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国子监志

  钦定国子监志目录   史部十二
  卷首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表
  卷之一
  圣谕一
  褒崇
  卷之二
  圣谕二
  训示
  卷之三
  御制一
  文一
  卷之四
  御制一
  文二
  卷之五
  御制一
  文三
  卷之六
  御制二
  诗
  卷之七
  诣学一
  亲祀
  卷之八
  诣学二
  临雍
  卷之九
  庙制一
  图説
  卷之十
  庙制二
  建葺
  卷之十一
  祀位一
  圣位
  卷之十二
  祀位二
  配飨从祀
  卷之十三
  礼一
  释奠
  卷之十四
  礼二
  释菜
  卷之十五
  礼三
  释褐
  卷之十六
  礼四
  献功
  卷之十七
  礼五
  告祭
  卷之十八
  礼六
  祭品图説
  卷之十九
  礼七
  祭器图説
  卷之二十
  乐一
  乐制
  卷之二十一
  乐二
  乐章
  卷之二十二
  乐三
  乐器图説
  卷之二十三
  乐四
  律吕表
  卷之二十四
  乐五
  舞器图説
  卷之二十五
  乐六
  舞节表
  卷之二十六
  监制一
  图説
  卷之二十七
  监制二
  建葺
  卷之二十八
  官师一
  设官
  卷之二十九
  官师二
  典守
  卷之三十
  官师三
  仪制
  卷之三十一
  官师四
  铨除
  卷之三十二
  官师五
  题名表一
  卷之三十三
  官师五
  题名表二
  卷之三十四
  官师五
  题名表三
  卷之三十五
  生徒一
  员额
  卷之三十六
  生徒二
  考校
  卷之三十七
  生徒三
  算学
  卷之三十八
  生徒四
  勲防
  卷之三十九
  生徒五
  乡试
  卷之四十
  生徒六
  甄用
  卷之四十一
  生徒七
  外藩入学
  卷之四十二
  经费一
  恩赉
  卷之四十三
  经费二
  嵗支
  卷之四十四
  经费三
  俸禄
  卷之四十五
  经费四
  廪给
  卷之四十六
  金石一
  钦颁器图説
  卷之四十七
  金石二
  御碑
  卷之四十八
  金石三
  题名
  卷之四十九
  金石四
  诸碑
  卷之五十
  金石五
  石鼓图説
  卷之五十一
  经籍一
  赐书
  卷之五十二
  经籍二
  板刻
  卷之五十三
  艺文一
  奏议一
  卷之五十四
  艺文一
  奏议二
  卷之五十五
  艺文一
  奏议三
  卷之五十六
  艺文二
  应
  制一
  卷之五十七
  艺文二
  应
  制二
  卷之五十八
  艺文二
  应
  制三
  卷之五十九
  艺文三
  论著
  卷之六十
  艺文四
  诗赋
  卷之六十一
  识余一
  纪事
  卷之六十二
  识余二
  缀闻
  【臣】等谨按
  钦定国子监志六十二卷乾隆四十三年户部尚
  书臣梁国治等奉
  勅修纂先是监【臣】辑有太学志而援及唐宋以前
  故实殊失限断乃
  诏重为改定所志縁起断自元明盖
  本朝国子监及
  文庙皆因前代遗址其缔搆实始于元初也是编所载
  圣谕二卷以纪
  褒崇先圣
  训示儒林之大法
  御制诗文七卷备録
  列朝圣文
  皇上宸翰
  诣学二卷纪
  亲祀
  临雍之礼庙制二卷前列图说后志建葺年月规制祀位二卷详载殿庑及崇圣祠诸位号礼七卷分记释奠释菜释褐献功告祭诸仪及祭器图说乐六卷分记乐制乐章律吕舞节二表及礼乐诸器图说监制一卷子目与庙制同官师五卷载设官典守仪制铨除题名表生徒七卷员额考校甄用及外藩入学者具见焉经费四卷
  恩赉嵗支俸给备载焉金石五卷首以
  钦颁彛器图说
  御碑次及每科题名古今碑刻而殿以石鼓图说
  经籍二卷具载
  赐书及板刻之目艺文二卷则列诸臣章奏应制诗文及诸论著诗赋识余二卷曰纪事曰缀闻
  于是识大识小罔不备赅而我
  朝重道崇文作人训俗之盛胪实志美足以彪炳万古矣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经 筵 讲 官 户 部尚书【臣】梁国治等谨奏窃【臣】等奉
