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藏书录

  十、杭州诸公署镂版【丁申】
  陈善《万历杭府志》载诸公署镂版凡五处:
  巡抚都察院所刊者为《皇明经济录》四十一卷、《筹海图编》十三卷、《督抚奏议》六卷、《续督抚奏议》六卷,俱总督都御史胡宗宪编;《诸史将略》十六卷,知府毛纲、钱塘教谕黄议编;《大学衍义补纂要》六卷、《余庆录》一卷,俱巡抚都御史徐栻编;《矿防考》、《海防考》、《水兵律令》、《水兵操法》、《陆兵操法》和一卷,俱巡抚都御史谷中虚撰。
  布政司所刊者为《礼经会元》四卷、《史纂左编》一百四十卷、《国朝宪章录》四十二卷、《宪章类编》四十二卷、《皇明诏令》二十一卷、《大明律例》七卷、《问刑条例》六卷、《军政事例》六卷、《军政条例》四卷、《赋役成规》一卷、《均平录》一卷、《广舆图》一卷、《浙江通志》七十二卷、《横渠易说》二卷、《仪礼经传》二十三卷、《续仪礼经传》三十六卷、《律吕元声考注》二卷、《类证本草》三十卷、《食物本草医方选要》十二卷、《经验良方》十一卷、《本草医旨脉诀》一卷、《卫生易简方》四卷、《太上感应篇》一卷、《文章轨范》十卷、《陶靖节集》十卷、《皇明诗钞》二卷、《古乐府》十卷。
  按察司所刊者为《乡校礼辑》一卷、《资治通鉴》三百二十四卷、《文章正宗》三十卷、《条例备考》二十四卷、《大唐六典》三十卷、《疑狱集》十卷、《军政条例摘抄》十卷、《官箴集》二卷、《王恭毅公驳稿》二卷、《越绝书》十五卷、《六书正譌》六卷、《韩氏医通》一卷、《臞仙肘后经》二卷、《欧阳文集》四卷、《岳武穆集》十卷、《钓台集》十卷。
  两浙运司所刊者为《两浙鹾志》若干卷,巡按御史唐臣撰、《两浙盐法条例》五十卷、《钦依盐法要览》、《要览续编》共十四卷、《行盐事宜》六卷、《招商事宜》一卷、《场所公费事宜》一卷、《金陀粹编》二十卷、《续编》二十四卷、《四库集注》十九卷、《大明律例》七卷。
  杭州府所刊者为《守令懿范》四卷、《洗冤录》一卷、《日本考略》一卷、《陆王二先生要语》二卷、《百忍箴》四卷、《灵棋经》一卷、《杭州府志》六十三卷、《西湖游览志》二十四卷、《志余》二十六卷、《武林旧事》十卷、《杭州府水利图说》一卷、《于忠肃公奏议》十卷。
  亦足见当时地方大吏留意典籍,与今日异也。
  十一、杭州官刻书【丁申】
  周宏祖辑《古今书刻》内载,浙江布政司所刻,有《东汉文鉴》、《西汉文鉴》、《说文》、《救荒活民补遗》、《诸司职掌》、《仪礼经传》、《律吕元声》、《近思录》、《七修类稿》、《筹海图编》、《大明律》、《证类本草》、《国朝宪章》、《食物本草》、《经验良方》、《医方选要》、《史纂》,凡十七种。
  按察司所刻,有《疑狱集》、《官箴集要》、《大明律》、《竹枝词》、《桯史》、《唐鉴》、《资治通鉴》、《条例备考》、《六书正讹》、《羲之十七帖》、《肘后经》,凡十一种。
  杭州府所刻,有《大唐六典》、《四书集注》、《武林遗事》、《礼经会元》、《原病式》、《周礼》、《始丰稿》、《千家全注唐诗》、《元诗体要》、《韵海》、《唐诗类编》、《宋学士文粹》、《算方大全》、《咏物新题》、《雪溪渔唱》、《万竹山房集帖》、《龙门子》、《群珠摘翠》、《养生杂贴》、《刘伯温文集》、《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四书白文》、《温公我箴集》、《精忠录》、《林和靖集》、《近思录》、《太白山人诗》、《荩斋医要》、《西湖游览志》,凡三十种。
