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绎史

  《南疆绎史》(清)温睿临、李瑶 撰


  ●序号 篇名

  1 圣谕(敕书二通)

  2 御制书事

  3 御制题胜朝殉节诸臣录(并序)

  4 自序

  5 蔡序

  6 凡例

  7 引用书目

  8 温氏原序

  9 原例

  10 (附)温氏佚史考

  11 南疆绎史总目

  12 南疆绎史勘本目录

  13 卷一 南都纪略(一)

  14 福王(上)

  15 卷二 南都纪略(二)

  16 福王(下)

  17 卷三 闽疆纪略(三)

  18 唐王

  19 卷四 粤中纪略(四)

  20 永明王(上)

  21 卷五 粤中纪略(五)

  22 永明王(下)

  23 卷六 浙东纪略(六)

  24 鲁监国(附纪略补)

  25 卷七 督辅列传(一)

  26 史可法(上)

  27 卷八 督辅列传(二)

  28 史可法(下)(应廷吉、卢渭等附)

  29 卷九 阁辅列传(三)

  30 高弘图、姜日广

  31 卷十 卿贰列传(四)

  32 张慎言、徐石麒、张有誉、解学龙、吕大器、高倬

  33 卷十一 儒臣列传(五)

  34 刘宗周(祝渊、王毓蓍、潘集、傅日炯、张应煜、恽日初、张之璇附) 黄道周(赵士超等)

  35 卷十二 使臣封疆列传(六)

  36 左懋第(陈用极)、袁继咸

  37 卷十三 镇将列传(七)

  38 黄得功、高杰、刘泽清

  39 卷十四 抚按列传(八)

  40 祁彪佳、王瑞旃、凌駉、陈潜夫、何刚

  41 卷十五 罪案列传(九)

  42 周镳、雷演祚、周钟

  43 卷十六 南都守职、扬州从难诸臣列传(十)

  44 刘成治、黄端伯、吴嘉胤、 龚廷祥、 陈于阶(吴可箕、黄金玺等附)、刘肇基(乙邦才、庄子固、马应魁、许谨、楼挺等)、卫胤文、吴尔埙、张伯鲸(高孝缵、王士琇等)

  45 卷十七 义烈诸臣列传(十一)

  46 徐汧、华允诚、杨廷枢、刘曙、陆培、王道焜、叶向荣

  47 卷十八 义师诸臣列传(十二)

  48 金声(江天一)、夏允彝(子完淳、兄之旭)、陈子龙、沉廷扬

  49 卷十九 谏臣列传(十三)

  50 李模、乔可聘(姚思孝)、章正宸、李清、熊开元(姜采附)、金堡

  51 卷二十 浙中阁辅督师从亡诸臣列传(十四)

  52 张国维、朱大典(子万化)、孙嘉绩、沉宸荃、陈函辉、余煌、高岱(子朗、叶汝■〈艹恒〉)董守谕、王正中(王之仁附)

  53 卷二十一 浙中阁部留守舟山殉节诸臣列传(十五)

  54 张肯堂、吴钟峦(子福之附)、林垐(林汝翥、叶子器)、刘中藻(陈世享等)、朱继祚(汤芬、林嵋、都廷谏)、 朱永佑、 李向中、沉履祥(刘世勋、张名扬、林瑛、王朝相、刘潮等附)

  55 卷二十二 浙中阁部诸臣列传(十六)

  56 熊汝霖(郑遵谦附)、钱肃乐、张煌言(罗子木、杨冠玉、王居敬附)

  57 卷二十三 守土诸臣列传(十七)

  58 扬州:任民育、曲从直、王缵爵、周志畏、罗伏龙(杨振熙等)

  59 徽州:温璜

  60 浙江:顾咸建(兄咸正)、唐自彩、过俊民

  61 闽中:郑为虹、黄大鹏、王士和、胡上琛

  62 衢州:王景亮、伍经正、邓岩忠、方召、张鹏翼

  63 建昌:王养正、王域、刘允浩、夏万亨(史夏隆)

