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芦浦笔记
芦浦笔记
右洵直,姓胡氏字次鱼,乡曲前辈,登科仕至别乘。
○内长文
汉武帝元朔三年,诏曰:“夫刑罚所以防奸也,内长文所以见爱也。”张晏曰:“长文,德也。”师古曰:“诏言有文德者,即亲内而祟长之,所以见仁爱之道。”鲁氏《自备》载:章子厚家藏古本《汉书》,“内长文”,乃是“而肆赦”字。盖“而”讹为“内”,“肆赦”皆缺偏旁而为“长文”。诏云“其赦天下”,意甚明白。
右鲁氏字子明,自号笑坞老人,临江乡先生也,著书名《自备》云。
○性善辨
《孟子题辞》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正》。予乡新喻谢氏,多藏古书,有《性善辨》一帙,则知与《文说》、《孝经》、《为正》,是谓四篇。
○汉砖
曩于周益公坐间,出示汉五砖,皆得于剑州梓潼县,因记其文,公亦书于后,并录之。
《谢君砖》。其文云:“元和三年五月甲戌朔,谢君久造此墓。”
按:元和之号,惟汉章帝、唐宪宗有之。宪宗之三年,其五月则壬午朔也,而此甲戌其为汉隶不疑。
《扈君甲砖》。其文云:“持节使者、北宫卫令扈君千秋之宅,建武二十八年五月丙午,工李邑作。”
《乙砖》。其文云:“北宫卫令扈君万秋宅。”皆篆文。
汉北宫卫士令,秩六百石。以《长历》考之,是岁壬子,下到今淳熙壬寅,一千一百二十载矣。
《范君甲砖》。其文云:“嗟痛明时,仲治无年,结亻重孳孳,履践圣门,智辩赐张,□噍孔言,宽博□约,性能渊泉,带徒千人,行无遗愆。”
《乙砖》。其文云:“德积未报,曷尤乾巛,茂而不实,颜氏暴颠,非独范子,古今皆然,相貌睹形,列画诸先,设生有知,岂复恨焉。
汉范君阙旁,耕者尝获巨砖二,皆为当路取去,惟拓本传于好事之家。乙砖仅存,此范君墓中之铭。《晁错传》:“公卿言邓先”,师古曰:“邓先犹言邓先生也。”列画诸先者,岂非墓中列画古贤士,如武梁石室之类邪?先儒谓谢始为志铭,此可证其误。《梓潼城砖》。其文云:“梓潼城。”
篆文皆反,一砖之重至□斤,岁月虽无所稽,然字画劲奇,决非近古所能作者。
●卷三
○负兹
《公羊传》桓公十六年:“属负兹”。注曰:“天子称不豫,诸侯称负兹,庶人称负薪。莫知兹为何物。”予观《史记周纪》:“卫康叔封布兹。”徐广曰:“兹,藉席之名。诸侯病曰负兹。”然后知兹乃席也,与负薪盖有等级。
○折俎
《左传》宣公十六年:定王享士会,淆。武子私问,王召云云,“享有体荐,宴有折俎。”襄公二十七年:宋人享赵文子,司马置折俎。皆释云:“折,之设反,体解节折,升之于俎也。”今人送馈,例用折俎,恐非此义。
○潜火
州郡火政必曰潜火。《左氏襄公二十六年》:“王夷师”。释谓:“火灭为熠。熠,将廉切。”或者当用此字。
○贤关
董仲舒《贤良策》:“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颜曰:“关,由也。”世人乃以太学为贤关,则谬矣。
○仁频
司马相如《上林赋》:“仁频并闾。”徐广曰:“频,一作宾。”小司马《索隐》音宾。颜师古曰:“即宾良也。”今观韩子苍《次抚州高使者韵》凡四首,一云:“李侯梨座,风味胜仁频。”乃与“雨频频”、“三顾频”同押,然则恐未之考耳。
○乾鹊
《漫录辨误论乾鹊音干为无义》:《广韵》有干鹊亦起于后人,惟王荆公以为雁字意,见于“鹊之疆疆”,甚为得理。然《绀珠集》载:乾鹄云,鹊之别名,音干。又何邪?
○紫荷
《漫录》载:刘伟明《赠熊本待制诗》“西清寓直荷为橐”,欧阳文忠《回吴舍人启》以“红药翻阶”对“紫荷持橐”,皆为误。然又引《隋志》,尚书录令仆射、吏部尚书,朝服缀紫荷,录令左仆射左荷,右仆射、吏部尚书右荷,以俟博识者。
予考《晋舆服志》:八座尚书荷紫,以生紫为袷囊,缀之服外,加于左肩。所谓荷囊乃负荷之荷。然则《隋志》载紫荷、左荷、右荷,要知亦是负荷,分明非芰荷之荷也。
○糊名
《漫录事始门》载:取士至仁宗时,始有糊名考校之律。
然尝记唐武后时,以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恐出于此。
○裴二端公
《漫录事实门》载:鲍彪《杜诗谱》论《湘江宴饯裴二端公》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诗》,皆不著裴二端公为何人。偶读蒋参政之奇《武昌怡亭序》云“裴虬作铭”。又浯溪唐贤题名有“河东裴虬为道州刺史”,始知所谓裴二端公者,虬也。以上吴说如此。
按杜诗有《送裴二虬作尉永嘉》,今《暮秋遣兴诗》自有“忆子初尉永嘉去”之句,即可见也,何必他证?
