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绛云楼题跋
绛云楼题跋
目录
序言 八
东涧诗钞小传 郑方坤 九
易笺 十一
何平子禹贡解 十一
聂从义三礼图 十一
宋版左传 十二
左传随笔一 十二
左传随笔二 十三
左传随笔三 十三
左传随笔四 十三
左传随笔五 十四
左传随笔六 十四
春秋繁露一 十四
春秋繁露二 十五
季氏春秋私考 十五
方言 十六
礼部韵略 十六
淳熙九经一 十六
淳熙九经二 十六
书史记项羽高祖本纪后一 十七
书史记项羽高祖本纪后二 十八
前后汉书一 二十一
前后汉书二 二十一
旧藏宋雕两汉书 二十一
高诱注战国策 二十二
李肇国史补 二十二
东都事略一 二十二
东都事略二 二十三
钞本北盟会编 二十四
草莽私乘 二十五
南北记事 二十五
寇徐记事 二十六
米元章记颜鲁公事 二十七
邹忠介公贺府君墓碑 二十七
罗近溪记张宾事 二十八
南城徐府君行实 二十九
吴江周氏家谱 三十
列女传 三十一
广宋遗民录 三十二
于广文崇祀录 三十二
吴越春秋 三十三
舆地歌 三十三
邵北虞筑城议 三十四
张天如立嗣议 三十四
述古堂宋刻书 三十五
王稚子石阙碑 三十五
武林两关碑记 三十五
毛黼季所藏定武兰亭 三十六
毛黼季所藏麻姑仙坛记 三十七
程孝直印籍 三十七
杜苍略史论 三十七
修史小引 三十八
自跋留侯论后 三十九
新序 三十九
杨子法言 四十
文中子中说一 四十
文中子中说二 四十
十家道德经注 四十一
道德经指归 四十一
抱朴子 四十一
眞诰一 四十二
眞诰二 四十二
营造法式 四十二
东坡志林 四十三
傅文恪公大事狂言 四十三
严道彻独寤寐言 四十四
南溪杂记 四十五
沈石天浣花闲语 四十六
丁菡生自家话 四十七
朱长文琴史 四十七
酒经 四十八
菊谱 四十八
文房四谱 四十九
归玄恭看花二记 四十九
怀素草书卷 四十九
颜鲁公自书诰 五十
中书科书卷 五十
李文正公手书东祀录略卷 五十
李忠毅公遗笔 五十一
祝枝山书格古论卷 五十二
詹希元楷书千文 五十三
朱水部诰命墨刻 五十三
黄宫允石斋所作刘招 五十四
黄玄宰书少陵书卷 五十四
董玄宰书山谷题跋 五十五
董玄宰与冯开之尺牍 五十五
李长蘅书刘宾客诗册 五十五
尹子求临魏晋名人帖 五十六
张子石临兰亭卷 五十六
雪浪师书黄庭经 五十七
清明上河图卷 五十七
竹林七贤画卷 五十八
顾与治藏大痴画卷 五十九
黄子久画 五十九
程孟阳画 五十九
李长蘅画扇册一 六十
李长蘅画扇册二 六十
长蘅画 六十三
檀园墨戏册 六十三
郑千里画册 六十三
吴渔山临宋元人缩本 六十四
王石谷画 六十五
王石谷画卷 六十五
为沈石天题高士册 六十六
刘媛画大士册子 六十六
赖古堂宝画记 六十七
黄正义扇 六十八
闻照法师所藏画册 六十八
柳敬亭册子 六十九
本草 七十
唐人新集金刚般若经石刻 七十一
苏眉山书金刚经 七十二
书金刚经后 七十四
宋版法华经 七十四
善继上人血书华严经 七十四
张善士墨书华严经 七十五
大悲心陀罗尼经秘本 七十五
憨山师十六观颂 七十七
憨山大师大学纲领决疑 七十七
宋文宪公壁峯禅师塔铭 七十八
清教录一 七十九
清教录二 七十九
石刻首楞严经 八十
金陵旧刻法宝三书 八十一
十八祖道始颂 八十二
