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三国遗事
三国遗事
渠。右渠发兵距险。楼舡将军将齐七千人先到王俭。右渠城守。规知楼舡军小。
即出击楼舡。楼舡败走。仆失众遁山中获免。左将军击朝鲜浿水西军。未能破。
天子为两将未有利。乃使卫山因兵威往谕右渠。右渠请降。遣太子献马。人众万
余持兵。方渡浿水。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谓太子已服。宜毋持兵。太子亦疑
使者诈之。遂不渡浿水。复引归。报天子诛山。左将军破浿水上军。迺前至城下。
围其西北。楼舡亦往会居城南。右渠坚守。数月未能下。天子以久不能决。使故
济南太守公孙遂往正之。有便宜将以从事。遂至。缚楼舡将军并其军。与左将军
急击朝鲜。朝鲜相路人。相韩陶。尼溪相参。将军王唊(师古曰。尼溪地名。四
人也)相与谋欲降。王不肯之。陶唊路人皆亡降汉。路人道死。元封三年夏。尼
溪相参使人杀王右渠来降。王俭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已又反。左将军使右渠
子长。路人子最。告谕其民。谋杀成已。故遂定朝鲜。为真番 临屯 乐浪 玄
菟四郡
马韩
魏志云。魏满击朝鲜。朝鲜王准率宫人左右。越海而南至韩地。开国号马韩。甄
萱上大祖书云。昔马韩先起。赫世勃兴。于是百济开国于金马山。崔致远云。马
韩。丽也。辰韩。罗也(据本纪。则罗先起甲子。丽后起甲申。而此云者。以王
准言之耳。以此知东明之起。已并马韩而因之矣。故称丽为马韩。今人或认金马
山。以马韩为百济者。盖误滥也。丽地自有邑山。故名马韩也)四夷 九夷 九
韩 秽貊周礼职方氏掌四夷九貊者。东夷之种。即九夷也。三国史云。溟州。古
秽国。野人耕田得秽王印献之 又春州古牛首州。古貊国。又或云。今朔州是貊
国。或平壤城为貊国。淮南子注云。东方之夷九种 论语正义云。九夷者 一玄
菟 二乐浪 三高丽 四满饰 五凫臾 六素家 七东屠 八倭人 九天鄙 海
东安弘记云九韩者 一日本 二中华 三吴越 四[尤-尢+乇]罗 五鹰游 六靺
鞨 七丹国 八女真 九秽貊
二府
前汉书。昭帝始元五年己亥。置二外府。谓朝鲜旧地平那及玄菟郡等为平州都督
府。临屯乐浪等两郡之地置东部都尉府(私曰朝鲜传则真番玄菟临屯乐浪等四。
今有平[郡-口]无真番。盖一地二名也)
七十二国
通典云。朝鲜之遗民分为七十余国。皆地方百里。后汉书云。西汉以朝鲜旧地初
置为四郡。后置二府。法令渐烦。分为七十八国。各万户(马韩在西。有五十四
小邑。皆称国。辰韩在东。有十二小邑称国。卞韩在南。有十二小邑。各称国)
乐浪国
前汉时始置乐浪郡。应邵曰。故朝鲜国也 新唐书注云。平壤城。古汉之乐浪郡
也 国史云。赫居世三十年。乐浪人来投 又第三弩礼王四年。高丽第三无恤王
伐乐浪灭之。其国人与带方(北带方)投于罗。又无恤王二十七年。光虎帝遣使伐
乐浪。取其地为郡县。萨水已南属汉(据上诸文。乐浪即平坏城。宜矣。或云乐
浪中头山下靺鞨之界。萨水今大同江也。未详孰是)又百济温祚之言曰。东有乐
浪。北有靺鞨。则殆古汉时乐浪郡之属县之地也。新罗人亦以称乐浪。故今本朝