○振字
《漫录》载颜师古《匡谬正俗》曰:“赈济当用振字。”《说文》曰:振,举也,救也。诸史传振给、振贷,并以饥馑穷厄,将就困毙,故举救之,使存立耳。但未有所据。按《左传》文公十六年楚人出师,“自庐以往,振廪同食”注:“振,发。廪,仓也。”然则当以《左氏》为证。以上吴说如此。
《周易蛊卦》:“君子以振民育德。”注:“振,济也。”何不引此,岂偶忘邪?
○山谷南还误
《漫录说诗门》云:山谷南还至南华竹轩,令侍史诵诗版。
按南华在韶州,属广东。山谷谪宜州,属西路,且卒于宜,而曰南还,何邪?
○漫录书人官位差误
《事始门》载“宋莒公以宋元宪为宗衮”。今考元宪即莒公,当作宋次道。
又《地理门》载《闽中记》,南台沙合出宰辅。其间举吴丞相育、吴枢密充。《记事门》载吴侍郎待问生四子,参政育、枢密充。考《元辅表》,熙宁元丰间,充尝为相,而育特执政。今互言之。
又《说诗门》载丞相冯当世少尝薄游。《记事门》云,大丞相冯当世记富家翁有宅。《记文门》云,冯当世丞相《答伯庸诗》,然当世未尝为相。
又《事实门》载参政蒋之奇《武昌怡亭序》,而蒋未尝参政,当作枢密。
凡此,岂皆笔误邪!
○晋人吊丧弹琴作驴鸣
晋人放旷,至于吊丧亦出礼法之外。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此二事如一。又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王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孙子荆后来,临尸恸哭毕,向灵床曰:“卿常好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亦复相类。”
○雁行
《礼记王制》:“兄弟之齿雁行。”《史记魏世家》:无忌谓魏王:“请为天下雁行顿刃。”《韩世家》:陈轸言:“必不为雁行以来。”《索隐》曰:“旅进也。”晋庾中郎与王平子雁行。庾乔元日朝贺,不肯就列,曰:“乔忝为端右,不能与范兴话为雁行。”
○打字
欧阳公《归田录》云:世俗言语之讹,而君子小人皆同其谬,惟打字耳。如打船、打车、打鱼、打水、打饭、打衣粮、打伞、打黏、打量、打试,触事皆谓之打。《漫录》以释文取偏旁证之,谓打字从手从丁,盖以手当其事者也。
此说得之矣。然世间言打字尚多:左藏有打套局,诸库支酒谓之打发,诸军请粮谓之打请,印文书谓之打印,结算谓之打算,贸易谓之打夥,装饰谓之打扮,请酒醋谓之打醋、打酒,盐场装发谓之打袋,席地而睡谓之打铺,包裹谓之打角,收拾为打叠,又日打进。畚筑之间有打号,行路有打伴,打包,打轿。负钱于身为打腰。饮席有打马,打令,打杂剧,打诨。僧道有打化,设斋有打供。荷胡床为打交椅,舞傩为打驱傩。又宋歌曲调:“打坏木楼床,谁能坐相思。”又有打睡,打嚏,打话,打闹,打斗,打和,打合(读作阁),打过,打勾,打了,至于打糊,打面,打饼,打线,打百索,打绦,打帘,打荐,打席,打篱巴。街市戏谑有打砌、打调之类。因并记之。
○饣迅盆
今人祠祭或燕设,多以高架燃薪照庭下,号为“生盆”,莫晓其义。予因执事合宫,见御路两旁火盆皆叠麻饣迅,始悟为“饣迅盆”,俗呼为生也。
●卷四
○孙叔敖碑
楚相《孙君碑》,不见书撰人名氏。考《史记》本传,列于《循吏》之首,独载改币高捆事为详,而碑则略之。埋蛇阴德,仅书于刘向《新序》。属于云云,则在《优孟传》,然其文意皆不同。碑谓生于季末,仕于灵王,则谬矣。且庄之后,为共、为康、为郏敖,历三世凡五十年,始为灵,安得仕于灵卒后数年,而庄复封其子邪?六一先生跋,喜其得叔敖之名,兼以集录,二十年求之博且勤,乃得之,故不暇订正耳。
○周府君名
汉《周府君碑》,六一先生凡三四首跋,最后方辨其名煜。蒋颖叔作《武溪深》,乃谓名煜,且押之韵。盖石古剥落,以其形似求合于君光之字,故云尔。《曾南丰集》顾云:“从知韶州王之材得此碑,书来曰:‘按曲江县图经,名晰’。”则并与其形似而不辨,何至遽信而以六一为未详考邪。
○中阳里
《汉高祖纪》,沛丰邑中阳里人也。盖里名中阳。今《汉书标注》乃题云沛、丰邑中。岂公是先生误笔邪?因以知史笔无羡字。