远公明报应论 八十二
华严法会笺启 八十三
藏逸经书标目后记 八十四
无可道人借庐语 八十五
蕅益道人自传 八十六
汰如法师塔铭 八十七
又书汰如塔铭后 八十九
惟谔上座传 八十九
觉浪和尚天界初录 九十
沈石天洞书 九十一
武闇斋印心录记事 九十一
紫柏大师手札 九十三
古源上人募缘引 九十四
屠隆重建破山寺碑 九十四
书修建聚奎塔院殿宇缘起后 九十五
刘西佩放生阁赋 九十七
放生池册 九十七
佛海上人卷一 九十八
佛海上人卷二 九十九
李小友戒杀文 一百
舍田册子 一百零一
坡书陶渊明集 一百零一
王右丞集一 一百零二
王右丞集二 一百零二
高丽板柳文 一百零二
张司业诗集 一百零三
钞本元微之集 一百零三
南丰集 一百零四
东坡先生诗集 一百零四
苏长公文 一百零五
渭南文集 一百零五
明钞本汪水云诗 一百零六
汪水云诗 一百零六
钞本滏水文集 一百零七
王原吉梧溪集 一百零七
归太仆文集 一百零八
怀麓堂诗钞 一百零九
高存之邨居诗卷 一百一十
王司马手简 一百一十
董侍郎文集 一百一十
赵忠毅公文集 一百一十一
傅文恪公文集 一百一十二
王损仲诗文 一百一十二
程孟阳赠汪汝泽序 一百一十三
张子鹄行卷 一百一十三
笑道人自叙陈如松又号白菊道人 一百一十四
张子建奇游草 一百一十四
项君禹雁字诗 一百一十五
项孔彰雁字诗 一百一十五
张日永诗草 一百一十六
练君豫中丞诗卷 一百一十六
汤公让东谷遗藳 一百一十七
刘原博草窗集 一百一十七
顾与治偶存稿 一百一十八
顾与治遗稿 一百一十八
胡白叔六言诗 一百一十九
吴太雍初集 一百一十九
纪伯紫诗 一百二十
程穆倩卷 一百二十
燕市酒人篇 一百二十一
偶书黎美周遂球诗集序后 一百二十二
萧孟昉花烛词 一百二十三
瞿有仲诗卷 一百二十三
梅花百咏 一百二十五
嗜奇说书陆秋玉水墨庐诗卷 一百二十六
徐季白诗卷 一百二十七
西湖竹枝词 一百二十八
题李屺瞻谷口山房诗序 一百二十八
香观说书徐元叹诗后 一百二十九
桃溪诗稿 一百三十
严武伯诗卷 一百三十
严武伯八新诗 一百三十一
严武伯秋日十咏 一百三十二
费所中山中咏古诗 一百三十二
再与严子论诗语 一百三十二
冯子永日草 一百三十四
顾伊人诗 一百三十五
塞上吟卷 一百三十五
观梅纪游诗 一百三十五
邵得鲁迷涂集 一百三十六
宋玉叔文集 一百三十七
赵太史鲁游藳 一百三十八
杜苍略自评诗文 一百四十一
王文肃公南宫墨卷 一百四十一
王周臣文稿 一百四十二
徐仲光藏山稿 一百四十三
施秀才卷 一百四十四
钱础日哀言 一百四十四
张子石湘游篇 一百四十五
吴江赵砥之灵巌偶论屈陶有感诗册 一百四十五
朱漳浦赠言卷 一百四十六
曹能始寿林茂之六十序 一百四十六
陆定尔明诗集句 一百四十七
德馨斋稿 一百四十七
题袁母二序后 一百四十八
李尔承诗 一百四十八
王德操诗卷 一百四十九
袁泰征遗稿 一百五十
邓肯堂劝酒歌 一百五十
为邓肯堂跋丹井诗 一百五十一
山晓窗诗藳 一百五十一
偈庵诗册 一百五十一
杨九皋梅花百咏 一百五十二
冯留仙和和陶诗 一百五十二
顾伊人近诗 一百五十三
遵王秋怀诗 一百五十三
遵王绝句 一百五十四
二叶子诗 一百五十四
二陈子英社诗集 一百五十五
介立诗 一百五十五
后香观说书介立旦公诗卷 一百五十五
