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续编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二
  大事记续编目録   编年类
  卷一
  起汉孝武皇帝征和四年尽汉孝宣皇帝地节元年
  卷二
  起汉孝宣皇帝地节二年尽汉孝宣皇帝黄龙元年
  卷三
  起汉孝元皇帝初元元年尽汉孝元皇帝竟宁元年
  卷四
  起汉孝成皇帝建始元年尽汉孝成皇帝绥和元年
  卷五
  起汉孝成皇帝绥和二年尽汉孝哀皇帝元夀元年
  卷六
  起汉孝哀皇帝元夀二年尽新莽地皇三年
  卷七
  起汉淮阳王更始元年尽淮阳王更始二年
  卷八
  起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元年尽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十二年
  卷九
  起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十三年尽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中元二年
  卷十
  起汉显宗孝明皇帝永平元年尽汉显宗孝明皇帝永平十八年
  卷十一
  起汉肃宗孝章皇帝建初元年尽汉肃宗孝章皇帝章和元年
  卷十二
  起汉肃宗孝章皇帝章和二年尽汉孝殇皇帝延平元年
  卷十三
  起汉孝安皇帝永初元年尽汉孝安皇帝永宁元年
  卷十四
  起汉孝安皇帝建光元年尽汉孝顺皇帝永建六年
  卷十五
  起汉孝顺皇帝阳嘉元年尽汉孝质皇帝本初元年
  卷十六
  起汉孝桓皇帝建和元年尽汉孝桓皇帝延熹元年
  卷十七
  起汉孝桓皇帝延熹二年尽汉孝桓皇帝永康元年
  卷十八
  起汉孝灵皇帝建宁元年尽汉孝灵皇帝中平五年
  卷十九
  起汉孝灵皇帝中平六年尽汉孝献皇帝兴平二年
  卷二十
  起汉孝献皇帝建安元年尽汉孝献皇帝延康元年
  卷二十一
  起汉昭烈皇帝章武元年尽汉安乐思公建兴十一年
  卷二十二
  起汉安乐思公建兴十二年尽汉安乐思公延熙十一年
  卷二十三
  起汉安乐思公延熙十二年尽魏元皇帝咸熙元年
  卷二十四
  起晋世祖武皇帝泰始元年尽晋世祖武皇帝咸宁五年
  卷二十五
  起晋世祖武皇帝太康元年尽晋世祖武皇帝太熙元年
  卷二十六
  起晋孝恵皇帝元康元年尽晋孝恵皇帝光熙元年
  卷二十七
  起晋孝懐皇帝永嘉元年尽晋孝愍皇帝建兴五年
  卷二十八
  起晋中宗孝元皇帝大兴元年尽晋肃宗明皇帝太宁元年
  卷二十九
  起晋肃宗明皇帝太宁二年尽晋孝宗穆皇帝永和五年
  卷三十
  起晋孝宗穆皇帝永和六年尽晋海西公太和五年
  卷三十一
  起晋太宗简文帝咸安元年尽晋烈宗孝武皇帝太元七年
  卷三十二
  起晋烈宗孝武皇帝太元八年尽晋烈宗孝武皇帝太元二十一年
  卷三十三
  起晋安皇帝隆安元年尽晋安皇帝元兴二年
  卷三十四
  起晋安皇帝元兴三年尽晋安皇帝义熙十二年
  卷三十五
  起晋安皇帝义熙十三年尽晋恭皇帝元熙元年
  卷三十六
  起宋髙祖武皇帝刘裕永初元年尽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九年
  卷三十七
  起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三十年尽宋太宗明皇帝泰始二年
  卷三十八
  起宋太宗明皇帝泰始三年尽宋顺皇帝升明二年
  卷三十九
  起齐太祖髙皇帝萧道成建元元年尽齐世祖武皇帝永明九年
  卷四十
  起齐世祖武皇帝永明十年尽齐和皇帝中兴元年
  卷四十一
  起梁髙祖武皇帝萧衍天监元年尽梁髙祖武皇帝大通元年
  卷四十二
  起梁髙祖武皇帝大通二年尽梁髙祖武皇帝中大同元年
  卷四十三
  起梁髙祖武皇帝太清元年尽梁敬皇帝太平元年
  卷四十四
  起陈髙祖武皇帝陈霸先永定元年尽陈髙宗宣皇帝大建八年
  卷四十五
  起陈髙宗宣皇帝大建九年尽陈髙宗宣皇帝大建十二年
  卷四十六
  起陈髙宗宣皇帝大建十三年尽陈长城公祯明二年
  卷四十七
  起隋髙祖文皇帝开皇九年尽隋髙祖文皇帝仁夀四年
  卷四十八
  起隋炀皇帝大业元年尽隋炀皇帝大业十三年
  卷四十九
  起唐髙祖神尧皇帝武徳元年尽唐髙祖神尧皇帝武徳八年
  卷五十
  起唐髙祖神尧皇帝武徳九年尽唐太宗文武皇帝贞观四年
  卷五十一
  起唐太宗文武皇帝贞观五年尽唐髙宗皇帝永徽三年
  卷五十二
  起唐髙宗皇帝永徽四年尽唐髙宗皇帝道元年
  卷五十三
  起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光宅元年尽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神功元年
  卷五十四
  起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圣厯元年尽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长安四年
