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庚申北略
庚申北略
庚申北略
不著撰人
英夷自咸丰九年四月,兵至天津大沽,经科尔多王僧格林沁挫衄之后,志图报复。
十年六月十五日,英法二夷舟抵大沽。时僧王早为拒敌之计,南北塘俱设有炮台,防守甚严,复于北门[塘]伏有地雷火炮。有土富沙姓,世居其地,于彼不利,阴泄其谋于夷人,夷人即将所伏处一一发掘,遂登北门[塘],或云:「某为所获,以刃胁之,乃以实告。」僧王初意欲俟其登北门[塘]以火雷尽歼之,自此策不行,而夷人得计从此始。
二十日,夷人二船进港搁浅,恐为我军所击,高悬白旗,中书「免战」二字,旁书「暂止干戈,二国交话」八字,并以和约款我,我军遂不击。
二十六日,夷人得水浮动,遽大进兵,轰击我师,势甚张。巳初出队,至酉正,新河德兴阿营失陷,我兵受伤六七百人。
二十七日,夷人由北折[塘]进占新河,在宁河、宝坻之间,大沽之后,僧王腹背受敌矣。
二十八日,进占唐儿沽。
七月初一日,瑞相国麟奉命,带兵一万驻通州,以备不虞。
初二[初五]日,夷人攻破大沽,夺北炮台。是日,夷人至北炮台下,杀看守者一人,余惧惊走,北炮台遂失,提督乐善中炮死。乐为良将,僧王素所倚任,猝以身殉,僧王如失左右手。时僧王南炮台未动,僧王以失北炮台欲自尽,上命退驻通州,大沽之防尽撤。
初七日,夷人直抵天津占据。文俊、恒祺奉命与之讲和,夷人曰:「汝官卑何足议大事。」寻复命桂相国良往议。英夷索银八百万,法夷索银四百万,约先给银二百万,始允所请。后以需索现银迟回不决,而夷兵日逼通州矣。于是京师戒严,分派满洲各员在十三门带兵分守。
二十七日,上欲巡幸木兰,殊谕曰:「朕揆时度势,夷氛虽近,尤应鼓励人心以拯时难,即将巡幸之预备,作为亲征之举,著惠亲王等传谕京城巡守接应各营队,若马头、通州一带见仗,朕仍带劲旅在京北坐镇,共思奋兴鼓舞,不满万之夷兵,何患不能歼除耶?将此交王大臣同看。」百官交章谏阻,乃止。
二十八日,复奉谕曰:「近因军务紧要,需用车马,纷纷征调,不免啧有烦言,朕闻外间浮议,竟有谓朕将巡幸木兰举行秋狝者,以故人心疑惑,互相播扬。朕为天下之主,当此时势艰难,岂暇乘时观省。且果有此举,亦必明降谕旨,颁行宣示,断未有乘舆所莅不令天下闻之者,尔中外臣民当可共谅。所有军营备用车马,著钦派王大臣等传谕各处,即行分别发还,毋得尽行扣留守候,以息浮议而定人心。钦此。」
八月初一日,夷兵自张家湾、河西务移近通州。上复命恰王载铨[垣]、穆荫往议和。
初三日,在通州之东岳庙设盛筵,请夷酋巴雅里、艾嘉略会议,宾主四人,并列四席,巴雅里即叱曰:「宾主岂容并列?」命撤主席旁坐。酒数巡,巴雅里曰:「今日之和,我须面见尔主,却不能跪。」怡王曰:「我国之礼,见皇上自王大臣以下无不跪。」巴曰:「我非中国臣也,安得跪?」久之,穆荫商之怡王曰:「事宜从权,远立不为皇上见,或亦可耳。」又久之,巴曰:「我国奉天主是天子,我是天子之使,与尔中国主应以敌体礼见,面交和约。」王怫然,争之不决。又久之,穆荫请之怡王,以王且退再议,王与穆荫同出,留恒祺在彼候信。恒祺者,前任粤海关监督六载,与巴习识者也,巴忽曰:「我须眠,速备好卧具来。」恒如所请。宵分,巴仍熟睡,乃还报恰王。黎明,恰王使驰告恒曰:「事决裂矣,汝速往见额尔金。」额尔金者,夷国所谓全权大臣也,时驻通州城外。额尔金拒不见,而夷人已开仗矣。怡王乃密告僧王,捦巴雅里等九人,絷回京师,黄宗汉奏请杀之,翌日,絷械刑部狱。
初六日,胜保中火枪伤回京,僧王移齐化门外。
初七日,齐化门闭。
初八日,巳刻,上启銮巡幸木兰,扈从者:惠王、惇王、醇王、端华、肃慎[顺]、军机穆荫、匡源、杜翰,及六宫而已。恭王仍留海淀,端华所遗步军统领,命文祥署理。是日,都门俱闭,内外城隔绝,六部九卿无能入署办事者,民言惶惧。
初九日,诸大臣商之步军统领,暂开宣武门及西便门以通往来,是日,止开辰巳两时。
初十日,正阳门半开,晌午即闭如故。团防大臣大学士周祖培、尚书陈孚恩、侍郎潘曾莹、宋晋集中州会馆,议增练勇局,局设梁家园寿佛寺,司其事者前侍御尹耕云诸人也。
十五日,奉谕:「留京王大臣派豫王义道、桂良、周祖培、全庆。」始知上暂驻密云之罗山,传小军机六人曾协均等赴行在。
十九日,彰仪门亦半开。自初八日闭城后,城外米蔬不得入城,百物顿倍价,城中迁徙者十之七八,城门拥不得出,司城者又索钱始放行。车价顿长数十倍,远行大车有需银百两者,近亦需数十两,大小车城市一空。银每两或值二十余千,若欲以钱易银,则并无有也,票钱取钱六七折不等。
