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陶庐杂录
陶庐杂录
左都御史龚鼎孳以滥举巡按顾仁,降八级,用为上林苑蕃育署丞,今其官已裁矣。
雍正五年十一月壬戌,礼部遵旨议覆。嗣后各直省乡试房考官,除顺天仍照旧例外,其外省乡试,俱邻省调取在籍候选之进士举人文行素优者,制签入闱分校。其两省接壤附近三百里内者,不得混行咨送。从之。
刑科给事中朱绍凤劾奏河南主考官黄泌、丁澎进呈试录《四书》三篇,皆由己作,不用闱墨。
康熙五十二年正月,九卿议江南科场副考官赵晋,擅通关节,应斩立决。呈荐吴泌之知县王曰俞,亦应斩。夤缘中式之吴泌,及说事通贿之俞继祖,绞监候。呈荐程光奎试卷之知县方名,拟斩立决。其埋藏文字入场钞写之程光奎,拟绞候。情人代笔中式之徐宗轼,夹带中式之席,拟扑责。正考官左必蕃革职。又议福建科场贿通关节之同考官吴肇中,拟斩立决。夤缘中式之王汤三,说事之林英,拟绞候。考官介孝荼、刘俨,拟革职。
康熙十六年,礼部奏:“本年添行乡试,查直隶、江南、浙江三省贡监数多,应各遣考试官。河南、山东、陕西、山西贡监数少,应令河南省遣官一同考试。湖广、江西归并江南省,福建归并浙江省考试。以入场应试人数计算,于十五名中取中举人一名,不必另取副榜。于本年九月内考试。”二十年,以军兴旁午,准抚臣所奏贵州本年乡试于壬戌年补行,又改增楚省中额。先是,因滇逆变乱,于康熙十六年改照中省取中。湖南平定,抚臣请仍改为大省额数取中。二十二年,补行南省辛酉科乡试。今尚书曹俪笙同年以考列三等特擢,时以为异数荣之。考乾隆初年已有之。钱稼轩、窦东皋二先生皆由四等开坊。东皋先生留馆痔云:“不才宜下考,圣主念孤臣。薄罚甘从众(例皆罚俸),强吟怯向人。文章终报国,宠辱岂关身。却恨读书晚,论年已后旬(时年二十有九)。”擢左中允诗:“词曹犹幸厕,爨下敢求音。讵意中阳照,偏荣小草心。官僚得同臭,天奖比连琳(钱稼轩同日授右春坊右中允,亦从四等特擢)。登选逾常格,衔恩愧转深。”
雍正十三年钦定《大清三藏圣教》一部,总理藏经馆事务为庄亲王允禄、和亲王弘昼。校阅为校正梵字咒语佛像总管西番学工布杳、原任巡抚邹基、侍读学士梁诗正。总率为僧超盛、超广、自垲、汝宽以下五十一人。
嘉庆十四年七月,因校《全唐文》,奉检释藏于万善殿之西配房,凡两阅月事竣。《释藏》刻于雍正十三年,派纂衔名载于后。兹得唐文若干篇,敬录其目。大乘经般若部十九种,七百二十二卷。宝积部三十七种,一百七十四卷。大集部三十六种,一百四十卷。华严部二十六种,二百一十卷。涅部十三种,九十七卷。五大部外,重释经四百一十六种,七百二十一卷。小乘经阿含部二百四十种,四百二十七卷。宋元人入藏诸大小乘经三百八十三种,八百七十三卷。大乘论九十二种,五百一十一卷。小乘论三十七种,七百三十四卷。宋元续入藏诸论二十三种,五十卷。西土圣贤撰集七十五种,一百九十卷。此土著述一百七种,二千二百八十四卷。雍正十三年、乾隆初年奉旨交出五十四种,一千一百二十七卷,一体入藏。统计一千五百一十八种,八千二百六十卷。
十月,复检《道藏》于大高殿西配房,阅月事竣。《道藏》刻于前明嘉靖年。兹得唐文若干篇,亦敬录其目。洞真部本文类七十六种,一百四十五卷。神符类八种,八卷。玉诀类四十一种,八十二卷。灵图类一十七种,二十八卷。谱录类一十三种,二十一卷。戒律类一十二种,一十三卷。威仪类二十八种,三十五卷。方法类五十一种,二百五十一卷。众术类二十种,十八卷。记传类十九种,一百三十一卷。赞颂类六种,十卷。表奏类二种,九卷。洞元部本文类七十一种,八十五卷。神符类八种,十卷。玉诀类三十三种,三十三卷。灵图类十三种,十卷。谱录类十二种,十八卷。戒律类十一种,二十六卷。威仪类七十八种,四百六十三卷。方法类二十三种,八十七卷。众术类二十种,十九卷。记传类十七种,四十四卷。赞颂类八种,十一卷。表奏类五种,二十九卷,洞神部本文类五十一种,三十二卷。神符类五种,六卷。玉诀类八十四种,七百一十三卷。灵图类五种,四十六卷。谱录类十四种,四十二卷。戒律类七种,二十卷。威仪类二十六种,三十二卷。方法类七十一种,七十卷。众术类七十四种,一百一十九卷。记传类十九种,三十五卷。赞颂类七种,六卷。表奏类三种,六卷。太元部一百六十一种,九百五十八卷。太平部六十六种,四百一十七卷。太清部二十五种,二百四十卷。正一部二百六十一种,七百四十五卷。已著录于《古今图书集成》。而桐川愿修采入汇刻书目,特未详其数耳。计一千五百六种,四千九百四十八卷。