官和尚天外游草 一百五十七
南来堂拾稿 一百五十七
南云集 一百五十八
鹤如禅师诗卷 一百五十九
山晓上座啸堂诗 一百五十九
净土咏怀诗 一百六十
雪堂选集 一百六十
梦禅吟 一百六十一
峨眉仙人诗 一百六十二
徐阳初小令 一百六十三
一笑散 一百六十三
李笠翁传奇 一百六十四
玉台新咏 一百六十五
宋版文苑英华 一百六十五
中州集钞 一百六十五
明媛诗纬 一百六十六
钱叔宝手书续吴都文粹 一百六十七
沈石田手抄吟牕小会前卷 一百六十八
皇华集 一百六十八
刘司空同年会卷 一百六十九
同学会言 一百七十
月泉吟社 一百七十
吴门吟社雅集 一百七十一
吉州施氏先世遗册 一百七十二
华州郭氏五马荣归集 一百七十二
姚母旌门颂 一百七十三
丁菡生藏余尺牍小册 一百七十四
为龚孝升书近诗册子 一百七十五
为黄子羽书诗册 一百七十六
留题丁家水阁绝句 一百七十六
元钞本乐府新编阳春白雪 一百七十七
序言
绛云一炬,牧斋缥缃籖题,荡为灰烬,今所传题跋文字,其载初学卷八十三至八十五及有学卷四十六至五十两集外者,零星捃摭,不存什一。弱冠从事搜孖,得有学集初刻卷五十及二刻金匮山房重刻五十一卷本,较其异同,甚多出入。又得黄梨洲评本,勘正讹夺。初刻本诗多三题,文多七首;二刻本则增益诗二十一题,文多九十首。涵芬楼影印入四部丛刊,初据金匮山房本传布。丛刊再版时,征得吾家所藏初刊本,别录金匮山房本校补附行。证余所得两集外,传世抄本,有牧斋有学集补遗一书,较金匮本复有增益。余别藏抄本牧斋外集丁祖荫校正误字甚精二十五卷,则又在三本之外矣。综余钩稽所得,并访求其它佚文,都题跋二百六十五首,汇写成帙,藏诸箧衍。二十年来,未经覆瓿之厄,爰重加校订,传诸墨版。存绛云之鳞羽,补东涧之遗绪,世有好者,傥亦有取于斯乎?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潘景郑识于上海
东涧诗钞小传 郑方坤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为明万历庚戌科进士。以名鼎甲回翔禁林。声华烜赫。莫与为比。俄而巨珰用事。诛锄正人略尽。牧斋以东林眉目削籍归里。崇祯改元。召起田间。不数月。洊登学士。掌内制。骎骎且大用。会枚卜议起。佥壬力齮龁之。竟罢去。已而当轴者修前隙。必欲置之死地。复罗织前科场事以奏。刊章急征。锒铛被体。身填牢户。命如悬丝。终以事无左证。又众口群白其冤。逾年而狱始解。既得释。则筑室拂水之隈。建绛云楼其上。积图书万卷。拥艳姬柳如是。焚香瀹茗。校勘赓酬。修赵德甫李易安故事。当是时。虞山之名满天下。王夷甫琼树瑶林。韩昌黎泰山北斗。不是过也。顾虞山虽负君宗重望。然固为富贵利达士。舆倪鸿宝黄石斋诸公。实熏莸不同器。其生平所最抱恨者。尤在阁讼一节。每一纵谈及之。辄盛气坌涌。语杂沓不可了。逮福王南渡。马阮当国。复思以他途进。及南都不守。万众倒戈。独策马走军营。先臣民上降表。盖其出处本末。与南宋方万里大致略同。不但日暮途远。倒行而逆施也。迨本朝迄未收用。旋以遣归。尤力以明史自任。乃绛云一炬。始叹息于白首有期。而汗靑无日也。悲夫。当虞山之以遣归。有题诗虎邱刺之曰。入洛纷纭意太浓。莼鲈此日又相逢。黑头早已羞江总。靑史何曾借蔡邕。昔去尚宽沈白马。今来应悔卖卢龙。可怜折尽章台柳。日暮东风怨阿侬。词语虽伤忠厚。亦字字实录也。虞山学问渊博。浩无涯涘。其诗昌大宏肆。鲸铿春丽。一以少陵为宗。而出入于昌黎香山眉山剑南。以博其趣。而于北地信阳王李锺谭诸作者。尤排击不遗余力。浮萍草靡之徒。始稍稍旋其面目。本朝诗人辈出。要无能出其范围。诚大雅之扶轮。中流之砥柱也。徒以诗论。固未可与灜奎律髓同类而并观也夫。