二十日,商人乐姓平泉开同仁堂者,邀集众商,备牛羊千头,往夷军犒师请和。时夷人驻通州八里桥。巴雅里之在狱也,恒祺见之,遽释其缚,至是议和,乃馆之高庙,在德胜门内,以礼接之。
二十一日,夷人有照会来云:「此国大事,岂商人所得与闻,须恭亲王来说话。」又批商人禀云:「大英国钦差大臣伯爵额批,据公禀备牛羊果品前来送礼,本国向不得受礼物,如为贸易起见,著本国弁兵照时价公平买卖。至和局定议,该商等如有所见,可向贵国钦差大臣恭亲王禀知商办,因系中外国大事也。此批。」其实牛羊等物皆夷人掠去,并未给价。
二十二日,僧王移军迤北。夷人自朝阳门(即齐化门)绕过德胜门,薄暮,经过海淀,恭亲王避走。是日,德胜门外火光烛天,海淀被焚。
二十三日,僧王军溃。
二十四日,夷人僭居圆明园。晌午,恒祺送巴雅里还夷军,约翌日议和。
二十五日,夷人毁圆明园,尽掠御用器物,移军安定门外,有照会来云:「定于二十九日午刻,带兵入城,准开安定门进,代司筦钥,不尔则用炮攻城。」
二十九日,大开安定门,备夷馆于国子监等三处,具供帐,请夷人入。午刻,夷酋巴雅里带百五十人入城,不进馆,不赴宴,径扎营门内,遂据安定门,策马登城,筑[架]炮于城内[上],皆内向,门内[外]居民[民居]尽为灰烬。嗣后夷兵陆续进城,不计数。夷人出示城闉,令居民迁避炮火,与居民并无扰害。溯自六月夷人至天津,夷兵及所带广匪不满万,而我军几及十万,乃两三月以来,从未与之一战,展转退避,以致夷人深入,开门入都,大抵皆主和议之说故也。
九月初二日,恭王移居彰仪门外之天宁寺。时夷人许和,仍照前议,又增设条款,其大要有四:一、须现银二百万,余银陆续扣税作抵。一、天津马头通商。一、京都造夷馆,英臣驻扎。一、随往各处行天主教。上已驻跸热河,有旨:僧王革爵,瑞麟革职。因夷人突至海淀毁园,不能拦截故也。步军统领改派瑞常。六部九卿会衔奏请派恭王面定抚局。
初四日,奉谕:已谕恭亲王择地驻扎,断难入城议抚。是日,英夷因闻前被俘二十余人,分交各县监禁,内死二十一人,忿甚,再毁圆明园。圆明园未烬殿宇,及万寿山、玉泉山、昆明湖各处,自初四日晚至初六,火日夜不息,烟焰蔽天。又需索抚恤银五十万两。寻夺怡王府居之。
初九日,给以恤银如数。恭王移进城内法源寺。
初十日,准在礼部署恭王与夷人两交和约,夷人忽辞以翌日。是日未刻,巴雅里先来巡视一周,疑有伏也。
十一日,恭王率大学士贾桢、周祖培、尚书赵光、陈孚恩、侍郎毕道远、宋晋各官赴礼部,留兵正阳门外,只带护卫而已。英酋额尔金、巴雅里,盛设兵卫,鼓吹前导,皆夷乐,乘八人舆至礼部,堂上铺氍毹,张灯彩,上方左右设六席,旁各二十席,恭王并夷酋左右坐,各官旁坐。夷酋初见免冠,免冠叩首礼也。恭王拱手,巴雅里立而后言,尚不致悖慢。内有女夷三人,乘舆入座,或云即巴雅里等妻也。巴雅里言语可通,余皆不辨,交见后,略叙数言,一恭[拱]而罢。
十二日,法夷亦至礼部交和约,队伍整齐,乘四人舆者四人,有女人骑从至,有女乐如打花鼓式,杂鼓吹中,交见一如英夷礼。夷馆供张由顺天府承办,甚为丰腆。英人又需索牛羊约共千头,及羊皮衣三千件,克期而得,及备办后,或收或不收,厥性无常也。按英夷和约给银八百万两,现交银一百万,以两个月为期,除前广东赔项银二百万外,仍给银五百万,每一[三]个月交银一百万。法夷和约亦给银八百万,现交银一百万,以两个月为期,其余七百万,每三个月交银一百万,俟现银交出后,俱即退兵至天津、大沽。从前特派驻华大臣等议作罢论。
十三日,巴雅里于国子监设席宴王大臣,作答礼。
十九日,法夷陆续退兵出京,有仍留四百人之说。
二十三日,恭王出示通衢,刊布英国和约五十六条,后附广东专条一,又新增九条,前书大清国大皇帝,大英国大君主,后书大清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并行书大英一千八百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各条刊本议发各省督抚,故未抄录。
二十五日,又刊布法国和议四十四条,新增十条,前书大清国大皇帝,大法国大皇帝,后书降生一千八百六十年十月二十五日,咸丰十年九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