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苌楚斋随笔
苌楚斋随笔
论随园诗话
《随园诗话》论诗之语,颇多妙谛,论作诗之法,亦甚详备,固宜脍炙人口,流传极盛。惟其中雅俗并陈,瑕瑜互见,自秽其书,致为通人诟病。虽所标举,不离性灵之说,亦不致与《诗》教大乖,诗学本广大,故不妨有此一说也。声木夙嗜此书,以为解人之语,无一不解,然亦颇病其芜杂。因钞取其中论诗、论作诗之语,可为矜式者,分为三卷,名之曰《随园诗话选腴》,以备观览。不意亦有先我而为之者,桃源玉堂居士袁洁,撰有《蠡庄诗话》十卷,嘉庆乙亥,自刊袖珍本。其自序云:「予嫌《随园诗话》太冗,曾为去其芜杂,存其精华,另成一帙。将谋付梓,为张伯良所阻。」云云。是当时袁氏已有删本,惜未刊行,不知其体例与予之编辑体例如何。予之书,聊为一清耳目,计与(张)[袁]氏同意也。
周兰外传
周兰字云将,祥符人。其外甥冒鹤亭征君广生,撰《舅氏周君外传》,中有云:「君好为狭邪游,所得金,随手辄尽。娶于祝,无子,复以小故,终成沟水,坐是益放废。往来沪上,与酒徒数人,醉后大呼,脱帽掷地,谈论当世人物,滑稽任诞,佐以排调。所为侧艳之词,曲中流播。一时知名之妓,歌裙舞扇,皆君题徧,有以不得君一顾为恨者。」云云。见《小三吾亭文甲集》。声木谨案:周兰之言行若此,冒广生不为之讳,直书无隐,亦各家古文中,罕见罕闻者。
论论语太宰
《论语》「太宰问于子贡曰」,注家谓「太宰」或吴或宋,未可知也,云云,在注经之家,立言矜慎,原属如此。声木谨案:大宰之官,见于《左传》者,虽宋吴皆有,然「太宰问于子贡」,确为吴太宰嚭无疑。哀公七年《左传》:「太宰嚭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辞。」十二年《左传》:「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公不欲,使子贡对曰。」又:「子服景伯谓子贡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今吴不行礼于卫,而藩其君舍以难之,子盍见大宰。』乃请束锦以行。语及卫故,太宰嚭曰。」云云。是六年之间,子贡已三见吴太宰嚭。虽所问之时不可考,然问者必为吴太宰嚭,又必在哀公七年至十二年无疑。宋虽亦有太宰,子贡与宋太宰,并无往来酬酢之事。即从厄陈蔡,微服过宋,未必尚有太宰问夫子于子贡,可断言矣。
诗法萃编论诗语
石印许麟篆□□印芳,编辑《诗法萃编》十五卷,光绪十九年八月自刊本,甲寅□月,云南图书馆编辑《云南丛书》复刊本。其自序云:「诗文高妙之境,迥出绳墨蹊径之外,然舍绳墨以求高妙,未有不坠入恶道者。故知诗文不可泥乎法之述,要贵得乎法之意,且贵得乎法外意,乃善用法而不为法所困耳。」又云:「以诗话著录者,无虑数百家。大抵谈格调,或病空疏琐碎,陈轨则,或病胶固穿凿,搜章摘句,多病芜杂,校短量长,多病乖僻。如斯之类,仅资浏览,无取师法。」云云。以上数言,不特诗文之道尽于是,诗话之言亦尽于是。诗话本只供浏览,不能尽为师法之用也。
王柏心焚五十岁以前诗
监利王子寿比部柏心,撰《百柱堂全集》五十三卷,高可盈尺,可谓宏富矣。其五十岁时,尽取其生平诗稿焚之,曰作诗从今日始,盖自五十,始悟学诗之门径。能尽焚往日之稿,可谓勇猛有决心,宜乎当日以文学为两湖大师。语见长洲顾道穆二尹复初《乐余静廉斋诗稿》自序,二尹系同时之人,知之必谂也。
论词苑丛谈等不注出典
徐电发太史釚,吴江人,工诗词,辑词家掌故,分七门,成《词苑丛谈》十二卷。温陵丁雁水中丞炜为之刊行,原本罕见。《海山仙馆丛书》内虽亦有,但非购全书,不得见也。近年有正书局有排印袖珍本。据太史自序,闽县周雪客□□在浚亦有是辑,因请得其本而荟萃之,则二人所同辑,卷端宜列周在浚名。仅于序中一言之,虽非攘善,实未能公允。《四库提要》亦未云及周在浚所同辑,实属编辑之疏。朱竹垞太史彝尊,病其捃摭之书未注明书目,类于剿取前人之说,以为己出者。太史未及一一追遡原委,仅就记忆者分注之,自言已得十之二三。以声木观之,仅得百之四五而已。明薛虞畿撰《春秋别典》十五卷,国朝孙渊如观察星衍为之补注出典。以声木观之,已得十之七八,亦未能完全无缺。事隔二百余年,出于后人追补,尤属难能可贵。若有人能为太史补注出典,亦词苑之佳话,艺林之盛事也。
