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
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
唐开元时,文德武功之舞,兼用于庙。自宋迄明,佾而不干;国朝因之。是以图只绘■〈佾,月代亻〉而干、戚、金、铎诸器不绘于帧者,所以遵王制也。
鼎建盐课大馆记
查全台盐政,系台湾府专管。郡治产盐之地,分置洲南、濑北、濑南、濑西、濑东、洲北等六场。大馆则为总汇之地,贴附府署之右西偏。前觉罗四升守(明)创屋三间,以为吏胥经理之所;规模隘陋,年久倾圮。窃念大馆为上输国课重地,苟简从事,实乖体制。元枢抵任后,相度形势,谨捐资建设头门一进、官厅一进。厅左附署,并无隙地;厅之右,建屋七楹。厅之后,为中堂;堂后之屋,为后馆。其旁(原文作傍),为耳房、为厨房。复建东西厢,以为卧室。大馆正屋之北,隙地甚多。附建厂屋六间,为马厩:规模颇称宏壮。与经理输课之所,较前实为完备。
重建洲南盐场图说
查台郡盐课分六场,洲南产盐独多,输课尤足。其地在镇北门外十余里,四面环海,形圆而土黑。中设课馆,周列盐仓,外置盐埕:此旧制也。岁久倾圮。伏念场为产盐供课之区,不宜任其倒坏。谨捐赀重建正屋三楹,左右各置厢房。其馆外左侧,向有小屋数间,以为哨丁住宿之所;今照旧址另建。盐仓亦多倒坏,兹于整旧之后复行添盖,新旧共计二百余间。其盐埕积卤之处,亦皆修整。规模视旧,颇称完备;而核计近来场盐亦多旺产,可无虑绌。
(附)福井图说
洲南场四面滨海,斥卤之区,不生草木。其地无泉可汲,附场各庄民约有万户来郡汲水,载以牛车,甚苦不便。元枢于勘修课馆时,见盐埕之左,地生青草;有窟不盈尺,津津有水。询之土人,则云『草则经冬不凋,水则经旱不涸;不知其为泉也』。味之,水极甘冽,颇胜郡中诸泉。浚而导之,泉脉涌出;过三尺,其味仍咸。因就窟面数□为井,不加深凿,并覆以亭;取井卦爻辞之义,名曰「福井」。此井□浅,而乡人群汲,泉源不涸;较之曩时远载郡城之水,殊有□□□□矣。
建设台邑望楼图说
查台邑虽附郡郭,而四郊所至,俱属荒陬。自西至海五里,东至罗汉门庄外门六十五里,南至二赞行溪与凤邑交界二十一里,北至新港溪与诸邑交界二十里。在城,则分东安、西定、宁南、镇北四坊;在乡,则分新昌、仁德、文贤、依仁等十六里。其里内之茑松脚、隙仔口、喜树仔、角带围、土地公崎、岗山、石门坑、梨仔坑尤临溪负险,为奸匪伏莽窃发之所。相其形势,其要害计二十六处;四围筑石为墙——各高八尺,环以雉堞。中设望楼,高五尺余;楼下各盖草寮,以避风雨。乡人俱踊跃趋事,按日轮巡,鸣锣击柝;有警则各楼响应,四面截击(原文误擎),贼无幸脱:盖亦明斥(原文误坼)堠于乡遂、严守望于井疆之遗意也。
建设凤邑望楼图说
凤山县,在郡南七十余里。其县治之东至傀儡山五十里,西至打鼓山旗后港十里,南至枋寮口、南势埔八十五里,北至台邑界之二赞行溪五十五里:通计所辖四百四十五里。其港西,则分长治、维新、文贤、嘉祥、仁寿、大竹、小竹、观音为八保;其港东,则大路关、犁头镖各庄,俱逼近傀儡番界。港西之大湖、覆金鼎、二滥、坪仔头与港东之旗尾、高朗朗、阿猴街俱系僻路,宵小潜藏。兹分设望楼十八座,皆仿台邑之制。
