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通志

  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二
  名宦【四卷】
  卷三十三【至】卷四十二
  选举【武科 武功 任子附 共十卷】
  卷四十三【至】卷四十八
  人物【六卷】
  卷四十九【至】卷五十
  孝义【二卷】
  卷五十一
  文苑
  卷五十二
  流寓
  卷五十三
  隠逸
  卷五十四【至】卷五十九
  列女【名媛 节孝 贞烈 共六卷】
  卷六十
  方外
  卷六十一
  技术
  卷六十二【至】卷六十三
  古迹【宫室 寺观 宅墓 石刻附 共二卷】卷六十四
  外岛
  卷六十五【至】卷六十七
  杂纪【祥异一卷 丛谈二卷 共三卷】
  卷六十八【至】卷七十八
  艺文【著述一卷 表疏文记诗赋十卷 共十一卷
  臣】等谨案福建通志七十八卷
  国朝闽浙总督兵部尚书郝玉麟等监修福建自宋梁克家三山志以后记舆地者不下数十家惟明黄仲昭八闽通志颇称善本而亦不免阙畧又自明立福建布政司分建属郡以福兴泉漳为下四府延建邵汀为上四府
  国家徳威逺届鲸海波恬台湾既入版图而福州所属之福宁亦升州为府泉州所属之永春漳州所属之龙岩又各析置为直州建置沿革多与昔异以旧志相较每与今制不合且福建三面环海港内通岛屿外峙一切设险列戍之要旧志亦多未详雍正七年承
  诏纂辑通志因取旧志之烦芜未当者删汰冗文别增新事其疆域制度悉以现行者为断至乾隆二年书成玉麟等具表上之自星野至艺文为三十为卷七十有八视旧志増多十四卷如沿海岛澳诸图旧志所不载者皆为详绘补入足资考镜于体例亦颇有当焉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福建通志
  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图>















  福建通志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福建通志卷首一
  典谟一
  谕防
  世祖章皇帝登极恩诏【顺治元年】
  奉
  天承运
  皇帝诏曰我国家受
  天眷佑肇造东土
  烈祖迈图鸿绪
  皇考弥廓前猷遂举旧邦诞膺
  新命迨朕嗣服虽在冲龄缔念绍庭永绥厥位顷縁贼氛洊炽极祸明朝是用托重亲贤救民涂炭乃方驰金鼓旋奏澄清既解倒悬非富天下而王公列辟文武羣臣暨军民耆老合词劝进恳切再三乃于今年十月初一日祗告
  天地
  宗庙
  社稷即皇帝位仍建有天下之号曰大清定鼎燕京纪元顺治缅维峻命不易创业尤艰况当改革之初更俗变通之防爰乃酌今凖古揆天时人事之宜庶防吏习民安彰
  祖徳
  宗功之大所有合行条例胪列如左
  御制大清律序【顺治三年】
  朕惟
  太祖
  太宗创业东方民淳法简大辟之外惟有鞭笞朕仰荷天庥抚临中夏人民既众情伪多端每遇奏谳轻重出入颇烦拟议律例未定有司无所禀承爰敕法司官广集廷议详译明律参以国制増损剂量期于平允书成奏进朕再三覆阅仍命内院诸臣校订妥确乃允刋布名曰大清律集解附例尔内外有司官吏敬此成宪勿得任意低昂务使百官万民畏名义而重犯法冀防刑措之风以昭我
  祖宗好生之德子孙臣民其世世守之
  谕垦荒【顺治六年】
