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例存疑

袁氏枚答金震方《问律例书》云。公以,先君子擅刑明之学,采访殷殷。枚趋庭时年幼,无所存録,但略记先君子之言曰,旧律不可改,新例不必増。旧律之已改者宜存,新例之未协者宜去。先君子之意,以为律书最久,古之人核之已精,今之条奏者,或见律文未备,妄思以意补之。不知古人用心,较今人尤精,其不可及者。正在疏节阔目,使人比引之余,时时得其意于言外。盖人之情伪万殊,而国家之科条有限。先王知其然也,为张设大法,使后世贤人君子,悉其聪明,引之而议,以为如是断狱,固已足矣。若必预设数万条成例,待数万人行事而印合之。是以死法待生人,而天下事付傀儡胥吏而有余。子产铸刑书,叔向非之曰,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武帝増三章之法为万三千,盗贼蜂起。大抵升平时,纲举而网疏。及其久也,文俗之吏,争能竞才,毛举纷如,反乖政体。盖,律者,万世之法也,例者,一时之事也。万世之法,有伦有要,无所喜怒于其间。一时之事,则人君有寛严之不同,卿相有仁刻之互异,而且狃于爱憎,发于仓卒,难据为准。譬之,律者衡也、度也。其取而拟之,则物至而权之、度之也,部居别白,若网在纲。若夫例者,引彼物以肖此物,从甲事以配乙事也。其能无牵合影射之虞乎。律虽烦,一童子可诵而习。至于例,则朝例未刊,暮例复下。千条万端,藏诸故府。聪强之官,不能省记。一旦援引,惟例是循,或同一事也而轻重殊,或均一罪也而先后异。或转语以抑扬之,或深文以周内之。往往引律者多公,引例者多私。引律者直举其词,引例者曲为之证。公卿大夫,张目拱手,受其指挥,岂不可叹。且夫,律之设,岂徒为臣民观戒哉。先王恐后世之人君,任喜怒而予言莫违,故立一定之法以昭示子孙。诚能恪遵勿失,则虽不能刑期无刑,而科比得当,要无出入之误。若周穆王所谓刑罚世轻世重,杜周所谓前王所定为律,后王所定为令,均非盛世之言,不可为典要也。
   按。此篇识议,最为精深,断非俗吏所能,亦可见例文之不可任意増添也。因附録于此。
谨按。律例之名,不见于古。《周礼秋官》一篇,其即后世律例之所祖乎。李氏(光坡)云,自大司寇、小司寇、士师三长官而下,郷士主国狱,遂士主郊,县士主野,方士主都家,畿内也。讶士主四方狱讼,畿外也。次以朝士者,谓断狱弊讼,皆于外朝也。次以司民者、见民者,天之所司,王之所敬,作天之牧,受王嘉师,当有仁思悯念也。狱讼既弊,有五刑以丽其辟,故次司刑。有刺宥以议其轻重,故次司刺。有大乱狱,则故府之典章在,故次司约。有疑狱不决,则天威之严在,故次司盟。于是罪轻而赎刑者,则职金受其入。次之,罪重而孥戮者,则司厉执其法。次之,稍重而未丽于法者,则司圜主政教。又次之,已在刑者,则囚而刑杀,故掌囚、掌戮。又次之,从坐者,恕其死,因存其生,故司隶、罪隶。又次之,继以蛮闽夷貉,四隶者,盖征伐四夷所得,同名为隶,皆此意也。继犬人于司厉者,司厉治盗,犬能逐盗者也。虽然,刑非得已也,禁于未发则民安而上不烦。故布宪禁于天下,禁杀戮、禁暴民、禁于国中。野庐氏、蝋氏、雍氏、萍氏、司寤氏,所以使行者无害,死者有主,陆阻者无险阻,水浮者不没溺。时其宵昼行止以节,皆道路之禁也。司恒氏、条狼氏、修闾氏,皆祭祀军旅之禁也。自冥氏至庭氏十二职,草木鸟兽为民害者,驱而除之,义之尽也。继以衔枚氏、司嚣氏,无端歌哭,杂气妖声,人化物者,不祥也,故次之。于是刑事尽矣。此论极为得要,故録之以冠此书之首焉。
《周礼司寇》,使率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注曰,禁所以防奸者也。刑,正人之法,王者恐民为奸,故先设禁也以防之。防之而仍入于奸,则恶矣。故用刑以罪之。罪之者,刑期无刑,以杀止杀也。
士师之职,掌邦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二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曰军禁,皆以木铎徇之于朝,书而悬之门闾。注曰,左右,助也。助刑罚者,助其禁民为非也。宫,王宫也。官,官府也。国,城中也。古之禁书亡矣。今宫门,有符籍。官府有无故擅入。城门有离载下帷。野有田律。军有嚣欢夜行之禁。其粗可言者,疏曰,凡设五刑者,杀一人使万惩,是欲不使犯罪。今于刑外预示禁,禁民使不犯刑,是左右助刑罚,无使罪丽于民也。 郑刚中曰。徇于朝,示贵者。巷门曰闾,悬于门闾,示贱者。 按,与司寇邦禁之意同。古时禁多于刑,后则刑多于禁矣。
谨按。自汉以后,刑律代更。至隋开皇中,定笞杖徒流死为五刑,而其法遂不可易。唐律篇目一仍隋旧,惟《疏议》为独详。宋与明,实攟摭而损益之。尝考唐律所载律条,于今异者八十有奇,其大同者四百八十一有奇。今之律文与唐律合者,亦十居三四。盖其所从来者旧矣。顾律文古质简奥,难以卒读,而经生家,又辄视为法律之书,不肯深究。迄身为刑官,乃勉强检按,取办一时,无惑乎学士大夫之能精于律者,鲜也。
顺治元年,定问刑衙门,准依明律治罪(先是,国初律令,重罪有斩刑,轻罪用鞭责,至是始有用明律之制。)。又奏准故明律令,当斟酌损益,刊定成书,俾中外知所遵守。是年奉旨,法司会同廷臣详绎明律,参酌时宜,详议允当,以便裁定成书,颁行天下。二年奉旨,令修律官参酌满汉条例,分别轻重差等,汇集进呈。四年,律书成。名曰《大清律集解附例》。御制序文,颁行天下。总注云。律文,词义简奥,其关系紧要毎在一字一句之间。现在律文虽有小注,不过承接上下文义,非解释本文。恐问刑官讲究未明,则毫厘千里,贻误匪细。今将律文之未甚分晰联贯者,另为解说,附録于正律文后,庶奉行者不致失错。 谨按。小注,即各律内载明注语,是也。然亦有后来添入者。详见各条。至总注,系康熙三十四年増定。原奏云。律文词简义赅,诚恐讲晰未明,易致讹舛。特为汇集众说,于毎篇正文后増出总注,疏解律文,期于明白晓畅,使人易知云云。乾隆五年,已将总注删去,并不载入律内,而人亦鲜有讲求者矣。相去不过百年,而两不相同已如此。

