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热河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热河志序
  为各省之志书易为热河之志书难彼其以汉人书内地事且各府州县本有晋乗楚梼杌荟而辑之其易也不待烛照数计而卜也热河之志则以关外荒略非内地而辽金元之史成于汉人之手所为如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然故曰难夫辽金元非若唐宋之兴于内地而据有之也又其臣虽有汉人通文墨者非若唐宋之始终一心于其主语言有所不觧风尚有所不合且辽金元皆立国不久旋即逊出则所纪载欲其得中得实盖亦难之况纪边关以外荒略之地乎其不能得中得实亦益明矣当今之时热河之志不可不成者则以本朝荷
  天之宠百有余年累洽重熙汉人已数世被覆载生育其语言风尚薫陶渐渍不可以辽金元之汉臣例之亦理之必然况我
  皇祖建山庄于此地非爲一已之豫游实贻万世之缔构而顾可无书以垂永久乎山庄内本有温泉出而滙武列之水俗遂有热河之称兹虽为府为县而仍以热河称之者存其朔便于众也
  皇祖有诗云聚民至万家葢筚路之际人烟尚少后乃闾阎日以富耕桑日以辟至于今将百年屹为都防
  皇祖虽尝名之曰避暑山庄序咏三十六景而未辑志者其或有待耶抑亦文献不足徴而迟迟为之耶山川里邑建置沿革与夫古迹人物司事之臣虽捃摭遗逸犹有未备未信者其説具见于前而吾之序是书以行世者正所云在此不在彼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热河志
  进表
  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户部尚书【臣】和珅 经筵讲官户部尚书【臣】梁国治诚懽诚忭稽首顿首上言【臣】等奉
  勅编辑热河志成书谨奉
  表上
  进者伏以
  乾元握纽九畿环紫塞之垣
  辰极恢纮三辅拓黄图之版宅神皋而纳爽别开薫馆
  于
  仙庄临朔野以绥边肃奉秋田于
  御跸环兴安之万嶂皆成采甸之疆导武列之三源特敞梁邹之囿控膏腴于左部迹擅金汤攷形要于中京图陈竹素通都四辟提封连大漠而遥载籍重编数典记温泉之旧坤维壮色壁府腾辉窃惟景纬初分聿区斗野广轮肇啓爰列禆瀛周官载纪职方班志详疏郡道徴实则嵗时入记订疑则风俗成书体裁并侈于曩篇规制相沿于杂志然而龙沙逺界犹仍荒畧之名鴈塞层开孰究边隅之境筑长城于徼外秦家之让地已多通属国于寰中汉室之分疆亦隘况乎炎基东造幕南不入方舆晋祚西迁冀北胥成外域郝旦诸蕃之内徙称冦频闻鲜卑刋部之分雄建庭渐逼逮乎慕容立国营都邑于栁城拓跋开基置安州于松漠而光寿建熙之后变故相仍孝昌武泰之间沦胥益甚是以前后燕之州郡旧鲜徴名东西魏之地形每称寄治齐周隋三朝逓嬗纷争常在龙城奚契丹两部同兴错处并依狼水唐设羁縻之府领蕃族而多淆宋修交聘之仪録行程而未备葢居檀蓟平诸州之外讵能深悉方隅即在辽金元三史之中亦但麤传经画降自大宁之弃适当永乐之初割裂土疆尽入诺音三卫摧残兵燹全虚富峪四城昄章久限于边墙瓯脱顿荒于戍垒厯稽简牒殊方并阻幽遐遍遡垓埏
  今日同臻熙皞钦惟
  皇帝陛下
  功参覆帱
  治荗登咸吹玉琯以诚和海防应同风之律握摇枢而广运星阶聨拱斗之符辨位正方仰
  神谟之首出象功昭徳绍
  景运之丕承昔在
  太宗肇龙兴于诸部粤惟
  世祖奠鳌纪于中原遂使玉障之封悉金城之宇我圣祖仁皇帝绥懐藩属整饬边防值久安长治之时厪肄武习劳之义修甫田于吉日虞衡匪侈游观萃
  灵囿于羣藩牧圉交输诚荩
  云轩屡驻名区成和防之都岩馆初营胜境辟清凉之府
  揭云霞之焕烂当年
  寳翰长留经雨露之防濡兹地编防益聚我
  世宗宪皇帝际承平之统増理事之官上塞舆图悉神
  州之籍诸藩部落咸趋尉吏之符我
  皇上膺下武以承庥纉
  前文而展义
  龙光嵗觐期门罗七萃之仪
  鳯葆时廵仙苑
  驻六飞之驾每清尘之载道当涤暑之佳辰林峦则秀本天成亭榭则灵由地献祥葩秀草皆符
  对育之襟瑞兽胎禽各绘恬熙之象惬
  宸游于三十六景豫奉鸣銮陈王防于亿万千年欢胪辑瑞若夫典稽表貉礼举行畋羽骑齐陈猎载启金鞍耀日拂寳骏之三花玊纛捎云映高牙之五色騐寥天之露重正逢呦鹿之辰乗广漠之
  风高恰应祭防之令鸿絧蔽野排队伍之森严虎落连山括冈峦之起伏仰
  天弧之亲挽百中称神瞻
  御鞚之遥临三呼効响加以
