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经世文编
- 皇朝经世文新编
皇朝经世文新编
儒教为孔子所创考序 康有为
孔子为制法之王考序 康有为
孔子创儒教改制考序 康有为
六经皆孔子改制所作考序 康有为
孔子改制托古考序 康有为
孔子改制法尧舜文王考序 康有为
孔子改制弟子时人据旧制问难考序 康有为
诸子攻儒考序 康有为
儒墨交攻考序 康有为
儒攻诸子考序 康有为
儒墨最盛并称考序 康有为
鲁国全从儒教考序 康有为
儒教传天下战国秦汉间尤盛考序 康有为
武帝后儒教一统考序 康有为
春秋董氏学自序 康有为
春秋董氏学序(春秋恉) 康有为
春秋董氏学序(春秋例) 康有为
春秋董氏学序(春秋礼) 康有为
春秋董氏学序(春秋口说) 康有为
春秋董氏学序(春秋改制) 康有为
春秋董氏学序(春秋微言大义) 康有为
春秋董氏学序(传经表) 康有为
长兴学记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原序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序 梁启超
春秋中国彝狄辨原序 徐勤
春秋中国彝狄辨序 梁启超
孟子大义述自序 徐勤
除无教之害(中国除害议四) 徐勤
万木草堂小学学记 梁启超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十章 梁启超
五经大义终始论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答问一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答问二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答问三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答问四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答问五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答问六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答问七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答问八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答问九 龚自珍
复曾刚甫书 梁启超
论各国变通政教之有无公理 阙名
论教会 阙名
论最古各国政学兴衰之理 阙名
希腊罗马总论 阙名
论公法源本经学 阙名
蒙古像教志序 龚自珍
孔教大行于诸国考 陈高第
汉学再兴论 日人阙名附
往教说上 陈荣
往教说下 陈荣
日本横滨中国大同学校学记 徐勤
卷二十上学术
西学书目表后序 梁启超
史学 阙名
论书数 何树龄
日本学术志序 黄遵宪
日本学术志后序一 黄遵宪
日本学术志后序二 黄遵宪
日本学术志后序三 黄遵宪
算学报(四则) 黄庆澄
学算笔谈序 华蘅芳
总论算法之理 华蘅芳
识数之法 华蘅芳
论加减乘除开方之用 华蘅芳
论看题之法 华蘅芳
论驭题之法 华蘅芳
论观书之法 华蘅芳
论学算之法 华蘅芳
论比例之用 华蘅芳
除不学之害(中国除害议二) 徐勤
沈氏音书序 梁启超
盛世元音原序 沈学
体用 沈学
字谱 沈学
性理 沈学
文学 沈学
反切 沈学
书法 沈学
[盛世元音凡例 沈学]
蒙古声类表序 龚自珍
日本天文志序 黄遵宪
天学新理 美人悭利士比威廉附
上会典馆测绘舆图书 邹代钧
格致浅理 阙名
质点配成万物说 阙名
养生论 美人阙名附
卷二十下学术
记压气行车 美人哈浦附
论臭腐神奇 美人阙名附
论土性宜详 美人阙名附
论脑 美人晏地臣附
论脑质 美人阙名附
盐质大用说 英人阙名附
生新法 美人阙名附
微虫医学新法考 美人阙名附
电浪新法 英人阙名附
论光学植物 美人阙名附
植物新法 英人阙名附
梦里精说 美人缅拿附
纬书言天并有轮回之说考 曹泰
命说 曹泰
大易道德经说微 曹硕
卷二十一杂纂
各国种类考 阙名
论实学 何树龄
泰西新史揽要序 英人李提摩太附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 梁启超
续译列国岁计政要序 梁启超
西学书目表例 梁启超