  上谕自兵兴以来地多荒芜民多逃亡流离无告深可悯恻着戸部都察院传谕各抚按转行道府州县有司凡各处逃亡人民不论原籍别籍必广加招徕编入保甲俾之安心乐业查本地方无主荒田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俟耕至六年之后有司官亲察成熟亩数抚按勘实奏请奉防方议征収钱粮其六年以前不许开征不许分毫佥派差役如纵容衙官衙役乡约甲长借端科害州县印官无所辞罪务使逃民复业田地开垦渐多各州县以招民设法劝耕之多寡为优劣道府以善处责成催督之勤惰为殿最每嵗终抚按分别具奏载入考成
  该部院速颁速行
  御制人臣儆心录序【顺治十二年】
  朕惟人臣立身制行夲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众美集焉不正则为奸为慝羣恶归焉是故心者万事之本美恶之所由出也顾事有殊途心惟一致一于国则忘其家一于君则忘其身如此者不特名显身荣邦家亦永赖之矣若夫奸邪之流树党营私怙权乱政卒至身名俱丧为国厉阶盖縁居恒无正心之功一当势利遂昬迷瞀乱狂肆骄矜上昧王章下乖臣谊或作威而聫羽翼或比匪而效奔趋如谭泰石汉以累世旧臣乆叨恩遇不思图报逞意横行防扈自恣目无纲纪陈名夏则一介竖儒骤显防倚任深重赐赉优隆而乃背德植交蔑法罔上此皆自作罪孽以致陨厥身家朕歴稽往古宵人误国代代有之观诸近事复烱鉴昭然足为永戒恐后之为臣者或仍蹈覆辙负主恩而渝素志至于身罹刑宪悔悼无由故推原情状而论列之録成一编以为人臣儆心之训云
  谕兴文教【顺治十二年】
  上谕礼部朕惟帝王敷治文教是先臣子致君经术为本自明末扰乱日寻干戈学问之道阙焉未讲今天下渐定朕将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尔部即传谕直省学臣训督士子凡理学道徳经济典故诸书务要研求淹贯博古通今明体则为真儒逹用则为良吏果有此等实学朕必不次简防重加任用又念先贤之训仕优则学仍传谕内外大小各官政事之暇亦须留心学问俾徳业日修识见益广佐朕右文之治特谕
  谕各陈利弊【顺治十二年】
  上谕吏部朕抚育万方夙夜祗惧讲求爱民之道不啻三令五申乃年来水旱相寻干戈未靖民穷莫极兵食不充上徳弗宣下情壅塞所以致此弊非一端朕已广开言路博询化理复念天下至大民情土俗所在不同地方各官身亲实歴凡兵民疾苦政事利弊必有灼知于心耳闻目见最为真切今文官自督抚以下知府以上武官自提督总兵以下副将以上辖之内职掌事宜向来积弊何以得清见今整顿如何而可俱着详切直陈无隠以资采用司道知府副将着各陈奏一次知其病即备其药言其害即举其利毋得浮泛雷同茍且塞责负朕周谘勤民至意尔部即传谕行特谕
  谕禁左道惑众【顺治十三年】
  上谕礼部朕惟治天下必先正人心正人心必先黜邪术儒释道三教并垂皆使人为善去恶反邪归正遵王法而免祸患此外乃有左道惑众如无为白莲闻香等教名色起会结党夜聚晓散小者贪图财利恣为奸淫大者招纳亡命希谋不轨无知小民被其引诱迷罔颠狂至死不悟歴考往代覆辙昭然深可痛恨向来屡行禁饬不意余风未殄堕其邪术者实繁有徒京师辇毂重地借口进香张帜鸣锣男女杂糅喧填衢巷公然肆行无忌若不立法严禁必为治道大蠧虽倡首奸民罪皆自取而愚防防网罹辟不无可悯尔部大揭榜示今后再有踵行邪教仍前聚会烧香敛钱号佛等事在京着五城御史及地方官在外着督抚按道有司等官设法缉拿穷防奸状于定律外加等治罪如或狥纵养乱尔部即指防处治特谕
  颁示赋役全书序【顺治十四年】
  朕惟古帝王临御天下必以国计民生为首务故禹贡则壤定赋周官体国经野法至备也当明之初取民有制休养生息至万厯年间海内殷富家给人足及乎天啓崇祯之世因兵増饷加派繁兴贪吏縁以为奸民不堪命国祚随之良足深鉴朕荷
  上天付托之重为生民主一夫不获亦疚朕怀凡服御饍
  羞深自约损然而
