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县志

  ·形胜
  邑治东抵高峰,西临巨浸。木冈郁翠,耸一邑之主山;鹿耳纡回,映万顷之大海。赤嵌楼工巧百出,犹识红毛之遗踪;虎井屿旌旗一挥,遂辟天家之疆土。东吉、西吉,实为入台之指南;中溪、南溪,莫非归海之源委。地视两县而较窄,险夸三邑而独雄。
  六景:木冈挺秀、莲湖飘香(即莲花潭也)、赤嵌观海、鹿耳听潮、龙潭夜月(即鲫仔潭也)、金鸡晓霞(澎湖金鸡澳)。
  ·里至
  县治附郭,辖四坊、一十五里,一庄,澎湖附焉。考郡志所载:东至保大里大脚山,五十里;西至澎湖,水程四更,除水程外,广五十里;南至凤山县依仁里交界,十里;北至新港溪,与诸罗县交界,四十里。南北延袤五十里。
  当时以初辟之地,未及周详。康熙五十五年,皇上命大人渡海亲丈,而里数远近确有定据,与郡志所载大不相侔;疆域画一,允为王朝之规模矣!县治除澎湖水程四更外,自红毛楼起,东至保大东山麓,三十五里;西至鹿耳门,十里零七绳;东西广四十五里余。南至文贤里二层行溪凤山县交界,二十一里;北至茑松溪诸罗县交界,一十五里;南北延袤三十六里。
  ·沿革
  台湾,海外荒徼也。澎湖距台水程四更,明嘉靖间,隶于泉之同安;后以汪洋远隔,弃之。
  宣德间,太监王三保舟遭飓风入台,始知有台湾之名。嘉靖,林道干沿海作乱,都督俞大猷追之,道干潜逃台中;大猷知鹿耳门港窄,军于澎以待。道干屯打鼓山(凤山地名)恣杀土番,膏血造舟遁去,遂窜占城;大猷亦旋师。天启元年,东洋甲螺(番所设以管汉人之称)颜思齐与郑芝龙引倭寇据台。
  崇祯间,荷兰舟遇风至台,假地于倭,许之;遂筑台湾、赤嵌二城。庚辰(郡志载庚寅,误矣),甲螺郭怀一谋叛,事觉被戮,而株连其党与,遂以何斌代焉。厥后斌逋债逃厦,适郑成功(芝龙子也)以辛丑败兵江南,引之袭台。时鹿耳门水涨数尺,战舰纵横而入,荷兰力战不克,尽载其财宝以归。成功居于台湾土城,改名安平镇(今属凤山辖)。设一府、二县:府曰承天,县曰天兴、曰万年。天兴辖北路(今属诸罗辖),万年辖南路(今属凤山辖),中路之地隶在二县之内,设安抚司三:南、北路、澎湖各一。招集流亡,负嵎自雄。成功死,子经立,改二县为二州,而裁去其府。
  辛酉经死,子克塽嗣,天心厌乱,饥馑荐臻。福建总督姚启圣纵反间计,结伪宾客司傅为霖为内应,垂成谋泄,为霖诛焉,与谋者尽戮;众皆离心,士无战志。癸亥六月,水师提督靖海将军施琅统率舟师进剿,次澎湖虎井澳。十六日一战,二十二日再战,伪兵大败,遂克澎湖。诸部卒愿充伍者,给以月粮;思归者,载之东渡。欢声动地,咸切来苏之慕。克塽知天意有在,纳款输诚。
  八月,师抚台湾,特疏请留。设一府、三县,以中路为附郭县,名曰台湾,澎湖附焉。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土宇皈章,扩千古所未有,猗欤休哉!四省藩篱,实有赖于斯矣!