春秋存中国说序 徐勤
西政丛书序 梁启超
说任篇(上) 黎祖健
说任篇(下) 黎祖健
论中国会匪宜设法安置 麦孟华
覆陕西刘古愚山长书 梁启超
报章文体说 谭嗣同
上李伯相论赫德不宜总司海防书 薛福成
南海先生四上书记序 龙泽厚
南海先生四上书记后序 麦孟华
吴铁樵传 谭嗣同
日本礼俗志序 黄遵宪
论军事与文化有相维之益 英人和而斯雷附
日本杂事诗序 康有为
保种新理 叶瀚
新编勘误表
卷一上 通论
上 今上皇帝第一书
康有为原名祖诒
为国势危蹙 祖陵奇变请下 诏罪己及时图治呈请代 奏事生闻言事有越职之禁者所以定名分也辟门有传言之典者所以采刍荛也定分以靖臣下之心采言以通天下之气生猥荷 天慈蒙被荫典入监读书虽复疏贱然自祖父世受 国恩区区之私常怀报称窃见方今外夷交迫自琉球灭安南失缅甸亡羽翼尽剪将及腹心比者日谋高丽而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 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乱匪江楚河陇间将乱于内生到 京师来见兵弱财穷节颓俗败纪纲坏乱人情惰偷 上兴土木之工下习宴游之乐晏安欢娱若贺太平顷河决久不塞兖豫之民荡析愁苦沿江淮间地多苦旱广东大水 京师大风拔木百余甚至地震山倾皆未有之大也而尤可骇痛者奉天大水山涌川溢淹州县十余甚至冲及 永陵山谷陊圮坍拆凡十八山形势全改今上海新报馆绘图募赈传各省伏念 永陵为我 朝发祥之地岸谷告变震动非常以为 皇太后 皇上闻此奇变必悚惶震悼戒励臣痛哭戒誓乃伏处下风未闻有恐惧责躬求言恤民之 特诏亲臣重臣未闻有直言极谏痛哭入告之封章内而侍臣外而藩僚不闻一言下而部寺司员亦不闻一言上下内外咸知天时人事危乱将至而畏惮讳忌箝口结舌坐视莫敢发生所为忧愤迫切瞻望 宫阙而惓惓痛哭也伏读 世祖章皇帝圣训曰近来条奏多系细务未见有规切朕躬者朕一日万几岂无未合 天意未顺人心之事良由诸臣畏惮忌讳不敢进谏耳朕虽不德于古帝王纳言容直每怀欣慕朕躬如有过失诸臣须直谏无隐言之过戆亦不谴责钦此此真开国 圣人省身求言之极则也伏惟 皇太后 皇上聪听 彝训乐闻谠言生窃慕汉宋时大学生刘陶陈亮有上书之义近咸同时监生周同谷贡生黎庶昌递折言事荷蒙 列圣嘉纳故敢不避斧钺之诛披沥血诚忘其僭越为我 皇太后 皇上陈之窃惟国事蹙迫在危急存亡之间未有若今日之可忧也方今中外晏然上下熙熙生独以为忧危必以为非狂则愚也夫人有大疠恶疾不足为患惟视若无病而百脉俱败病中骨髓此扁鹊秦缓所望而大惧也自古为国患者内则权臣女谒外则强藩大盗而已今 皇太后 皇上端拱在上政体清明内无权臣女谒之弄柄外无强藩大盗之发难 宫府一体中外安肃宋明时承平所无也生独汲汲私忧者何哉诚以自古立国未有四邻皆强敌不自强政治而能晏然保全者也近者洋人智学之兴器蓺之奇地利之辟日新月异今海外地已竟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日本虽小然其君臣自改纪后日夜谋我内治兵饷外购铁舰大小已三十艘将剪朝鲜而窥我边俄筑铁路前岁十月已到浩罕今三路分筑二三年内可至珲春从其彼德罗堡都城运兵来九日可至则我 盛京国本祸不旋踵英之得缅甸一日而举之与我滇为界矣滇五金之矿垂涎久矣其窥藏卫也在道光十九年已阴图其地至今乃作衅焉
法既得越南开铁路以通商设机谋以诱众渐得越南之人心又多使货贿煽诱我民今滇粤间其地百里无一蒙学识字者寡决事以巫有司既不教民法人因而诱之又滇越暹罗间有老挝万象诸小国及猓苗诸种法人日煽之法与英仇畏英属地之多也近亦外府攻马达加斯加而不得取埃及而不能乃专力越南以窥中国数年之后经营稍定以诸夷数十万与我从逆之民内外并起分两路以寇滇越别以舟师扰我海疆入我长江川楚奸民从焉不审何以御之夫敌国并立无日不训讨军实而虞敌之至也迩者德法之争十三日失和十七日德以兵二十四万渡礼吴河而压法境矣兵势之速如此而我兵不素练器不素备急乃徐购募以应之虽使廉颇韩信为将庸有幸乎又美人逐我华工英属奥大利亚随之将来南洋诸岛纷纷效尤我民出洋者五百万计中国漏卮于洋货久矣稍藉此补其尾闾若不保护还无所业必为盗贼金田之役将复起矣昔甲申之事法仅以一二舟师惊我海疆我沿海设防内外震动 皇太后 