戚学标撰述
《回头想》四卷、《回头再想》四卷、《回头再想想》四卷,戚学标着。学标字翰芳,号鹤泉,太平人,乾隆辛丑进士,官河南涉县知县。声木谨案:学标在干嘉时,以博洽攻汉学名。撰述宏富,已刊行者,有《毛诗证读》□卷、《读诗或问》□卷、《四书偶谈内编》二卷、《外编》二卷、《续谈内篇》二卷、《外编》二卷、《溪山讲授》二卷、《汉学谐声》廿四卷、《说文补考》□卷、《又考》□卷、《三考》□卷、《三台述异记》二卷、《台州外书》廿卷、《字易》二卷、《鹤泉文钞初集》二卷、《续集》九卷、《景文堂诗》十三卷、《三春日课》一卷、《鹤泉集杜》四卷、《集李》二卷、《集唐初编》一卷、《续编》三卷、《集句丛钞》四卷、《溪西集》一卷、《仙源诗余》一卷、《三台诗话》二卷、《风雅遗闻》四卷、《三台诗余》三十二卷、附《诗余》二卷、《续录》四卷、《近录》一卷、《太平县志》十八卷。可谓多矣,并非不学无术者可比。不知当日何以以极俗极熟里巷无稽谰言,用以名书,是真理之不可解者。虽未得见原书,以义例测之,或笔记及小说之类。虽即小说,亦不应以此等谰语名之。纪文达公《阅微草堂笔记五种》,命名何等典雅,真堪为百世师也。
国朝以消夏名书
国朝之书,以「消夏」为名者,始于孙承泽撰《庚子消夏记》八卷,高士奇撰《江村消夏录》三卷,吴荣光撰《辛丑消夏记》五卷,皆以评品书画碑帖为事,固消夏之韵事也。降而至于黄任撰《消夏录》二卷,谢甘澍撰《消夏集》二卷,郭麐撰《樗园消夏录》三卷,易之以言诗,或亦消夏之一道也。江瀚撰《吴门消夏记》三卷,纯似笔记之体,名虽「消夏」,体例又易矣。如是,则无一事不可以消夏,无一书不可以名「消夏」矣。
五经岁徧斋校书三种
翟文泉□□云升,东莱人。向只见其字迹,工八分书,不知其为校勘家也。文泉有《覆校穆天子传》六卷、《补遗》一卷、《校正古今人表》(一)[九]卷、《焦氏易林校略》十六卷,统名《五经岁徧斋校书三种》,道光十二年五月自刊本。流行不广,见者颇稀,声木故表而出之,详列其书名、刊本、年月于此。
随笔卷二
论论史各书
南宋邓肃等论扬雄
彭玉麟与其妻邹夫人
论纪氏嘉言
远混天碧出典
论静志居诗话
刘大櫆送姚鼐序摘录
论台州书目
查慎行等论诗语
唐殷璠编丹阳集目录
制造局四书白文
同治癸酉推恩大员老亲
倪钊撰述
四部丛刊
陆游挟妓为妾
论晋献公
五子登科
吴荣光撰述
张佚七女能诗
论宋太宗
论春秋齐姜女
故旧文存序摘录
伍肇龄掌教事
本邑人统带庆字军五营
论茶余客话
论殉葬
论苏辙文
论纪昀
苌楚斋随笔卷二
庐江刘声木十枝撰
论论史各书
论史之书,前人著述,皆零星小种,大部头书,首推南宋胡寅《读史管见》三十卷。虽屡经《四库提要》驳斥,人人责以周孔,未免太过,终为史论中一大观。致堂先生生当南宋,正值圣教凌夷,伦常乖舛,人心变幻,忠佞混淆,目击心伤,痛切言之,不觉大声疾呼,主持太过。纪文达公昀,生当我朝全盛之时,声明文物,伦教纲常,正修明之时,自觉其言之太苛。声木生逢季世,较之致堂所处之时,又有霄壤之别,颇觉其论惬理餍心,言之非过,读之有余痛焉。厥后明锺惺撰《史怀》廿卷,王文简公笔记盛称之,谓其议论甚佳,惜久无传本。垂老得《湖北丛书》刊本,论至西晋为止。宋王应麟《通鉴答问》五卷,亦论至汉元帝为止,皆不全之本。《史怀》所论,陈腐相因,无足发人深省。国朝王夫之撰《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沙张白撰《读史大略》六十卷。张文襄公之洞《劝学篇》称:王氏史论,语好翻案,意多独断。声木私谓:千古史论大书,终当以王氏为冠。其议论精微确凿,实能开拓千古,心思推倒一时豪杰,绝非他人枝枝节节所可比拟。《宋论》尤为精确,借宋论明,言之至为沉痛,镂心镌肝,更非他人所能道其只字。其文笔纵横排宕,无孔不入,无坚不摧,无理不透,其魄力全由韩苏得来。即此史论,已足独立千古矣。
南宋邓肃等论扬雄
