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府志

  弥勒岩 在县招得里。高峻玲珑,窟中多巢鸟雀。
  朝光岩 在温泉侧。玲珑曲折,天光射入,竹筏沿溯,其中难穷。曹学佺有诗。
  连城洞 县东五里。地名黄莲,唐置县封,治于此。
  灵隐洞 在县北五十里。旧号洞源岩,宋僧祖庆结庵于此。重冈叠巘,小涧横绝,岩石奇怪,如窗如龛,如几席,如钟磬,如虎斗鸟翔;又一石拔起,上有洼樽,乳泉滴沥,能愈病,乡人祷雨亦应。
  狂波石 在县东七里赤冈潭中。旧传见二龙蟠石上,忽水涨波涌,故名。
  狮子石 在县北登云乡。
  危石 在县北六十里。一峰突然,四壁斗绝,人迹不到。宋绍兴间,僧祖月结庵其下。
  宝池石 在县北七十里,旧宝池寺侧。
  石龙 在县北灵隐洞下。
  大溪 在县南。溪源有六,正西自赣之石城堑头发源,九十里至县,与大溪合;西南自长汀狐棲岭发源,一百二十里至小吴,与大溪合;又四十里至县西北亦抵石城界,自长坊一百里至李田与大溪合;又二十里至县东北自台田岭发源,一百四十里会大溪;正北自苦竹岭发源六十里,至马家渡会大溪;又三十里至县正东热水窑头发源,一百里至侧潭会大溪;又四十里至县东渡溪上二里许,与上流三派合而为一,东至清流,又东会剑江水,抵福州以入于海。
  龙潭 在县东一里。旧有龙神庙,今废。
  龙门潭 在县南二里,其深莫测。自龙门桥出大溪后,大水涌沙堙塞。
  院子坑潭 县西二里。
  神头潭 在县南五里神头岭下,水极清澈。
  斑竹潭 在县南七里。潭侧多斑竹。
  赤岗潭 在县东北七里。
  蛟湖 在县北。龙上下六十里,深不可测。昔有僧结庵于上,尝见白龙卧湖面。乡人遇旱以败铁投湖,辄作暴雨怒涛,涌出其铁而后已。
  石湖 一名拓湖,近蛟湖,水四时不涸,溉田甚多。
  羊鸦湖 在县北拓湖侧。旧传鸦噪于木,羊跪于地,忽成此湖。
  雷鸣磜 在县南五里,声如雷轰。
  潭飞磜 在县南乡。重岗复岭,其中宽坦,山环水合,草茂林深,易于啸聚。宋绍定间,有寇作乱于此,后陈、刘纯讨平之,因置南平寨。
  龙潭磜 在县北泉下里。旧传:有龟浮水面溪水即涨。岁旱,乡人取其水祷雨多应。
  乌路峡 在县南十五里。两岸壁立,水势潆回,深不可测。
  七孤龙 在县南新村乌路峡下十五里。石峻路险,怒涛奔湍,反折七曲,舟师惮之。
  蓝布池 在县北二十里,旧名永丰。
  放生池 在县南。
  洁溪泉 在县北四里,清澈甘冽,一名滴龙泉。
  甘泉 在县南鹫峰院前,味甘而冽。
  万斛泉 在县北五十里。石洞中喷出流为小涧,溉田数十亩。
  温泉 俗名热水,上有朝光岩。
  光严井 在县治后严寺前。
  周家井 在县东百步。
  太平井 在县东太平巷口。三井水极清冽,虽旱不竭。
  古井 在县西五里,清澈甘冽,病者饮之多愈。
  龙家井 在县南五里。
  大成井 在儒学戟门东。
清 流 县
  龙山 在县南坊郭里。自长汀平原山分脉,群峰高耸,起伏如龙。
  南极山 在县南五里。
  屏山 在县北坊郭里。屹然屏立,环拥县治。元陈有定屯兵于此,名北寨,又名纱帽山,上有七星石。宋邑令刘叙建亭其上,曰清高,今废。
  东华山 在县东三里许。千仞峭壁,前有斗台,高耸入云。邑胜景也。
  国母 在县东北三里。宋杨太后过此,故名。
  马家山 在县左。昔姓马者居其下。山顶有万寿亭。
  西灵山 县右山也,临溪,岩洞玲珑,古木苍翠。
  塔山 在县东南,即龙山之枝。旧建塔于岭,故名。
  拜相山 在县西南四里。与南极龙山相对,状若人拜。又名拜龙山。
