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来安县志
来安县志
后周,来安县属滁州,隶淮南军。
《宋地志》 :来安县,唐永阳县,南唐改。案此周无当所更 。《五代史/南唐世家》:周世宗南征,取扬、泰、滁、和等十州。景遂献庐、舒、蕲、黄,画江以为界。又《职方考》:滁,周有。又《通鉴》:宋建隆元年冬十月,周淮南节度使李重进谋起兵。案周于扬州设淮南节度使,始自显德三年,时有节度使向训请并力攻寿春,滁州守将亦弃城引兵趣寿春,当为所领 。
宋初属滁州永阳郡军,直隶京师,后隶淮南路 ,又改隶淮南东路。南宋绍兴五年省入清流。十八年复。乾道九年废为镇。淳熙二年复。
《通鉴》:太祖乾德元年正月初,以文官知州事 。四月,置诸州通判 ,诏军民之事皆统治之,与长官均礼。又令节镇所领支郡皆直隶京师,得自奏事,不由诸藩 。三年三月初,置诸路转运使。案宋之路即唐之道也。时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尽由一路转运使掌之,虽节度、防御、团练、观察诸使皆不得预佥书金谷之事。第财赋隶于转运,纠举则隶于观察,兵马则隶于节度,其奏事则仍专达。又《通鉴》:太宗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宋史/地理志》:淮南路,熙宁五年分为东西两路。东路州十,南渡后州九 。滁州上 ,永阳郡军事,县三:清流望、全椒紧、来安望。绍兴五年废入清流,十八年复,乾道九年废为镇,淳熙二年复。又滁州,嘉熙中移治王家沙。景定五年复旧治。案旧志载,仁宗时邑罹荒乱 ,人户仅百余,不堪置令,议改为镇。误以高宗为仁宗,其云改为镇者,即《宋史》所谓废入清流也 。《宋史》云废为镇者亦然。
元初属滁州路总管府,寻属扬州路滁州,并隶江淮行省 ,后又改隶河南江北行省。
《元史/地理志》:至元中,内立中书省,外主行中书省。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十二,淮东道宣慰司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扬州路 ,领州五。滁州下,元至元十五年,改滁州路总管府,二十年仍为州,隶扬州路,领三县:清流下、来安下、全椒中。案《通鉴》 :河南行省会两淮转运使盐筴 ,见于武宗至大元年。其前自世祖至元十五年见淮西宣慰司、十七年见江淮行省、二十五年又与江西、福建等省同见、二十八年又与内郡及四川省同见、二十九年又有江淮行枢密副使之设 ,直历成宗至武宗元年而与河南合者,始见于编。后乃河南省与江浙、江西并见者,一在仁宗延佑元年,一在文宗至顺元年,无复江淮名,则滁州路属及扬州路滁州属,世祖三十一年以前隶江淮行省,于成宗时改隶河南江北行省可知矣。迨顺帝至元十三年复有淮南行省之设,地已非元所有。《元地志》 :初立江浙行省,治扬州路,复分置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属焉。后改立河南江北行省,治汴梁。而淮东道又增置宣慰司,以江浙治在杭州。此当系江淮“淮”字之讹。
明初并清流、全椒入滁州,属凤阳府,隶南京京师中书省 ,寻与全椒各复为县,属凤阳府滁州,隶京师六部 。洪武二十二年,滁州升直隶州。永乐元年,京师复曰南京 。宣德后置南畿巡抚,隶焉。附县卫所初隶南京大都督府 ,洪武十三年改隶中军都督府 。
《明史/地理志》:洪武元年建南京,时以汴梁为北京,故金陵号南京,后十一年南京改京师,至永乐元年仍复号南京。罢行中书省,以应天等府直隶中书省,卫所直隶大都督府。十三年罢中书省,以所领直隶六部,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以所领直隶中军都督府。滁州元属扬州路,洪武初以州治清流县省入。七年属凤阳府。案七年以前当仍属扬州路。二十二年二月直隶京师,领县二:全椒、州南,洪武初省,十三年复置。来安。州北,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安水在县东。案州北当作州东北。又案十三年复县后,属滁州,滁州仍属凤阳府,故二十二年始直隶京师。《续文献通考》谓:洪武十四年改直隶州。似以《明百官志》有属州、有直隶州,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 。