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后山谈丛
后山谈丛
○北都官妓歌欧词
文元贾公居守北都,欧阳永叔使北还,公预戒官妓办词以劝酒,妓唯唯,复使都厅召而喻之,妓亦唯唯。公怪叹,以为山野。既燕,妓奉觞歌以为寿,永叔把盏侧听,每为引满。公复怪之,召问,所歌皆其词也。
○美玉不琢
都市大贾赵氏,世居货宝,言玉带有刻文者皆有疵疾,以蔽映尔,美玉盖不琢也。比岁杭、扬两州化洛石为假带,质如瑾瑜,然可辨者,以有光也。
○王曾祖先
王沂公之先为农,与其徒人山林,以酒行,既饮,先后至失酒,顾草间有醉蛇,倒而捋之,得酒与血,怒而饮焉。昏闭倒卧,明日方醒,视背傍积蝨成堆,自是无蝨终身。
○浙西积水浙东高燥
浙西地下积水,故春夏厌雨。谚曰:“夏旱修仓,秋旱离乡。”浙东地高燥,过雨即干,故春得雨即耕,然常患少耳。
○颖谚
颖谚云:“子过母,当暑而凉,水退而鱼潜:皆为大水之候。”颖人谓前水为母,后水为子,水日至日长,势不能大,水定而复来,后水大于前水,为子胜母。水终鱼当大出,河滨之人厌于食鲜,水退而鱼不出,为潜云。
○田理
田理有横直,民间谓之立土、横土,立土不可稻,为其不停水也。
○伯戊樽
许安世家有伯戊樽,如今羯鼔鞚也。
○周阳家金钟
畔邑家令周阳家金钟,容十斗,重三十八斤,以今衡量校之,容水三斗四升,重十九斤尔。
○吴谚
谚语曰:“田怕秋旱,人畏老贫。”又曰:“夏旱修仓,秋旱离乡。”岁自处暑至白露不雨,则稻虽秀而不实,吴地下湿不积,一凶则饥矣。
○寒食面腊月雪为糊
赵元考云:“寒食而、腊月雪水,为糊则不蠧。南唐煮糊用黄丹,王文献公家以皂莢末置书叶间,总不如雪水也。”
○食蛙
霍山曰:“丞相擅减宗庙羔莵蛙。”颜注:“羔,莵、蛙,以供祭也。”《周官·蝈氏》郑康成注:“蝈,今御所食蛙也。”《宋书》:“张畅弟牧有犬伤,医云当食虾蟆,而牧难之,畅为先食。”前世北人食蛙,南人不食也。
○建业文房
建业文房,南唐烈祖节度金陵之别室也,赵元考家有《建业文房书目》,才千余卷,有“金陵图书院印”焉。前卷有“澄心堂”说云:赵元考家有《澄心书日》,才二千卷。与此说相似,但堂房不同耳。
○欧阳五代史之误
欧阳《五代史·周家人传》柴后邢州龙冈人,《世宗纪》又为尧山人;拓跋思恭、思敬,兄弟也,而误作一人。
○冯如晦为县令
司马公休云:“冯如晦为长源令,县人誉之不容口,问政亦不能道也。”
○王回为卫真主薄
王深父为卫真主簿,始至毫州,其守李徽之留不遣。久之,求去,李问其故,曰:“回为卫真主簿,而未尝至治所与吏民相见,以谓不可,故求去耳。”李怒曰:“尔恃欧阳修而慢我!”深父曰:“回之所去,岂待欧阳公而立邪!”卒归卫真。李怒不解,深父遂免去。
○王安石私居如在朝
参寥云:“王荆公私居如在朝廷。忽有老卒,生火扫地如法,誉之不容口;或触灯,即怒以为不胜任,逐去之。”
○太祖军法
士不衣帛,酒肉食肆不近营,太祖之军法也。
○吕余庆知益州