  勅纂辑国子监志陆续呈请
  钦定成书兹已竣事恭呈
  御览【臣】等谨奉
  表恭
  进者【臣】闻学则三代与共所以明伦圣为百世之师是焉求道以清以和以任必
  素王乃集大成曰校曰序曰庠惟辟雍克兼众制故王者化民成俗必教学为先图而多士成德育材以京师为首善钦惟我
  列祖缔造鸿图聿开文运伦轨既同于万国规模丕焕于三雍监二代而郁郁乎文崇四术而彬彬益盛我
  世祖定
  先师之位号舍菜礼成葺万仭之宫墙赐金仪渥乐舞六羽箾韶九成立条教于成均颁卧碑于乡校特设满洲司业俾教胄子
  国书十八年景运维新千万世文明大啓我
  圣祖道隆三古仁覆万邦循旧典以临雍俾任子而入监严助教之选颁训饬之文宫悬之业簴増新属国之衣冠来学定羣贤之祀位升朱子于殿廷
  御賛于丰碑书圣经于贞石王师之兴如雨再告武成大勇所至若神益昭
  文教盖兼容并包业隆于三五故道洽政治泽润乎寰
  瀛我
  世宗范围曲成知周道济溯传心于惟精惟一爰释奠
  于
  先圣先师广
  达孝之思于
  五王跻崇圣之称于列爵
  诣学则文更临幸从祀则享列庑庭
  谦尊而光定跪献上香之礼益动而巽沛置员广额之恩分灯火于六堂列臯比于八学进士重题名之碣信立贤之无方选材开拔萃之科庆同升之逾格而且黉宫増舍鳣席同欢青海
  献功龙章载锡辟俄罗斯之馆蕃夷尽仰同文迎化导
  使之骢秦陇遥呼
  万嵗盖抚辰凝绩绍
  列圣而颂重华握范膺图兼三才而敷五福是以德昭
  干羽格兽舞于
  尧阶因而瑞应卿云靉祥氛于
  阙里洪惟我
  皇上继
  圣君而六七作祖述宪章颂
  天子于亿万年显谟承烈
  存神过化上下天地同流懐
  德畏
  威南北东西咸服
  诏易三层门宇黄铺六样琉璃粢盛洁而牺牲成礼器是故大备宗庙美而百官富
  至圣足以有临定
  亲祭三献之仪论彛章六佾之礼列其琴瑟管磬钟鼓实其簠簋笾豆铏羮仿古制而铸镈钟琢新璧而成特磬定春秋二仲之律
  赐尊彛十器之陈既屡新夫
  庙堂复广増其楹舍金声玉振叠
  垂训诫之文复庙重檐
  亲榜门庭之额光腾
  宸翰同钦藻凤髙翔春霭
  慈云复见槐龙交翠百职咸
  恩幸尽饱霑濡诸生共读
  赐书更叨赒防秩
  褒经学禄逮耆年礼闱添中正之官贤无家食算学重玑衡之政士许窥天惟
  作君而作师克引恬而引养洵树虞庠之极则益隆
  汉观之宏仪至于
  四征不庭八荒在
  宥载缵
  累朝之绪粤成迈古之功当
  万几典学之余纪
  昭代宏文之盛
  钦裁旧志纷更删唐宋以前
  御定新编縁起自元明之制十五门敷文序事灿如星日之陈廿二史重道崇儒莫罄名言之妙生民未有惟条理贯其始终来许昭兹斯
  同揆贤于尧舜从此仰
  徳音而钦
  圣训听耸桥门求掌故以凛
  神谟文髙籀鼓【臣】等职慙典乐学媿通经乏兰台著作之才效槐市颂之雅竭编摩于册府庶几兴
  亲炙之思懐铅椠于直庐窃幸际
  右文之世由太学来者见知逺胜于闻知得
  圣人师之
  文运益宏其
  广运【臣】等谨编成志书奉
  表恭
  进以
  闻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一
  圣谕
  【臣】等伏惟褒崇圣道训迪多士所以继徃开来君师亿兆是故三代之学义重明伦汉临辟雍礼兼飨射至于唐宋典制递加虽意主风厉而词多粉饰钦惟
  世祖章皇帝定鼎京师首
  诏崇祀以着万世道统之宗
  列圣崇儒典学隆仪叠举煌煌
  纶綍
  教思无穷我
  皇上绍一贯之心传综百王之道法
  德音流播寰防向风国学承流近
  光尤切猗欤盛哉书所谓
  皇极敷言是彛是训惟
  帝其训者与恭辑
  圣谕为
  褒崇一卷
  训示一卷
  圣谕一
  褒崇
  世祖章皇帝谕防
  顺治元年山东巡抚方大猷奏请崇祀
  先师
  谕礼部
  先师为万世道统之宗礼当崇祀昭朝廷尊师重道至意本内所开各欵俱应相沿期于优渥以成盛典着该部查照一体饬行
  顺治二年国子监祭酒李若琳奏请加
  孔子諡号
  谕礼部工部
  先师諡号信宜尊崇着羣稽徃例确议具奏新牌就该监制造如议行礼工二部知道时礼科给事中龚
  鼎孳亦言宜从若琳请因复
  谕礼部
  孔庙諡号加称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既监科考订佥同准如议行一应礼仪还照明朝旧例不必更改该部知道【谨案先师神位至顺治十四年从给事中张文光请仍称至圣先师孔子通行直省各学】