扬雄,后世以其能文,极力为之文过。朱子《纲目》书「莽大夫」,人心为之大快。不特此也,南宋邓肃,独指为叛臣,无可容于天地之间。张维屏亦谓刘歆阿莽,扬雄谀莽,皆名教之罪人,歆之罪彰,雄之恶隐。韩昌黎乃谓雄为圣人之徒,以雄与孟子并称,曰轲雄,实为大谬。好其文,并及其人,欲使其弥天罪恶消灭于无形。其颠倒是非,淆乱黑白,居心尚堪问乎。
彭玉麟与其妻邹夫人
久闻衡阳彭刚直公玉麟与原配邹夫人失和,终身不相见,近阅王壬秋太史闿运《湘绮楼诗文集》,言之甚详,爰记之于此。其诗集中有《邹夫人挽词》三首,并自注云:「夫人适彭数年,有子矣,忽不见答。同居未尝相面几三十年。偶还母家,遂卒。」云云。其文集又有刚直公行状,内云:「邹夫人朴拙失姑爱,终身无房室之欢。自太夫人卒后,遂不相面。」云云。《邹夫人墓志》则称之曰:「无故见弃。」云云。据王氏所云,邹夫人以朴拙见弃,无他失也。其挽词三章甚哀艳,备录于后。诗云:「懿德传柔顺,归终倍可哀。黼帷虽路寝,鸾镜恨泉台。有子庄姜羡,无家卫女回。空留一品服,画箧不曾开。」二云:「人传乔氏婿,富贵美风流。昔嫁经贫贱,相思泣好仇。兰芝无罪过,苏蕙有痴愁。幸奉泥金诏,君恩百代留。」三云:「忧损犹中寿,劬劳定此生。感深涟水曲,梦醒浙潮声。大莫何欣戚,甘贫忘宠荣。秋霜孤子泣,难尽哺乌情。」
论纪氏嘉言
《纪氏嘉言》一书,曩于《曾文正公文集》中,见是书序,渴望久之,深以未得见为憾。甲寅年,于书坊架上,无意中得之。书凡四卷,袖珍本,道光丙午,北京琉璃厂校刊,原板即存厂西门内路北延寿庵斌升斋。书为宛平徐春泉□□摘录纪氏原文,加以圈点,后又附春泉自识数语或数十语不等。虽意在劝惩,颇疑其为俗书。纪文达公原文,旁敲侧击,左宜右有,正意转含蓄不露,使读者于言外得之,曲尽文字之妙。推纪文达公当日著书之意,本为中材以上者示以劝惩,并非欲家喻户晓,为中人以下言也,故行文用笔,不妨如此。徐氏不明此旨,每段后识数语,明揭题旨,又或增以他事,尽为中人以下之人言矣,是不特画蛇添足,且恐佛头着粪 不知曾文正公何所取而为之序,诚所未喻。岂以当时大乱初平,人心未固,不能不取于因果报应之说,以补王化所不及。曾氏序文谓:「世风日漓,无欲而为善,无畏而不为不善者,不可得已。苟有术焉,可以驱民于淳朴而稍遏其无等之欲,岂非士大夫有世教之责者事。」云云。作序之意,或在斯乎。
远混天碧出典
先文庄公于粤匪乱后,约在同治六七年间,购得无为州徐姓屋居住。旧有楼一所,悬「远混天碧」四字榜额,为本地乱前书家李旦初先生旭所书,字体仿米芾,颇有雄杰气概,遂仍之,因以「远碧」名楼,为藏书所。声木谨案:柳子厚《永州新堂记》中,有「迩延野绿,远混天碧」之语,李旦初先生题榜,盖即用其语。旦初名氏,见于宛平查为仁心谷《莲坡诗话》中,称其书法奇崛,信不诬也。
论静志居诗话
诗话之编,始于欧阳文忠公,自宋以来,无虑百家。大抵皆一知半解,词组单词,虽云扬榷风雅,标示诸法,悉在可有可无之间,从未有如我朝朱竹垞太史彝尊所撰之《静志居诗话》二十四卷。虽名曰「诗话」,所有胜朝三百年诗学源流,升降转移,风气淳薄,人情变幻,悉具其中。搜罗广博,议论精严,评隲允协,允为历代诗话之冠,固非他家一枝一节所能比拟。实由于太史学问渊富,兼工诗古文词,故能有此鸿编巨制,洵非他人所能学步也。
刘大櫆送姚鼐序摘录
桐城姚姬传郎中鼐,以古文名天下,不特当时负重名,少时即已惊其长老。盖虽有学力,实亦因天授所致,非偶然也。刘耕南广文大櫆《海峯文集》中,有《送姚姬传南归序》,于其年少未娶时,已推崇备至,因节录其中一段以志之。文云:「姚君姬传,甫弱冠而学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姬传,余友季和之子,其世父,则南青也。忆少时与南青游,南青年纔二十,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其后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归与姬传相见,则姬传之齿已过其尊府与余游之岁矣。明年,余以经学应举,复至京师。无何,则闻姬传已举于乡而来,犹未娶也。读其所为诗赋古文,殆欲压余辈而上之。」云云。亦可见其当时之倾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