绛云楼题跋 清钱谦益撰 潘景郑辑校
易笺
文王明夷。则君可知矣。仲尼旅人。则世可知矣。故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闇斋先生。遘丧乱之余。晚而好易。其于屯之初九六二。复之上九。益之六三。旣济之六爻。极深而研几。恫乎其有余悲也。愀乎恤乎。其犹有余思也。读者观而玩之。文王仲尼之易。于明夷屯难之中。思过半矣。宋有谢石者。以拆字术忤权幸。编管山中。遇异人工斯术者。拜而问之。其人曰。子以字为字。吾以身为字也。余再蒙大难。思文明柔顺之义。自名为蒙叟。读闇斋易笺。窃有谢石之愧焉。书以识之。钞本牧斋有学集补遗题跋
何平子禹贡解
往余捜采国史。独儒林一传。寥寥乏人。国初则有赵子长。嘉靖中则有熊南沙。近见何玄子之注易。私心服膺。以为可与二公接踵者也。玄子之弟平子。作禹贡解。上自山海经。下逮桑郦水经。古今水道。分劈理解。如堂观庭。如掌见指。此亦括地之珠囊。治水之金镜也。昔谢庄分左氏经传。随国立篇。制木方丈。图山川土地。各有分理。离之则州别县殊。合之则寓内为一。吾每叹之以为绝学。今平子殆可以语此。平子其茂勉之。更与玄子努力遗经。兄弟并列儒林。岂非本朝盛事哉。初学集卷八十三
聂从义三礼图
宋显德中。聂从义新定三礼图二十卷。援据经典。考译器象。繇唐虞迄建隆。粲然可征。然如尊彝图中牺象二尊。并图阮氏郑氏二义。而不主王肃之说。先是太和中。鲁郡地中得齐大夫子尾送女器。有牺尊。以牺牛为尊。而聂氏考犹未核。南宋人谓观其图。度未必尽如古昔。有繇然也。此等书。经宋人考定。其图象皆躬命缋素。不失毫发。近代雕木。传写讹谬。都不足观。余旧藏本。出史明古家。此本有俞贞木图记。先辈名儒。汲古嗜学。其流风可想也。有学集卷四十六
宋版左传
宋建安余仁仲校刊左传。故少保严文靖公所藏。其少子中翰道普见赠者。脱落图说。并隐公至闵公五卷。昭公二十一卷至二十四卷。却以建安江氏本补足。纸墨差殊。每一翻阅。辄摩挲叹息。今年贾人以残阙本五册来售。恰是原本失去者。卷尾老僧印记。亦复宛然。此书藏文靖家可六十年。其归于我亦二十年矣。其脱落在未归文靖之前。不知又几何年矣。不图一旦顿还旧观。羽陵之蠹复完。河东之亡再觏。鲁国之玉。雷氏之剑。岂足道哉。此等书古香灵异。在在处处。定有神物护持。守者观者。皆勿漫视之。崇祯辛未七月曝书日跋。初学集卷八十五
左传随笔一
公入而赋。句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句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杜注曰。赋。赋诗也。以赋字为句。则大隧四句。其所赋之诗也。锺伯敬不详句读。误认为左传叙事之辞。加抹而评之曰俗笔。今人学问麄浅。敢于訾讥古人。特书之以戒后学。初学集卷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