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元和郡县志
元和郡县志
太宗昭陵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九嵏山
肃宗建陵在县东北十八里武将山
奉天县【次赤东南至府一百六十里】
光宅元年割醴泉始平好畤武功新平郡之永寿五县置
梁山髙宗天皇大帝干陵所在因名曰奉天其山即禹贡所云壶口治梁及岐又古公亶父逾梁山至于岐下及秦立梁山宫皆此山也
奉先县【次赤西南至府二百四十里】
本秦重泉县后魏省至孝文帝分白水县置南白水县西魏改为蒲城县本属同州开元四年以县西北三十里有丰山于此置睿宗桥陵改为奉先县隶京兆宗泰陵在县东北二十里
惠庄太子陵在桥陵东南三里
惠宣太子陵在桥陵东六里
惠文太子陵在桥陵东三里并在柏城内
富平县【次赤西南至府一百五十里】
本汉旧县属北地郡后魏文帝自懐徳城移于今理周闵帝于县置中华郡武帝省郡以县属冯翊隋开皇三年改属雍州
中宗定陵在县西北十五里龙泉山
代宗元陵在县西北四十里檀山
顺宗丰陵在县东北三十三里瓮金山
节愍太子陵在县西北十五里
荆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岐山之东禹贡云荆岐既旅是也
盐池泽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周回二十里
后周文帝成陵在县西北十五里
王翦墓在县东北三里
司马欣墓在县西二十五里章邯长史降项羽封为塞王
云阳县【次赤西南至府一百二十里】
本汉旧县属左冯翊魏司马宣王抚慰关中罢县置抚夷防军及赵王伦镇长安复罢防军刘石苻姚因之魏罢防军更于今理别置云阳县后周置云阳郡开皇初郡废武徳元年分置石门县三年于石门县置泉州贞观元年废州改石门县为云阳县
徳宗崇陵在县东二十里
嵯峨山一名嶻嶭山在县东北十里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山上有云必雨常以为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元和郡县志,卷一>
复广徳二年臣吉甫先臣文献公为工部侍郎复陈其弊代宗亦命先臣撤去私碾硙七十余所嵗余先臣出牧常州私制如初至大厯中利所及才六千二百余顷汉云阳故县在县西北八十里
云阳宫即秦之林光宫汉之甘泉宫在县西北八十里甘泉山上周回十余里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黄帝以来祭天圜丘处也齐人少翁谓武帝曰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非像神神物不至乃于甘泉宫中为台画天地太一诸鬼神而祭之又作柏梁铜柱承露盘仙人掌之属帝以五月避暑于此八月乃还
通天台在县西北八十一里甘泉宫中髙三十五丈望雷雨悉在下
咸阳县【畿正东防南至府四十里】
本秦旧县也孝公十二年于渭北城咸阳自汧陇徙都焉秦自孝公惠文悼武昭襄庄襄王始皇胡亥并都之始皇二十六年初并天下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钟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庭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每破诸侯仿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以所得诸侯美人钟鼓充之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土木皆被绨绣宫人不移乐不改县穷年忘归犹不能徧至胡亥时天下叛秦汉元年秦王子婴降汉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及汉兴以为渭城县属右扶风按秦咸阳在今县东二十二里汉渭城县亦理于此苻坚时改为咸阳郡后魏移咸阳县于泾水北今泾阳县理是也隋开皇九年改泾阳为咸阳大业三年废入泾阳县城本杜邮也武徳元年置白起堡二年置县又加营筑焉山南曰阳水北曰阳县在北山之南渭水之北故曰咸阳
毕原即县所理也左传曰毕原酆郇文之昭也即谓此地原南北数十里东西二三百里无山川陂湖井深五十丈亦谓之毕陌汉氏诸陵并在其上
短隂原在县西南二十里
渭水南去县三里
临臯驿在县东南二十里
长陵故城在县东北三十里初汉徙关东豪族以奉陵邑长陵茂陵各万户其余五陵各千户皆属太常不隶于郡
秦兰池宫在县东二十五里
秦磁石门在县东南十五里东南有阁道即阿房宫之北门也累磁石为之着铁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过羌胡以为神
细栁仓在县西南二十里汉旧仓也周亚夫军次细栁即此是也张揖云在昆明池南恐为疎逺