  64 万安:梁于涘

  65 新城:李翱

  66 宁都:徐伯昌(子先春)、徐世名(子常吉)

  67 卷二十四 寇难诸臣列传(十八)

  68 冠难:黄克善、吴锡玉

  69 左兵:彭永春、徐可行(董四明)、成启(孙大华)

  70 孙兵:张耀、曾益(弟栻)、吴子骐(刘管、杨元瀛、谭先哲、石声和、顾人龙等)、王运开(弟运闳)、刘廷标、焦润生(杨于陆)、陈六奇、徐道兴、张朝纲(子耀)、詹异撰、席上珍(金世鼎)、何思、冷阳春、夏祖训(段伯玉、金继善、耿希哲)

  71 兵难:那嵩、龙吉兆、龙吉佐

  72 卷二十五 乡兵集义诸臣列传(十九)

  73 嘉定:侯峒曾(子元演、元洁)、黄淳耀(弟渊耀)、张锡眉(龚用圆、马元调、夏云蛟、唐全昌)

  74 松江:沈犹龙(李待问、章简)、眭明永(徐念祖、傅凝之、戴泓、陆厚元)

  75 昆山:朱集璜、王佐才(陈宏勋、周室瑜、陶瑊、陈大任)

  76 太仓:王湛(兄淳、蔡仲昭、魏虎臣)

  77 溧阳:谢琢(钱国华)、广德:吴源长(裘君量)、盐城:司石盘、酆都司(阙名)、缪鼎吉(弟鼎言)

  78 卷二十六 义兵守御诸臣列传(二十)

  79 江阴:阎应元、陈明遇、许用德(冯厚敦、沉鼎科、戚勋、夏维新等)、黄毓祺、徐趋(邓大临)

  80 金山:侯承祖(子世禄)

  81 卷二十七 上江乡兵、皖浙山兵列传(二十一)

  82 宁国:邱祖德(钱龙文、沉寿荛)、麻三衡

  83 泾县:尹民兴(赵初浣)、吴汉超

  84 池州:吴应箕

  85 青阳:庞昌胤

  86 江上:庐象观、方明、潘文焕、葛麟

  87 无锡:顾杲

  88 庐皖:冯宏图、周损、傅梦鼎(傅谦之、桂蟾、僧义堂、侯应龙)、王■〈火鼎〉

  89 四明:王翊(弟翃附)、王江(沉调伦、赵立言、子桢)

  90 卷二十八 太湖、浙西义兵列传(二十二)

  91 太湖:陆世钥、吴易、吴鉴、孙兆奎、沉自炳(弟自駉、华京、吴旦、赵汝珪、周瑞)、茹略文、李总兵(阙名)(任源邃、吴福之、徐安远)

  92 长兴:金有鉴(王士麟、岑元春)、徐昌明、姚志倬(张起芬)

  93 海宁:俞元良

  94 嘉兴:屠象美、陈梧、钱棅(郑崇彝)

  95 卷二十九 江右义兵列传(二十三)

  96 建昌:邓思铭

  97 新城:杨应和(杨居久)

  98 新昌:陈泰来

  99 广信:胡梦泰、詹兆恒、周定礽、万文英(唐倜、胡奇伟、汪硕画)

  100 抚州:曾应亨(子筠、王秉干、汤仲发)

  101 南昌:揭重熙、傅鼎铨(广信曹大镐)

  102 都昌:余应桂(子显临、九江金志远、僧了悟)

  103 德兴:胡定海

  104 宁都:彭锟

  105 卷三十 山陕义兵列传(二十四)

  106 山西:李虞夔

  107 陕西:孙守法(武大定、姚翀霄、卫天明、康姬命、王知礼、李世仁、曹三俊等)