顺治元年行盐七十一万九千五百五十引,征课银一十五万八千九百七十三两有奇,铸钱七千一百六十六万三千九百有奇。二年行盐一百七十一万六千六百二十五引,征课银五十六万三千三百十两六钱有奇,铸钱四万四千三百七十五万一千七百六十有奇。顺治八年十二月,旧铸铜钱二十一万三千三百七十有奇,钞一十二万八千一百七十二贯四百七十有奇。九年旧铸铜钱二十万一千二百一十有奇,钞一十二万八千一百七十二贯四百九十有奇。十七年旧铸铜钱二千万一千二百一十有奇,钞一十二万八千一百七十二贯四百七十有奇。
康熙元年人丁户口一千九百二十万三千二百三十三,田地山荡畦地五百三十一万一千三百八十八顷一十四亩,征银二千五百七十六万九千三百八十七两有奇,米豆麦六百一十二万一千六百一十三石五斗有奇,草二百二十六万五千七百三十四束,茶一十五万七千九百二十八引,行盐四百二十万四千五百九十八引,征课银二百七十三万三千五百七十八两六钱,铸钱二万九千七百八十九万六千三百八十有奇。
雍正元年人丁户口二千五百三十二万六千三百七,又永不加赋,滋生人丁四十万八千五百五十七。田地山荡畦地八百九十万一千八百七十九顷六十二亩有奇,徵银三千二十二万三千九百四十三两有奇,米豆麦四百一十二万八千六百五十七石有奇,草四百八十二万七千八百六十一束,茶四十九万五千六百三十引,行盐五百二万四千一百三十八引,徵课银四百二十六万一千九百三十三两有奇,铸钱四十九万九千二百有奇。
《圣制诗》五集二十八卷,乾隆丁未填仓日作。小注:国朝天下民数一千六十三万。迄今一百四十年余以来,已增至二万七八千万。几至二十倍之多。承平日久,休养生息,户口日益繁滋。用谷既多,其价安能不日加昂贵耶。
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戊午谕:“朕恭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四十九年民数二千三百三十一万二千二百余名口。因查上年各省奏报民数,共三万七百四十六万七千二百余名口。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五倍有奇。我国家承天眷佑,百余年太平天下。化泽涵濡,休养生息。承平日久,版籍益增。天下户口之数,视昔多至十余倍。以一人耕种而供十数人之食,盖藏已不能如前充裕。且居户既日益繁多,则庐舍所占田土,不啻倍蓰。生之者寡,食之者众。于闾阎生计,诚有关系。若再因岁事屡丰,粒米狼戾,民情游惰,田亩荒芜,势必至日食不继,益形拮据,朕甚忧之。犹幸朕临御以来,辟土开疆,幅员日廓,小民皆得开垦边外地土,藉以暂谋口食。然为之计及久远,总须野无旷土,家有赢粮,方可户庆盈宁,收耕九余三之效。各省督抚及有牧民之职者,务当随时劝谕,剀切化导。俾皆俭朴成风,服勤稼穑,惜物力而尽地利,共享升平之福。毋得相竞奢靡,习于怠惰,用副朕爱养黎元、谆谆教戒至意。将此通谕知之。
乾隆六十年各省通共大小男妇二万九千六百九十六万八千九百六十八名口。
自康熙年间起,至乾隆三十九年止,户部银库每年积存银数,按年查明进呈。至康熙年间档册霉烂不全,未能按年开载。康熙六年实在银二百四十八万八千四百九十二两,十一年实在银一千八百九万六千八百五十两,十二年实在银二千一百三十五万八千六两,十六年实在银五百三十万七千二百十六两,十七年实在银三百三十三万九千九百二十两,二十五年实在银二千六百五万二千七百三十五两,二十六年实在银二千八百九十六万四千四百九十九两,三十年实在银三千一百八十四万九千七百一十九两,三十一年实在银三千四百二十五万五千二百八十五两,三十二年实在银二千七百六十万六百六十三两,三十三年实在银四千一百万七千七百九十两,三十四年实在银四千二百二十六万三千五百一十六两,三十五年实在银四千二百六十二万八千九百八十九两,三十六年实在银四千六十三万九千九百二十两,三十七年实在银四千五十四万二千九百六十六两,四十二年实在银三千八百三十六万八千一百五两,四十三年实在银三千九百九十八万五千三百六两,四十七年实在银四千七百十八万四千七百八十八两,四十八年实在银四千三百七十六万七千九十四两,四十九年实在银四千五百八十八万一千七十二两,五十二年实在银四千三百九万四千二百三十九两,五十三年实在银四千七十三万四千八百二十五两,五十七年实在银四千四百三十一万九千三十三两,五十八年实在银四千七百三十六万八千六百四十五两,五十九年实在银三千九百三十一万七千一百三两,六十年实在银三千二百六十二万二千四百二十一两。