皇上宵旰忧劳召问诸臣一无所措乃旁皇募兵购炮所费数千万计而安南坐失矣且是时犹有左宗棠彭玉麟杨岳斌鲍超冯子材曾国荃岑毓英刘锦棠王德榜等皆知兵宿将布列边外其余偏裨亦多百战之余然已兵威不振人心畏怯如是今则二三宿将重臣渐皆凋谢其余诸将皆已耄老数年后率已尽即偏裨之曾列戎行者亦寡而强邻四逼于外奸民蓄乱于内一旦有变其何以支我既弱极则德奥意丹葡日诸国亦狡然思启累卵之危岂有过此生所为日夜忧惧也窃观内外人情皆酣嬉偷女苟安旦夕上下拱手游宴从容事无大小无一能举有心者叹息而无所为计无耻者嗜利而藉以营私大将倾而处堂为安积火将然而寝薪为乐所谓安其危而利其者譬彼病痿卧不能起手足麻木举动不属非徒痿也又感风疾百窍迷塞内溃外侵朝不保夕此生所谓百脉败溃病中骨髓扁鹊秦缓所望而大忧者也今兵则水陆不练财则公私匮竭官不择才而上且鬻官学不教士而下患无学此数者人皆忧之痛恨焉而生未以为大忧也夫先王之治于理才至精也周礼三农生九谷园圃毓草木虞衡作山泽之材薮牧养蕃鸟兽又有草人稻人化土宜焉善乎礼记之言曰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管子曰慎民在举贤慎富在务地夫有土此有财而以政事纬之地利既开于是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财任能岂有以地方万里之大人民四万万之众物产二十六万种之多而患贫弱哉故生皆不以为大忧也生所大忧者患我 皇太后 皇上无欲治之心而已伏惟 皇太后 皇上敬 天勤民法 祖宗用耆旧 圣德之美踰越古今生敢以为无欲治之心何也窃见与强夷和后苟幸无事 朝廷晏安言路闭塞纪纲日隳顷奇异变大告警厉 天心之爱至矣不闻有怵惕修省之事上答 天心又古者异策免三公枢臣实秉国钧亦无战兢之意未闻上疏引罪请自免谢泄泄如是而徒见 万寿山昆明湖土木不息凌寒戒旦驰驱乐游电灯火车奇技淫巧输入大内而已天下将以为 皇太后 皇上咈天变而不畏蓄大乱而不知忘 祖宗艰大之托国家神器之重矣 天命无常而民穷难保栋折榱坏谁则能免生所为夙夜忧惧不敢畏而自隐也
伏惟 皇太后 皇上恭俭忧勤临政之日不为浅矣所以内修政事外攘夷狄雪 列圣之仇耻固万年之丕基宜有在矣乃事无寸效而又境土日蹙危乱将至者何哉以为所任非其人欤则以 皇太后 皇上之明岂敢谓尽非其人以为所由非其道欤则以皇太后 皇上之圣岂敢谓尽非其道而遂以致此者得无 皇太后 皇上志气未坚无欲治之心故耶夫 诸苑及 三山暨 圆明园行宫皆 列圣所经营也自为英夷烧毁础折瓦飞化为砾石不审 乘舆临幸目睹残破 圣心感动有惄然奋怒思报大仇者乎若有此也生欲銮驭 日临之也然亦未闻有兴发之政耸动天下则以为 皇太后 皇上无欲治之心也以 皇太后聪明神武临政二十年用人如不及从善如流水当同治初年励精图治起翁心存李棠阶相机务于内用曾国藩左宗棠治戎事于外李鸿章沈葆桢郭嵩焘韩超并由道员擢授巡抚刘蓉且以诸生超授抚藩开诚心布大度孜孜求治用能芟夷大盗而致中兴生每伏读 穆宗毅皇帝圣训未尝不感激起舞而至于流涕也又光绪八九年用人行政赫然有兴作之意生窃谓 皇太后 皇上有光明圣德可与为尧舜之治也所以倦勤者得无以励精已久而致治无期耶生维同治初年大乱甫定上下肃雍中外望治譬大病新愈补之自强此中国图治第一机会也然 圣意勤勤而未足振弱者不变法故也光绪八九年 宫庭赫然求治士风大变譬久病稍起非更加医药不能骤瘳此中兴第二机会也不幸法夷入寇于是复蹶得无有谗慝之口间于左右以为臣下能言者不周于用乎夫人各有能有不能通治者未必知兵夫天下多才不能以一人偾事而尽疑天下之才岂 圣意以为尝图治矣而辅相无人因而渐怠耶生谓中遭事变所以不竟厥施者不慎选左右故也如使 皇太后 皇上忧勤惕厉震动人心赫然愿治但如同治光绪初年之时本已立则末自理纲已举则目自张风行草偃臣下动色治理之效必随 圣心之厚薄久暂而应之生所欲言者三曰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而已夫法者皆 祖宗之旧敢轻言变者非愚则妄然今天下法弊极矣六官万务所集也卿贰多而无所责成司员繁而不分委任每日到堂拱立画诺文书数尺高可隐身有薪炭数斤之微银钱分厘之而行数部者卿贰既非专官又多兼差未能视其事由劳苦已甚况欲整顿哉故虽贤智亦皆束手以为周公为今冢宰孔子为今司寇亦无能为法弊至此求治得乎州县下民所待治也兵刑赋税教养合责于一人一盗佚一狱误一钱用而被议矣责之如是其重而又选之极轻以万余金而卖实缺焉禄之极薄以数百金而责养廉矣其下既无周人虞衡牧稻之官又无汉人三老啬夫之化而求其教养吾民何可得哉以故外省奉行文书皆欺饰以免罪 京朝委成胥吏率借例以行奸他若吏部以选贤才也仍用铨除武举以为将帅也乃用弓石翰林以储公卿也犹讲诗字其它紊于法意而迂于治道舛乱淆决难以疏举是以 皇太后 皇上虽有求治之心而无致治之效也今论治者皆知其弊然以为 祖宗之法莫之敢言变岂不诚恭顺哉然未深思国家治败之故也今之法例虽云承 祖宗之旧实皆六朝唐宋元明之弊政也我 先帝抚有天下不用满洲之法典而采前明之遗制不过因其俗而已然则 世祖章皇帝既定燕京仍用八贝勒旧法分领天下则我 朝岂能一统久安至今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