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纂淮关统志


  旧刻《淮关志略》序

  刑部主事、理刑河中张甲征

  戊戌之秋,西蜀两沂杜公来董淮关之政,与余邂逅,称莫逆焉。无何,手一编示余,曰:“此前政马公所为《志略》,吾增修而附益之者,子盍序诸。”余曰:“公之为此《志》也,其指谓何?”公曰:“吾甚有恶夫世之无恒者也。盖逆旅,此生也;传舍,此官也。矧兹榷关之使,匝岁辄更,坐席未温,业已及瓜矣。逆旅、传舍之云,莫此为甚。故率苟且终岁之计,而于所谓商若民者,直秦、越视之耳。吾之来也,岂惟故事是循,亦将图经久而树后楷也。故有取于马公之《志》,而犹惜其未备,阙者为补之,断者为续之。而吾所措置,及《秦记》大司农诸便宜事,咸类附之。令继自今者,可考镜焉。稽既往之得失,则龟鉴示吾前;俟将来之是非,则衮钺随吾后。吾持是心以厘是政,若世之无恒者所为,吾知免夫。”余曰:“善哉!公亦观之《易》乎?在《易》:上震下巽曰‘恒’。而夫子赞之曰:‘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夫震之象雷,而巽之象风。雷、风之用,斯须间耳。乃化机鼓动,万古常然。此天地之所恒久也。公之瓜期,曾不越岁,亦雷、风斯须之用也。而能揭官常于有永,贻美利于无穷,视彼持逆旅、传舍之说者,心相万矣。恒德,其肖天地乎!”公惠洽商民,庶几古所称杜母者。其惠政大端载编中,兹不具论云。然马公亦蜀人,实创斯《志》,至公而集其成。要之,两公者,皆蜀之良也,蜀之光也。

  《淮关统志》自叙

  杜琳

  余自癸亥冬奉命由江浙海滨帆风,道过淮阳。其时,冰凝木落,驿路匆忙。虽未及细详其疾苦,而闾阎苍凉,川途落寞,已大非当年景色,心窃异之。及南郡事竣,渡江而北,以次将历朐山,时已甲子春暮。榷关马公讳士贞者,访余于旅舍,备述榷务艰难之况,抵掌至夜半,甚而泣下。时同事副都宪呀公、少司空金公辈,莫不闻而嗟叹之。

  昨秋,榷使届期,荷蒙睿眷,特简是任。余小臣,身殿计曹空,历年所碌碌,无所裨益,方日以素餐自惧。顾此繁剧,其何能胜任而无愧乎?而乃湛恩汪濊,又不得畏难以诿谢,惭惶跼蹐,每切前车之恐。然窃谓竭尽心力,虽津梁疲敝,或不终至于颠踬也。自下车以来,阅历备细,始知凋敝之故,由来已久,非一时浅见所得治者。

  盖关市之设,非可以束缚驰骤也。上之人必慈祥宽厚,通羁旅,厘顽谗,声称遐迩,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辏。其或诋严网密,捐弃旧章,则上下相遁,胥吏舞文。为商贾者,惟恐遁迹之不远,亦何财币之得入乎?况淮自三关归并以后,赋额既重。而漕渠一线,春则运舟相阻,秋则涨水为患。加以西设凤关,东开海禁,向之鼓棹而来者,皆纷出他途于不可问。今即加以宽恤,与以便安,犹或徘徊而顾虑,其可深文酷烈,峻剥苛求,使民之闻之皆裹足而不前乎?比年来,额赋匮乏,良有以也。

  余洗心剔虑,仰承皇上恤商爱民之至意。数月间,方略教导,禁奸止邪,不啻舌敝耳聋,而川途萧瑟依旧,梯航未集,吏胥之舞弊未尽熄,商贾之悦服未尽遍。意者制欲随时,今于因革之宜有未尽合欤!爰不揣鄙拙,自公之暇,准今酌古,笔为成书。虽朴率无文,贻讥大雅,而其中赋法之源流,(讥)[稽]征之利弊。后之莅至者,展卷豁然,自不为胥(隶)[吏]所蒙,尤冀加以鸿裁,力行善政于久远,将见熙熙攘攘毕出于途,而朝廷有丰裕之庆,道路有歌颂之声。使隆盛之规,自今复观焉。此余之志也夫。

