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河奏绩书

  泇河
  运道诸水之开莫善于泇河既避黄河之险又资泉湖之利第经营之始濬旧开新堑山刬石引泗合沂以通运厥初孔艰自隆庆中都御史翁大立倡议开之万厯初都御史傅希挚继之屡议屡止二十一年汶泗泛溢堤溃运阻总河舒应龙挑韩庄中必沟通彭河水道以入黄河而泇口始辟二十五年河决黄堌二洪告涸总河刘东星寻韩庄故道凿良域侯迁顿庄及桃万庄由黄泥湾至宿迁董家沟以试行运而泇流始通三十一年因河决沛县由昭阳湖穿夏镇横冲运道总河李化龙寻舒刘旧迹主事梅守相为陈泇河利运状乃题请开泇行运起夏镇以迄直口长二百六十余里避黄河之险三百余里其间开李家港以避河淤开三市田家口以逺湖险中凿郗山以展河渠建韩庄台庄侯迁顿庄丁庙万年张庄徳胜等八闸以节宣水利而泇之运始行其后总河曹时聘复大加展扩建坝遏沙修堤渡縴置邮驿设兵廵増河官立公署而泇为坦途
  徐吕二洪
  徐州洪在徐州吕梁洪在徐州东南六十里俱最险自泇河通运各省粮俱不过洪惟徐夀二卫兊徐萧砀三州县过洪而亦不为害矣
  淮安运河
  髙家堰在淮安西南隅汉陈登所筑永乐间筑堤堰上以防淮水东侵又自东北开河南接清口曰清江浦乃运由江入淮之道万厯间复筑髙堰用石包砌起新荘至越城长二万八百七十余丈于府城南运河旁自窑湾杨家涧歴武家墩开新河一道长四十五里曰永济河置三闸以备清江浦之险又建清江浦外河石堤西桥西堤以御淮河之冲明末
  国初河道淤垫黄流逆灌全淮南溃屡塞屡决至康熙十五年大决自武家墩以至高良涧决口三十六处成河九道清水潭决口至三百丈运道阻塞十六年臣奉命督河自清口以下直出云梯关外并开引河以导入海之势尽塞诸决创筑周桥翟坝堤工三十里大挑山清高宝江五州县之南运河增筑两岸堤塞清水潭更名其地曰永安河创改南运河之运口于三防河又大挑烂泥浅裴家场等处皆成大河随地逺近建减水坝以泄暴涨于是淮水尽出清口防黄河入海运河无阻
  髙寳运河
  自山阳以迨卲伯运道所经诸湖皆石堤运触堤往往败溺治三年于髙邮湖迤东开新河以避险曰广济河两岸甃以石嘉靖五年于汜光湖东旁旧堤开新河三十里遂弃广济河又寳应县至界首凡有沟河通注于海者造平水闸十座十年又自寳应湖东筑月堤二十一里万厯五年淮水由黄浦口决入石堤多壊七年修筑改建减水闸四座加髙石闸九座自是寳应诸湖堤岸相接十二年于石堤之东旁开新河三十余里以避槐角楼一带之险曰济河
  仪运河
  仪真洲运道咽喉宋时仪真尝建三闸洪武中即其地筑坝治元年始建东闗罗泗二闸十二年复濵江建拦潮闸潮长放潮退盘坝万厯四年于米辉巷钥匙河清江等处各闸各开河以便停泊洲江口旧有土坝重盘坝艰难隆庆六年自时家洲以逹花园港开渠六里余建洲通江闸二座万厯四年于洲开港坞以泊运
  丹阳运河
  常州至丹阳河道淤浅嵗劳开浚正统初廵抚周忱于武进奔牛吕城设坝闸俾漕舟由京口出江迨景泰间坝闸渐頽水道淤浅有议従蔡泾孟渎出江者因廹海洋舟多覆溺仍従故道増置五闸
  浙江运河
  浙江运河发源于天目出临安余杭径徳清海宁石门桐乡秀水嘉兴以逹于江南呉江县或遇天旱则石门县之石门镇以至松老桥桐乡县之皂林秀水县之陡门等处沙瓦石砾壅滞浅涩每嵗必加挑濬
  河决考【诸因势利濬事实大者间亦録之】
  夏
  禹治洪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今山西河津县陜西韩城县两岸相界】南至于华隂【今陜西华隂县】东至于底柱【今河南陜州之三门山】又东至于孟津【今河南府孟津县】东过洛汭【今巩县】至于大伾【今大名府濬县有大伾山一名黎阳山注即禹贡大伾山河防一览注在今汜水县即故成臯两存偹考】北过浲水【今冀州北枯泽渠一曰溃水亦曰漳水】至于大陆【今邢州钜鹿泽名也】又北播为九河【齐桓公塞九河以广民田居故馆陶贝丘广川信都东光河间以东城池旧迹犹存在今河间府沧州南及东北献县庆云平原海丰等处】同为逆河入于海【由今宁津呉桥南皮诸处迤东入海】
  此大禹导河之故道也
  商
  顾景范方舆纪要注契始封商今西安商州相土迁商丘今归徳府汤居亳今归徳东废谷熟县是曰南亳府北四十里有大家城为北亳有景山亦名景亳汤始兴地偃师为西亳 查皇甫谧曰亳今谷熟县废焉北亳即呉亳汤受命之地谷熟为汤南亳汤定都焉偃师为西亳盘庚所徙尚书立政所谓三亳也或曰考城为北亳谷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谷熟县在归徳府东南四十里
  成汤迁亳
  仲丁迁嚣【亦曰敖今郑州荥阳县】
  河亶甲迁相【今大名府内黄县又彰徳府西北五里洹水南岸有丰田城云是古相都未知孰是】祖乙迁郉迁耿【邢今顺徳府邢台县耿今平阳府河津县】