蜀平,以参知政事吕余庆知益州,余用选人,以轻其权,而置武德司,刺守贪廉,至必为验。蜀山有九枝木,传以为异,卒火之。岁余,御札问焉,其赏至银千两,而敕州县捕武德卒即杀之,不以闻。吏贪则降杖集吏民杖之。蜀之富人,皆召至京师,量其材为三等,其上官之,次省员,下押纲。人安其居,不愿东,以疾归,后复遣,如是数四,不使家居也。
○夏竦贪阻喜杀之报
夏英公既卒,其家客鄢陵,邻之讲僧有学解,客尝问之曰:“英公贪阻喜杀,其报如何?”曰:“以教言之,当为龙尔。”未以为然也。他日至京师,遇夏氏故吏,语及其主,曰:“往梦遇公于涂,气貌枯悴,白衣故暗。问其所在,曰为庐山东潭龙尔。”客始惊。其后复至京师,过其故人于兴国寺,其邻有相语曰:“庐山东潭龙已去矣。”客又大惊,往问之、曰:“东潭隐密,人所不至,往岁木皆立槁,人始至其上,潭水清彻,有白龙在焉。夏日之中,水沸而龙死,夜则复生,冬结于冰。数岁,有僧十余,结庐其上,为之诵经。又数岁而龙去,草木复生。英公奉释,故当困厄,复能致僧为之作福。”
○宣仁后不索文思殿物
文思殿奉帝者之私,凡物必具。宣仁后当国九年,不索一物。
○太祖不诛降王
或劝太祖诛降王,久则变生,太祖笑曰:“守千里之国,战十万之师,而为我擒,孤身远客,能为变乎?”
○释从善画而人不可使
释从青人,主某寺之某院,陈讲居众,而静居不出,善画树石,而人不可使。好事者为修供,则量其多少而报之。吕汲公以御史为淄倅,过而请之,不与也。或问之,曰:“后其所事而先其所好,此吾所以不与也。”
○仁宗之丧
仁宗在位四十年,边奏不人御阁。每大事,赐宴二府,合议以闻。仁宗崩,计于契丹,所过聚哭。既讣,其主号恸执使者手曰:“四十二年不识兵矣!”葬而来祭,以黄白罗为钱,他亦称是。仁宗崩,天下丧之如亲,余时为童,与同僚聚哭,不自知其哀也。仁宗既疾,京师小儿会阙下,然首臂以祈福,日数百人,有司不能禁。将葬,无老幼男女,哭哀以过丧。
○宣仁后初临朝
宣仁后初临朝,西戎戒边吏曰:“圣后相司马公,必用仁宗故事。自今后敢以一人一骑人界者族。”
○契丹名相杜防
杜防,契丹名相也,谓和亲为便民,戒契丹世世相受,谨守其约。又虞中国之败约也,凡十年一遣使,以事动中国而坚其约。
○太祖不纳荆湖溪洞
国初,荆湖既平,溪洞皆纳土请吏,太祖不受,廷议独置辰州,岁费四万绢尔。
○元祐执政议河
元祐执政,议河两说,文潞公、安枢密焘主故道,范丞相、王左丞存主新道,士大夫是故者见文、安,是新者见王、范,持两可者见四公也。
○曹彬受李煜降
曹武惠王既下金陵,降后主,复遣还内。治行,潘公忧其死,不能生致也,止之。王曰:“吾适受降,见其临渠犹顾左右,扶而后过,必不然也。且彼有烈心,自当君臣同尽,必不生降,既降,亦必不死一也。”
○常赦
故事:常赦,官典藏人己不赦。熙宁以后,始赦吏罪。元祐七年南郊,赦杖罪。八年秋,皇太后服药而赦,则尽赦之矣。
●卷四
○英宗不罪醉饱失容
故事:郊而后赦,奉祠不敬不以赦论。治平中,郎中缺姓易知素贪细,既食大官,醉饱失容,御史以不敬闻,韩魏公请论如律,英宗不欲也,魏公曰:“今而不刑,后将废礼。”英宗曰:“宁以他事坐之。士以饮食得罪,使何面目见士大夫乎!”