不知其时属州亦得领县也。旧志:十九年改直隶州。亦误。《广舆记》:江南,明为京畿重地,不设三司 ,而受成于六部 ,其巡抚专命 ,自宣德昉也 。然正统以前或遣部寺大臣,至景泰间始定以都御史专抚应天等府,而以淮、扬、庐、凤四府,徐、滁、和三州属总漕兼管巡抚 。案不设三司,谓异于他省之设布、按等使司也。明太和县令吴公《御寇始末》内载:崇祯八年正月初七日,详奉钦差总督漕运巡抚凤阳等处地方、兼理海防、户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扬批示。即系以总漕兼巡抚事。至明季崇祯末年,分置安徽巡抚、苏松巡抚与庐凤军务总督,皆一时权设 ,非常置。其安徽巡抚亦名安池太庐巡抚 ,□ 自成化九年,设提督操江都御史于池州,为今安徽巡抚之所自昉。又明太和县令吴公《御寇始末》内载:详奉钦差整饬淮徐等处兵备带管颍道事右参议徐批示 ,淮谓淮扬凤庐四府,徐谓徐滁和三州,与巡抚所辖同。其云带管颍者,颍州于时有属县 ,仍与泗州同为凤阳府之属州,犹六安州时属庐州府,不得依徐滁和直隶州之视府也。
国朝属滁州直隶州,初隶江南省。康熙六年隶江南安徽省。《通志》 :顺治二年,平定江南,改置江南承宣布政使司 ,驻省城。十八年为左布政使,领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淮安、扬州九府,徐、滁、和、广德四州。分置右布政使驻苏州,领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五府。康熙五年右布政使增领扬州、淮安二府及徐州,六年定为江南省江苏、安徽二布政使司。江苏布政使司领江苏八府,直隶三州。案原领五府,康熙五年增扬、淮二府及徐州。雍正十年又改徐州为府,共八府。后又分江宁布政使司,领江、淮、扬、徐等四府,直隶海、通二州,驻江宁。江苏布政使司领苏、松、常、镇等四府,直隶太仓,仍驻苏州。安徽布政使司领安徽八府,直隶五州。案原领九府四州,康熙五年分扬、淮二府及徐州归右布政司,领七府,直隶三州。雍正二年改六安、泗州为直隶州,十三年又改颍州为府,共领安、徽、宁、池、太、庐、凤、颍八府,滁、和、泗、六、广五州。于乾隆二十八年移驻安庆。又滁州明初属凤阳府,后改直隶州。国朝因之 ,领县二:全椒、来安。
建置沿革表
虞 禹贡扬州之域
夏
商
周 扬州 徐国地
详前建置沿革
吴国地
鲁襄公四年,仲孙蔑会吴于善道。其地在今县北盱胎县。何时属吴,今不可考。 楚国地
详前建置沿革
秦 九江郡 建阳县
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九江郡治寿春,领县十五。一、建阳。 故城在州东四十里。今县南三十里水口镇东城埂,即其地。
汉 仍秦制分郡,兼分诸侯王国。 淮南国 建阳县
扬州
武帝时置十三部刺史,扬州史部领郡六。 黥布时都六,高帝子长都寿春。
九江郡
元狩元年复
东汉 扬州 九江郡 全椒县
初治历阳,汉末徙寿春,复徙合肥。
下邳国
永平十五年封,建初四年以九江郡全椒等县益之。 光武时省建阳县并入。
三国吴 扬州 郡缺 屯田都尉屯缺
治建业,领郡六。 赤乌十三年筑涂塘、瓦梁,在今县东南赤山湖。其时县罢为屯,屯名未详。
晋 扬州 淮南郡 全椒县
治建康,统郡十八。 治寿春县,九江郡故治,领县十六。一、全椒。
东晋 北徐州 顿丘郡
元帝渡江后,徐州地只得半,侨置临淮等郡属南徐州;侨置顿丘郡属北徐州。明帝后,在淮南者又但称徐州。 故城在今县东一里,时仅侨郡,无领县。
雍州
元帝时侨治酂武,孝武时侨置于襄阳。 秦郡
安帝时侨置,故城在六合县西北。 顿丘县
时废郡为县。
宋 豫州 秦郡 顿丘县
寄治雎阳,即汉晋寿春县。
南兖州
晋成帝初立,寄治京口。宋文帝改治广陵。
徐州
明帝侨立,治钟离。 武帝初,领顿丘等县,隶豫州。文帝改隶南兖州。
新昌郡
元徽元年置,治顿丘。
顿丘县郡治
齐 北徐州 新昌郡 顿丘县郡治
治钟离,即宋元徽元年割南兖州治所置。
梁 谯州 新昌郡 顿丘县州郡治
大同三年立,治新昌城。
高塘郡
析顿丘置,故城在今县东北白塔镇西。
东魏
北齐 谯州 新昌郡 顿丘县州郡治
梁太清三年,东魏尽有淮南地,又北齐因纳萧渊明归地。梁绍泰元年江北复没于齐。
陈
北周 南谯州 新昌郡 顿丘县州郡治
盱眙,陈置北谯州,以治新昌者为南谯州。大建七年移谯州镇,新昌郡又省北谯入南谯。
高塘县
陈大建十一年,周取陈江北地。又高塘郡,梁置,周改高塘县。
附:乐鉅县
隋初并乐鉅、高塘入顿丘。乐鉅在今县北古城,隋以前当置县。