  今则枣梨久蠹,缃缥罕存,搜访卅年,遗椠仅遇,殊增思古之感。
  十二、杭州府学官书【丁申】
  杭学为浙藩之冠,人文之美甲他郡。入是学者,读有用之书,储有用之才,文章华国,固有以也。本朝顺治五年,巡台诸司,各捐金修葺。十五年,李公率泰等增修,秦公世祯重兴礼乐,规模始备。学有尊经阁,本南宋稽古阁遗址,旧藏书籍,岁久散佚。秦公世祯更命张公安茂纂辑《礼乐全书》,增购书籍,备多士弦诵。康熙四十五年颁《御制古文渊鉴》、《资治通鉴》等书。五十二年《御纂朱子全书》成,五十四年《御纂周易折中》成,皆颁发各直省学宫,以广诵习。雍正元年颁《钦定孝经衍义》一书,三年议准将《圣谕广训》、《御制朋党论》颁发各省学政刊刻刷印,赍送处学。乾隆九年奏准《御纂性理精义》、《书诗春秋三经传辩彙纂》诸书虽经颁发,然士子众多,不足以资钞诵,令各省督抚藩司多行刷印,每学每种经发二部,以备士子钞诵,其《御纂三礼》告成后,再行颁给。又议准“三通”诸书,令各督抚酌量置办。乾隆元年议准,《律书渊源》应颁发直省所属各学,又议准各督抚省会书院并有尊经阁之府州县学,应将十三经、二十四史诸书购买颁发,交与各该学考官接管。二年奏准,《日讲四书解义》,每省各颁一部,十五年议准,《御纂三礼》甫经告成,奉旨颁发各省。二十九年奉上谕,颁《周易述义》、《诗义折中》、《春秋直解》于学宫,三十年颁发《御制诗初集》、《二集》、《御制文初集》恭藏学中。二百年来,士子涵濡教泽,乐育渐摩,宜乎文教日新,圣功益懋也。
  十三、敷文书院【丁申】
  敷文书院在万松岭,明弘治十一年,浙江右参政周本以废报恩寺,改奉先圣像,名万松书院,征圣裔孔衢、孔绩来供祠事。嘉靖三十三年重建,新建伯王守仁撰记。万历五年,建继道堂于毓秀阁北,圣裔尚礼摹镌圣像于石,祀堂中。八年,朝议毁各书院,惟此以巡按御史谢公师启、佥事乔公因阜之请,得不毁。我朝康熙十年,范公承谟重修,改为太和书院。仁庙南巡,御书浙水敷文扁额,并颁《古文渊鉴》、《渊鉴类函》、《周易折中》、《朱子全书》等书,藏于院内。徐公元梦又修,更名敷文书院,增构存诚阁,恭藏赐书。黄公炳捐置学田。
  乾隆十六年奉上谕,经史,学之根柢也。会城书院聚黉庠之秀而砥砺之,尤宜示之正学,朕时巡所至,若江宁之钟山书院、苏州之紫阳书院、杭州之敷文书院,各赐武英殿所刊之十三经、二十四史一部,资髦士稽古之学,先后翠华临幸,召试士子,曡奉明诏,颁赐各书,恭藏院中,俾诸生观摩有自。居院中者敢不勤学稽古,以仰副文治之隆哉。
  十四、仁和学【丁申】
  仁和学书籍,见于赵公世安县志,旧存者凡三十部,年久皆废:《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唐书》、《五代史》、《通鉴纲目》、《文献通考》、《杜氏通典》、《古史》、《临安志》、《高氏春秋》、《许氏说文》、《刘向新序》、《文公家礼》、《孝经正义》、《丙丁龟鉴》、《平宋录》、《息心诠要》、《西湖纪遗》、《救荒活民书》。