  ·山
  邑治之山,惟木冈山为最大;参天特出,耸峙于北方,是为台湾之祖山也。其在木冈山之南,曰番仔湖大山;虽无崇巍积翠,是亦拔地而起,与木冈相联属者也。蜿蜒而下,过平坂而隶于番仔湖山之南者,曰柳仔林山;列阜如屏,延亘数里,而皆以是山名之。自柳仔林直趋而西南,曰猪母耳山;山低而小,如丘陵然;其在猪母耳山之南,曰湖仔内山;与猪母耳山若远而若近、若合而若离者也。湖仔内山之南,曰香洋仔山;率皆培塿绎络,而拥平畴者也。香洋仔山之南,曰角带围山;则因地而得名者也。过此,则与凤山之冈山相界矣。
  ·川
  邑治之水,其在汪洋大海,固已甲二邑而独雄;而以溪称者,亦不概见焉。其水源之出自湖仔内大山者,曰咬狗溪;水浅而流长。顺流而下,曰许宽溪;经鲫仔潭,过火烧店,由茑松溪(溪南为台湾、溪北为诸罗)入于海。其水源之出自柳仔林内山,过大目降庄后,曰大目降溪(有南溪、中溪二名);合咬狗溪,经鲫仔潭,通茑松溪,入于海。其水源之出自角带围内山者,曰深坑仔;水浅而流长。自深坑来者,曰红毛寮溪;过下中洲,合冈山溪(发源于大冈山后,台湾、凤山交界之溪也),过二赞行溪(溪北为台湾、溪南为凤山),由凤山喜树仔港入于海。又有坑曰石头坑;无水源,受众流小水;经海会寺前,过大桥,由柴头港;入于海。
  ·土产
  榖之属
  占仔:米有纯白,有赤、白相兼。种于五、六月,成于九、十月。诸稻之中,惟此种最佳,然亦以纯白者为贵。其种自占城来,故名。
  早占:性耐燥,与高地相宜,种于园中。有赤、白二色。春种至秋熟。
  埔占:性宜高地,皆种园中。夏种秋熟,米皆赤色。先年皆用以酿酒,近年榖贵,与占粟颇相类,三餐皆用之矣。
  大伯姆:性不怕水,苗随水长。米白,粒大。宜于低田。
  过山香:粒大、米白。杂撮米于釜内,余饭皆香。出于番社。
  秫粟:古今注曰:「稻之粘者为秫」。闽中记曰:「闽人供酿之余,岁时揉粉为团、粽、糕、粿之属」。其种不一。种于五、六月,熟于九月、十月。田中种之。
  鹅卵秫:壳薄、色白,形如鹅卵。诸秫此种最佳。
  竹丝秫:米色如竹丝,故名之。
  虎皮秫:米白、粒大,赤文、厚壳,故名。
  生毛秫:米白、粒大,其壳多毛,故以为名。
  禾秫:种于五、六月,熟于九、十月。色白,米软。土番所种,皆在园中。收成之后,通社会饮为乐。
  麦之属
  麦:大曰麰,小曰麦;二麦冬种、夏熟。旧榖既没,新榖未升,大麦可以疗饥。小麦磨粉成面,功用甚溥。昔朱晦翁访孙季和,待以麦饭;赋诗云:「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儒家滋味薄,前村犹有未炊时」。
  荞麦:秋种、冬熟。实三棱,而色微黑。吐花如稻,结实于叶,一茎百余粒。煨食,香美。粉可歛汗(别见「药部」)。
  番麦:状似黍,实如榴,一叶一穗,穗数百粒。熟之可食。
  黍稷之属
  黍:一名番黍。高六、七尺。粒圆而色黄,可用以酿酒。
  芦黍:叶如芦,粒差大于黍。俗名薯黍,滇蜀名高粱。
  鸭蹄黍:其穗状似鸭蹄,因以为名。酿酒,比他黍为尤佳;名曰鸭蹄黍酒。
  麻:俗名芝麻,色有黑白。醡油最佳,内地甚贵之。按麻,五谷之一;诗:禾麻菽麦。周礼:三农生九榖,麻是也。
  菽之属(凡豆之总名,皆曰菽)