隋 滁州 新昌县州治
开皇三年罢诸郡,置州,滁州治新昌县。
江都郡
大业初,州废改郡,江都郡治广陵。 时并乐鉅、高塘入顿丘改置。
清流县
开皇十八年复改新昌县。
清流县
唐 滁州 清流县州治
淮南道
贞观元年置道,开元二十一年复增置其采访使,如汉刺史之制,次之为观察使。 武德三年复。
滁州
永阳郡
天宝年间改。
滁州
乾元时复。
永阳县
景龙三年析清流置,以县北永阳山为县名,旧治在今县北二里许北塔山上,一名瓦砾冈。
永阳县
五代吴 滁州 永阳县
唐龙纪二年杨行密取滁和州。
南唐 军缺 滁州 永阳县
来安县
后主景以县东二里来安水改。
后周 淮南军 滁州 来安县
显德三年置,寻弃,五年复置。
宋 直隶京师 滁州永阳郡军事 来安县
乾德元年定,时诸路武有节度、防御、团练等使,文有观察,并转运等使。其奏事州得专达。
淮南路
至道三年分隶京师者并隶路。
淮南东路
熙宁五年分淮南路置。
清流县
绍兴五年县省入。 来安县
绍兴十八年复置县,移居今县治。
清流县
乾道九年县省入。 来安县
淳熙二年复置县。
元 江淮行省 江北淮东道 滁州路总管府 来安县
至元十三年,平江淮,设治扬州。
河南江北行省
至大元年,河南省臣会两淮盐筴改隶,当在至元以后,治汴梁。 肃政廉访使司治扬州。
江北淮东道
淮东道
宣慰司改隶河南江北行省时增置。 至元十五年置。
扬州路总管府滁州
至元二十年改。
明 南京京师中书省 凤阳府 滁州
洪武元年建南京,十一年改为京师。
京师六部 洪武十三年罢中书省,置六部。
南京六部
永乐元年,京师复为南京。
南畿巡抚
宣德时置,初遣部寺大臣,至景泰间定以总漕兼巡抚淮、扬、庐、凤四府,徐、滁、和三州。
分巡淮徐等处兵备道
初设未详。案与景泰间巡抚所辖府州同。
凤阳府滁州
滁州直隶州
洪武二十二年升。 时省县并清流、全椒俱入滁州。 来安县 洪武十三年与全椒俱析自滁州复置。
国朝 江南省
顺治二年置。 江南安徽省
康熙六年分。 两江总督
顺治四年设,驻江宁,辖江南、河南、江西三省。六年改辖江南、江西二省。康熙元年兼操江。
安徽巡抚
初设以操江兼巡抚,驻安庆。顺治五年移驻池州。康熙元年操江并归总督,始设安徽巡抚,驻安庆。
安徽布政使司
顺治二年初设江南布政使司,十八年分为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定为安徽布政使司,乾隆二十八年由江宁移驻安庆。
安徽按察使司
初设为江南按察使司,驻江宁。康熙三年分设北按察使司,驻泗州。五年改北按察使司为安徽按察使司,移驻安庆。
分巡庐凤颖六泗滁和兵备道
明设淮、扬、凤、庐、徐、滁、和道。国初顺治七年设安庐道于庐州,又改庐六道。康熙五年分淮扬二府及徐州归右布政使。九年设庐凤滁和道,驻凤阳。至雍正二年,改六、泗为直隶州。十三年,改颖州为府。治为今庐凤颖六泗滁和道。
滁州直隶州
来安县
疆域
县始自秦,曰建阳,治今县水口镇东。时县地与今州地合。东南界棠邑今六合,西南界全椒,北界盱眙,东北界东阳今天长,西北界东城今定远,其界至究,莫详也。东汉省建阳入全椒,南及东南、西南又当以全椒所界为界。至东晋复分置顿丘,治今县东一里,与全椒别,是否适得建阳故城,亦莫详也。宋以沛县并入,兼今天长全境。萧齐复置沛县,未还顿丘之旧。梁又于东北析置高塘,治今县东北六十里白塔镇西;于西南错置赤湖、荻港、薄阳等县,迩今州地。北齐、陈、周间复废赤湖、荻港、薄阳,《隋志》不言废,知北齐、陈、周间已废,而置乐鉅。乐鉅见《隋志》,而宋、齐、北魏诸《志》无,疑北齐、陈、周间置其地,即今县东北古城是也。分合错杂,界益难言。至隋并废乐鉅、高塘入顿丘,改置新昌县,移今州治,立滁州。新昌寻又改名清流,时今县地与今州地始约略可睹。唐景龙三年,析清流置永阳,治县北二里北塔山上,今县地又始约略可睹,其西南则界清流,其北则界盱眙也,其东北则界天长,其东、南则并界六合也。今南界江浦,江浦系明析六合及滁、和二州境地置。五代时,南唐以今县东有来安水,改永阳为来安县。宋南渡后,累遭兵燹,尝省入清流。绍兴十八年,复置县,移居今县治焉。乾道间又经省并,未久旋复。明初亦尝省入清流,寻复,故清流为今州地。今县系唐置永阳析出清流地。故今县地南北袤而东西狭。四至八到,具列如左:
东至界首桥,二十五里,六合县界。《通志》:施官桥即界首桥。
南至三汊河,七十里,江浦县界。即汊河集,系来安水、清流水入滁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