  铜锣山 在县四里龙山左腋。上有诸葛行祠。其顶平圆如铜锣。
  方山 在大溪西五里,形如诰轴。
  笔山 在县东七里。层峦环绕二十里,中耸三峰,高入云际。
  莲叶山 在县东仓盈里。山耸拔如莲叶,又名斗笠。
  莲花山 在仓盈里。中有池,夏则莲花盛开。
  象形山 在县北永德里。山形如象。
  香炉山 案棹山 俱县东仓盈里。
  贵人山 在县南梦溪里。
  铁石山 在县东南九十里。山石坚黑如铁,山旧产铁,因名。有矶、有洞皆名铁石。洞口有庙,曰安济,曰九龙。
  五雷丰山 虎头山 俱县东南梦溪里。
  鱼沧隔山 在县西南罗村。其峰峭绝。
  枫隔山 在县西南四保里,多枫木,秋来如丹。
  龟山 鸡笼山 俱县北永得里。
  丰山 在县南罗村百二十里。山极峭,常有云覆,秋霁方露全体。宋淳熙间,有刘道士诛棘扪萝而上,六日乃至其顶,平坦如砥,可坐数千人,有田地、棋局、丹灶,础石散乱地上,如故居废址,疑为神仙窟宅。
  马迹山 在县北四十里。陈有定屯兵处,墙垣营址咸在。
  石龙山 在县北二十里。四周石砌如城,元陈有定屯兵处。
  盈山 即老人山,在北团里。峰巘峭峻,林木葱青,亦胜境也。
  高风岭 在县东八里,岭险峻。明宣德间,知县李庠创亭其上,改名高善。
  百步岭 在县南十五里。
  长空岭 在县东坊郭里。
  玉华岭 在县北永得里。
  浮竹岭 在县北永得里。
  高阳岭 在县北仓盈里。
  高地岭 在县北永得里。高峻百仞,故名。
  灵龟岩 在县东北永得里,岩洞清幽。旧传岩下忽出大龟,僧创庵祀之。
  七峰岩 在永得里。峭起如翠螺。
  白云岩 在梦溪里,形如屋。明漳州江姓者修炼于此,趺化,乡人即其躯像祀。
  马儿岩 在梦溪里。以形名,一名马子,俗传有马生驹化为石。
  清溪岩 在县北。中有一水清莹不竭。
  蒋公岩 在县北五里。丛石崖峨,外险中宽。宋绍兴初,有蒋道士居此。
  狮子岩 在县西北。
  涌岩 在县东北坊郭里。飞泉怪石,茂林修竹,为一方胜境。唐武德三年,僧云谷来曹溪游,隐居此山。初无水,有圣僧定光至,飞锡凌空,七日复还,合竹引之,始有泉涌。是夜,风雷大作,雨水滂沱,山僧惊避,迟明视之,庵推出于谷口,其下飞瀑数丈如珠帘,至今莫寻其源。
  玉华洞 在玉华岭上,亦名小玉华。奇峰矗立,洞石嵌空玲珑,可容数百人,有石窗、石龛、石观音、莲花、狮子之类,宋乾道间始建佛庐,洞西有三穴,名石燕洞。旧传,一道士行一日余,出洞口,乃宁化境。洞东有巨石如龟,名灵龟洞。
  金乌石 在县东龙津桥畔,与玉兔石相对,今没于水。
  玉兔石 在县西凤翔桥下,形圆色白,春夏或变青红。明成化间忽坠,见底大有光莹。
  狮子石 在县西灵庵门首,卧伏如狮。
  廪石 在县仓盈里。
  黄石 在县东南十五里。色黄尖大,为邑水口,水涨石没,则舟难行。
  正溪 发源宁化,潆回五十里至县境。澄清如练,合众流渡九龙,会延建诸水至福州,入于海。
  半溪 在县东北五里。源自高地至白石桥,溪西有白石成堆,远望如雪未消。
  三港溪 在县西南五里。连有三小港,皆自宁化会合正溪。
  郑家坑溪 在县北。各山坑水合流至古基头及南岐入正溪。
  芹溪 在梦溪里。源自归上,至芹口入正溪。
  严坊溪 在县治南,流至横口入正溪。
  清溪 在县北。源自宁化,出高地清口合正溪。
  罗口溪 在县西北罗村里。发源连城,过北团至罗口合正溪。
  李坊溪 在县西四保里。发源长汀界,至白石溪入罗口合正溪。
  梦溪 在县南。梦溪百里,源出本里山涧,流至九龙滩口合正溪。
  杨梅溪 在县东南。上有七里滩,曲折多乱石。
