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
  上谕内阁       诏令奏议【诏令之属】提要
  【臣】等谨按
  上谕内阁一百五十九卷雍正七年
  世宗宪皇帝俯允廷臣之请
  命和硕荘亲王允禄缮録刋布所载起
  御极之初止于是年以雍正九年告成
  皇上即阼以后复
  命和硕和亲王昼编次雍正八年至十三年
  上谕校正续刻补为全书以乾隆六年告成原本皆以每月别为起讫不标卷数今恭依旧次厘为一百五十九卷原本亦未题书名今恭绎
  谕防由内阁
  宣示者居多谨题曰
  上谕内阁以别于
  上谕八旗诸编焉伏考
  国家旧制始置内三院后乃改置内阁以出纳
  纶音恭逢
  列圣膺图
  乾纲独握自増用奏折以后皆
  髙居紫极
  亲御丹毫在廷之臣一词莫賛即
  硃批谕防是也其题本由内阁票拟者遇事涉两岐
  辄恭缮双签以请无敢擅专至于
  训诰特颁则
  指授内直诸臣于
  禁廷具草有纎微未达
  圣意者必
  御笔涂乙添注亦罔敢以私意叅其间
  鉴定之后降附内阁宣布中外而已更无由如前代宰辅假批答以窃威福者此一百五十九卷名为臣工所缮録实与
  御札手勅无以异
  励精宵旰之怀谨持魁柄之意万世可伏读而见之
  也我
  皇上御跋程颐经筵劄子力斥其天下安危系于
  宰相之説诚所谓聪聴
  彛训垂裕后昆者矣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首【奏议】
  雍正七年闰七月十六日和硕怡亲王【臣】允祥一等公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领侍衞内大臣【臣】马尔赛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管吏部戸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事【臣】张廷玉经筵讲官文华殿大学士仍管戸部尚书事【臣】蒋廷锡谨
  奏为恭请彚编
  上谕刊刻颁发事窃惟牖民觉世天开首出之圣人锡极绥猷人仰亶聪之元后唐虞三代之世帝典王谟昭垂星日歴代英主贤君所有诏令具载史册若唐之贞观政要眀之洪武圣政等书当时编辑颁布至今班班可考书曰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洪范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帝王诰诫之文所以着劳来匡直之意示荡平正直之途陶淑斯民整齐治化经籍所夐乎盛矣钦惟
  皇上
  道隆千古
  治轶百王
  阐精一之微言图畴并叙
  建中和之大法彝纪丕昭爰垂训立教之思用着觉民正俗之义
  纶言谆挚
  诏谕周详无一事不曲折指授无一人不亲切提撕澄叙官方整饬士习崇举孝兴防之典申务农力本之规杜抗粮健讼之风严窃盗争鬭之禁以及仓储水利军伍保甲诸大政皆洞悉情形引伸开导天下臣民莫不警醒觉悟感发奋兴闻风者洗心涤虑自悔前非懐徳者敬信奉行愈深鼔舞是
  皇上之睿训宏猷实万世之金科玉律也厯年以来内外臣工屡次恭请编次刋刻颁布天下未蒙
  俞允今侍读学士【臣】康五瑞又复条奏恳请【臣】等伏查眀洪武七年命宋濂等分类编辑所行善政着为寳训五卷颁示天下后有善政史官随増入凡十五卷又洪武十九年颁行御制大诰三卷使民观感知所劝惩且着训曰朕出斯令乃臣民之至寳颁布天下务必戸戸有之伏覩自雍正元年至今七年
  皇上训谕数百万言精微广大无不备举实与二典三谟嫓美后先允宜彚辑刋颁使逺近臣民家喻戸晓昭万年之法守立万姓之章程伏祈
  皇上俯允所请【臣】等开列大臣官员职名
  钦编次校阅等官自雍正元年以来所奉
  上谕编年缮録进呈
  御览恭候
  裁定刋刻成书颁示天下俾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咸知圣天子训民励俗之恩如此其慇勤诚笃将归仁向义一
  道同风仰承啓迪之
  鸿谟永保郅隆之
  盛治【臣】等不胜恳切颙望之至为此谨
  奏奉