○心经
释氏《心经》,其中自云般若波罗蜜多,盖梵语也。尝观六一先生《集古跋》中,乃书“多心经”。经为多心何以为佛?恐公误笔尔,因书以祛见者之惑。
○羹子国
夔州,春秋时巴子国也。今人言夔州,以至文字间率曰夔子国,而不知其误,往往以刘禹锡为证。余考禹锡之记云:“夔,子国也。”其文意谓夔乃子国,盖是两句。误以传讹,因不复辨,殊不知夔子国今实在归州。
○扬州
《广陵志》载扬之得名,李巡以为江南之气躁劲,厥性轻扬。《隋志》亦谓江都人性躁劲,风气果决,平陈之后,颇变淳质,俗敝稍愈于古。盖尝疑之,禹别九州,扬居其一,历三代秦汉隋唐,虽更徙分合不常,而名终勿易。
谂如前说,则隋以前扬人举非良士美俗矣。是岂古圣人所以名州之意邪?考《太康地记》,谓东渐太阳之位,履正含文,天气奋扬,故取名焉。余尝为《续志》引斯言以冠篇首,因为一洗躁劲轻扬之耻云。
○巴丘
《漫录地里门》载,巴丘县以巴山得名,县有巴山故也。巴丘,晋属庐陵,梁改置巴山郡,隋以来称崇仁县是也。以上吴说。
予按《临江志》,建安四年,孙策下豫章,分置庐陵郡,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留周瑜镇巴丘。裴松之注云:“巴丘县。”前说谓晋属庐陵,固无异矣。然《九域志》以新淦县为古巴丘城,《舆地志》又以吴后主分石阳、新淦两县,置巴丘郡。隋平陈,开皇九年,章巡抚东南,遂废巴丘郡,复以新淦属庐陵。今县南八十里峡江市有古巴丘废城,六十里间有周瑜旧庙。今载瑜归江陵治,行于巴丘,病卒,后人因祠之。然则巴丘在新淦明矣,岂崇仁又一巴丘邪?然皆谓属庐陵,又何也?或云吴取荆州,周瑜镇巴丘,乃今岳州巴陵郡,姑存之,以俟博古者订焉。
○贤女铺
《漫录》载南康有贤女铺,盖祥符间女子,姓刘氏,夫死誓不再嫁,父兄强之,因自沉于水,铺因得名。然予尝过之,壁间有碑记,其大略似谓初尝议婚,已定而夫家贫,父兄悔之,别以许人。女曰:“一身而二适,虽未嫁,奈节何!”父兄强之,乃溺死。亦云旧名贞女,全与此不同,岂信传闻之误邪?
○余干
饶之余干,号于越。考《闽粤王传》,无诸、摇皆勾践之后。秦并天下,以其地为闽中郡。诸侯畔秦,无诸、摇率粤归番阳令吴芮。又《严助传淮南王谏伐闽越书》云:“越人欲为变,必先由余干界中。”韦昭注:“越邑,今鄱阳县也。”于越得名以此。而余干之名县不书所由起。按玉山县有二溪,名上干、下干,合流至饶之东南,而水回环,因以名县余干是也。
○于越
于越之名,以于溪入越地,无以议为也。荀子云,“于越夷貉之子”,则有疑焉。《春秋》定公五年书於越入吴,注云:“於,发声也。”《史记》又书为于越,注云“发声也”,与“於”同。然则于、於皆越人夷语之发声,犹吴人之言勾吴耳。予谓此於越恐合是于越。
○管名
四明奉化县凡八乡,皆有一管名,如曰广平、松贤、履信、鸣雁、黄甘、嵩溪、灵泉、栖凤,他处未闻也。
○尧庙
桂林有尧、舜庙。尧庙在尧山下,漓江中分,舜庙在西岸相望,皆有碑刻高崖,韩云卿文。韩择木八分书,李阳冰篆额。盖舜葬苍梧,故于此立祠,无可疑者。尧庙则谓因山而立,郡人每岁于水际望祀。南轩先生亦有《祠唐帝词》云:淳熙四年,静江守臣张┉,既新陶唐帝祠。二月甲子,率官属祗谒祠下,再拜稽首。退而歌曰:“溪交流兮谷幽,山作屏兮曾丘。皇胡为乎于此留?蔼冠佩兮充庭,洁芳馨兮载陈。纯衣兮在御,东风吹兮物为春。皇之仁兮其天,四时序兮何言。出门兮四顾,渺宇宙兮茫然。”南轩是时毁诸淫祀,而独留此二庙,且修之。抑不知尝考证其所始乎?盖尧未尝至南方,若因山而祀,则予曩游桂林,大抵回环之山皆积石,惟尧山则累土,故此山因土而名尧,恐非陶唐氏之尧。若庙而祀之,特此山之神可矣。若曰唐帝,恐成附会,故愿与博古者评之。(鲲案:尧山之尧庙,乃其后人所立。张衡《南都赋》云:远世则刘后甘厥、龙醢视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追孝,立唐祀于尧山。盖刘累迁于鲁县,因立尧庙干县之西山,故谓之尧山。《水经氵蚩水注》甚明,兴伯特未之考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