  《淮关统志》序

  长白伊龄阿

  政令之成,凡所以为国家计者,必谨守定规,仰副主德。我朝深仁厚泽,浃洽群生,设关津以惠商旅。其于条例模范,无不钜细毕陈。而阜财解愠之休,又存乎司榷者之宽严互济。

  阿奉简命督理关务,早夜图维,思期报称。复念先大夫旧莅章程,至今相隔数任,未免有久而变迁,应行酌定,以复旧制之处。苟能尽职,即所以慰先大夫于九原也。凡属因循流弊,留心体察,裕国恤商,冀全两美。

  粤考《周礼》,凡货之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人。司关之职,煌煌有典矣。旧有《关志》,历经数手,非不详且尽也。但日久漫患,而其规则之随时变易者,未尽条备。夫令不出于划一,则舞弊易生;事不极其详悉,则规为不久。爰访延儒宿,详考旧典,增益新规,定为一十四卷。分门别类,首列《图考》,如画沙聚米,一览而见也;次《建置》,如梓材堂构,悉数而知也;次《川原》,相地势也;次《乡镇》,度途轨也;次《关口》,扼要所也;次《令甲》及《则例》,典要所存也;历任榷使,次记之;《公署》,又次记之,重其任,壮其观也;再次之以《经费》,量入为出也;又次之以《文告》,俾法制昭晰也;次及《古迹》,因胜地也;次及《人物》者,所谓地灵人杰也;终之以《艺文》,有典有则,风雅赓续,而榷政大备矣。夫郡邑之有志,所以表劝惩;关榷之有志,所以昭法守。其体则殊,而其用则一。上下千有余年,举凡有利于商而无亏国课者一览焉,而是则是效,则法守之所在,即劝惩之所在也。

  昔先大夫莅斯任,蒙主上深眷,四载勤劳,擘画周至,迄今遗爱犹存。阿再莅斯任,自维凉薄不能嗣续前型,有忝厥职,乃成《淮关统志》,用付剞劂。刊成,遂述其梗略,以俟后之督是关者知原原本本,有始有末。胥吏不能起弊端,商民不敢行黠诈。是为序。时乾隆四十三年。

  《淮关统志》序

  关榷之志之简于郡县者,以风土之责在郡县也。续志之异于修志者,以规模仍乎前而继述列于后也。余是乘之续,始于乙丑春而成于冬,盖敢言续而未敢言修也。余幼随先中丞任,由山左历江右,见所莅之地,莫不整躬率物,兴利除弊。于郡邑各志,咸随时修辑。任方伯时,曾摄篆九江,惠商恤旅,洵能囊怀民物,不苛不阿。先德克绍,余用是惴惴未敢忘。厥后备员内府,趋直禁廷。甲子春季京察一等引见,蒙恩记名,以关差道府用。孟冬中旬,恭膺简命,督理淮关。莅任之始,详绎关志,条例规模,巨细毕举。窃维榷政,其要在于存恤商船,剔厘弊窦,宽猛相济,赏罚适中。余夙夜图维,殚竭心力,仰体皇上恤商爱民之至意,恪守前使旧章,谨遵先人庭训。视事匝岁,课额丰盈,商情踊跃,幸勉陨越焉。

  惟《关志》自前榷使伊少司空于乾隆戊戌年纂修以来,迄今将及三十载。其中《古迹》、《川原》,尚无容增损;而《文告》、《则例》,则有随时之变通;《人物》、《艺文》亦备后来之宏富,固有不能不增订者。余于公余之暇,搜罗各条。凡有关榷务者,删繁就简,续于旧志各门之后。孟冬报满,荷蒙皇上天恩留任。正欲力加参考,季冬复荷恩纶,简命巡视长芦,羝有期,率以告竣。计斯乘之成,时日既促,搜访未深,挂漏之愆,自知不免。后之同志者,倘借丘陵以为泰岳,由是博辑而引申之,其足以成余志之未逮者,余窃于斯乘乐观其美备焉。是为叙。