棘门在县东北十八里本秦关门也汉文帝使将军徐厉屯棘门谓此也
兰池陂即秦之兰池也在县东二十五里初始皇引渭水为池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为蓬莱山刻石为鲸鱼长二百丈始皇尝防行遇盗于兰池见窘使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
中渭桥在县东南二十二里本名横桥架渭水上始皇都咸阳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渭水南有长乐宫渭水北有咸阳宫欲通二宫之间故造此桥汉末董卓烧之魏文帝更造刘入关又毁之后魏重造贞观十年移于今所
便桥在县西南十里架渭水上武帝建元三年初作便门桥在长安北茂陵东去长安二十里长安城西门曰便门此桥与门相对故名便桥
白起祠在县城中
汉长陵在县东三十里髙帝陵也
安陵惠帝陵也在县东北二十里
阳陵景帝陵也在县东四十里
平陵昭帝陵也在县西北二十里
渭陵元帝陵也在县西北七里
延陵成帝陵也在县西北十三里
义陵哀帝陵也在县北八里
康陵平帝陵也在县西北九里
太公墓在县东北十里
周公墓在县北十三里
萧何墓在县东北三十七里
曹参墓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张良墓在县东北三十六里
防恬祠在县西北十五里
渭南县【畿西至府一百三十里】
本汉新丰县地苻秦时置后魏孝明帝【亦云孝文帝】于今县东南四里置渭南郡及南新丰县西魏废帝二年改南新丰为渭南县武徳元年属华州五年改属雍州倒兽山一名象山在县东南五十里王子年隠处也渭水北去县四里
酋水出县西南石楼山北入渭
隋崇业宫在县东十五里
秦步髙宫在县西南二十里
蓝田县【畿东北至府八十里】
本秦孝公置按周礼玉之美者曰球其次为蓝【案今周礼无此文杜佑通典蓝田县下亦有是语而不云周礼】盖以县出美玉故曰蓝田周闵帝割京兆之蓝田又置玉山白鹿二县置蓝田郡至武帝省郡复为蓝田县属京兆后遂因之县理城即峣栁城也俗亦谓之青泥城桓温伐苻健使将军薛珍击青泥城破之即其处也
蓝田山一名玉山一名覆车山在县东二十八里白鹿原在县西六里晋桓温伐苻健督防邓遐等奋击于白鹿原即此地也
灞水故滋水也即秦岭水之下流东南自商州上洛县界流入又西北流合浐水入渭
思乡城在县东南三十三里宋武帝征关中筑城于此南人思乡因以为名
蓝田关在县东南九十里即峣关也秦赵髙将兵拒峣关沛公引兵攻峣关逾蒉山击秦军大破之
蒉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元和郡县志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元和郡县志卷二
唐 李吉甫 撰
关内道【二】
京兆府【万年县至蓝田县志文见前卷此卷自兴平县起】
兴平县【畿东至府九十里】
本汉平陵县属右扶风魏文帝改为始平晋武改置始平国领槐里县厯晋至西魏数有移易景龙二年金城公主出降吐蕃中宗送至此县改始平县为金城县至徳二年改名兴平
始平原在县北十二里东西五十里南北八里东入咸阳界西入武功界
渭水南去县二十九里
马牧泽在县东南二十里南北广四里东西二十一里百顷泽在县西二十五里多蒲鱼之利周回六十里槐里城周曰犬丘秦改名废丘周懿王所都项羽封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亦此城也
武学故城在县东南十里
马嵬故城在县西北二十三里马嵬于此筑城以避难未详何代人也
汉龙泉庙在县东北二十四里武帝庙号也
汉黄山宫在县西南三十里武帝防行西至黄山宫即此也
章邯台在县东南十里
汉茂陵在县东北十七里武帝陵也在槐里之茂乡因以为名守陵溉树扫除凡五千人
汉公孙墓在县东北十八里
卫青墓在县东北十九里起冢象庐山
霍去病墓在县东北十九里起冢象祁连山
髙陵县【畿西南至府八十里】
本秦旧县孝公置汉属左冯翊魏文帝改为髙陆属京兆郡大业二年复为髙陵
龙跃宫在县西十四里髙祖太武皇帝龙潜旧居也武徳六年置
姚兴墓在县东南十三里
栎阳县【畿西南至府一百里】
本秦旧县献公自雍徙居焉属左冯翊项羽立司马欣为塞王亦都之按髙帝既葬太上皇于栎阳之万年陵遂分栎阳置万年县以为陵邑理栎阳城中故栎阳城亦名万年城后汉省栎阳入万年后魏宣武帝又分置广阳县周明帝省万年入广阳更于长安城中别置万年县广阳仍属冯翊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广阳县属雍州武徳元年又改为栎阳县
煮盐泽在县南十五里泽多咸卤苻秦时于此煮盐周回二十里
清泉陂在县西南十里多水族之利
汉太上皇陵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泾阳县【畿南至府七十里】
本秦旧县汉属安定郡惠帝改置池阳县属左冯翊故城在今县西北二里以其在池水之阳故曰池阳后魏废于今县置咸阳郡苻秦又置泾阳县隋文帝罢郡移泾阳县于咸阳郡属雍州即今县是也
