载笔。如「七圣迷途」、「愚公移山」,奇文妙文读之不厌。「台湾府志」「丛谈」有「古橘冈序」一篇,则寓言也;不知何人所作。其序曰:『凤邑有冈山,未入版图时,邑中人六月樵于山,忽望古橘挺然冈顶。向橘行里许,有巨室。由石门入,庭花开落,阶草繁荣;野鸟自呼,房廊寂寂。壁间留题诗语及水墨画迹,镵存各半。比登堂,无所见;惟一犬从内出,见人摇尾,绝不惊吠。随犬曲折,缘径恣观,环室皆径围橘树也。时虽盛暑,犹垂实如碗大。摘食之,瓣甘而香,取一、二置诸怀。俄而斜阳照入,树树含红;山风袭人,有凄凉意。辄荷〔樵〕寻〔归〕路,遍处识之。至家以语,出橘相示,谋与妻子俱隐。再往,遂失其室,并不见橘』。此则陶靖节「桃花源记」之类也。顾彼为渔夫而此为樵客,遥遥相对;且有移家之志,可谓不俗。岂作者亦欲避秦欤?苟有其地,吾将居之。

  四八

  台湾开辟未久,故事颇多。余撰「台湾通史」,极力搜罗,以成此书。其琐细别为「赘谈」,如「打猫」、「打狗」则其一也。先是,延平郡王入台后,以生番散处岩谷,猎人如兽;乃自唐山购来两虎,放之山中,欲与生番争逐。两虎分行,牝者至诸罗之北,番以为猫也,噪而击之,因名其地为「打猫」;牡者至凤山海隅,为番扑死误为狗,而号其山为「打狗山」。此虽荒唐之言,以今思之,足见当时景象。盖当郑氏肇造,拓地未广,政令所及不过天兴、万年,其余则番地也。故番人之以虎为猫,比之「指鹿为马」者尤为有理。

  四九

  台南有「打鼓山十八哈篮」之语;盖谓埋金十八窖,有福者方能得也。按陈小崖「台湾外纪」谓:『明都督俞大猷讨海寇林道干,道干战败,舣舟打鼓山下。恐复来攻,掠山下土番杀之,取其血和灰以固舟,乃航于海。相传道干有妹埋金山上,有奇花异果,入山者摘而啖之,甘美殊甚;若怀归,则迷失道』。

  五○

  林道干既去台湾,窜吕宋;官军复征之,乃走勃泥,攘濒海之地而居焉,号「道干港」。勃泥则婆利,今之婆罗洲。道干虑为人并,铸大炮,以备战守。既成,试放炮裂,被炸死;故台南有「林道干铸铳扑家治」之谚,以言害人自害也(按台语自己曰「家治」,为「咱的」之变音)。

  五一

  鹿耳门在安平之西,荷兰、郑氏均扼险驻兵,以防海道;清代因之。住民数百,佃、渔为生;亦有庙宇祀天后。道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大风雨,曾文、湾里两溪之水漰湃而来,鹿耳门遂遭淹没。三郊商人素为海上贸易,悯其厄,每年是日设水陆道场于水仙宫,以济幽魂;佛家谓之「普渡」。故台南有「鹿耳门寄普」一语即言其事,亦以喻无业者之依人餬口也。

  五二

  吕祖庙在台南市内,前时有尼居之,不守清规,冶游子弟出入其间;众多訾议,遂有「吕祖庙烧金,糕仔昧记提来」之谚。谓晋香者以此为欢场,乐而忘返也。事为有司所闻,逐尼出,改为「引心书院」。

  五三

  延平郡王肇造东都,保持明朔;精忠大义,震曜坤舆。台人敬之如神,建庙奉祀,尊之为「开台圣王」、或称「国姓公」,未敢以名之也。野乘所载、故老所传,颇多神话;为录一二:「台湾志略」谓:『郑氏攻略台湾时,荷兰揆一王梦一丈夫冠带骑鲸,从鹿耳门而入。及觉,则郑氏舟师已由港进。仓皇拒战,遂举城降』。「淡水厅志」曰:『国姓井,在大甲堡铁砧山巅。相传郑氏屯兵大甲,以水多瘴毒,乃拔剑斫地得泉,味清洌』。又曰:『鹦哥山,在三角涌;与鸢山对峙。相传吐雾成瘴,郑氏进军迷路,炮断其颈』。

  五四

  民讴为一种风谣,所以刺时政之得失;「小雅」「巷伯」之诗,已启其端。「左传」所载,尤为刻画:如宋人之讽华元、郑人之歌子产,则其类也。班、范两书,采取尤伙。而台湾亦有一二:蔡牵之乱,俶扰海上。薛志亮为台湾知县,募勇守城,与民同疾苦;而守备吉凌阿号知兵。民间为之讴曰:『文中有一薛,武中有一吉;任是蔡牵来,土城变成铁』。及平,众多其功。咸丰初,安邱王廷干任台湾县,性贪墨,折狱徇私。民间为之讴曰:『王廷干,看钱无看案』!后调任凤山,死于林恭之乱;妻子、臧获被杀者二十有八人,吏民无有顾者:亦好货之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