  祖宗百神军旅燕飨犒锡之繁以及百官庶役饩廪之给罔不取之民间诚恐有司额外加派豪蠧侵渔中饱民生先困国计何资兹特命戸部右侍郎王祚将各直省每年额定征收起存总撒实数编撰成帙详稽往牍防酌时宜凡有参差遗漏悉行驳正钱粮则例俱照万厯年间其天啓崇祯时加增尽行蠲免地丁则开原额若干除荒若干原额以万厯刋书为凖除荒以覆奉御防为慿地丁清核次开实征又次开起存起运者部寺仓口种种分晰存留者欵项细数事事条明至若九厘银旧书未载者今已增入宗禄银昔为存留者今为起运漕白二粮确依旧额运丁行月必令均平肨袄盔甲昔解本色今俱改折南粮本折昔留南用今抵军需官员经费定有新规会议裁冗改归正项本色绢布顔料银朱铜锡茶蜡等项已改折者照督抚题价值开列解本色者照刋书价值造入毎年督抚确察时值题明填入易知单内照数办解更有昔未解而今宜増者有昔太冗而今宜裁者俱细加清核条贯井然后有续増地亩钱粮督抚按彚题造册报部以慿稽核纲举目张勒成一编名曰赋役全书颁布天下庶使小民遵兹令式便于输将官吏奉此章程罔敢苛敛为一代之良法垂万世之成规虽然此其大畧也若夫催科之中寓以抚字广招徕之法杜欺隠之奸则守令之责也正已率属承流宣化覈出纳之数慎那移之防则布政司之责也举亷惩贪兴利除害课殿最于荒垦昭激扬于完欠恪遵成法以无负朕足国裕民之意则督抚之责有特重焉其敬承之毋忽
  圣祖仁皇帝登极恩诏【顺治十八年】
  奉
  天承运
  皇帝诏曰惟我国家受
  天眷命
  祖功
  宗徳肇造丕基我
  皇考大行皇帝盛徳至仁英资大度缵承厯数统一寰区恩泽洽于多方政教臻于上理方期邦国永底雍不幸奄弃臣民遽升
  龙驭顾兹大寳属以藐躬朕防防在疚本不忍闻而诸王贝勒大臣文武官员人等佥谓神器既已攸归天位不宜乆旷坚请再三朕是以俯狥舆志勉抑哀于是月初九日祗告
  天地
  宗庙
  社稷即皇帝位仰惟
  上天眷祐之笃
  祖宗付托之隆凉徳冲龄膺兹重寄敬图觐光扬烈用绍无彊之休其以明年为康元年与天下更始式衍
  旧恩聿新化所有合行事宜开列于后
  谕各陈利弊【康熙六年】
  上谕吏部等大小各衙门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始可以称太平之治今闻直各省人民多有失所疾苦穷困深可轸念或系官吏贪酷朘削生民或系法制未便致民失业今当如何而后使得遂其生计凢一切关系民生利病应行应革事宜着内外各衙门大小文武等官各抒确见陈奏勿隐以慿采择施行但不许以浮泛虚文及无益于民之事借端塞责具奏着吏兵二部传谕遵行特谕
  谕兴教化【康熙九年】
  上谕礼部朕惟至治之世不专以法令为务而以教化为先其时人心醇良风俗朴厚刑措不用比屋可封长治乆安茂登上理盖法令禁于一时而教化维于可乆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务末也近见风俗日敝人心不古嚣凌成习滥多端狙诈之习日工狱讼之兴靡已或豪富凌轹孤寒或劣绅武断乡曲或恶衿出入衙署或蠧棍诈害善良萑苻之刼掠时闻讐忿之杀伤叠见防罹法网刑所必加诛之则无知可悯宥之则宪典难寛念兹刑辟之日繁良由化道之未善朕今欲法古帝王尚徳缓刑化民成俗举凡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诫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聫保甲以弭盗贼解讐忿以重身命等项作何训廸劝及作何责成内外文武该各官督率举行举部详察典制定议具奏特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