  黄豆:台产甚多。其粒比白豆而较大,皮色黄。诗曰:「采菽采菽」,菽即豆也。
  白豆:其粒比黄豆而差小,皮色白。煮熟拌粉,可为豆酱,并堪作腐。自港冈出者为佳。
  黑豆:皮乌,粒有大小不同。夏种、秋收。作豉用之。
  绿豆:性凉能解毒。色绿,故名。磨粉如面,名曰粉心,用以作糕饼甚佳。
  米豆:白皮紫点。内地乡间,和米作饭,台则不尚也。
  虎爪:一穗数荚,味无甚佳。形似,故名。
  土豆:亦名落花生豆。开花落地,结实成房,堪充果品。台产甚多。芝麻贵时,醡油以代;止充燃火之用,不堪食也。
  蔬之属
  芥:味辛辣,菜中之介然者。有刚介之气,故字从「介」,比之人为烈士云。取其子,研末为芥辣,甚佳。埤雅曰:「今人望梅生津,食芥堕泪」。
  芥蓝:叶厚,色如蓝,俗呼为隔蓝菜。有传大士得鲤鱼,以此隔之,故名也。
  苋菜:有红、白二种,俱可食。茎叶高大而易见,故字从「见」。苋不宜与鳖同食,令人生鳖瘕。
  浮藤菜:俗呼蟳菜。叶圆而厚,子黑紫色,蔓藤纠缠。
  同蒿:叶似艾,花如小菊,其味香。时珍曰:「形气同于蓬蒿,故名」。
  菠薐:根淡红,叶有棱;种来颇陵国,故名。又曰红根菜。北户录曰:「婆罗国献棱」;即此也。
  萝卜:一名萝菔。根叶皆可食。俗言:「种芋三十亩,省米三十斛;种萝卜三十亩,益米三十斛」。言其消食也。
  油菜:即油芥也。通志曰:「叶如白菜,青色,根微紫,子可压油」。
  莙薘:一名厚薘菜。叶厚而滑。以其茎烧灰、淋汁,洗衣如玉;未知其说果是否?
  白菜:形似芥菜,茎大而叶薄者为上。又有茎小而微圆者,名曰六月白。通志曰:「本出北地」。
  芹菜:有二种:茎白者曰荻芹,茎赤者曰赤芹;均可食,作葅尤佳。一名「水采英」。尔雅谓之「楚葵」,诗「薄采其芹」是也。
  枸杞菜:尔雅曰枸杞继,即枸杞也。陆玑曰苦杞,以其味微苦也(别见「药部」)。
  白花菜:枝叶微带毛,野生,花白,采撷腌葅,味甚香美,鲜则不堪食也。
  瓮菜:番舶自东彝古伦国来,贮于瓮中,故名。水陆皆可生之菜。陆种于园。编苇浮水上种之,谓之「水瓮」。
  姜:性辣。不耐水,宜于高燥,御湿之菜。又以能强御百邪,故名姜。
  葱:荤菜也。叶青、根白,四时长茂,用以调品。又有「风葱」,可治小儿风症。
  韭:说文:「一种而久生」,故谓之韭。一岁数割,其根不伤也。
  薤:如韭而差大。内则云:「切葱薤,实诸醯以柔之」。杜甫诗云:「束彼青刍色,圆齐玉箸头;衰年开膈冷,味煖更无忧」;言其温补也。
  蒜:叶青、颗白,能去腥膻之气。张骞自西域得大蒜种归,名曰胡蒜。
  莞荽:叶细,味辛香。张骞使西域,得种而归。茎叶布散,根多须,故名。
  笋:其品不一。诗曰:「其簌维何?维笋及蒲」。尔雅曰:「笋,竹萌也」。唐人食笋诗:「稚子脱锦■〈衤朋〉,骈头玉香滑」。稚子即笋也。台地竹笋,必煮去苦汁,浸以清水;不及内地之美也。
  匏:甘者可食,苦者佩以渡水。诗:「匏有苦叶」是也。
  茄:有紫、白二种,老则黄。一名落苏。俗谓:秋茄,食之伤眼。
  苦瓜:一名锦荔枝,一名癞萝卜。泉郡志曰:「长七、八寸,皮皱味苦」。
  王瓜:一名胡瓜,又名刺瓜,花叶并如冬瓜而小。台地十二月即生。酱豉糖醋皆宜。
  冬瓜:广雅:「一名地芝」。花黄、叶绿,蔓生,夏熟。本草注曰:「经霜,而上白衣如粉」。