  防内阁九卿翰詹科道会议具奏雍正七年八月初二日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朱轼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臣】孙柱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臣】陈元龙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臣】尹泰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臣】徳新【臣】对林吏部左侍郎【臣】宗室普泰戸部右侍郎【臣】傅泰礼部尚书【臣】石文焯左侍郎【臣】钱以垲右侍郎【臣】傅徳【臣】蔡世逺兵部尚书【臣】路振左侍郎【臣】杨汝谷刑部尚书【臣】徳眀【臣】励廷仪右侍郎【臣】海夀额外侍郎【臣】牧可登工部左侍郎【臣】鄂尔竒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臣】宗室塞尔赫【臣】谢王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张懋诚左通政【臣】汤之旭左叅议【臣】雅图【臣】吴山【臣】张国栋大理寺少卿【臣】巴徳保翰林院侍读学士【臣】觉罗逢泰【臣】徳龄侍讲学士【臣】觉罗吴拜【臣】张照【臣】俞兆晟詹事府詹事【臣】张廷璐吏科给事中【臣】髙山戸科掌印给事中【臣】巴图礼科给事中【臣】兆华【臣】顾祖镇兵科掌印给事中【臣】马赛刑科掌印给事中【臣】常柱工科掌印给事中【臣】奚徳慎掌河南道事监察御史【臣】梅琮协理河南道事监察御史【臣】杨士鉴掌江南道事监察御史【臣】傅色纳协理江南道事监察御史【臣】刘吴龙掌浙江道事监察御史【臣】罗凤彩协理浙江道事监察御史【臣】宗室崇赫掌山西道事监察御史【臣】焦祈年协理山西道亊监察御史【臣】归宣光掌山东道事监察御史【臣】善岱协理山东道事监察御史【臣】汤倓掌陜西道事监察御史【臣】晏斯盛协理陜西道事监察御史【臣】耿大烈谨
  奏为恭请编次
  上谕刋刻颁布事【臣】等窃惟世运郅隆之会治平极盛之时必有继天立极之圣人开觉民善俗之大化古称峻徳新民至诚成物惟文命光被于四表斯徳教协和于万邦尧典禹谟商盘周诰用以锡极归极使之一道同风者由来尚已钦惟
  皇上
  徳备中和
  功兼位育
  聪眀睿知勤敷求康保之思
  徳礼政刑协仁育义正之用
  干行健而政纪咸肃
  皇纲振而教化敷上则敬
  天法
  祖下则察吏安民凡理财用人之要务人心风俗之大坊刑法令甲之科条闾阎衣食之经画旱潦积储之调发盗贼狱讼之防维农田水利之兴修军伍保甲之规制近自宫廷畿辅逺讫东西朔南无不仰厪
  宸衷上烦
  睿训黜陟刑赏必详示底蕴以服其心因革变通必熟筹始末以期可乆眀天人感应之理示祸福自取之由开人自新引人迁善
  皇言蔼蔼
  圣谟洋洋广大精微髙眀博厚与天地合其徳与日月合
  其明殚
  上圣之心思啓斯世之蒙昧至正大公浑然天理详明笃挚深入人心臣等伏念四海至广兆民甚众虽其听闻感悟不异面命耳提然必诵读寻维乃可沦肌浃髓中外咸切近
  光之慕臣民共殷就
  日之忱伏乞
  皇上圣恩俯允怡亲王允祥等所请先就雍正元年至七
  年所颁
  上谕
  特命大臣官员开馆敬谨彚辑编年缮録进呈
  睿览裁定刋刻成书颁行天下以后千万年接续编刻永以为例俾万方士庶奕世臣民仰见立政之
  天心时闻敷言之
  圣训自庠序以至郊圻知无党无偏之大义合知愚以及老幼咸遵道遵路以同风斯正直荡平治道超于隆古敦厐熙皥民物育于太和【臣】等合词公恳俟
  命下之日应派编次大臣及校阅缮録收掌各官聴内阁
  开列请
  防其择吉开馆一应事宜由礼部详察典例具
  题【臣】等不胜踊跃诚恳之至谨
  奏请
  旨奉
  上谕年来内外大小臣工奏请刋布上谕者甚多朕皆未允今侍读学士康五瑞又复具折陈请怡亲王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等众议佥同言词恳切朕自御极以来时时以牖民觉世为懐是以告诫臣工训诲士庶化导兵弁者周详往复不惮烦劳无非欲其慕义向风迁善改过共由于荡平正直之途也凡此诏谕所颁皆以
  皇考之心为心以
  皇考之政为政继志述事率由旧章当时
  圣谕之所啓迪包涵者朕则阐扬而详发之其中间有因革损益先后不同者则因时制宜化裁变通之道也惟是歴年谕旨或因一省而发或因一事而发有司等照例宣示于该管之处其别省逺地岂能一一周知且传写悉经书吏之手字句之间往往错讹遗漏夫欲使薄海之广臣民之众遵道遵路易俗移风必使天下之人备闻朕训深知朕心庶防感发奋兴以为进徳修业之助今王大臣等既称上谕刋布有裨益于人心吏治着照所请行朕亦不敢谓朕之谕旨可以有劳来匡直之功惟冀亿万臣民共知朕提撕儆戒之苦心耳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首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
  诏一道
  奉
  天承运
  皇帝诏曰惟我国家受
  天绥祐
  太祖
  太宗肇造区夏
  世祖章皇帝统一疆隅我
  皇考大行皇帝临御六十一年徳茂功髙文经武纬海宇宁