  108 卷一 宫壶妃御列传

  109 卷二 南都遗臣、闽疆阁部从难诸臣列传

  110 卷三 闽疆督师守赣诸臣列传

  111 卷四 浙东监国诸臣列传

  112 卷五 闽粤义臣列传

  113 卷六 闽粤督辅发事诸臣列传

  114 卷七 粤中阁辅留守从难诸臣列传

  115 卷八 粤中阁辅督师诸臣列传

  116 卷九 安隆、缅甸尽难诸臣列传

  117 卷十 武臣列传

  118 卷十一 勋戚、世禄诸臣列传

  119 卷十二 舟山尽节、江上殉事诸臣列传

  120 卷十三 文学、儒行列传

  121 卷十四 逸民、独行列传

  122 卷十五 列女列传

  123 卷十六 方外列传

  124 卷十七 逆臣列传

  125 卷十八 奸臣列传

  126 卷一 专谥诸臣

  127 卷二 通谥(南都诸臣)

  128 卷三 通谥(闽疆诸臣)

  129 卷四 通谥(浙中监国诸臣)

  130 卷五 通谥(粤中诸臣)

  131 卷六 入祠职官

  132 卷七 入祠士民(上)

  133 卷八 入祠士民(下)

  134 附录 南疆逸史跋

  135 蔡序

  136 绎史摭遗卷目

  137 绎史恤谥考目录

  ●圣谕(敕书二通)臣李瑶恭录

  洪维帝德则天,至公毕照。推兹崇褒易代之典,真旷古所稀有者也。敬谨录冠卷端,用昭万禩.

  第一通

  干隆四十年冬闰十月,奉谕旨:「前据各省查送应毁书籍中,有朱璘「明纪辑略」一种。朕详加批阅,其中叙及明季事实,俱称本朝为「大清」,并恭载我太祖高皇帝庙号。其词尚属敬顺,并无诞妄不经字句;本可无庸禁毁。外省所以一体查缴者,祗缘从前浙江省因此书附记明末三王年号,奏请销毁,曾经允行。嗣因评纂「通鉴辑览」,儒臣于本朝定鼎后即削去福王事实。朕以历朝嬗代之际,进退予夺,关系万世至公;必须斟酌,持平权衡,始能允协。若前代偏私曲徇之陋习,朕实不以为然。如明之末造,李自成既陷京师,江左遗臣相与迎立福王,图存宗社。其时江山半壁,疆域可凭,使福王果能立国自强,则一线绵延,未尝不足比于宋高宗之建炎南渡。特因其荒淫孱弱,君若臣相率为燕雀之处堂,寻至自贻颠覆;而偏安之规模未失,不可遽以国亡之例绝之。特命于甲申以后附记福王年号仍从分注之例,而提纲则书「明」字以别之;直至芜湖被执,始大书「明亡」。并于批阅时,一一详阐其说。盖所以折衷至是,务合乎人情天理之公,以垂示天下后世也。至于唐王、桂王遁迹闽、滇,苟延残喘,不复成其为国。正与宋末昰、昺二王之流离海岛者相类,自不得等于福王之例,是以「辑览」内未经加载。但思二王为明室宗支,与异姓僭窃者不同,本非伪托;且其始末虽无足道,而称尊擅号,首尾十有余年,事迹亦多有可考。与其听不知者私相传述,转致失实无稽,又何如为之约举大凡,俾知当日边隅偷息,不过若是之穷蹙无成;更可以正传闻之讹异。又若其下诸臣,当时因其屡拒王师,率多以伪官为目。然间如白文选等本献贼义子,反侧无常;彼在明已合称贼、称伪,自当准「春秋」书盗之例。又如金堡等之五虎横行,把持国是者,亦为无足齿录。其它各为其主守节不屈以致陨首捐躯者,实不一而足;较宋之文天祥、陆秀夫实相彷佛。虽开创之初,兵威迅扫,不得不行抗命之诛;而诸人琐尾间关,有死无贰,在人臣「忠于所事」之义,实为无媿。迄今日久论定,朕方深为嘉予,不欲令其湮没无传。即使以载笔有体,亦不妨于事涉二王者书之为「附」,以稍存内外之别;而其臣则书为某王之某官某,概不必斥之为伪也。着交四库全书馆总裁,将唐、桂二王本未撮叙梗概,并将当时死事诸臣姓名事迹逐一登载,诠次成帙,具禀进呈;候朕裁定后,即刊附「通鉴辑览」之末。俾论史者正名核实,共知朕大中至正,无一毫偏倚之私;而表微阐幽,益称朕崇奖节义之意。所有「明纪辑略」一书不必禁毁,并将此书通谕知之。钦此」。