  卷五十五
  起唐中宗皇帝神龙元年尽唐中宗皇帝景龙三年
  卷五十六
  起唐睿宗皇帝景云元年尽唐宗皇帝先天元年
  卷五十七
  起唐宗明皇帝开元元年尽唐宗明皇帝开元二十三年
  卷五十八
  起唐宗明皇帝开元二十四年尽唐宗明皇帝天寳十四载
  卷五十九
  起唐肃宗皇帝至徳元载尽唐肃宗皇帝寳应元年
  卷六十
  起唐代宗皇帝广徳元年尽唐徳宗皇帝建中三年
  卷六十一
  起唐徳宗皇帝建中四年尽唐徳宗皇帝贞元二十年
  卷六十二
  起唐顺宗皇帝永贞元年尽迁髙宗主于西夹室
  卷六十三
  起唐宪宗皇帝元和元年尽唐宪宗皇帝元和十二年
  卷六十四
  起唐宪宗皇帝元和十三年尽唐敬宗皇帝寳厯二年
  卷六十五
  起唐文宗皇帝太和元年尽唐文宗皇帝开成四年
  卷六十六
  起唐文宗皇帝开成五年尽唐武宗皇帝防昌五年
  卷六十七
  起唐武宗皇帝防昌六年尽唐懿宗皇帝咸通八年
  卷六十八
  起唐懿宗皇帝咸通九年尽唐僖宗皇帝干符六年
  卷六十九
  起唐僖宗皇帝广明元年尽唐僖宗皇帝文徳元年
  卷七十
  起唐昭宗皇帝龙纪元年尽唐昭宗皇帝天祐三年
  卷七十一
  起梁太祖皇帝朱晃开平元年尽梁均王龙徳二年
  卷七十二
  起唐庄宗皇帝同光元年尽唐庄宗皇帝同光三年
  卷七十三
  起唐明宗皇帝李亶天成元年尽唐明宗皇帝长兴四年
  卷七十四
  起唐愍帝李从厚应顺元年尽唐潞王清泰二年
  卷七十五
  起晋髙祖皇帝石敬塘天福元年尽晋出帝开运三年
  卷七十六
  起汉髙祖皇帝刘暠天福十二年尽汉隠帝干祐三年
  卷七十七
  起周太祖皇帝郭威广顺元年尽周世宗恭皇帝显徳六年
  臣等谨案大事记续编七十七卷明王祎撰祎字子充义乌人少游栁贯黄溍之门明初征为中书省掾修元史成拜翰林待制使云南抗节死赠翰林学士追諡忠文事迹具明史本传此书乃续吕祖谦大事记而作体例悉遵祖谦之旧惟解题不别为一书即附于各条之下俞恂称其书自征和迄宋徳祐二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五年而今所传本实自汉武帝征和四年至周恭帝显徳六年而止不知恂何据而云然或祎本有此志而未及卒业欤攷何乔新集尝称祎此书予夺襃贬与纲目大不合如纲目以昭烈绍汉统章武纪年直接建安此书乃用无统之例以汉与魏吴并从分注不从朱子而取陈夀裴松之之説又纲目斥武后之号纪中宗之年每嵗书帝所在用春秋公在干侯例而此书乃以武后纪年又李克用父子唐亡称天祐年号以讨贼为辞名义甚正故纲目纪年先晋后梁本春秋存纪存陈之义此书乃先梁后晋防于簒皆好竒之过所言实切中其失然其间攷订同异如载汉武帝仙人妖妄之言淖方成祸水之説以为出于汉武故事飞燕外传而讥通鉴轻信之失纪光武帝省并十三国而以地志正本纪之误此类亦颇有所见又宋庠纪年通谱刘羲叟长厯今皆不传而此书间引及之亦可以备考证至前贤议论荟萃尤多体例虽乖而搜采尚博瑕瑜不掩读者节取其长焉可矣其书抄本旧藏蜀王府中成化间始刋行于世云乾隆四十五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续编卷一     明 王祎 撰
  汉孝武皇帝征和四年春正月帝幸东莱欲浮海求神仙羣臣谏弗听大风海涌而止【以通鉴目録稽古録修】二月丁酉雍县无云如雷者三陨石二【以本纪修】三月帝耕于钜定【以本纪荀悦汉纪稽古録修】
  解题曰武帝一纪征伐宫室祭祀诗乐之事无嵗无之独农桑之务未尝及焉至是始亲耕钜定是殆悔心之萌乎轮台悔过之诏富民搜粟之封兆于此矣【应劭曰齐国县地理志齐郡马车渎首受钜定东北入海】
  还幸泰山庚寅祀明堂癸巳禅石闾大鸿胪田千秋白斥遣方士候神人者【同上】
  解题曰通鉴载上每对羣臣自叹曰乡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此出汉武故事其言絶不类西汉通鉴误取尔
  夏六月还幸甘泉丁巳以千秋为丞相先是搜粟都尉桑羊与丞相御史请田轮台帝乃下哀痛之诏不复出军而封千秋为富民侯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代田【同上】
  解题曰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犂【渠犂城东北与尉犂东南与且末南与精絶接西有河至兹五百八十里轮台与渠犂相连自伐大宛之后西域多遣使者贡献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犂皆有田卒万人】征和中李广利以军降匈奴上既悔逺征伐而桑羊与丞相御史奏言故轮台以东捷枝渠犂皆牧圉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可益通沟渠种五谷与中国同时熟其旁国少锥刀贵黄金防缯可以易谷食宜给足不乏【顔师古曰言以锥刀及黄金防缯与此旁国易谷食可以给田卒不乏粮】可遣屯田卒置校尉三人分护各举图本地形通利沟渠以时益种五谷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前有司奏欲益夷赋三十助边用【顔师古曰每口増三十钱也】是重困泄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晋灼曰匈奴介和王来降者】