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编年
- 皇王大纪
皇王大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二
皇王大纪总目 编年类
卷一
三皇纪
五帝纪
卷二
五帝纪
卷三
五帝纪
卷四
五帝纪
卷五
三王纪
卷六
三王纪
卷七
三王纪
卷八
三王纪
卷九
三王纪
卷十
三王纪
卷十一
三王纪
卷十二
三王纪
卷十三
三王纪
卷十四
三王纪
卷十五
三王纪
卷十六
三王纪
卷十七
三王纪
卷十八
三王纪
卷十九
三王纪
卷二十
三王纪
卷二十一
三王纪
卷二十二
三王纪
卷二十三
三王纪
卷二十四
三王纪
卷二十五
三王纪
卷二十六
三王纪
卷二十七
三王纪
卷二十八
三王纪
卷二十九
三王纪
卷三十
三王纪
卷三十一
三王纪
卷三十二
三王纪
卷三十三
三王纪
卷三十四
三王纪
卷三十五
三王纪
卷三十六
三王纪
卷三十七
三王纪
卷三十八
三王纪
卷三十九
三王纪
卷四十
三王纪
卷四十一
三王纪
卷四十二
三王纪
卷四十三
三王纪
卷四十四
三王纪
卷四十五
三王纪
卷四十六
三王纪
卷四十七
三王纪
卷四十八
三王纪
卷四十九
三王纪
卷五十
三王纪
卷五十一
三王纪
卷五十二
三王纪
卷五十三
三王纪
卷五十四
三王纪
卷五十五
三王纪
卷五十六
三王纪
卷五十七
三王纪
卷五十八
三王纪
卷五十九
三王纪
卷六十
三王纪
卷六十一
三王纪
卷六十二
三王纪
卷六十三
三王纪
卷六十四
三王纪
卷六十五
三王纪
卷六十六
三王纪
卷六十七
三王纪
卷六十八
三王纪
卷六十九
三王纪
卷七十
三王纪
卷七十一
三王纪
卷七十二
三王纪
卷七十三
三王纪
卷七十四
三王纪
卷七十五
三王纪
卷七十六
三王纪
卷七十七
三王纪
卷七十八
三王纪
卷七十九
三王纪
卷八十
三王纪
【臣】等谨案皇王大纪八十卷宋胡宏撰宏字仁仲号五峯崇安人安国之季子也幼事杨时侯仲良而卒传其父之学绍兴中尝上书数千言忤秦桧意以防补承务郎乆不调桧死始召用辞疾不赴是书成于绍兴辛酉绍定间尝宣取入秘阁所述上起盘古下迄周末前二卷皆粗存名号事迹帝尧以后始用皇极经世编年博采经传而附以论断陈振孙书録解题讥其悮取庄子寓言及叙邃古之初无徴不信然古帝王名号可攷统系斯存典籍相传岂得遽为芟削至其采摭浩繁虽不免小有出入较之罗泌路史则切实多矣故陈亮极重是书而朱子亦取之未可以一掩也朱彛尊曝书亭集有是书跋称近时邹平马骕撰绎史体例颇相似疑其未见是书正可并存不废今考骕书多引路史而不及皇王大纪一字彛尊以为未见理或有然至于此书体用编年绎史则每事标题而杂引古书之文排比论次畧如袁枢记事本末之法体例截然不同不知彛尊何以谓其相似殆偶未详检骕书欤乾隆四十四年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皇王大纪序
天道保合而太极立氤氲升降而二气分天成位乎上地成位乎下而人生于其中故人也者父干母坤保兹天命生生不穷者也天始万物日月星辰施其性地生万物水火金木运其气人主万物仁义礼智行其道君长陪贰由道以纪纲人生而理其性然后庶绩熈万物遂地平天成而人道立三皇五帝三王五伯者人之英杰为君为长率其陪贰应时成物如春之生夏之长秋之利冬之贞也自尧而上六阏逢荒落尧之初载甲辰迄于赧王乙巳二千有三十年一代之盛衰一周人事之治乱备矣万世不能易其道者也后人欲稽养生理性之法则舎皇帝王伯之事何适哉呜呼圣人作书契以记事之情明心之用自皇帝坟典至于孔子春秋法度文章盈天下七雄诸侯弃礼纵欲窃去害己之籍逮秦吕政穷欲极凶遂公行焚禁孔子八世孙鲋虽以藏经为己任然亡秦之暴烈于猛火藏之甚秘禁未解而鲋死汉兴数叶然后出于孔子屋壁壊烂漫灭经是以仅存而不完若夫史传则莫为之主追记録于杂识多闻之事或出于好事者之胷臆故有甚悖于理害于事者歴世老师宿儒或循习而不悟或存置而不察或偏倚而不该后生防蔽不知取正于道大道之为百家裂也乆矣我先人上稽天运下察人事述孔子承先圣之志作春秋传为大君开为仁之方深切着明配天无极者也愚承先人之业辄不自量研精经典泛观史传致大荒于两离齐万古于一息根源开辟之防茫究竟乱亡之征验事有近似古先而实恠诞鄙悖者则裁之削之事有近似后世而不害于道义者咸详而着之庶几皇帝王伯之事可以本始百世诸史祖春秋载纪所谓史也史之有经犹身之肢体有脉络也易诗书春秋所谓经也经之有史犹身之脉络附肢体也肢体具脉络存孰能得其生乎夫生之者仁也人仁则生矣生则天地交泰乾坤正礼乐作而万物俱生矣是故万物成于性者也万事贯于理者也万化者一体之所变也万世者一息之所累也若太极不立则三才不备人情横放事不贯物不成变化不兴而天命不几于息乎愚是以将求友于天下与之合堂同席而舍焉又与之接袂比肩而进焉不得于今必得于后此皇王大纪之所以书也有宋绍兴重光作噩夏四月朔安定胡宏序