  盘庚迁殷【殷即西亳】
  此河决之始也夫成汤至盘庚不过三百余年而六迁其国都则当时大河南北决已屡矣况古昔土旷人稀又文字简畧茍害不及于都邑方防弗载则此外必更有不及纪者世谓自大禹随刋以来凡千七百年无水患殆亦未之考也
  周
  定王五年河徙砱砾
  此河失故道之始也
  汉
  文帝十二年河决酸东溃金堤【今延津荥阳诸县至清丰郓濮达于安平
  緜亘千里皆是】
  武帝建元三年河溢平原【今徳州】
  元光三年河徙顿丘【今开州清丰】东南流夏复决濮阳【今濮州】瓠子【今开州西南二十五里】注钜野道淮泗泛郡十六此河通淮之始也
  元帝永光五年冬十二月河决清河灵鸣犊口【今髙唐州南二
  十五里】
  初武帝既塞宣房仍导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后复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今卫河】东北入海广深与大河等【大河发源登州栖霞县为东流今清洋河入海】故因其自然不塞隄也是嵗河决而屯氏河絶【禹厮二渠以引河一出贝邱西南二折一则漯川是也】
  成帝建始四年夏四月河决东郡金隄灌四郡三十二县居地十五万顷壊官亭庐舍且四万所以王延世为河隄使者延世以竹络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堤成改元河平
  河平三年秋八月河复决平原流入济南千乗【千乗海口在今青州乐安县】所壊者半建始时复遣延世往治六月乃成
  鸿嘉三年镌底柱石没水中不能去水愈怒明年秋渤海清河信都河水溢灌县邑三十一败官亭民舍四万余所
  绥和二年求能浚川治河者待诏贾让言治河三防东汉
  明帝永平十二年诏王景修汴渠堤自荥阳东至千乗海口千余里每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明年汴渠成河汴分流复其故迹
  新莽三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
  隋
  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西苑谷洛水达于河复自板渚引河歴荥泽入汴自大梁之东引汴入泗以达于淮又开防沟入江
  四年发北河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名曰御河
  六年冬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今江浙运河也】
  唐
  中宗嗣圣十年【周武氏长夀二年】河决棣州
  宗开元十年河决博州【今东昌】
  十四年河决魏州【今冀州】
  十五年河决冀州
  昭宗干寜三年夏四月河涨滑州朱全忠决为二河夹
  城而东为害滋甚
  后唐
  庄宗同光二年塞决河先是梁攻杨刘【今东平州杨刘镇】决河水以限晋兵所决河嵗为曹濮患发汴滑兵塞之未防复壊
  晋
  天福二年河决郓州【今郓城县】
  四年决博州
  六年决滑州
  十一年河决临黄观城两县
  开运元年河决滑州侵注曹单濮郓
  三年秋七月河决杨刘西入莘县广四十里自朝城北流
  汉
  隠帝干祐元年五月河决鱼池【在滑县】
  三年六月河决郑州
  周
  太祖广顺二年十二月河决郑州滑州
  世宗显徳元年河决东平杨刘口筑隄自阳谷抵张秋
  遏之然河决不复故道分为赤河
  二年防汴水初汴水自唐末溃决自埇桥东南悉为污泽世宗欲击唐命因故隄防导之东至泗上
  四年防汴水入五丈河自是齐鲁舟楫皆达于大梁【五丈河在荥阳县南三十五里大周山下京水自荥阳逾汴东北注河通山东之漕其广五丈故名】
  五年浚汴口导河流达于淮春三月汴梁成于是江淮舟楫始通【即归徳至泗州河】
  六年导汴水入于蔡水以通陈颍之漕又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梁山泊在东平州西四十里】宋
  太祖建隆元年导闵河自新郑与蔡水合贯京师南歴陈颍达夀春以通淮右于是以汴城西南为闵河东南为蔡河【闵河即恵民河今黄河自汴梁西角歴陈镇至夀州正阳镇入淮即宋闵河故道按宋都汴漕运之路有四东南之粟自淮入汴陜西之粟自三门自波转黄河入汴陈蔡一路之粟自闵河至京京东粟自广济河至京四河惟汴最大闵河其一也】
  二年浚五丈渠自都城北歴曹济及郓以通东方之漕
  干徳二年赤河决东平之竹村
  三年秋大雨决阳武澶郓河亦决
  四年八月济州河决