○仁宗礼待燕王
仁宗初即位,燕恭肃王以亲尊自居,上时遣使传诏,王坐不拜。使还以闻,上曰:“燕王联叔父,毋妄言!”久而王闻之,稍自屈,奉藩臣礼。
○仁宗厚养燕王
燕恭肃王轻施厚费,不计有无,常预借料钱,多至数岁,仁宗常诏有司复给,如是数矣。御史沈邀以谓“不可以国之常入而奉无厌之求,愿使谕意”,上曰:“御史误矣!太宗之子八人,今惟王尔。先帝之弟,联之叔父也,每恨不能尽天下以为养,数岁之禄,不足计也。”
○曾巩论王安石
子曾子初见神宗,上问曰:“卿与王安石布衣之旧,安石何如?”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然吝,所以不及古人。”上曰:“安石轻富贵,非吝也。”对曰:“非此之谓。安石勇于有为,吝于改过。”上颔之。
○为学为道
明者无所不知,智者有所知、有所不知,众人所知者少、所不知者多、而强其所不知。智者谓其择而不为学而己,为道则不然,学得于外,思出于意。不足以得之。庄子曰:“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古者谓之蔽蒙之民。”虽然,学与思者,道之助也,士之为道,必始于学。(此段疑有脱误)
○王安石请道
道者吕翁如金陵,过王荆公,而公知之,伏拜请道,翁曰:“子障重,不可。”公又勤请,曰:“我能去障,则为子去之矣。”竟去。以语广陵王某,王曰:“先生何取焉?”曰:“吾爱其目尔。”王以语余曰:“如金陵者,翁之真身也,翁察之久矣,欲度故自往。”余语禅者普仁,仁曰:“障必自去,非人能去一也。渠如此道而不解乎!”
○吕翁像
世传吕先生像,张目奋须,捉腕而市墨者,乃庸人也。南唐后主使工访别本而图之,久而不得。他日,有人过之,自言得吕翁真本,约工图其像而后授之。工后以像过之,客舍市邸,方昼卧,叩关不发,问:“吾像如何?”且使张之,曰:“是也。”相语而觉稍远,已而声绝,发门索之,无见也。意客即吕翁也,乃以所画像献之,今有传焉,深静秀清,真神人也。
○辠罪
辠,《说文》:“从辛从自,言辠人蹙鼻苦辛之优。秦以辠似皇字,改为罪。臣铉等曰:自古者以为鼻字,故从自。”“罪,捕鱼竹网。从网非。”余谓使民自辛,欲其不犯,秦从网非,不失有罪也。辠,古文也,《说文》不当以篆写之。
○服骖乘
驾以二马夹辕,谓之两服,服,供其事也。左右又各驾一焉,谓之两骖,骖副也。总谓之乘,又云驷。騑亦骖也。《说文》云:“骖驾三马。”非也。乘车四马,因以乘为四名,“乘矢”、“乘韦”是也。
○瓠子
瓠子在雷泽黄河故道,今呼为沙河,沙河西北。其迹犹在,土人谓之瓠冈也。
○吴越身丁钱
吴越钱氏,人成丁,岁赋钱三百六十,谓之身钱,民有至老死而不冠者。
○杜衍丁度交恶
杜正献公、丁文简公俱为河东宣抚,河阳节度判官任逊,恭惠公之子、上书言事,历诋执政,至恭惠,曰:“至今臣父,亦出遭逢。”谓其非德选也。进奏院报至,正献戏文简曰:“贤郎亦要牢笼。”文简深衔之。其后二公同在政府,人言苏子美进奏院祠神事,正献避嫌不与。文简论以深文,子美坐废为民,从坐者数十人,皆名士大夫也,正献亦罢去。一言之谑,贻祸一时,故不可不慎也。
○驾崩外官举哀之制