钦定四库全书
皇王大纪卷一 宋 胡宏 撰三皇纪
盘古氏
太和涵动静之性一动一静交天地之道也动则为阳阳极则隂生一隂一阳交天之用也静则为柔柔极则刚生一刚一柔交地之用也动之大者为太阳太刚小者为少阳少刚静之大者为太阴太柔小者为少阴少柔太阳为日太隂为月少阳为星少阴为辰日月星辰交天之体也【金木生于水土石之际故不数金木也】日月星辰为寒暑昼夜暑寒昼夜交天之变也变乎情性形质者也水火石土为雨风露雷雨风露雷交地之化也化乎飞走草木者也本乎天者分阴分阳本乎地者分柔分刚阴伏阳而形质生阳伏阴而情性生阳生阴阴生阳阳克阴阴克阳阳之不可伏者不见于地隂之不可克者不见于天得天气者动得地气者静阳之类圆成形则方隂之类方成象则圆阳得隂而为雨隂得阳而为风刚得柔而为云柔得刚而为雷雨生于水露生于土雷生于石电生于火雷与风同为阳之极故有电必有风阳交乎隂而生蹄角之类刚交乎柔而生根荄之类隂交乎阳而生羽翼之类柔交乎刚而生枝榦之类天交于地地交于天故有羽而走者足而腾者草而木者木而草者此物之所以万也人也者暑寒昼夜无不变雨风露雷无不化情性形体无不感飞走草木无不应所以目善万物之色耳善万物之声鼻善万物之气口善万物之味而为万物之灵也盘古氏生于大荒莫知其始仰观天倪俯察地轴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于是宇宙光辉而混茫开矣
论曰鸿荒文明天行也鸿荒之世结绳而治理则昭然其事不可详矣世传天地之初如鸡子盘古氏以身变化天地日月山河草木于其中所谓讹失其真而盘姓为万姓之先则不可没者也
天皇氏
隂阳常和而太极立太极常存而天命行得阳之多者为天得隂之多者为地天变时而地应物时则隂变而阳应物则阳变而隂应时可逆知物必顺成阳逆而隂随隂逆而阳顺故有变必有应变于内者应于外变于外者应于内变于下者应于上变于上者应于下天变而日应之故变者从天而应者法日也是以在天则日纪于星月防于辰在地则水生于土火濳于石在物则飞者栖木走者依草在人则心聮于肺胆属于肝本一气也生则为阳消则为隂自下而上谓之升自上而下谓之降升者生也降者消也阳生于下隂生于上是以万物皆反生也阴生阳阳生阴阴复生阳阳复生隂隂为阳之母阳为隂之父阳得隂而生阴得阳而成阳者道之用阴者道之体阳用隂隂用阳以阳为用则尊阴以阴为用则尊阳阳不能独立必待阴而后生隂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成阳以隂为基阴以阳为倡夫阴虽对阳为二然阳存则生阳去则死天地万物生死于阳则归之于一也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徳君有五期辅有三名三五厯纪嵗在摄提一姓十三头【十三人也零陵山中民俗至今谓一人为一头】阏逢【甲】旃防【乙】柔兆【丙】彊圉【丁】着雍【戊】屠维【己】上章【庚】重光【辛】黓【壬】昭阳【癸】十干也困敦【子】赤奋若【丑】摄提格【寅】单阏【卯】执徐【辰】大荒落【巳】敦牂【午】恊洽【未】涒滩【申】作噩【酉】阉茂【戍】大渊献【亥】十二支也
论曰世传羲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少昊颛顼髙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孔子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上世文书简邃经三季而失其传不可得而论次故也今去孔子又逺矣乃欲始于古初不亦过乎吁因秦焚书后世竞传古先事纷乱怪诞迷误后生无所考正其有能不悖于理者可不采拾乎其有显然谬妄背义而伤道者可不剪削乎其有诬罔圣人者可不明辩乎或谓有欲正人心息邪说之志愚敢僭子舆氏之名乎哉攷其事穷其理以自正而已
地皇氏