  开寳四年河决澶渊泛数州
  五年决阳武濮阳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秋七月河决温县荥泽顿丘八年五月河大决滑州韩村泛澶濮曹济东南流至彭城界入淮
  此河入淮之始也
  九年春滑州决
  淳熈三年开沙河自楚州至淮隂凡六十里以避淮水之险舟行便之
  端拱元年开荆南漕河自荆南城东至狮子口入汉江以通荆峡之漕
  淳化四年十月河决澶州陷北城壊庐舍七千余区乃于迎阳凿渠导水入黎阳大河以防暴涨【黎阳今濬县】
  真宗咸平三年五月赤河决郓州王陵埽浮钜野入淮
  河徙郓州城于东南十里
  景徳元年澶州河决
  大中祥符元年尉氏县恵民河决
  三年十月河中府白浮图村河水决溢九月棣州河决通利军
  五年河决棣州
  六年以棣州屡苦河患诏徙州城于阳信之八方寺七年河决澶州
  天禧三年七月滑州河溃漫州城歴澶濮曹郓注梁山泊又合清水古汴渠东入于淮邑州罹患者三十二
  仁宗天圣六年六月河决澶州
  明道二年徙大名朝城县于社婆村废郓州之王桥渡溜川之临河以避水
  景祐元年河决澶州横垅埽
  庆歴八年河决商胡埽
  皇祐元年河合永济渠注干宁军二年河决馆陶县郭固四年塞郭固河势犹盛殿中丞李仲昌请自澶州商胡河开六塔渠入横垅故道以披其势
  至和二年穿六塔渠
  嘉祐元年塞商胡河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夕复决
  五年都转使韩贽言四界首古大河所经宜浚二股渠分河流入赤金河以纾决溢之患遂凿二股河工成并五股河浚之
  神宗熈宁元年河决枣强北注瀛二年浚二股河以
  东流商胡河北流稍自塞
  四年七月北京新堤六埽河决漂溺馆陶永济清阳以北下属恩冀贯御河奔冲为一
  五年开浚二股河成深十一丈广四百尺入于河埽口亦塞
  六年于北京第四第五埽等处开修直河使大河还二股故道
  八年开濬王供埽引大河注之御河以通江淮漕运十年五月河决荥泽自开直河水势増涨七月大决于澶渊曹村澶渊北流断絶河道南徙东汇于梁山张泽泺分为二派一分南清河入于淮一合北清河入于海灌郡四十五濮齐郓徐尢甚
  明臣邱濬曰此黄河入淮之始按史汉武帝元光三年河决瓠子注钜野通淮泗时已通淮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河决滑州东南流至彭城界入淮真宗咸平三年决郓州浮钜野入淮泗天禧三年决滑州歴澶濮曹郓注梁山泊又合清汴东入于淮然则河之入淮旧矣不自熈寜十年始也
  元丰元年四月曹村埽决口塞改名曰灵平五月新堤成闭口断流河复归北
  三年七月澶州孙村陈埽及大吴小呉埽决
  四年四月澶州小呉埽复大决自澶注入御河都水监丞李立之言河自干寜军至劈地口入海宜自大名至瀛州分立东西堤五十九埽従之大抵熈宁专欲河东流闭北流然卒无成功
  五年六月河溢北京内黄埽七月决大呉埽堤以纾灵平下埽危急八月河决原武埽溢入州利津阳武沟刁马河入梁山泺
  六年开山里河以达于淮初熈寜四年自淮隂至洪泽已开新河独洪泽以上至清汴尚患风涛之险至是发运使罗极蒋之竒请自洪泽以上凿山蛇涌龙肋里河取淮为源不置堰牐以免风涛
  七年七月河溢元城埽决横堤破
  八年十月河决大名小张口
  哲宗元祐四年置修河司时安焘文彦博吕大防力主东流曰大河北流失国中之险苏辙范纯仁胡宗愈王存等力言不可以为势必不能不听
  元符三年六月河决内黄口东流断絶
  三年河决苏村
  徽宗大观元年河决钜鹿又溢信都南宫
  三年河溢冀州倍堵又决清河埽
  崇宁元年冬开临清县坝子口决北京恩冀沧州永顺军积水入御河桃源
  三年秋黄河涨入御河行流浸大名府馆陶县败庐舍役民治之三月堤成工始毕涨水复壊之
  政和四年都水使孟昌龄献言河自大伾山东而来直大伾山之西回而南复折北则又直大伾之东曽不十余里而地形水势束廹相直若引使穿大伾东北二山分两股而过合于下流因三山为址系浮梁岁省费数百倍可寛河朔诸路之忧従之巨泺成诏自居山大伾山浮桥属濬州者名天成桥自大伾山至汶子山浮桥属滑州者名荣光桥金
  南渡后两河尽入金境金设官置属以主其事沿河上下凡二十五埽六在河南十九在河北皆従都水监防举总统埽兵万二千人岁用薪百一十一万二千余束草百八十三万七百余束桩栈之木不与焉
  世宗大定八年河决李固渡水溃曹州城分流于郓州
  之境
  十一年河决王村南京孟卫州多被其害
  十七年河决白沟
  二十年河决卫州及延津京东埽弥漫至于归徳府二十六年河决卫州堤壊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