建设诸邑望楼图说
诸邑,距郡北百二十里。其南与台邑之新港交界,北至彰邑之虎尾溪六十里,西至海四十里,东至山二十里。所辖善化、新化、安定、茅港……共三十余保,地多旷僻;而白沙墩、八浆溪、大仑脚、斗六门,尤为险要。兹分设望楼五十一座,星罗碁布,实资裨益。
建设彰化县望楼图说
彰化县,距郡北二百三十里。其南与诸邑虎尾溪交界,北至淡水之大甲溪三十里,西至海二十里,东至山三十里。所辖东西螺、南北投、水沙连等十六保;其上下半治庄、湳仔庄、三家春、林圮埔、大里杙(原文为■〈木戈〉)、大坪顶、阿密母等处,傍水依山,尤为盗薮。兹分设望楼四十八座——周围石墙,各高丈二,实以土,砌砖楼于其上;较台、凤、诸三邑,更称完固。于是奸匪敛迹,民赖以安。
建设淡水厅望楼图说
淡水厅,居台郡之极北。南与彰化大甲溪为界,北至鸡笼城,西至海二里,东至山五里。自大甲而北,地极荒凉,防御尤宜严谨。兹分设望楼二十五座,其规制更胜于彰邑;而派丁轮巡,则与各县相同。
伏思海外遐陬,敷治匪易;而惠保民生,首宜弭盗。是以元枢悉心熟筹,督率厅、县建造各望楼;盖冀海表肃清、民歌安枕,庆苞桑之永固,以仰副委任海外之重寄。分绘五图,按幅而稽;则全台之山川形势,亦可了如指掌矣。
鼎建傀儡生番隘寮图说
查台湾南北二路,各有生番。北路地广山深,番离庄远,又设「土牛」隘口;层层巡警,历年安静。南路之傀儡生番,最称凶狠。且沿山居民逼近番界,约计二百余庄。从前限以山根溪沟为界,虽设武洛、新东势、山猪毛、枋寮口、粪箕湖、巴阳庄等六隘,拨番分住巡守;但所拨之番为数无多,又无隘寮居住,其势自不能常川守卫。且今昔情形不同:前此生番出没之处,今则番迹罕到;前者从未出没之区,今则有路可通——如双溪口、大路关、毒口溪等处是也。情形异昔,法宜变通。元枢前巡南路,细察情形,殊失扼要。现虽生番安静,万一遇有越界之事,备御宜周。因就山脚遍勘,于生番出没之处添建隘寮、酌移旧隘,添拨番丁连眷同住,永资捍卫;禀蒙大宪批允办理。随经示谕,衿民乐从;捐银输料,争先恐后。谨委专员会同营弁慎选董事,督同兴建。除旧有之粪箕湖、巴阳庄、新东势等四隘仍照旧址改建外,其山猪毛隘移建于双溪口、武洛隘移建于加腊埔、枋寮隘移建于毛狮狮,并添建大路关、毒口溪等三隘,共计十座。外则砌筑石墙,阔五尺,高八、九尺及一丈不等,周围约计一百二十丈及一百四、五十丈不等。中盖住屋五、六十间,亦有八、九十间者,俱照社番居屋建盖。仍拨凤邑所辖之阿猴、武洛、上淡水、下淡水、搭楼、茄藤、力力、放■〈纟索〉等八社熟番住守,并按地势之险夷、酌派番丁之多寡,连眷同居,以坚其志。附隘埔地,听其垦种,以资衣食;分立界址,以杜占争。隘寮之后,另建寮房六所;周围以木为栅,栅内盖屋四、五、六十间不等。令生番通事携带壮丁守御,与熟番互为声援。又令近山居民:大庄则设望楼二座、小庄一座;每楼派三、四人,日则远眺,夜鸣锣柝。每月自朔至晦,预期派定,大书望楼之上,以专责成。如有生番踪迹,即行鸣锣;各庄闻锣,互相救援。现在防御甚严,立法颇备:既分地以裕隘番口食,复竖界以息隘番纷争。番散难驭,设隘首以归约束;丁众难防,住通事以专稽察。且稽查汉奸牵娶番妇,则诸弊可杜;明定生番交易日期,则透漏自绝:实于杜绝生番之中,兼寓防奸除弊之意。