  嘉庆丙寅正月上元后三日襄平李如枚撰

  续纂淮关统志衔名

  初修

  钦命户部郎中督理淮安钞关税务加一级杜琳

  重修

  钦命奉宸苑卿督理淮宿海等关税务兼佐领加一级纪录三十八次伊龄阿

  重修

  钦命内务府郎中督理淮宿海等关税务佐领衔调任长芦盐政加六级纪录八次李如枚

  续纂

  钦命督理淮宿海三关税务提督南苑奉宸苑郎中兼佐领加一级纪录十四次元成

  委员

  笔帖式常恩

  笔帖式锺秀

  笔贴式吉暲

  续纂淮关统志凡例

  一、康熙二十五年,榷使杜琳踵明季《关志》撰成《淮关统志》十卷。图考、纶音、令甲为一卷,建置分钞关、常盈仓、税课司、清江厂、官制、职役为一卷,川原为一卷,形胜、淮关八景、关口、淮仓所属州县、徐仓所属州县、淮厂征收、折夫、地方闸坝、津梁、里程为一卷,公署为一卷,部使、杂录志、古迹、寺观为一卷,艺文为四卷。附移文、告示、则例。此杜志之体例也。

  一、乾隆四十三年,榷使伊龄阿修《淮关统志》十四卷。图考一卷,建置一卷,川原一卷,乡镇一卷,关口一卷,令甲一卷,则例一卷,榷使一卷,公署一卷,经费一卷,文告一卷,古迹一卷,人物一卷,艺文一卷。内删杜志第一卷之纶音,而以令甲门移在六卷,易第四卷之形胜名目,分闸坝、津梁、里程,益以津渡为乡镇门,分关口为一门,列文告为一门,列则例为一门,易部使为榷使门,分古迹为一门,益经费门、人物门。此伊志之体例也。

  一、图考,为淮关之形势,不可少也。仍伊志之旧,首列图考。

  一、纶音,为榷使受任之始事,不可删也。今仍列入,以遵王制。谨按:近年勅书微有删节,兹仍列旧日勅书,以志淮关有志之缘起。因增列纶音,次图考。

  一、仪注,为榷使到任之始事,不可缺也。因增列仪注,次纶音。

  一、令甲,皆榷使在任之所有事,一到即宜披览,不可后也。因仍移列于前,次仪注。

  一、建置,类记榷政之典要,非日日常行之事。因仍杜志,移次令甲。

  一、则例,为榷政之设施,须在在查核。因移次建置。

  一、经费,纪榷钞之出入,须时时稽算。因移次则例。

  一、关口,悉关部之所辖。因移次经费。

  一、文告,为宣明令甲、建置、则例、经费之用,示谕关口之文,执笔者半属胥吏,非经国大业,且因宜改易,不足以示来兹。杜志附艺文,固非;伊志另列一门,较是。今亦间列一二,次关口。