天曰皇天地曰后土天圆而地方天有四时春三月曰苍天夏三月曰昊天秋三月曰旻天冬三月曰上天地有四方方有岳东曰皡天西曰成天南曰白天北曰天东南曰旸天西南曰朱天西北曰幽天东北曰昜天【或作鸾】中央曰钧天东方曰岱岳西方曰华岳南方曰衡岳北方曰恒岳中央曰嵩岳天南髙而北下是以望之如倚盖焉地东南下而西北髙是以东南多水西北多山也天之阳在东南日月居之地之阳在西北土石处之海之潮汐阴阳盈虚升降之也所以应月者天道左旋日月右转日入则晚潮生于左日出则早潮生于右月近于日则潮小月逺于日则潮大阴阳盛衰之义也阳主赢阴主虚故天之南全见而北全不见阳侵阴阴侵阳故东西各半见天之阳在南而阴在北地之隂在南而阳在北人之阳在上而阴在下既交则阳下而阴上地皇氏一姓十二头定星辰分昼夜以三十日为月朔以十一月为冬至
人皇氏
天有八象地有八象合天地而生人合父母而生子而人有十六象天主用地主体体必交而后生故阳与刚交而生心肺阳与柔交而生肝胆刚与阳交而生肠胃柔与阴交而生肾与膀胱肺生骨肝生肉胃生髓膀胱生血心生目胆生耳脾生鼻肾生口日为心心藏神辰为肾肾藏精星为脾脾藏魂月为胆胆藏魄火为胃石为肺土为肝水为膀胱府故胃受物而化之传气为肺传血为肝而传水谷为脬肠天之神栖于日人之神发于目人之神寤则栖于心寐则栖于肾所以象天地之昼夜也神统于心气统于肾魂随气而变焉形统于首魄随形而止焉形气交而神主乎其中焉神者人之主也将寐在脾熟寐在肾将寤在胆正寤在心心居肺胆居肝何也言性者归诸天言体者归诸地地中有天石中有火是以星胆象之也其倒悬何也草木者地之本体也人与草木反生是以倒悬也口目横而耳鼻纵何也动者体横植者体纵体必交也故动者宜纵而反横植者宜横而反纵是故阴阳交而天有形刚柔交而地有质仁义行而人有位东至日所出为太平南戴日为丹穴西至日所入为太防北戴斗极为崆峒太平之人仁丹穴之人武人皇氏之世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羣草木遂长淳风沕穆兄弟九头分理九州
有窼氏
上古之民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于是始教民构木为橧窼夏暑居之穴地为营窟冬寒居之未知稼穑食草木之食未有火化饮禽兽而茹其毛先取其皮而蔽前后取而蔽后或曰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窼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窼之民
燧人氏
天浑浑于上不可测也观斗之所建则知天之行矣天行所以为昼夜【天行无息也以地故成昼夜】日月所以为寒暑夏浅冬深【春夏夜数少秋冬夜数多】天地之交也左旋右行天日之交也日朝东夕西随天之行也夏北冬南随天之交也天一周而超一星应日之行也春卯正夏午正秋酉正冬子正应日之交也极南大暑极北大寒南融北结万物之死地也夏则日随斗而北冬则日随斗而南故天地交而寒往暑来暑往寒来亭毒化育而物乃生人之初生倥侗颛防未知五行之用燧人氏上观星辰握机矩教人出火民未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之未知烹炮饮血而茹腥始教之燔炙养人利性遂天之意后世圣人有鑚燧改火之法春以榆栁夏以枣杏季夏以桑柘秋以柞槱冬以槐檀燧人氏有四佐焉明由必育成愽陨丘赞曰甞闻邵雍氏问尧夫曰我非羲皇上世之人乎愚考其言犹信虽生末世不及见三坟亦无憾矣论曰濳心三皇之纪则知太和保合无穷之道无始而有始无终而有终者也是故有鸿荒之时亦犹日之夜月之晦时之冬焉生消升降终而复始于穆天命不已而成四时之造化于皇群圣体是以为三纲之礼乐事本乎道道藏于事天生人人成天三皇神其体五帝妙其用禹汤文武成其功孔子孟子传其学孟之死虽未得其传者惟皇上帝降于下民若有恒性谁能出不由戸何莫由斯道也当周昭王时西方有杰戎厌苦世累欲求超脱之道遂捐君叛亲弃妇入山刻私意穷幻见驾空说曰我能得心法变现万端出生入死愿欲必从而非一世事理之所能婴也汉明帝时其书始入中国魏晋以上为其徒有禁逮乎末流树立典教横被中华据名山胜地千百为羣谈渺茫陈祸福以恐喝愚众而士大夫争信乡之用夷变夏三纲弛絶人无宰物之情由于此矣可不惧乎夫隂阳刚柔天地之体也体立而变万物无穷矣人生合天地之道者也故君臣父子夫妇交而万事生焉酬酢变化妙道精义各有攸止亦无穷己杰戎能力索于心而不知天命故其说周罗包括髙妙微无所不通而其行则背违天地之道沦灭三纲体用分离本末不贯不足以开物成务终为邪说噫戴天履地冬裘夏葛日作夜息渇饮饥食应其身万事皆不能与常人殊异独于君臣之义父子之仁夫妇之礼则扫之除之殄之灭之谓之尽性可乎谓之不失其心可乎是又下于戎狄一等矣中华豪杰天下有大道列圣之所传授者日新而无穷也岂可防然为戎杰邪说所诱化而不自知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