亦因之而称乐浪郡夫人。又太祖降女于金传。亦曰乐浪公主
北带方
北带方。本竹覃城。新罗弩礼王四年。带方人与乐浪人投于罗(此皆前漠所置二
郡名。其后僭称国。今来降)
南带方
曹魏时始置南带方郡(今南原府)故云。带方之南海水千里曰瀚海(后汉建安中以
马韩南荒地为带方郡。倭韩遂属。是也)
靺鞨(一作勿吉) 渤海
通典云。渤海。本栗未靺鞨。至其酋柞荣立国。自号震旦。先天中(玄宗王子)始
去靺鞨号。专称渤海开元七年(己未)柞荣死。谥为高王。世子袭立。明皇赐典册
袭王。私改年号。遂为海东盛国。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后唐天成初。
契丹攻破之。其后为丹所制(三国史云。仪凤三年。高宗戊寅。高丽残孽类聚。
北依太伯山下。国号渤海。开元二十年间。明皇遣将讨之。又圣德王三十二年。
玄宗甲戌。渤海靺鞨越海侵唐之登州。玄宗讨之。又新罗古记云。高丽旧将柞荣。
姓大氏。聚残兵。立国于大伯山南。国号渤海。按上诸文。渤海乃靺鞨之别种。
但开合不同而已。按指掌图。渤海在长城东北角外) 贾耽郡国志云。渤海国之
鸭渌南海扶余橻城四府。并是高丽旧地也。自新罗泉井郡(地理志。朔州领县有
泉井郡。今涌州)至橻城府三十九驿 又三国史云。百济末年。渤海靺鞨新罗分
百济地(据此。则鞨海又分为二国也)罗人云。北有靺鞨。南有倭人。西有百济。
是国之害也 又靺鞨地接阿。瑟罗州 又东明记云。卒本城地连靺鞨(或云今东真)
罗第六祇麻王十四年(乙丑)靺鞨兵大入北境。袭大岭栅过泥河 后魏书靺鞨作勿
吉 指掌图云。挹屡与勿吉皆肃慎也 黑水 沃沮 按东坡指掌图。辰韩之北有
南北黑水 按东明帝立十年灭 北沃沮。温柞王四十二年南沃沮二十余家来投。
新罗又赫居世五十二年东沃沮来献良马。则又有东沃沮矣。指掌图。黑水在长城
北 沃沮在长城南
伊西国
弩礼王十四年。伊西国人来攻金城 按云门寺古传诸寺纳田记云。贞观六年壬辰
伊西郡今郡村零味寺纳田。则今郡村今清道地。即清道郡古伊西郡一
五伽耶(按驾洛记赞云。垂一紫缨。下六圆卵。五归各邑。一在兹城则一为
首露王。余五各为五伽耶之主。金官不入五数当矣。而本朝史略。并数金官而滥
记昌宁误)
阿罗(一作耶)伽耶(今咸安)古宁伽耶(今咸宁)大伽耶(今高灵)星山伽耶(今京山玄)
碧珍小伽耶(今固城)又本朝史略云。太祖天福五年庚子改五伽耶名。一金官(为
金海府)二古宁(为加利县)三非大(今昌宁恐高灵之讹)余二阿罗星山(同前星山或
作碧珍伽耶)
北扶余
古记云。前汉书宣帝神爵三年壬戌四月八日。天帝降于讫升骨城(在大辽医州界)
乘五龙车。立都称王。国号北扶余。自称名解慕漱。生子名扶娄。以解为氏焉。
王后因上帝之命。移都于东扶余。东明帝继北扶余而兴。立都于卒本州。为卒本
扶余。即高句丽之始祖
东扶余
北扶余王解夫娄之相阿兰弗。梦天帝降而谓曰。将使吾子孙立国于此。汝其避之
(谓东明将兴之兆也)东海之滨。有地名迦叶原土壤膏腴。宜立王都。阿兰弗劝王
移都于彼。国号东扶余。夫娄老无子。一日祭山川求嗣。所乘马至鲲渊。见大石
相对侠流。王怪之。使人转其石。有小儿金色蛙形。王喜曰。此乃天赉我令胤乎。
乃收而养之。名曰金蛙。及其长为太子。夫娄薨。金蛙嗣位为王。次传位于太子