  一、伊志改杜志部使为榷使名目,仍不雅驯。今易为题名,移次文告。

  一、列图考,但不附卷。

  一、纶音,为榷使受任之始事,不可删也。今仍增复,以遵旧志。谨按:近年勅书微有删节,兹仍列杜志所载勅书,以志缘起,爰为卷一。

  一、仪注,为榷使之典文,不可缺也。因增列仪注,附纶音。

  一、伊志更杜志部使为榷使,今则易为题名,而卷仍第八。

  一、是书意主续纂。其无庸续者,但存伊志,如川原、乡镇、公署、古迹是也;其纂者,如建置、关口、令甲、则例、题名、经费、文告、人物、艺文各门。俱分次伊志后。

  一、是书之成,为期甚迫,且非初创,无事更张,故卷数名目,大概如旧。

  淮关统志图考

  《关志》之有图,其来旧矣。盖以关山川谷,形势有分合之殊,界限有彼此之别。笔诸纪载者,既已务详其实,而求诸迹象者,苟不备指其处,则持筹税务者,何从而得其脉络分明、瞭如指掌乎?淮关,自归并宿、海以来,绣壤错出,几及千里,辨识尤非易易,用是合三关而总为一图,复分三关而各为一图,不厌详审,著明总期,便于参阅考订耳。至大关雄踞通津,制度适得其宜,公署既遭淹没,规模为之顿易。而署后观音庵,向属淮关香火。被水之后,现复鼎新,故亦各附一图,以示来祀焉。

  《后湖图》识此标题为点校者所加。

  谨按:志书所载淮安关署有怡园焉,厥后荒废。今之爱莲亭、观音堂即其故址也。署后尚余荒陂一区、松柏数本,时有牧儿邻妪浣衣涤米,几成村墟。迨前关部效公述堂于光绪十有五年来司榷事,慨捐廉俸,始培圩土,浚陂水,种竹养莲,栽桃补柳,北圩之上更筑放鹤、含虚二亭。陂之南苫盖退省草堂三间,统名之曰后湖焉。绅于廿有一年春到官,则见花光共竹色争妍,柳线与荷钱成趣。暇则排遣于其间,时极公退幽居之胜概也。兹就搜辑题名,补印志书,爰命老吏王垲绘成一图,补刊于旧图之后,以志效公之经营,俾垂久远云。

  光绪乙未秋七月清淮榷使文绅记并书


  续纂淮关统志 卷一纶音

  淮关统志卷之一增列纶音

  谨按:杜旧志本列勅书一道,今仍纂入,冠于卷首,俾莅政者开卷之初,仰见圣朝整饬官方惠爱商民之至意。仍列杜名,以志《淮关统志》之缘起焉。

  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勅户部郎中加一级杜琳:兹命尔监督淮安钞关税课,兼管淮安仓、清江厂。税课米麦、闸座抽分,首在禁暴惩奸,约束衙门官役,使恪遵法纪,无致作弊生事。凡一应经过舟车,装载物料,例应输纳税银,如有隐匿不报,倚恃势豪,包揽侵扣,致亏国课者,无容徇情,照例拿究治罪具奏。原设地方巡逻员役,须选委得人。科征则例,照部定规,不得任意增益,借端勒掯,以致耽延日期。不许免各官势要之税,掊剋细商。若事发,定行重治。岁季应解课银,如期凑发,不得迟误。该仓岁入岁出之数,谨按:以上六字今作“项下应征商税等银”。务须稽考精详,均平出纳。谨按:以上四字今节。严绝侵盗守候使费等弊。谨按:以下九十二字今节。仍将仓、厂修葺,会同该管巡抚转行督粮道并所辖府、州、县正官及管粮官,除遵例蠲免钱粮外,应解本仓粮数,造册呈送,各依分数,严限催征解完,毋致拖欠。如有玩怠捏报及延捱不完应察追者,先行察追;应参奏者,移会巡抚指名参奏。以上今节。兹仍从其旧列入者,重其始也。其清江厂修造漕造之事,毋得干预,二衙门收税书役尽行裁去,出差监督,该督抚不得管辖。其王公文武大小各官家人强占关津,任意往来,不容商民贸易,欺压诈害,并兵民商人指称各官名色借端欺压,该监督严拿报部,照律处分。如有地方恶棍扰害商民,讹诈强霸地方,不时严查拿惩。有抗违者,指名报部,照光棍例治罪。该监督将衙役家人不行严禁,任意苛索,将监督照罪之轻重处分。如有私自违例,往返差人,干预地方事情,扰害商民等弊,该督抚据实指参。该差一应收放钱粮数目,俱各照例造册报部,差满之日,回部考核。果著有勤劳,方准复职。尔受兹委任,须廉洁任事。如或徇情受嘱,贪黩乖张,脧削商贾,必从重治罪,决不宽宥。尔其慎之。故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