  威棱叠播风动蒙池疆索宏开路逾瀚海庆雪之底定琛玉盈庭欣月竁之来同鐻鍝合部习朝仪于
  行殿封崇五等之班随
  法仗于和门
  命扈三驱之典洎夫
  皇风普鬯佛日遐辉祀
  寳算于中天演法轮于后蔵耆阇防利通紫漠而徕賔
  兜率伊蒲译丹书而献
  寿颂
  曼殊之功徳庆洽声闻广震旦之宗传懽陈舞蹈若乃封陲广衍版借充殷货别千埸居环万井名都对郭金墉分望之区上郡专城绣斧辖旬宣之使拓三边而建治统壹旗防聫七属以宣猷肇新州邑俗安耕凿家余高廪之储化盛纮欹户有横经之彦育菁莪于阿涧壁水澄辉撷芹藻于宫墙金丝叶奏
  宠颁上舍捧缣而喜溢黉门额定贤书握椠而欢腾蕊
  榜际风声之丕洽宜简册之旁徴
  特命廷臣肇修舆志俾搜罗于文献用审定于幅员前
  兹副稿胪
  呈已编摩之略具继以
  纶言指示期辨订之加详葢边徼之区分传疑最易而旧闻之引据袭误尤多在汉史唐书未及通其疆域即桑经郦注何由晰厥源流是以洫水要水之沿譌奉折于
  宸防滦河热河之脉经考证于
  圣裁大纲既得所遵循余各加之采访【臣】等学疎汲
  绠职忝操觚
  朶殿趋跄幸
  光华之近被
  旌门侍从欣典礼之亲瞻爰披志籍以研搜更集图经而校勘山川风土敷陈悉据
  奎章甲乙丹黄刋削谨承
  榘训二十四门州居部次期钜细之无遗一百廿卷
  别区分庶初终之毕贯
  天题于轩箓文成糺缦之华敷
  圣藻于虞弦响叶韶韺之奏
  省方问俗颂时迈以编年率属归诚纪绥徕而防极陈栋宇经营之制乐文囿于灵台美山林蕃育之陬陋周京于甫草辨疆隅之分合越幽并而叠按经涂考建置之异同遡秦汉而厯寻障塞晷景星图之逓騐灿若列眉山经水志之旁搜了如指掌幸烝髦之蔚起治焕同文伟庠序之崇开规详立学环卫重屏藩之守别旧系于茅封胜因闳刹宇之
  名创新模于莲界设监树长统臂指以承流置逻分营寄牙而饬备厘姓名于近牒仕籍骈罗徴治行于陈编官游踵述人物则风謡尚朴士女贞良民材则食货居先农商乐刹至若嘉生庶殖共入品题与夫废垒荒墟俱经摭拾故事分详厯代例起于两都外记徧録羣雄名传于各部彚羣言之斧藻式彰能赋之长集徃哲之緖余亦备洽闻之助淹期载笔媿牋素之难穷计日成编幸汗青之甫就抚金瓯而纪盛愿综括乎亥维章歩之墟防石室以探竒欣扩充乎锥指管闚之识麋丸虎仆新成益地之图马服龙庭悉耀
  光天之治攷酉阳之奥籍裒地志于缣缃荷
  乙览之亲裁锡
  天言而弁冕伏愿
  颁垂册府宣示艺林赅形训于九瀛轶寰宇太平之记
  待甄罗于四库备
  熙朝广内之储庶防迈邱索之竒编图増白阜入嫏嬛之秘録字焕丹函【臣】等无任瞻
  天仰
  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
  表恭
  进以
  闻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热河志
  凡例
  一热河以温泉得名自
  圣祖仁皇帝肇建
  避暑山庄人民乐育我
  皇上翠华临莅
  徳泽涵濡益臻殷阜近奉
  防改承徳府辖领州县规制崇闳今志仍称热河名存
  其朔云
  一是书分二十四门曰
  天章曰
  廵典曰徕逺曰
  行宫曰围埸曰疆城曰建置沿革曰晷度曰山曰水曰学校曰藩卫曰寺庙曰文秩曰兵防曰职官题名曰宦迹曰人物曰食货曰物产曰古迹曰故事曰外记曰艺文每门各标小序谨识縁起
  一
  避暑山庄
  圣祖御题三十六景绘有成图我
  皇上复增三十六景此外竒秀所钟地灵日辟谨各系
  图説其沿途
  行宫并依地胪次
  一木兰周千三百余里分围塲七十余所详列全图用彰
  灵囿之盛
  一建置沿革三代以前无考燕秦两汉时在渔阳右北平辽西三郡邉外其分并之迹畧有可徴晋宋间为慕容氏髙氏冯氏所据曽置郡县元魏地形志所载多因前后燕之旧然其时郡县境外地尚与奚契丹共之自隋迄唐仍为奚契丹两部错居虽建饶乐松漠两府止虚示覊縻未能实版籍也逮辽金元始全治具地然史志沿革多以汉
  时邉内诸县强移于外殊不足据自明弃大宁以后幅转蹙不能逺有今所载自周迄明以列代疆域提纲于前以所引诸书分目于后复名加按语以证其是非同异庶防展卷了然
  一建置沿革首系承徳府属全表以府州县为经以厯代为纬复绘周泰以迄明代为十二图观分合用资考镜
  一热河境内辽金元皆置郡县而三史地理志无里至可考方位莫详今据元一统志考其四至八到所未备者叅以武经总要庶几形势向背道里逹近可约畧而得
  一自来地志合山水为一今境内之山各按府州县分载而水之大者或连跨数百里若割属诸境则源流未能明晰故从水经注例以大水为纲小水为目核其分合及所经之方向道里详着之不必与山一例至于一府一州五县山水大半发脉于围埸有闱埸卷中已列其名而复着于山水门者不妨互见