带素。至地皇三年壬午。高丽王无恤伐之。杀王带素。国除
高句丽
高句丽即卒本扶余也。或云今和州又成州等皆误矣。卒本州在辽东界。国史高丽
本记云。始祖东明圣帝姓言氏讳朱蒙。先是北扶余王解夫娄。既避地于东扶余。
及夫娄薨。金蛙嗣位。于时得一女子于太伯山南优渤水。问之。云我是河柏之女。
名柳花。与诸弟出游。时有一男子。自言天帝子解慕漱。诱我于熊神山下鸭绿边
室中知之而往不返(坛君记云。君与西河河伯之女要亲。有产子名曰夫娄。今按
此记。则解慕漱私河伯之女而后产朱蒙。坛君记云产子名曰夫娄。夫娄与朱蒙异
母兄弟也) 父母责我无媒而从人。遂谪居于此。金蛙异之。幽闭于室中。为日
光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而照之。因而有孕。生一卵。大五升许。王弃之与
犬猪。皆不食。又弃之路。牛马避之弃之野。鸟兽覆之。王欲剖之而不能破。乃
还其母。母以物裹之。置于暖处。有一儿破壳而出。骨表英奇。年甫七岁。[山
/(敲-高+止)]嶷异常。自作弓矢。百发百中。国俗谓善射为朱蒙。故以名焉。金
蛙有七子。常与朱蒙游戏。技能莫及。长子带素言于王曰。朱蒙非人所生。若不
早图。恐有后患。王不听。使之养马。朱蒙知其骏者。减食令瘦。驽者善养令肥。
王自乘肥。瘦者给蒙王之诸子与诸臣将谋害之蒙母知之。告曰。国人将害汝。以
汝才略。何往不可。宜速图之。于是蒙与乌伊等三人为友。行至淹水(今未详)。
告水曰。我是天帝子河伯孙。今日逃遁。追者垂及。奈何。于是鱼鳖成桥。得渡
而桥解。追骑不得渡。至卒本州(玄葂郡之界)遂都焉。未遑作宫室。但结庐于沸
流水上居之。国号高句丽。因以高为氏(本姓解也。今自言是天帝子。承日光而
生。故自以高为氏)时年十二岁。汉孝元帝建昭二年甲申岁。即位称王 高丽全
盛之日。二十一万五百八户。珠琳传第二十一卷载。昔宁禀离王侍婢有娠。相者
占之曰。贵而当王。王曰。非我之胤也。当杀之。婢曰气从天来。故我有娠。及
子之产。谓为不祥。捐圈则猪嘘。弃栏则马乳。而得不死。卒为扶余之王(即东
明帝为卒本扶余王之谓也。此卒本扶余。亦是北扶余。之别都。故云扶余王也。
宁禀离乃夫娄王之异称也)
卞韩 百济(亦云。南扶余。即泗泚城也)
新罗始祖赫居世即位十九年壬午。卞韩人以国来降。新旧唐书云。卞韩苗裔在乐
浪之地 后汉书云。卞韩在南。马韩在西。辰韩在东 致远云。卞韩。百济也
按本记。温祚之起。在鸿嘉四年甲辰。则后于赫世东明之世。四十余年。而唐书
云。卞韩苗裔在乐浪之地云者。谓温祚之系出自东明故云耳。或有人出乐浪之地。
立国于卞韩。与马韩等并峙者。在温祚之前尔。非所都在乐浪之北也。或者滥九
龙山亦名卞那山。故以高句丽为卞韩者盖谬。当以古贤之说为是。百济地自有卞
山。故云卞韩。百济全盛之时。十五万二千三百户
辰韩(亦作秦韩)
后汉书云。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来适韩国。而马韩割东界地以与之。相呼为
徒。有似秦语。故或名之为秦韩。有十二小国。各万户。称国。又崔致远云。辰
韩本燕人避之者。故取涿水之名。称所居之邑里。云沙涿。渐涿等(罗人方言。
读[泳-永+豕]音为道。故今或作沙梁。梁亦读道)新罗全盛之时。京中十七万八