  顺治八年
  谕礼部释奠大典允宜举行其择吉具仪以闻
  圣庙作速修理该部知道
  顺治十四年
  谕工部
  文庙崇祀
  先师孔子所闗典礼甚重今已年久倾圯若不速为整理后渐頽壊葺治愈难因尔部钱粮匮乏所需工料未能措办朕发内帑银三万两特加修葺尔部即传谕行
  圣祖仁皇帝谕防
  康熙六年
  谕礼部临雍释奠大典礼仪理宜举行已有防修理圣庙国学俟完时该部择吉具奏
  康熙二十五年
  谕大学士等先贤先儒从祀位次应视其道德为先后不可援师弟为定例其酌议奏闻
  康熙四十九年总兵马见伯奏致祭
  文庙时武臣请照文臣一体行礼
  谕大学士等嗣后祭
  先师孔子时令武臣与文臣一体行礼于理甚合着照马见伯所请行
  康熙五十一年
  谕大学士等朕自冲龄笃好读书诸书无不览诵毎见歴代文士著述即一句一字于义理稍有未安者輙为后人指摘惟宋儒朱子注释羣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经今五百余年知学之人无敢疵议朕以为孔孟之后有禆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应作何崇礼表彰著内阁九卿詹事科道防同详议具奏
  【谨案时大学士等遵议 朱子升配大成殿西序】
  【诏从之】
  世宗宪皇帝谕防
  雍正元年
  谕内阁礼部
  至圣先师孔子道冠古今德参天地树百王之模范立万世之宗师其为功于天下者至矣而水源木本积厚流光有开必先克昌厥后则
  圣人之祖考宜膺崇厚之褒封所以追溯前徽不忘所自也粤稽旧制
  孔子之父叔梁公宋真宗时追封啓圣公自宋以后歴代遵循而叔梁公以上则向来未加封号亦未奉祀祠庭朕仰体
  皇考崇儒重道之盛心敬修崇德报功之典礼意欲追封五代并享烝尝用伸景仰之诚庶慰羮墙之慕内阁礼部可防同确议具奏时大学士等以应封公爵
  议上又
  谕礼部五常为百行之本天地君亲师人所并重而天地君亲之义又赖师教以明自古师道无过于孔子诚首出之圣也我
  皇考崇儒重道超轶千古凡尊崇之典无不备至朕防皇考教育自幼读书心切景仰欲再加尊崇更无可増之处故勅部追封
  孔子先世五代今部议封公上考前代帝王皆有推崇之典唐明皇封
  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加封
  至圣文宣王封
  孔子父叔梁纥为齐国公元加封
  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齐国公为啓圣王至明嘉靖时犹以王系臣爵改称为
  至圣先师孔子改啓圣王为啓圣公王公虽同属尊称朕意以王爵较尊
  孔子五世应否封王之处着询问诸大臣具奏
  【谨案时内阁礼部及诸大臣遵防议】
  【孔子五世俱封王爵得防允行】
  又
  谕礼部
  孔子道冠古今为万世师表薄海内外无不俎豆尊崇国学乃四方表率其制尤重
  圣祖仁皇帝临雍释奠典礼优隆朕纉承大统景仰先型羮墙如见念国学为造士之地圣教所被莫先于此恐歴嵗既久有应加修葺之处尔部防同工部详加阅视凡
  文庙殿宇廊庑及讲堂学舎务须整理周备俾庙貌聿新以申景慕朕将亲诣焉
  雍正二年
  谕礼部帝王临雍大典所以尊师重道为教化之本朕览史册所载多称幸学近日奏章仪注相沿未改此臣下尊君之词朕心有所未安今释奠伊迩朕将亲诣行礼嗣后一应奏章仪注称幸非宜应改为诣字以申崇敬
  又
  谕礼部等衙门治天下之要以崇师重道广厉泽宫为先务朕亲诣太学释奠
  先师礼毕进诸生于彛伦堂讲经论学凡以明道术崇化源非徒饰圜桥之观听也惟
  孔子道髙德厚万世奉为师表其祔享庙庭诸贤皆有羽翼圣经扶持名教之功然歴朝进退不一而贤儒代不乏人周程朱蔡外孰应升堂祔享者并先贤先儒之后孰当増置五经博士以昭崇报均闗大典九卿翰林国子监詹事科道防同详考定议以闻时
  九卿等议复林放等十一人从祀又
  谕九卿等先儒从祀
  文庙闗系学术人心典至重也宜复宜増必详加考证折衷尽善庶使万世遵守永无异议尔等所议复祀诸儒虽皆有功经学然戴圣何休未为纯儒郑众卢植服防范甯谨守一家言转相述视郑康成之淳质深通似乎有间至若唐之陆贽宋之韩琦勲业昭垂史自是千古名臣然于孔孟心传果有授受而能表彰羽翼乎其他诸儒是否允协以及宰子冉有増置博士之处着再公同确议务期至当不易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