読例存疑例言:巻首
読例存疑例言  一,此编专为条例而设,而律文亦有经本朝改定者,仍倶一体登载,俾免遗漏。
読例存疑例言  一,各部则例,倶系功令之书。有与刑例互相发明者,亦有与刑例显相参差者。兹采録数十条,或以补刑例之缺,或以匡刑例之误。彼此参考,其得失亦可灼然矣。
読例存疑例言  一,解律者多矣,而解例者最少。惟《笺释》、《辑注》二书,颇有论说。而呉紫峰中丞《律例通考》亦有议及者,因一并采録焉。
読例存疑例言  一,毎届修例时,系由刑部确加按语,缮写黄册进呈后,始行刊刻。迄今二百余年,倶存储库内,而坊肆亦有汇而梓行者,即所谓《律例根源》者是也。初意欲照拟全録,以昭详备,继苦其繁重,坊间既有刻本,此编似可从简。兹仅録存现行例,声明某年纂定,某年修改。并其旧例并按语,一并删除不録,以免重复。
読例存疑例言  一,前明原例及后来修改续纂者,亦云多矣。其因何纂定之处,按语内并不详叙。今详加考究,乾隆十五年以后,原奏尚十存八九,以前则漫无稽考矣。广为搜罗,止得十之四五。若不再为裒集,窃恐现存者亦倶散亡矣。兹特分门别类,就例文之次序,汇集于此编之后,共为□□□巻,仍其旧名,曰《定例汇编》。俾学此者得以悉其源流,亦不无小补云尔。其无所考者仍阙焉。如后有得,再行补入。
読例存疑例言  一,服制有亲疏,罪名因之以分轻重。此礼与律之相辅而行者也。特是古往今来,服制亦多有改易。兹仍以今律服制为准,而备列礼经及羣儒议论于后。其不同之处,朗若列眉矣。议礼如聚讼,自古为然,非精于此者,又乌能折中于一是耶。
   按后二条所称二书,一《定例汇编》、二《服制备考》。均俟续刊。


[巻首] [総目]: 次巻

读例存疑卷一     前巻 次巻
名例律上之一(名者,五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体例也。) 



