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职官
- 翰苑群书
翰苑群书
张仲素元和十三年二月十八日以司封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仍赐紫金鱼袋十四年三月二十八日正除其年卒官赠礼部侍郎
段文昌元和十五年闰正月一日以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与杜元颖同承防仍赐紫金鱼袋八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杜元颖元和十五年闰正月一日以司勲员外郎翰林学士充赐紫金鱼袋二十一日正除十一月十七日拜户部侍郎知制诰长庆元年二月十五日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稹长庆元年二月十六日自祠部郎中知制诰行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仍赐紫金鱼袋其年十月十九日拜工部侍郎出院二年二月拜本官平章事
李徳裕长庆元年正月二十九日以考功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赐绯鱼袋二月四日迁中书舍人充余如故十九日改御史中丞出院
李绅长庆二年二月十九日自司勲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赐绯鱼袋迁中书舍人充二十三日赐紫金鱼袋三年三月二十七日改御史中丞出院
韦处厚长庆四年二月十三日以侍讲学士权知兵部侍郎知制诰赐紫金鱼袋为翰林学士充十月十四日正拜兵部侍郎余如故宝厯元年十二月十七日拜中书侍郎平章事
翰苑羣书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翰苑羣书卷三 宋 洪遵 编韦处厚翰林学士记
魏晋已后典综机密政本中书诏命辞训皆必由焉唐有天下因袭前代爰自武徳时有密命则温大雅魏征李百药岑文本之属视草禁中干封则刘懿之周思茂范履氷之伦秉笔便坐自此始号北门学士皆自外召入未列秘书宗开广视聴搜延俊贤始命张说陆坚张九龄徐安贞辈待诏翰林厥后锡以学士之称盖由徳成而上与夫数术曲艺礼有所异也逮自至徳台辅伊说之命将坛出车之诰霈洽天壤之泽导扬顾命之重议不及中书矣尺一旁午章奏藂至指纵命中之略谋猷帏幄之秘隂隲造化嘉猷密勿制萌乎将然事搆乎无形皆归元后而播兴运循名迹者莫窥其辙想风彩者罔究其端谁然谁否无得而称矣贞元中由此而居辅弼者十有二焉元和中由此而膺大用者十有六焉近日丞相府不由内庭者断国论宰法度虽有利器长材未免缺折掉挠建中以来简防尤重故必密如孔光博如延州文如卿云学如歆向器如黄顔直如史鱼然后得中第士之游心处已景行于六如者而又饰之以洁珪璋之行贯金石之诚虽潜声匿迹莫能脱口汉时始置尚书郎五人平天下奏议分直建礼含香握兰居锦帐食大官则今之翰林名异而实同也时论以为登玉清翔紫霄岂蓬山瀛洲而足喻乎齐桓纳廏人编栈之说以为直木傅直则曲无由至曲木傅曲则直无由至后之君子戴明圣协盛时推廏人之规矩乎引贤使如贯珠骈璧则瑕瑜不杂矣内给事李常晖内谒者将王士玖并掌院事近乎十年与直徇公之议聆于中书舍人杜元颖兵部侍郎沈传师洎诸学士皆涉歴嵗久备乎前闻者也李常晖以北阁旧记室别堵殊义非贯通改于前防时以为便上圣绍复坠典留神太古处厚与司勲郎中路隋职参侍讲通籍近署纪述之事前托沈传师沈公以为称善之在已不若使其在人让于处厚固陋无以辞时皇帝统临四海之初元也
翰苑羣书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翰苑羣书卷四 宋 洪遵 编韦执谊翰林院故事