元祐八年九月六日,奉太皇太后遗诏,实以三日崩。知州事龙图阁待制韩川,公服金带,肩舆而出,以听遗诏。既成服,又欲改服以治事,僚佐谏之而止。余为儿时,闻徐父老说庄献上仙,李文定公为守,两吏持箱奉遗诰,公步从以哭,自便坐至门外。嘉祐末,先人为冀州度支使。知州事、皇城副使王易经用乾兴故事,遗诏既至,王召见先人,便服持遗制,哭以示先人,遂下发衫帽,勒帛以听宣制,是日成服。元丰末,余客南都,留守龙图王学士益柔,择日而成服。士大夫家居者皆会哭于府庭。张文定公方平致仕于家,举哀于近寺。宦者李尧辅言:“上散发解带,袜而不履。”
○汞不胜玉
汞浮百物,而不能胜玉,可以试玉一也。
○刘几与花日新游
秘书监刘几好音,与国工花日新游,是时监贵幸,其弟卫卿谏,不用,乃戒门下勿通。监约鸣管以自通,卿又使他工横吹于门以误之。凡数奏而不出。卿又告之,监曰:“非也。”语次而工至,横管一鸣,监笑曰:“此是也。”乃走出。
○张旭颜真卿出师成家
世传张长史学吴画不成而为草,颜鲁公学张草不成而为正。世岂知其然哉!盖英才杰气,不减其师,各自成家,以名于世。使张为画,吴既不可越,功与之齐,必出其下,亦争名之弊也。
○青杨生从释从学画
青杨生好画,而患其不能别也,释从有画名,而从之学。有以画来,必召杨而教之:此其所以为能,此其所以为不能也。杨有得焉,而谓杨曰:“尽子所知,才得其半,何则?以子之不能画也。”
○张詠闻丁谓逐寇准而自污
乖崖在陈,一日方食,进奏报至,且食且读,既而抵案恸哭久之,哭止,复弹指久之,弹止,骂詈久之,乃丁晋公逐莱公也。乖崖知祸必及己,乃延三大户于便坐,与之博,袖间出彩骰子,胜其一坐,乃买田宅为归计以自污。晋公闻之,亦不害也。余谓此智者为之,贤者不为也。贤者有义而已,宁避祸哉!祸岂可避耶?
○丁谓计阻张詠
乖崖自成都召为参知政事,既至而脑疽大作,不可巾幞。乖崖自陈求补外,真宗使软裹赴朝,乖崖曰:“岂可以巨一人而坏朝廷法制耶!”乃知杭,而疾愈,上闻之,使中人往伺之,言且将召也。丁晋公以白金千两贻使者,还言如故,乃不召。
○庞籍服元昊
外大父庄敏公为鄜延招讨使,元昊效顺,公召李诚之问其信否,诚之曰:“元昊数欺中国,故疑之,今则可信也。元昊向得岁赐而不用,积年而后叛,今用兵数岁,虽战屡胜,而所攻不克,田里所掠,不办一日之费,向来之积费已尽矣,故罢兵尔。然公毋以为功,归之朝廷,则兵可罢,窃计诸公不以此与人也。”公未以为然。既而果遣两人,以他事使虏,过延,问:“朝廷议罢兵云何?”皆曰“不知”。及还,与虏使王延寿来,公召会两人,同延寿来意,又曰:“不知。”公曰:“延寿黠虏,与君来而君且不知耶?”召裨将曰:“问延寿何来,吾为将而不与知邪?亟书所奏事来,不然且遣还!”两人大惧,乃以情告,愿还使者。公曰:“军令不可反,君自止之,而书其事来!”两人具以事闻。公自是异李焉。元昊既效顺而不肯臣,请称东朝皇帝为父,国号“吾祖”,年用私号,求割三州十六县地,朝议弥年不决。既而报书,年用甲子,国号易其一字。虏使过延,公坐堂上,召虏使立前而谓曰:“尔主欲战则战,今不战而降,则朝廷所赐藩臣诏与颁朔封国,皆有常制,不必论。自古夷狄盗中国之地则闻之,未闻割地与夷狄也。三州十六县,岂可得邪!”使曰:“清远故属虏,且坟墓所在,故欲得尔。”公曰:“中国所失州县,今未十年,若论坟墓所在,则中国多矣。”使语塞。公曰:“尔主既受封。岁禄多少,此则可议,余不足论。”虏使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