  五刑   
  十恶   
  八议   
  应议者犯罪   
  应议者之父祖有犯   
  职官有犯   
  文武官犯公罪   
  文武官犯私罪   

五刑:巻首
笞刑五(笞者,撃也,又训为耻。用小竹板。)
 一十(折四板) 二十(除零折五板) 三十(除零折一十板) 四十(除零折一十五板) 五十(折二十板)
杖刑五(杖重于笞,用大竹板。)
 六十(除零折二十板) 七十(除零折二十五板) 八十(除零折三十板)九十(除零折三十五板) 一百(折四十板)
   国初律,笞杖数目下,原注以五折十。康熙年间,始以四折十,并除不及五之零数。故杖一百,止折责四十板。
徒刑五(徒者,奴也。盖奴辱之。)
 一年杖六十 一年半杖七十 二年杖八十 二年半杖九十 三年杖一百
流刑三(不忍刑杀,流之远方。)
 二千里杖一百 二千五百里杖一百 三千里杖一百
死刑二(凡律中不注监候立决字样者,皆为立决。凡例中不注监候立决字样者,皆为监候。)
 绞 斩(内外死罪人犯,除应决不待时外,余倶监固,候秋审朝审,分别情实、缓决、矜疑,奏请定夺。)
   自名例至此,皆仍明律。其小注系国初及雍正三年,乾隆五年増删修改。绞斩下,国初律小注系,除罪应决不待时外,其余死罪人犯,抚按审明成招,具题部覆,奉旨依允监固,务于下次巡按御史再审,分别情眞、矜疑两项,奏请定夺。
□雍正三年以今,无巡按御史(各省巡按御史,顺治十七年裁),因将抚按审明等句删改。
   谨按。从前矜疑并重,是以此注犹有分别矜疑之语。有司决囚等第门,祗有矜而删疑,未免参差。说见彼门。
□从前死罪人犯,倶系巡按核审,分别奏请。康熙十六年以后,始仿照朝审之例,九卿会议定拟。此刑典中一大关键也。
   秋审之名,不着于律。此小注内始添入秋审朝审字样,似应纂为条例。凡断狱门关系秋审各条,均分列于此例之后,或照赎刑名目,标明秋审朝审字样,列于赎刑各条之前,以为一代之典章,似甚合宜。
   《唐律疏议》曰。汉文帝改肉刑为笞三百。景帝以笞者已死而笞未毕,改三百曰二百,二百曰一百。奕代沿流,曾微増损。今律云,累决笞杖者,不得过二百。盖循汉制也。明律杖罪不得过一百,今则杖一百者祗折四十,较前更轻矣。
条例
五刑  一,凡笞杖罪名折责,概用竹板,长五尺五寸。小竹板,大头阔一寸五分,小头阔一寸,重不过一斤半。大竹板,大头阔二寸,小头阔一寸五分,重不过二斤。其强盗人命事件,酌用夹棍。
   此条系康熙八年议准定例。
   唐律。杖粗细长短,不依法者,笞三十。疏议曰。杖皆削去节目,长三尺五寸。讯囚杖,大头径三分二厘,小头二分二厘。常行杖,大头二分七厘,小头一分七匣。笞杖,大头二分,小头一分五厘。
   《汉书刑法志》。景帝中六年诏曰。加笞者,或至死而笞未毕,朕甚怜之。笞者,所以教之也。其定简★令云云。当笞者笞臀,毋得更人,毕一罪乃更人。自是笞者得全,杖数较今律为多,而分寸则较今律为小。此其不同处。
   谨按。此言笞杖轻重、长短之式,非言用笞杖之法也。末句酌用夹棍一层,似应删,并入于下条。笞杖有二义,有断决时之笞杖,有讯问时之笞杖。至夹棍,则专指讯问而言。近来审讯案件,或用掌嘴、笞杖,或用跪练压膝,虽命盗等案,从无用夹棍者,亦祥刑之一端也。
五刑  一,夹棍,中挺木长三尺四寸,两旁木各长三尺,上圆下方,圆头各阔一寸八分,方头各阔二寸,从下量至六寸处,凿成圆窝四个,面方各一寸六分,深各七分。桚指,以五根圆木为之,各长七寸,经圆各四分五厘(按。此段言夹棍、桚指之式也。下段方言用夹棍之法)。其应夹人犯不得实供,方夹一次,再不实供,许再夹一次。用刑官有任意多用者,该管上司不时察参。傥有徇隐事发,并交部议处。
   此条系康熙四十三年,刑部议覆川抚能泰题准定例。原载故禁故勘平人门,雍正三年删改,乾隆五年移附此律。
   谨按。此例专言夹棍桚指之式,至何案何官应用夹棍等刑,则载于断狱门内。此条末段及上条末句,似应修并为一,改为强盗人命案件,许酌用夹棍。其应夹人犯云云,另立一条,移于故勘平人门内,亦与上下笞杖枷号二条,均归画一。至锁练桎梏及脚镣手杻等刑,此处未载,倶见于断狱门。应与故勘平人门条例参看。均系不准多用之意。
五刑  一,凡寻常枷号,重二十五斤,重枷重三十五斤,枷面各长二尺五寸,阔二尺四寸,至监禁人犯,止用细练,不用长枷。
   此条系康熙年间现行例,原载故禁故勘平人门。雍正三年删改,乾隆五年移附此律,嘉庆十六年、十七年改定。
   谨按。此条言枷号长短轻重之式也。既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而又立枷号若干日之法,是五刑之外又有刑矣。前明枷号有重至百余斤者,此例改为不得过三十五斤,以示限制。仁人之言,其利博矣。惟前明枷号日期,至多不过半年(见威逼门)。本朝乾隆初年,以枷号至三个月为止,将旧例半年改为三月,与此酌定斤数,同一善政。乃后来条例愈烦,而枷号有至六月一年及二三年,且有永远枷号者。己非前定例之意,幸未再加斤数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