  第二通

  是年冬十有一月,复奉上谕曰:「崇奖忠贞,所以风励臣节。然自昔累朝嬗代,凡胜国死事之臣,罕有特予锡谥者。惟我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于祟祯末殉难之大学士范景文等二十人,特恩锡谥。仰见圣度如天,轸恤遗忠,实为亘古旷典。第当时仅征据传闻,未暇遍为搜访;故得邀表章者,止有此数。迨久而遗事渐彰,复经论定;今「明史」所载,可考而知也。至若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其它或死守城池、或身陨行阵,与夫俘擒骈戮、视死如归者,尔时王旅徂征,自不得不申法令以明顺逆。而事后平情而论,若而人者,皆无愧于疾风劲草。即自尽以全名节,且心亦并可矜怜。虽福王不过仓卒偏安,唐、桂二王并且流离窜迹,已不复成其为国;而诸人茹苦相从,舍生取义,各能忠于所事,亦岂可令其湮没不彰?自宜稽考史书,一体旌谥。其或诸生、韦布及不知姓名之流并能慷慨轻生者,议谥固难于概及,亦当令俎豆其乡,以昭轸慰。恭读我太祖「实录」载萨尔浒之战,明杨镐等集兵二十万,四路分出侵我兴京;我太祖、太宗及贝勒大臣等统劲旅数千歼戮明兵过半,一时良将如刘铤、杜松等皆殁于阵。近曾亲制「书事」一篇,用扬祖烈而示传信。惟时王业肇基,其抗我颜行者,原当多为狝薙;然迹其冒镝撄锋,竭忠效命,未尝不为嘉悯。又若明社将移,孙承宗、卢象升等之抵拒王师,身膏原野;而周遇吉、蔡懋德、孙传庭等以闯、献蹂躏,御贼亡身:凛凛犹有生气。总由明政不纲,自万历以至崇祯,权奸接踵,阉竖横行;遂致黑白混淆,忠良泯灭,真为之切齿不平。福王时,虽间有追谥之人,而去取未公,亦无足重。朕惟以大公至正为衡,凡明季殉节诸臣,既能为国抒忠,优奖实同一视。至钱谦益之自诩清流,腼颜降附;及金堡、屈大均辈之幸生畏死,诡托缁流,均属丧心无耻。若辈果能死节,则今日亦当在予旌之例。乃既不能舍命,而犹假语言文字以自图掩饰其偷生;是必当明斥其进退无据之非,以隐殛其冥漠不灵之魄。一褒一贬,衮钺昭然。使天下万世,共知朕准情理而公好恶。以是植纲常,即以是示彰瘅。所有应谥之人,并查「明史」及「辑览」所载,遵照世祖时之例,仍其原官,予以谥号。其如何分别定谥之处,着大学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等集议以闻。钦此」。

  ●御制书事

  幼年即羡闻我摄政睿亲王致书明臣史可法事,而未见其文。昨辑「宗室王公功绩表传」,乃得读其文。所为揭大义而示正理,引「春秋」之法斥偏安之非。旨正辞严,心实嘉之。而所云可法遣人报书,语多不屈,固未尝载其书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