前巡宪视历南路勘查番界,蒙以元枢筹建隘寮、望楼各事合于机宜,可资扼要;谕以『从前虽以山根溪沟为界,但山形起伏不一、水沟冲徙无常,日久恐有混淆;应照北路规制,建立「土牛」,俾民番永遵。业已附折入奏,务须妥速办理』。兼荷仰述圣谕,以厘定番界为第一要务。元枢遵即严督凤邑李令(桐)妥速赶办,以期上遵圣训、下惠黎元。自今以后,界址永清,无虞淆混;该番畏守御之日严,自必益臻宁谧,沿山黎庶永庆升平矣。
重修风神庙并建官厅、马头、石坊图说
查台郡风神庙,在西门外。凡自鹿耳门抵郡登陆及驾小艇赴鹿口配船往厦,皆必取道于此:盖往来台、厦之要津也。旧制:前为头门,内建正屋三楹为官厅。厅后之屋,供奉神像。后屋数楹,中奉大士。旧时庙制如是。凡往来文武官僚迎送酬接,皆集于此。地既偪仄,年久将颓;于是兴工饬材修其屋宇,以还旧观。
元枢于鹿耳门创建公馆,来往住宿者既已得其所矣。伏念台郡建城以后,管钥严谨;其自鹿耳来郡,倘值昏暮或遇风雨不能进城,势必彷徨终夜,露处堪虞:则此地公馆之不可少,正与鹿口无异。兹就庙侧之左购买民居,鼎建公馆一所。其深、广,与庙相等。前为头门,中留隙地,缭以短垣;穴门其中,内建正厅三楹。厅后正屋一进,计五间;旁(原文作傍)置两厢,厨厕咸备。不但往来此地者可以安居,而迎送祖饯亦有其地;不必如旧时酬酢于神前,于昭虔妥神之道殊有得焉。
再,向来未建马头,登舟上岸,甚苦不便。此地为进郡要路,宜宏规制,以壮观瞻。乃自泉郡购造石坊,运载来台,建于马头之上。坊前砌以石阶,以便登涉。现〔在〕规模宏壮,气象改观。
(附)接官亭图碑
(附)接官亭图碑(转载「台南文化」四卷二期「文物专号」二八面)
(注)此即「重修风神庙并建官厅、马头、石坊图说」所指之图,说见「弁言」。
重修关帝庙图说
查台郡关帝庙凡数区,其在镇北坊者为春秋秩祀之所。此庙自前明业已建盖,迄今百有余载;规模虽备,倾圮日甚。庙制:前为头门三楹,中为大殿,供奉神像;其后,正屋一进。庙门外侧有屋二进为官厅,周围绕以高垣。元枢既已兴建各工,伏念武庙关于政典甚巨,修整不可稍缓。因为捐俸,并劝乐施;饬材庀工,重加修葺。其规模仍循其旧,而庙貌巍焕则如新构。
再,庙后右侧有屋数楹,内奉大士;其旁杂迭神祗,殊非昭虔妥神之道。兹并加修建,以奉大士;其诸神之像,另屋供奉。旁有屋宇,亦行缮葺,以祀保生圣母神像。庙貌既饬,自当益庇神庥。
鼎建台郡军工厂图说