  钦颁者凡二十九部,今无存。《御制大诰三篇》、《为善阴骘》五本、《性理大全》二十九本、《易经大全》一十二本、《书经大全》五本、《诗经大全》十二本、《春秋大全》十八本、《礼记大全》十八本、《四书大全》二十本、《五伦书》六十二本、《温公资治通鉴》八十本、《程氏遗书分类》六本、《资治通鉴纲目》四十本、《续资治通鉴纲目》二十六本、《易经注疏》四本、《书经注疏》五本、《诗经注疏》十五本、《周礼注疏》五本、《礼记注疏》十六本、《春秋左传注疏》二十本、《春秋公羊传注疏》六本、《春秋谷梁传注疏》三本、《孝经注疏》一本、《论语注疏》二本、《孟子注疏》四本、《仪礼注疏》八本、《尔雅注疏》三本、《史学》二本、《原正譌考》二本。
  又提学道发下书凡七部:《五经注疏》八十本、《礼书》十五本、《三礼考注》八十本、《乐书》十五本、《明伦大典》五本、《大狩龙飞录》二本、《文章正宗》二十本、《胡三省注司马光资治通鉴》二本。
  以上书目,考沈朝宣旧志所载,虽有缺轶,尚多存者,亦可见盛时学校,犹有古意。隆万以来,士子专尚制义,习为浮华,不知古学,毋论学无藏书,即有残篇断简,亦饱蠹鱼之腹,可胜浩叹哉。学在杭郡庠之右,明天顺间,由前洋街改建于此。
  十五、浙江采集遗书【丁申】
  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初七日奉谕,江浙人文渊薮,其流传较别省更多。果能切实搜寻,自无不渐臻美备,闻东南从前藏书最富之家,如昆山徐氏之传是楼、常熟钱氏之述古堂、嘉兴项氏之天籁阁,朱氏之曝书亭、杭州赵氏之小山堂、宁波范氏之天一阁,皆其著名者,余亦指不胜屈,并有原藏书目,至今尚为人传录者。即其子孙不能保守而辗转流播,仍为他姓所有,第须寻原究委,自不致湮没人间,纵或散落他方,为之随处踪求,亦不难于荟萃。又闻苏州有一种贾客,惟事收卖旧书,如山塘开铺之金姓者,乃专门世业,于古书存佚原委,颇能谙悉。又湖州向多贾客书船,平时在各处州县兑卖书籍,与藏书家往来最熟,其于某处旧有某书,曾购某本,问之无不深知。如能向此等人善为谘询,详加物色,因而四处借钞,仍将原书迅速发还,谅无不踊跃从事。至书中即有忌讳字面并无防碍,现降谕旨甚明,即使将来进到时其中或有妄诞字句,不应留以贻惑后学者,亦不过将书燬弃,转谕其家,不必收存,与藏书之人并无干涉,必不肯因此加罪。至督抚等经手彙送,更无关碍,又何所用其疑畏乎?
  三十九年,浙江巡抚三宝序云,“曡奉明诏,开诚布公,悉蠲禁忌。大哉王言,如日中天,万物咸覩,浙人士亦遂踊跃奋兴,竞出所藏以献。其最著者如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及吴玉墀、孙仰曾、汪汝瑮等,各献书五六七百种至二百种以上,其余各郡邑掇拾呈缴,收自故家,购于书肆,无稍滋累。于是旧本四出,骈集麇至。臣董率诸局员,矢勤矢慎,整理篇帙,检别重複,及冗琐无当者,以次叙目入告,统计前后自壬辰冬迄甲午夏,凡奏书十二次,为种四千五百二十三,为卷五万六千九百五十五,不分卷者二千九十二册。”可谓盛矣。
  嘉善县学训导姚江黄璋识云,浙中曡奉恩纶,谆切开谕,藏书家捆载麇至,移局太平坊,列屋兼辆,充牣其中。每奏一次,少百余种,多或数百至千余种不等,同事四五人,分手赶办,每书开叙姓氏爵里,节略必查检他书,而其时又迫于期限,囗囗连日夕不辍,头目为晕。自壬辰冬至乙未夏作十四次奏进,每次皆然。癸巳秋,璋与同事朱君休度、张君羲年商榷,谓吾辈此番之事,等于烟云过眼,盍稍述其梗概,付之剞劂氏,以为浙中掌故乎?爰取前所奏底稿,重加类次,分为自甲至癸十集,其十次以下则分为闰集。襄其事者陶君廷珍、唐君虞、朱君文藻也。