击车师时危须尉犂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顔师古曰士虽各自载粮而在道已尽归涂尚苦乏食不能终师旋之事】彊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駞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逺然尚厮留其众【顔师古曰言其前后离厮不相逮及也厮音斯】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上书言匈奴防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师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不吉不行乃者以防马书徧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防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彊夫不足者视人有余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西汉百官表大初元年初置太卜史记日者传乃日太卜之起由汉兴唐六典谓秦汉奉常属官有太卜令丞武帝置太卜博士】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渇失一狼走千羊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逺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防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防火乏失亦上集不得【顔师古曰长吏利于皮肉多使障候之卒猎兽故今防火有乏又其人劳苦因致奔亡凡有此失皆不集于所上文书】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脩马复令【马复因养马以免猺赋也复方目反】以补阙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余见通鉴【与计对与上计者同来对也读轮台诏知武帝遣将之出成败胜负皆以实闻无毫发不知者故天下之柄皆归人主而不为左右欺罔此所以行兵三十年之久而国不亡也】又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畮三甽【甽垄也工犬反亦作畎】嵗代处故曰代田后稷始甽田以二耜为耦【并两耜而耕】广尺深尺曰甽长终畮一畮三甽一夫三百甽而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溃其上以附苖根【溃谓下之也】故其诗曰或芸或耔黍稷薿薿芸除草也耔附根也薿薿盛也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畮五顷【邓展曰九夫为井三夫为屋夫百亩于古为十二顷古百歩为畮汉时二百四十歩为亩古千二百畮得今五顷】用耦犂二牛三人一嵗之外常过缦田【顔师古曰缦田不为甽者也音莫干反】畮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便教田太常三辅【苏林曰太常王诸陵有民故亦课种】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长二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民或若少牛无以趍泽【顔师古曰趍读曰趣及也泽雨之润泽也】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犂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犂【庸功也换工共作也义与贯同】率多人者田日三十畮少者十三畮以故田多垦辟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壖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畮一斛以上令命家田三辅公田【韦昭曰命家谓受爵命一爵为公上以上令将田公田优之也令力成反】又教边郡及居延城【居延张掖县有田卒】是后边城河东农三辅大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秋八月辛酉晦日有食之不尽如钩【以五行志修】
  汉孝武皇帝后元元年春正月帝幸甘泉郊泰畤遂幸安定【以本纪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武帝虽沿文景故事复为后元然始以后元二字加于年上此为异也非史官追书之名【蜀敞曰昭帝纪词讼在后二年者皆勿听治则当称后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