翰林院者在银台门内麟徳殿西重廊之后盖天下以艺能伎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学士院者开元二十六年之所置在翰林院之南别户东向考视前代即无旧名贞观中秘书监虞世南等十八人或秦府故寮或当时才彦皆以文馆学士会于禁中内参谋猷延引讲习出侍舆辇入陪宴私十数年间多至公辅当时号为十八学士其后永徽中黄门侍郎顾琮复有丽正之称开元初中书令张说等又有集仙之目皆用讨论未有典司宗以四隩大同万枢委积诏勅文诰悉由中书或虑当剧而不周务速而时滞宜有偏掌列于宫中承导迩言以通密命由是始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入居翰林供奉别防于是中书舍人吕向谏议大夫尹愔首充焉虽有密近之殊然亦未定名制诏书敕犹或分在集贤时中书舍人张九龄中书侍郎徐安贞等迭居其职皆被恩遇至二十六年始以翰林供奉改称学士由是遂建学士俾专内命太常少卿张垍起居舍人刘光谦等首居之而集贤所掌于是罢息自后给事中张埱中书舍人张渐窦华等相继而入焉其外有韩翃阎伯璵孟朝陈兼蒋镇李白等在旧翰林中但假其名而无所职至徳以后军国务殷其入直者并以文词共掌诰敕自此北翰林院始无学士之名其后又置东翰林院于金銮殿之西随上所在而迁取其便穏大扺召入者一二人或三四人或五六人出于所命盖无定数亦有鸿生硕学经术优长访对质疑主之所礼者颇列其中崇儒也初自徳宗建置以来秩序未立廷觐之际各趋本列暨贞元元年九月始有别敕令明预班列与诸司官知制诰同列故事中书以黄白二麻为纶命重轻之辨近者所出独得用黄麻其白麻皆在北院自非国之重事拜授将相徳音赦宥则不得由于斯稽夫发挥大猷藻绘上命只简片削可以动乎人神风行四方万里始觐非制诰之谓欤盖人君深拱端黙于穆清之中茫茫九区视聴不及虽尧徳舜智汤明禹哲不能庭防以朝告不能家阅以户臻必欲忘典谟掩训誓隂谕于天下密符于胷襟洪荒以还所蔑闻也故议定于内而事修于外言发于上而防达于人防乎斯百度阙矣况此院之置尤为近切左接寝殿右瞻彤楼晨趋琐闼夕宿严衞密之至也骖镳得御廏之骏出入有内使之导丰肴洁膳取给大官衾裯服御资于中库恩之厚也备待顾问辨駮是非典持缣牍受遣羣务凡一得失动为臧否职之重也若非谨恪而有立秉贞而通理俾又枢要简于帝心言不及温树之名慎不遗辕马之数处是职者不亦难乎至于强学修词刀笔应用或久洽通儒之望或早升文墨之科虽必有之乃余事也自立院已往五纪于兹连飞继鸣数逾三十而屋壁之间寂无其文遗草简略于防编求名时得于邦老温故之义于斯阙如羣公以执谊入院之时最为后进纪叙前辈便于列词收遗补亡敢有多让其先后嵗月访而未详独以官秩名氏之次述于故事庶后至者编继有伦贞元二年龙集景寅冬十月记
开元已后
吕向【自中人充供奉出为工侍】 尹愔【自大谏充供奉】
刘光谦【自起人充累改司中又充】 张垍【自太常卿充贬卢谿郡司马】
张淑【自给中充】 张渐【自中人充】
窦华【自中人充】 裴士淹【自给中充出为礼侍】
至徳已后
董晋【自校书郎充出为汾州司马】 于可封【自补阙充出为司业】
苏元明【自中书舍人充】 赵昂【自太博充祠外又充卒于驾外】潘炎【自五骁衞兵曺充累改驾中又充中人又充出守本官】
宝应已后
常衮【自补阙充迁考中又充出知制诰】 栁伉【自校书郎充出鄠县尉改太博又充兵外
又充大谏又充寻丁忧】 于益【自驾部员外充大谏又充卒】张涉【靖恭太子庙丞充迁左省常侍又充卒】 于肃【自比外充考中又充给中又充卒】
建中已后
张周【自洛阳尉充改河南县丞又充改兵曺又充改虢州司马又充】
姜公辅【自拾遗充改京兆府尹曺又充迁大谏平章事】
赵宗儒【拾遗充屯外又充出守本官】 归崇敬【司业充常侍又充戸曺又充工书又充兵书致仕】
贞元已后
陆贽【祠外充考中又充大谏又充中人又充丁忧权兵侍又充】
吴通微【金外充职中又充知诰又充赐紫改大谏又充与通是兄弟】
吴通【侍御史充起人又充又知制诰又赐紫又大谏充并同年月日授】
顾少连【水外充礼中充又中人充出为户侍】 吴陟【起郎充病不入】
吉中孚【司封郎中知诰充大谏又充出为户侍判度支】
韦执谊【拾遗充又知制诰又赐绯又起人充】 梁肃【补阙兼太子侍读充】
韦绶【补阙充】 郑絪【封外知诰充赐绯】
郑余庆【库中充】 衞次公【补阙内供奉充】
李程【察院充水外又充】 王涯【蓝田尉充补阙供奉又充】
张聿【正字充拾遗又充】 李建【校书郎拾遗充出为府司直】淩凖【浙东判官充都外又充出判度支】 王叔文【起人充出为度支副使】
王伾【翰林待诏充改常侍赐紫】 李吉甫
裴垍
元和已后
李绛【东台察院充水外又充中人又充出为户侍改中书侍郎平章事】
崔羣【补阙充库外又充郎中又充中人又充出为礼部侍郎】
白居易【盩厔尉授集贤校理充拾遗又充京兆府户曺又充】
钱徽【左补阙充祠外又充中人又充出守本官】 韦景
独孤郁【补阙充病拜秘书少监卒赠绛州刺史】萧俛【驾中充又加知制诰出守本官】刘从周【补阙充卒赠礼部员外】 徐晦【都外充赐绯封中又充出守本官】令狐楚【职外知诰充又赐绯又正郎充中人又充出守本官】