台郡军工厂,事隶台湾道专管。设厂在郡治之小北门外,厂内系贮木料、钉、铁、油、麻诸物要地。旧时仅建小屋二进,规模卑陋;不但贮物无地,而验船时文武官僚竟无托足之所。元枢修竣城垣后,蒙宪委护道篆;窃念军工重地,兴建自不可缓。谨捐资建造头门一进、大堂一进;堂之左右环建厢房十四间,以为钉、铁、油、麻诸库。堂后建屋一进,计七楹,为司稽察厂务者住宿之所。厂在城外,向无关闭;兹绕厂另建木栅并设厂门一座,拨役以司启闭。其厂之北隅,向建天后神祠,日渐倾圮;亦为修葺。现在规模宏敞、锁钥严密,于军工重地实有裨益。
(附)军工厂图碑
(附)军工厂图碑(转载「台南文化」四卷二期「文物专号」三○面)
重修台郡崇文书院魁星阁图说
查台郡书院二所:一为「海东」,一为「崇文」;俱系前觉罗四升守(明)所建。其崇文书院,近附郡署东偏。院之左侧巽方,建有魁星阁;阁后建堂一进,崇祀朱子神牌。岁久,渐就倾坏。元枢前护道篆,于讲堂、斋舍俱加修整;其魁星阁及祠旁两廊,皆另行建造。现在规模宏敞,一如旧制。并捐资置凤邑鱼塭一所,每岁计取租息番镪五百元;除海东书院拨银二百元外,其余三百元归入崇文书院,以添肄业生童膏火之费,较前无虞支绌矣。
重建台湾县学图说
台邑附郡设县后,即经立学;历今百年,久已倾圮无存。邑人虽思修建,以工巨未能兴役。元枢抵台后,即与前县解令(文燧)熟筹;时因捐费无多,建大成殿而后,事即中止。解令旋亦卸事。
兹于郡中各处工程次第兴举,郡学亦已竣工,邑中绅士呈请继修完竣。兹谨督同郁令(正)按照旧址,将大成殿重加缮整;并建五王殿及东西两庑,以奉牌位。其棂星门、大成门、泮池、宫墙,亦俱谨用制度建造。往时因地势偪仄,明伦堂并未建设;而县学教谕、训导,仅于学之左右赁屋居住:殊非体制。兹复买凑民地,并为创建,规模一如郡学。现在制度巍焕,人文儒术自当益庆昌明。
捐修台凤诸三县养济院、普济堂图说
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七),钦奉恩诏饬将鳏寡孤独及残废无告贫民加意抚恤,通行钦遵在案。台属四县原俱设有收养贫民之所,除彰邑所设养济院坐落彰城、饬县善为抚恤外,其台、凤、诸三县所有养济院、普济堂俱建在郡城,收养老幼孤贫残废男妇,分别额内、额外给予衣食,以广皇仁。元枢亲赴各处查勘,其台湾县养济院一所共屋八十九间,坐落郡城镇北坊;又普济堂一所共屋十间,坐落县城隍庙之旁。凤山县养济院一所共屋五十三间,坐落郡城西定坊。诸罗县养济院一所共屋九十五间,坐落郡城镇北坊。俱系建盖多年,历久未经修葺;以致栋折墙崩、上漏下湿,难以住宿。爰即捐俸购料,饬匠兴修,克期完竣。从此,海外无告贫民俱得安其栖息,可免失所之虞矣。
重建台郡桥梁图说
查台郡西面大海,其东为台邑郊外地——通罗汉门一带,南与凤山接壤,北门则诸、彰、淡水往来要冲。海滨沙土高下不齐,崩崖坼岸,登涉为难;夏秋霖雨,尤苦泥泞。又乡遂之民赴郡贸易,皆用牛车稛(原文误捆)载;是以城内虽无河道,而绝潢断港,时接于道:是必藉桥梁始可以通行旅。郡治各桥岁久俱坏,今逐加修建,料必坚固,以期久远。其牛车经过之桥,视旧加高数尺。共计旱桥若干、溪桥若干。现在民无病涉,咸以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