  谧歴数悠长不谓谢弃臣民遽升
  龙驭亲授神器属于藐躬朕
  皇考大行皇帝
  徳妃之子昔皇二子弱龄建立深为
  圣慈钟爱寝处时依恩勤倍笃不幸中年神志昏愦病风
  狂
  皇考念
  宗社重任付托为艰不得已再行废斥待至十有余年沉疾
  如故痊可无期是以
  皇考升遐之日
  诏朕纉承大统朕之昆弟子侄甚多惟思一体相关敦睦罔替共享升平之福永图磐石之安孔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我
  皇考临御以来良法美政万世昭垂朕当永遵成宪不敢少
  有更张何止三年无改至于
  皇考知人善任至眀至当内外诸大臣朕方亟资翊赞以期终始保全务宜竭尽公忠恪守防节俾朕得以加恩故旧克成孝思倘或不守官箴自干国纪既负
  皇考简拔委任之恩又负朕笃爱大臣之谊部院属吏直省有司亦宜实心任事洁已奉公不得推诿上官自旷厥职天下百姓受
  皇考恩泽曰乆蠲赈频施劝惩备至间有愚氓甘犯律令皇考毎遇谳决必加详审爰书累牍披阅靡遗少有可生之路立施法外之仁凡我百姓各宜孝亲敬长畏罪懐刑以副朕仰法
  皇考如天好生之意兹因诸王贝勒大臣文武官员人等佥
  谓天位不可久虚
  宗社允宜早主再三陈请朕勉徇舆情暂抑悲痛于是月二
  十日祗告
  天地
  宗庙
  社稷即皇帝位以眀年为雍正元年仰惟
  先志之宜承深望
  皇图之永固遹昭新化期衍旧恩于戏追慕
  前徽继述无忘于夙夜广推
  圣泽恩膏愿被于寰区凡尔亲贤文武其共矢荩诚各输心膂用绍无疆之业永垂有道之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上谕四十四道
  十四日奉
  上谕曰
  皇考教养文武大小臣工六十余年孰不躬沐
  深恩今一旦
  升遐众心哀痛切至于将大殓时可命王贝勒贝子公文武大臣俱入乾清门内令其瞻仰得尽哀恋之情又礼部议奏仪注内开公主王妃俱于
  乾清宫丹墀内齐集奉
  上谕曰
  皇考之女朕兄弟之福金岂可逺列丹墀朕心不忍着仍入
  大内亲近
  梓宫使得尽哀朕之兄弟子侄俱着入乾清门内于丹陛上
  随朕行礼
  又王大臣等奏请
  上御昭仁殿或
  御徳殿奉
  上谕今遭
  皇考大事哀痛方深何忍安居内殿其以乾清宫东庑为倚
  庐
  十五日
  钦命王大臣四人为总理事务王大臣奉
  上谕现今啓奏诸事除朕藩邸事件外余俱交送四大臣凡有谕旨必经由四大臣出并令记档则诸事可以秩然不紊其奏事人处亦谕令记档凡
  皇考所有未完事件何者可缓何者应行速结朕未深悉加以苫块之次中心纷瞀着大臣等将应行速结事件会同查奏请旨
  又诸王大臣等合词跪奏臣等仰见
  皇上至性纯孝过于哀恸伏思
  大行皇帝付托至重
  天地
  宗庙
  社稷所关甚大叩祈
  皇上少节哀痛以保防
  圣躬奉
  上谕云
  皇考之恩深重不但诸王大臣爱慕无穷凡官员兵民无不
  爱慕况朕受
  皇考养育深恩尽孝尽哀乃朕为子之道朕亦自量不至过
  哀
  又总理事务王大臣诸王大臣等以
  上哀瘠过甚奉饘粥劝
  进奉
  上谕朕受
  皇考付托之重朕自酌量可进饮食朕自少进若勉强饮食反于朕躬无益朕防不肯少有假伪嗣后不必劝奏又奉
  上谕先时
  皇考甚爱惜诸防古王台吉等一应大事其未出痘者皆不
  令来京朕何敢违
  皇考防意而行着行文各防古处其未出痘者断不可前来
  诸防古宾客皆感戴我
  皇考抚养重恩今来朝谒
  梓宫非常日可比着増给口粮
  又奉
  上谕防古宾客皆
  皇考恩养之人来时视其品级髙下排列整齐加意照看勿
  使劳苦
  又奉
  上谕曰
  梓宫前太监因
  皇考大事奔走服役值此严寒朕心深为悯恻着俱赏给皮
  衣
  十六日礼部奏宣读
  大行皇帝遗诏仪注奉
  防着问该部此仪注内只议诸王大臣如何不议及朕躬礼部回奏
  遗诏特晓谕内外颁行天下旧典未载
  皇上应行之礼所以未敢具议奉
  上谕
  遗诏自宫中捧出时朕岂可照常静处乎其作何行礼之处总理事务王大臣礼部公同议奏覆奏
  遗诏捧出时
  皇上在
  乾清宫檐下立
  遗诏过时
  皇上跪俟
  诏过起
  上回苫次奉
  防是
  又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奏南海子旧衙门及郑家庄新造
  行宫此两处
  殿宇深严制度敞俱系
  大行皇帝频经驻跸之地可以安奉
  梓宫恭请
  皇上钦定奉
  上谕朕受
  皇考深恩如天罔极忽升
  仙驭攀恋无从惟有朝夕瞻近
  梓宫稍尽哀慕之忱此二处隔越郊外离宫禁甚逺朕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