  一热河设立学宫
  敕建
  文庙以及考棚书院次第兴举规制美备并
  颁内府所蔵周时法物用光爼豆今详具图説以昭盛
  典
  一藩卫如喀喇沁翁牛特土黙特祭曼巴林敖汉喀尔喀左翼皆热河境各胪列世系为藩卫表其内外札萨克非境内者不具録至察喀尔编四旗附入兵防门
  一
  山庄内寺庙皆奉
  勅建修其在
  山庄外者或建自诸藩以申庆祝或威示外徼以肃观瞻迩年土尔扈特全部归顺则有普陀宗乗之建班禅额尔徳尼入
  觐则有须弥福寿之建尤为庄严钜丽今各系图説而
  以丛祠古利附焉
  一热河官制我
  朝大备文职自教授以上武职自佐领守偹以上次其任事先后详志题名至前代官斯土者嵗月无考别为宦迹一门
  一热河全境秦汉以来在边外为诸部分据未入内地疆域至慕容燕及北魏时始有建置可考今志宦迹人物皆防自晋魏始
  一承徳府即热河防平泉州即八沟防滦平县即喀喇河屯防丰宁县即四旗防赤峯县即乌兰哈逹防建昌县即塔子沟防朝阳县即三坐塔防今志仍于府州县下缀注旧名以详原委
  一引书以正史为据正史不足则旁引诸书如慕容燕始都此晋书所未详者并采十六国春秋辽金于此设京元于此分路辽金元三史所未偹者兼采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及元一统志为证
  一边外山水地名多防古语向无凖字我
  朝同文韵统切音精当旧时对音未合者遵加校订至书中所引辽金元人地名亦俱遵新定三史改正以免沿习之讹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一
  钦定热河志       地理三【都防郡县之属】
  目録
  卷一
  天章一
  卷二
  天章二
  卷三
  天章三
  卷四
  天章四
  卷五
  天章五
  卷六
  天章六
  卷七
  天章七
  卷八
  天章八
  卷九
  天章九
  卷十
  天章十
  卷十一
  天章十一
  卷十二
  天章十二
  卷十三
  巡典一
  卷十四
  巡典二
  卷十五
  巡典三
  卷十六
  巡典四
  卷十七
  巡典五
  卷十八
  巡典六
  卷十九
  巡典七
  卷二十
  巡典八
  卷二十一
  巡典九
  卷二十二
  巡典十
  卷二十三
  徕逺一
  卷二十四
  徕逺二
  卷二十五
  行宫一
  卷二十六
  行宫二
  卷二十七
  行宫三
  卷二十八
  行宫四
  卷二十九
  行宫五
  卷三十
  行宫六
  卷三十一
  行宫七
  卷三十二
  行宫八
  卷三十三
  行宫九
  卷三十四
  行宫十
  卷三十五
  行宫十一
  卷五十六
  行宫十二
  卷三十七
  行宫十三
  卷三十八
  行宫十四
  卷三十九
  行宫十五
  卷四十
  行宫十六
  卷四十一
  行宫十七
  卷四十二
  行宫十八
  卷四十三
  行宫十九
  卷四十四
  行宫二十
  卷四十五
  围塲一
  卷四十六
  围塲二
  卷四十七
  围塲三
  卷四十八
  围塲四
  卷四十九
  疆域一
  卷五十
  疆域二
  卷五十一
  疆域三
  卷五十二
  疆域四
  卷五十三
  疆域五
  卷五十四
  疆域六
  卷五十五
  建置沿革一
  卷五十六
  建置沿革二
  卷五十七
  建置沿革三
  卷五十八
  建置沿革四
  卷五十九
  建置沿革五
  卷六十
  建置沿革六
  卷六十一
  建置沿革七
  卷六十二
  建置沿革八
  卷六十三
  建置沿革九
  卷六十四
  晷度一
  卷六十五
  山一
  卷六十六
  山二
  卷六十七
  山三
  卷六十八
  山四
  卷六十九
  水一
  卷七十
  水二
  卷七十一
  水三
  卷七十二
  水四
  卷七十三
  学校一
  卷七十四
  学校二
  卷七十五
  藩卫一
  卷七十六
  藩卫二
  卷七十七
  寺庙一
  卷七十八
  寺庙二
  卷七十九
  寺庙三
  卷八十
  寺庙四
  卷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