  丝瓜:一物数名。瓜老则筋丝罗织,故名;又筋络缠纠如织成,谓之布瓜。取丝涤釜,可以去垢。
  金瓜:大而圆者则色黄,亦有长者,可为蔬菜。小者有瓣,其色鲜红,只可充玩。
  菜豆:荚小而长。有青者,有紫者。亦名长豆。
  扁豆:形似皂荚。俗名肉豆,又名乳豆(别见「药部」)。
  刀豆:皮厚,子可食。以其形似,故名。
  紫菜:一名索菜。吴都赋曰:「纶组紫菜,生粘海滨石上」。又以生子月,亦名子菜。澎湖所产。
  果之属
  荔枝:汉初,尉佗以备方物,始通中国。蔡君谟曰:「荔枝惟闽、粤、巴蜀有之,种类甚多」。台虽有而不多,味酸不堪食。
  龙眼:肉白、味甘,形圆似弹,一朵五六十颗,作穗。荔枝过,即龙眼熟,故谓荔奴。广雅作益智,非是。
  檨:盛夏大熟。形如猪腰,肉与核粘。切片以啖,甘香异常。初结色绿,熟则色黄。有香檨、木檨、肉檨三种,香者为上,自荷兰国来者。台之果,此为上品(檨,无此字,今从俗写)。
  槟榔:异物志:槟榔树若笋竹生竿,近上五、六寸间,洪肿起如瘣木焉;因拆裂出,若黍秀也。华而后实,天生棘,重累其下,所以御卫其实也。味苦涩,以扶留古贲灰并食,则滑香下气。南方草木状:槟榔树高一、二丈,皮似青桐、节似桂竹,森秀无柯。端顶有叶,叶似甘■〈木庶〉,条派开破;仰望渺渺,如插丛■〈木庶〉于木杪。风至独动,似举羽扇之扫天。叶下系数房,房结数百子。
  浮留藤:俗名蒌藤。叶蔓于树,子如桑椹。切其片,杂以砺灰,夹槟榔食之,香烈殊甚。台人纳币,采其叶满百,束以红丝为礼。
  西瓜:实大如斗,皮绿、肉红。台产甚多。早种者熟于仲冬,充贡大廷;以三月半前为期,名曰万寿果。五代时,合阳令胡峤自外国得瓜种植之,是五代时已入中国矣。台种又自内地来者。瀛涯胜览云:「韎■〈韦曷〉国有西瓜,一枚用二人举之」。
  桃:兴术曰:「桃,五木之精;能压伏邪气,制百鬼」。尹喜内传曰:「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碧桃紫李」。事类赋曰:「果实多品,惟桃可佳。夭夭其色,灼灼其华。或成仙而益寿,或制鬼而驱邪」。台所产者,味酸,不及内地。
  李:尔雅翼曰:「李,木之多子者,故从子。南方之果也。汁殷如血,味最甘美」。台所产者,味酸,不及内地。
  梅子:色青而实小,皮有微毛。夏熟,味酸。江南梅熟时,细雨连日不绝,谓之梅雨(别见「花部」)。
  番柿:似柿而有毛。种自外国来,故名。俗呼为生毛柿。
  石榴:夏花、秋实。博物志云:「张骞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王元美诗曰:「合欢枝上青犹绮,百子池头红已然;初疑宛转珊瑚坠,复似的砾火珠圆」。
  波罗蜜:一统志:「安南出波罗蜜,大如冬瓜,皮有软刺,五、六月熟,核可煮食。树类冬,青而黑润倍之,干至斗大。方结实,多者十数,少者五、六颗,皆生于枝干之上」。
  木瓜:春末开花,色白,微带红。树直无旁枝;实可食。诗曰:「投我以木瓜」是也。切片,渍以糖或腌,俱可食,味亦佳。又能治脚风(别见「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