郭求【蓝田尉授集贤校理充拾遗又充出守本官】王涯【中书舍人充又赐绯】
段文昌【祠部员外充】 张仲素【礼部员外充】
杜元颖【太博充拾遗又充】 沈传师【补阙充】
李肇【监察御史充】
翰苑羣书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翰苑羣书卷五 宋 洪遵 编翰林学士院旧规【按阁下本作李愚唐志并崇文总目作杨钜今以史为正】初入儤直例
诸行尚书三十五左右丞侍郎四十常侍谏议给事舍人四十五诸官知制诰五十如谏议知郎四十五太常少卿诸行郎中五十五诸行员外起居侍御史六十殿中补阙六十五监察拾遗太常博士七十五四赤令杂人入一百未升朝一百二十白身一百四十前资各加五直初入转官三十直已后每转一直改服色一直初知制诰三直已上遇本直更儤一日每新人入五儤三直一防自后两直一防两人齐入即无防初入亦须酌量都儤直数足三直多少
草麻例
新入学士须见旧学士草麻了方合当制已后即据草制逺处即当制草第一第三【更有堆此】并以命官髙卑不次不系学士官位如当制日遇将相名姓与私讳同者即请同直替草逺讳不在此限
草书诏例
唐天复三年七月二十一日学士栁璨准宣于思政殿对便令到院宣示待诏自今后写勅书后面不得留空纸
号簿例
不得有行坐人字及诸凶恶文字及庙讳官讳事
承防厯
并先贤生状若干道遣书诏事休上厯及署名并记官位次第不得记私事应入内草文书只言某乙准宣入内不得言所草文书仍须直书并州府去处以防宣索
判公廨例
在院最小学士判
书诏様
凡外藩奏事专使若是都押衙都虞即言都押衙都虞某乙至其余一例言军将某乙若是幕府官即一例言判官某乙至如是步奏官即言奏事官某乙至若是进奏官即空言省所奏如是自奏事回书即言具悉若因人奏事赐书诏即不言具悉诏内呼卿后定故兹诏示想宜知悉【急诏便言故兹急诏密诏便言故兹密诏】已下语及时待诏院有例书内呼汝后言故兹示谕如赐诸蕃镇将校及内外八镇将校书则书头具本职名赐诸王诏如是兄叔不呼名卿处改为王赐国舅诏官敕某官舅呼卿处改呼舅如是国舅驸马不系官位髙卑并赐诏近准中书记事国舅诏内舍族呼名诸王新妇只言某国夫人某氏若中书覆状内有云中书门下行敕处分其诏语不得与覆状词同末云余从别敕处分或命官宣示亦云今授某官已后从别敕处分赐节度使及三军将士敕书云敕某乙【三两联便云】将士等【及奨将士三故具言】宣慰事意其除授节使或发兵尾云专遣某乙【若赐官告即云专官使告使例云等徃彼宣赐下云】便令慰谕想宜知悉时卿与将士各得平安好参佐官僧道耆夀百姓并存问之遣书指不多及非节察不同参佐出师在外不问僧道已下
祠祭祈赛例
南郊维年月日嗣天子臣【署】敢昭告于昊天上帝之灵北郊嗣天子臣【署】敢昭告于
五帝嗣天子臣【署】敢昭告于青帝之灵诸帝各依方色太庙称孝子孝孙皇帝臣【署】敢昭告于【云云】及庙号【并依前项亦云敢昭告于】
太社太稷各一本称天子【署】敢昭告于太社之灵已上后尾并云伏惟尚飨
五岳维年月日皇帝【署】遣某官某乙致祭于祈祷即云告赛谢即云昭赛于某王尾只云尚飨【自新朝署各应例不署】东岳天齐王 中岳中天王 西岳金天王 南岳司天王 北岳安天王
四渎惟不御署其余并同五岳
江渎广源公 河渎灵源公 淮渎广润公 济渎清源公
九宫贵神
太一 天一 摄提 咸池 轩辕 招揺 天符青龙 太隂
已上并云年月朔嗣天子不称臣谨遣某官某祭于某贵神之灵尚飨
风师 雷师 雨师 诸星帝
北郊岳镇海渎【惟此一处皇祭其余并同一板风神已下只云皇帝遣某致祭某之神尚飨】已上并是旧例为水旱灾异祈祷处其诸色神祠特救赛而临临时酌量轻重发遣
道门青词例
维某年月嵗次某月朔某日辰嗣皇帝臣【署】谨差某衔威仪某大师赐紫某处奉依科仪修建某道场几日谨稽首上啓虚无自然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清众圣十极灵仙天地水三官五岳众官三十六部众经三界官属宫中大法师一切众灵臣闻云云尾云谨词
天皇大帝表【亦使表纸】
维某年嵗次某月朔某日嗣天子【署】谨醮告于天皇大帝伏以
北极尊神已下醮下【使白纸者】
维年月同正嗣皇帝【署】谨致醮于北极尊神及日月七耀二十八宿诸位星辰等伏以【云云】尾尚飨
祭诸色神只文【使白纸与北极文同时发遣】
维年月日皇帝遣隂阳官某乙致祭于五岳四渎天曺地府诸龙等【称朕云云】尾尚飨
祭本命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