千九百三十六户 一千三百六十坊 五十五里 三十五金入宅(言富润大宅也)
南宅 北宅 [百-日+ㄎ]比所宅 本彼宅 梁宅 池上宅(本彼部) 财买井宅
(庾信公祖宗) 北维宅 南维宅(反香寺下坊) 队宅 宾支宅(反香寺犯) 长沙
宅 上樱宅 下樱宅 水望宅 泉宅 杨上宅(梁南) 汉岐宅(法流寺南) 鼻穴
宅(上同) 板积宅(芬皇寺上坊) 别教宅(川北) 衙南宅 金杨宗宅(梁官寺南)
曲水宅(川北) 柳也宅 寺下宅 沙梁宅 井上宅 里南宅([百-日+ㄎ]所宅)
思内曲宅 池宅 寺上宅(大宿宅)林上宅(青龙之寺东方有池) 桥南宅 巷叱
宅(本彼部) 楼上宅 里上宅 椧南宅 井下宅
又四节游宅
春。东野宅 夏。谷良宅 秋。仇知宅 冬。加伊宅 第四十九宪康大王代。城
中无一草屋。接角连墙。歌吹满路。昼夜不绝
新罗始祖 赫居世王
辰韩之地。古有六村。一曰阏川杨山村。南今昙严寺。长曰谒平。初降于瓢岩峰。
是为及梁部李氏祖(奴礼王九年置。名及梁部本朝太祖天福五年庚子。改名中兴
部。波替东山彼上东村属焉)。二曰突山高墟村。长曰苏伐都利。初降于兄山。
是为沙梁部(梁读云道。或作涿。亦音道)郑氏祖。今曰南山部。仇良伐麻等乌道
北回德等南村属焉(称今曰者。大祖所置也。下例知)。三曰茂山大树村。长曰俱
(一作仇)礼马。初降于伊山(一作皆比山)是为渐梁(一作涿)部。又牟梁部孙氏之
祖今云长福部。朴谷村等西村属焉。四曰觜山珍支村(一作宾之又宾子又水之)长
曰智伯虎。初降于花山。是为本彼部崔氏祖。今曰通仙部。柴巴等东南村属焉。
致远乃本彼部人也。今皇龙寺南味吞寺南有古墟。云是崔侯古宅也。殆明矣。五
曰金山加利村(今金刚山柏栗寺之北山也)长曰祇沱(一作只他)初降于明活山。是
为汉岐部。又作韩岐部斐氏祖。今云加德部。上下西知乃貌等东村属焉。六曰明
佸山高耶村。长曰虎珍。初降于金刚山。是为习比部薛氏祖。今临川部。勿伊村
仍仇[方*尔]村阙谷(一作葛谷)等东北村属焉。按上文此六部之祖。似皆从天而
降。弩礼王九年始改六部名。又赐六姓。令俗中兴部为母。长福部为父。临川部
为子。加德部为女。其实未详。前汉地节元年壬子(古本云建虎元年。又云建元
三年等。皆误)三月朔。六部祖各率子弟。俱会于阏川岸上。议曰。我辈上无君
主临理蒸民。民皆放逸。自从所欲。盖觅有德人。为之君主。立邦设都乎。于是
乘高南望。杨山下萝井傍。异气如电光垂地。有一白马跪拜之状。寻捡之。有一
紫卵(一云青大卵)马见人长嘶上天。剖其卵得童男。形仪端美。惊异之。俗于东
泉(东泉寺在词脑野北)身生光彩。鸟兽率舞。天地振动。日月清明。因名赫居世
王(盖乡言也。或作弗矩内王言光明理世也。说者云。是西述圣母之所诞也。故
中华人赞仙桃圣母。有娠贤肇邦之语是也。乃至鸡龙现瑞产阏英。又焉知非西述
圣母之所现耶)位号曰居瑟邯(或作居西干。初开□之时。自称云。阏智居西干一
起。因其言称之。自后为王者之尊称)时人争贺曰。今天子已降。宜觅有德女君
配之。是日沙梁里阏英井(一作娥利英井)边有鸡龙现。而左胁诞生童女(一云龙
现死。而剖其腹得之)姿容殊丽。然而唇似鸡觜。将浴于月城北川。其觜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