  总目甲集为易类、书类、诗类,乙集为周礼类、仪礼类、礼记类、通礼类、春秋类,丙集为论语类(附逸语)、孝经类、孟子类、四书类、群经类、乐类、尔雅类、小学类、六书类,丁集为通史类、编年类、别史类、霸史类、杂史类、掌故类一(总类)、掌故类二(职官)、掌故类三(食货)、掌故类四(仪制)、掌故类五(兵刑)、掌故类六(河渠)、掌故类七(水利)、掌故类八(营造),戊集为传记类一(总类)、传记类二(以时代为次)、传记类三(以地为次)、地理类四(异域)、史钞类、史学类、谱系类,己集为儒家类、杂家类、说家类一(总类),庚集为说家类二(文格诗话)、说家类三(金石书画)、说家类四(小说)、艺玩类、类事类、丛书类、天文术算类、五行类、兵家类、农家类、医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辛集为总集类一(以时代为次)、总集类二(以地为次)、楚辞类、别集类一(唐),壬集为别集类二(宋)、别集类三(宋)、别集类四(金元),癸集上为别集类五(明)、别集类六(明),癸集下为别集类七(明)、别集类八(国朝)、闰集(编次照前例,不列细目)。
  按汪启淑《水曹清暇录》,乾隆三十七年开四库馆征访天下遗书,武英殿移取九百种,在京各官进呈九百八十三种,直隶总督进呈二百三十八种,奉天府尹进呈三种,两江总督进呈一千三百六十五种,安徽巡抚进呈五百二十三种,江苏巡抚进呈一千七百二十六种,浙江巡抚进呈四千五百八十八种,福建巡抚进呈二百五种,江西巡抚进呈八百五十九种,河南巡抚进呈一百十三种,山东巡抚进呈三百七十二种,山西巡抚进呈八十八种,湖南巡抚进呈四十六种,陕西巡抚进呈一百五种,湖北巡抚进呈八十四种,广东巡抚进呈十二种,云南巡抚进呈四种,两淮盐院进呈一千五百七十五种,共採访得书一万三千七百八十一种。《永乐大典》重纂修得三百二十一种,总不若浙江进呈总数之多云。蒋恭煦有《浙江采集遗书总目诗》,云:“丹诏征文下彩鸾,收藏浙水例原宽,图书自拜天家赐,十卷犹留甲午刊。”
  十六、重刊聚珍版诸书【丁申】
  乾隆甲午五月,诏儒臣彙集《永乐大典》内散见之书,重辑成编,及世所罕觏者,以活字版印行,赐名聚珍版书,每种冠以御题五言诗十韵,前系小序。越三载,丁酉九月,颁发其书于江南五省,敕所在锓勒通行,用广流布,一时承命开雕者,江南凡八种,江西凡五十四种,福建凡一百二十三种,浙江凡三十九种,卷帙多寡不一,以福建为最富,以浙江为最精。浙江旧多藏书家,拜《图书集成》、《佩文韵府》之赐者六人,沐浴教泽,踊跃咸奋,爰仿内府袖珍版式,取便箧衍,重刊成书,闽浙总督钟音、浙江巡抚王亶望、学政彭元瑞、布政司孙含中、按察司国栋、督粮道陆允镇、盐驿道噶尔弼善恭纪于后,督刊者杭州知府邵齐然,校字者钱塘教谕韩义、淳安教谕厉绳、泰顺教谕姚廷玑、试用训导孙丽春,承刊者大理寺寺丞衔汪汝瑮、盐运司运同衔孙仰曾、国子监生鲍士恭、钱塘学廩生员汪庚,书凡二十函,一百二十四册,谨遵殿本元定价值,共计纹银十二两五钱八釐五毫九丝二忽。省城振绮堂汪氏、寿松堂孙氏、大知堂汪氏、知不足斋鲍氏公印通行,皆进书之家而承刊者,世又称三单本,迄今百余年,全帙亦罕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