雍正元年实在银二千三百七十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两,二年实在银三千一百六十二万七千六百八两,三年实在银四千四十三万四千七百四十四两,四年实在银四千七百四十万九千七百八十两,五年实在银五千五百二十五万二千九百三十三两,六年实在银五千八百二十三万五千七百八十两,七年实在银六千二十四万八千七百四十七两,八年实在银六千二百十八万三千三百四十九两,九年实在银五千三十七万三千九百五十三两,十年实在银四千四百三十九万二千八百四十八两,十一年实在银三千七百九十三万三千七百四十三两,十二年实在银三千二百五十万三千四百二十八两,十三年实在银三千四百五十三万四百八十五两。乾隆元年实在银三千三百九十五万九千六百二十四两,二年实在银三千四百三十八万五千一百三十八两,三年实在银三千四百八十五万八千四百七十八两,四年实在银三千二百五十八万二千九百七十六两,五年实在银三千四十八万五千八百七十六两,六年实在银三千一百四十六万三千五百三十九两,七年实在银三千二百七十四万六千七百五十二两,八年实在银二千九百十二万一千一百四两,九年实在银三千一百九十万二千五百十八两,十年实在银三千三百十七万六百五十五两,十一年实在银三千四百六十三万三千一百七十七两,十二年实在银三千二百三十六万三千四百四两,十三年实在银二千七百四十六万三千六百四十五两,十四年实在银二千八百七万三千四十三两,十五年实在银三千七十九万六千一百七十七两,十六年实在银三千二百四十九万三千七百八十六两,十七年实在银三千八百六十三万二百八十七两,十八年实在银三千九百八十七万三百九十四两,十九年实在银三千七百六十万五千四百二十二两,二十年实在银四千二百九十九万七千四十八两,二十一年实在银四千三百二十二万二千三十两,二十二年实在银四千十五万二千二百五十四两,二十三年实在银三千六百三十八万八百九两,二十四年实在银三千六百七十三万二千八百六十五两,二十五年实在银三千五百四十九万六千九百二两,二十六年实在银三千六百六十三万八千五百七十二两,二十七年实在银四千一百九十二万七千九百二十四两,二十八年实在银四千七百六万三千六百十两,二十九年实在银五千四百二十七万三千八百十四两,三十年实在银六千三十三万六千三百七十五两,三十一年实在银六千六百六十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七两,三十二年实在银六千六百五十万一千五十二两,三十三年实在银七千一百八十二万三千八百八十八两,三十四年实在银七千六百二十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两,三十五年实在银七千七百二十九万九千七百三十六两,三十六年实在银七千八百九十四万一两,三十七年实在银七千八百七十四万二百六十二两,三十八年实在银六千九百六十七万七千七十一两,三十九年实在银七千三百九十万五千六百十两。
●卷二吏部题,各省题荐人员,原令其作速起程。今陕西李、王弘撰,江南汪琬、张九徵、周庆、曾彭贵、潘耒、嵇宗孟、张新标、吴元龙、蔡方炳,直隶杜越、范必英,浙江应抽谦,山西范高阝鼎,江西魏禧并以疾辞。陕西李因笃以母老辞。相应咨催赴京。得旨,李因笃等既经诸臣以学问渊通文藻瑰丽荐举,该督抚作速起送来京,以副朕求贤至意。
韩湘岩观察宰江南,俸满抵京。余尝晤于舅氏斋中。躯干丰重,而言语清快。象纬医卜诸术艺,无不精核贯穿。见余方髫岁喜弄文墨,出所著《滑疑集》见赠。集中如貌左、貌国语、貌韩非子、貌庄、貌《史记》,具有神似处。所云貌者微词也。酒酣,益自矜,告余云:“青田刘诚意后,区区一人而已。”语罢狂笑不已,其自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