石安原在县南七里髙二十丈东西三十八里南入咸阳县界
长平坂【一作坡】在县西南五里
泾水西北自池阳县界流入经县南七里又东南入髙陵县界春秋襄公十四年诸侯伐秦济泾而次秦人毒泾师人多死
焦获薮亦名瓠口尔雅十薮周有焦获诗云猃狁匪茹整居焦获即谓此也按韩水工郑国説秦令凿泾水自仲山西抵瓠口为渠即所谓郑白二渠是也
秦望夷宫在县东南八里北临泾水以望北夷故名之胡亥死于此
汉池阳宫在县西北八里
龙泉陂在县南三里周回六里多蒲鱼之利
太白渠在县东北十里
中白渠首受太白渠东流入髙陵县界
南白渠首受中白渠水东南流亦入髙陵界
美原县【畿西南至府一百八十里】
秦汉频阳之地以县西北十一里有频山秦厉公于山南立县故曰频阳后魏别立土门县以频山有二土门状似门故曰土门大业二年省义宁二年再置贞观十七年又省咸亨二年复置改名曰美原
频阳故城在县西南三里秦将王翦即此县人也华原县【畿西南至府一百六十里】
本汉祋祤县地属左冯翊魏晋皆于其地置北地郡元魏废帝三年改为通川郡领泥阳县属宜州六年改泥阳为华原县大业二年省宜州县属京兆垂拱元年改为永安县天授二年又置宜州大定元年废神龙元年复为华原县
土门山在县东南四里
祋祤故城在县东南十里汉县也宣帝神雀二年鳯凰集祋祤城是也
泥阳故县在东南十七里
汉步寿宫在县东北三里
同官县【畿西南至府二百一十里】
本汉祋祤县地属左冯翊晋属频阳苻秦于祋祤城东北铜官川置铜官防军后魏太武帝改置铜官县属北地郡周朝除金作此同字属宜州大业二年省宜州县属雍州国朝因之
鄠县【畿东北至府六十五里】
本夏之扈国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地理志古扈国有户谷户亭又有甘亭扈至秦改为鄠邑汉属右扶风自后魏属京兆后遂因之
终南山在县东南二十里
鸡头山在县东南三十一里伪赵主石生不能守长安欲西上陇士卒散尽遂入鸡头山寻为追兵所害牛首山在县西南二十三里南接终南在上林苑中西京赋云绕黄山而款牛首是也涝水所自出
渭水北去县十七里
丰水出县东南终南山自发源北流经县东二十八里北流入渭
龙台泽在县东北三十里周回二十五里
八部泽在县东南五里周回五十里
故鄠城在县北二里夏之扈国也
钟官故城一名灌钟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盖始皇收天下兵器销为钟鐻此或其处
马祖坛在县东北三十二里龙堂泽中毎年太常太仆四时祭之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隋太平宫在县东南三十一里对太平谷因名之隋甘泉宫在县西南二十二里对甘泉谷因名之周酆宫文王宫也在县东三十五里诗云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是也崇侯无道文王伐之命无杀人无坏室崇人闻之如归父母遂虏崇侯作丰邑崇国在秦晋之间秦萯阳宫在县西南二十三里
美陂在县西五里周回十四里
甘亭在县西南五里夏启伐有扈誓师于甘之野即此处也
盩厔县【畿东北至府一百三十里】
汉旧县武帝置属右扶风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后汉省晋复立武徳三年属稷州贞观元年废稷州复属雍州天宝中改名宜寿后复名盩厔
姜维岭本名沈岭在县南五十里蜀后主延熙二十年大将军姜维率众出骆谷经沈岭即此也
望仙泽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中有龙尾堆
隋宜寿宫在县东南三十二里
秦长杨宫在县东南三十三里汉武帝好自击熊罴司马相如从至上林上疏谏
秦五柞宫在县东南三十八里
马融读书台在县东北二十七里
司竹园在县东十五里史记曰渭川千亩竹今按园周回百里置监丞掌之以供国用义宁元年义师起髙祖第三女平阳公主举兵于司竹园号娘子军
骆谷关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武徳七年开骆谷道以通梁州在今关北九里贞观四年移于今所
骆谷道汉魏旧道也南通蜀汉魏少帝正始四年曹爽伐蜀诸军入骆谷三百余里不得前进牛马驴驘以转运死者畧尽少帝甘露三年蜀将姜维出骆谷围长城亦此道也
楼观在县东三十七里本周康王大夫尹喜宅也穆王为召幽逸之人置为道院相承至秦汉皆有道士居之晋惠帝时重置其地旧有尹先生楼因名楼观武徳初改名宗圣观事具楼观本记及先师焉
武功县【畿东至府一百四十里】
汉旧县古有邰国尧封后稷之地周平王东迁以赐秦襄公孝公作四十一县斄美阳武功各其一也斄与邰音同字异武功盖在渭水南今郿县地是也按旧县境有武功山斜谷水亦曰武功水故诸葛亮表云遣孟琰据武功水又杜彦逺云太白山南连武功山是则县本以山水立名也武徳三年分雍州之武功好畤盩厔扶风之郿四县于今县理置稷州因后稷所封为名贞观元年废州以县属京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