  门溪 在县东南铁石矶前清镜里许,舟行如入剡溪。水中有石如门,故名。
  七里滩 在县东南七里。溪多乱石,曲折浅急。
  旗角滩 在县东南八里。
  牛角滩 在县西南十里。
  长空滩 在县东十五里。怪石纵横,中有大黄石怒卷波涛,险次九龙。
  九龙滩 在县东南一百里。上六龙最险,属本县;下三龙稍平,属延平永安县。上、下共二十余里,舟子欲下者,辄雇土著篙师拦头,仍编竹箬箱裹船头,以蔽怒浪。矶头有山径,行人至此,多遵径行,至滩尽再登舟。旧传,宋、元时,舟楫不通,元末,陈有定始凿,以运汀粮。按张籍送元汀州诗有“全家远过九龙滩”之句,则唐时已行舟矣。又有十八滩,明成化间,县令凌寀募工凿去恶石,滩势少杀。岸上有九龙王庙,一名安济庙。宋蔡襄守泉州时,有布衣投谒,自称宁化九龙道士,顷忽不见,刺上有诗一首。明年,襄过谒庙,亦答以诗。宋时,清流尚属宁化,故谓宁化九龙。邑人赖世隆有九龙行。
  黄柏洋 在县东五十里。宋文天祥行兵至此,遇大风雨,入农家以避,题有联句。
  渔沧潭 在县龙津桥南。其上有亭,三潭相连,深不可测。
  杨梅潭 在县东南七里滩下。
  长空潭 在长空滩下。
  门潭 在铁石矶巡司前,长一里许。
  秋口潭 在梦溪里。
  县前井 在县东首。成化庚子,知县凌寀浚。
  圣堂井 在县南祐圣祠左岩下。泉四时不竭,后人累石为二井。知县吴中结亭复之,改名寒泉。
  仓前井 在县南米仓岭下。深三丈,色清而冽。
  东岳庙井 在县东南。
  圣水庵泉 在县北屏山下。水出洞中,味甲寒泉。
  角树泉 在县晏公庙下。
  温泉 一在池溪,一在嵩口,一在邱源。源皆出山下,汤可熟物。
  东峰泉 在渔沧坑,泉流飞瀑。有伍姓者,凿岩为池,接竹引之,度龙津桥,以便人汲。
归 化 县
  楼台鼓角山 在县南归上里,邑主山也。数峰连属,中一峰耸突似楼台,其余诸峰圆者似鼓,峭者似角。
  印诰山 在县后。高耸平正,形如印诰。
  蛾眉山 在县治前。群峰联络,中有一峰,宛若蛾眉。
  飞凤山 在县东北归上五里。下临平田,望若凤飞。
  小三台山 一名君子峰。在县学前。三峰秀丽,联属如台星然。
  象山 即南山。县东二里,状如巨象。
  屏风山 在东坑,山形若屏风。
  银瓶浪盏山 在县南归上里。峰峦联属,中二峰圆尖形如银瓶,余三峰圆小似盏。
  龟山 在县东五里晏坊,又一在石珩村溪旁,如龟,下有甘潭。
  响石山 在县西寺坑里。其山皆石,人语则响。
  鹤迁山 在县东翰溪里,昔有鹤飞聚。
  灵台山 省志、县志俱作“云台山”,在石珩里,高峻直耸云霄。
  龙西山 在县北柳杨里。奇峭千丈,中有圣水岩。
  紫云台山 在县东归下里。高冠诸山,顶上有田塘水碓,居民三百余户,又有均山,三峰联络,虽盛夏可衣絮。日出,岚雾空蒙,望之如紫云。
  文笔山 顶有棋盘石,旧传,晏北海看奕遇仙处。
  五顶嶂山 在县西二十里。高峰插云,旁有五雷石,下为响石。
  莲花山 在县东三十里。层峦叠翠,形如莲瓣。
  覆船岗 县志作“覆盘冈”。在县东晏坊,状如覆船。
  天上岗 在县东三十里。顶高峻,人行其上如在半空,夕岚晓雾,咫尺莫辨。
  考岭 在城南半里。
  大黄岭 一在县东二十五里,一在县北三十里,土色黄莹。旧志作“归上里”。
  铁岭 在县东兴善里。高峻厄险,顶有公馆、铺隘、禅堂,接将乐县界。
  黄牛山 在县西柳杨里。宋绍定间,曾寡妇晏氏结寨御寇处。
  五雷峰 在县四十里,旁有石如雷。
  仁寿峰 在县四十里,峰最高,云起即雨,人以为候。
  笔架峰 在县东翰溪里,三山森列如笔架。
  腾云嶂 在县西南归下里,高大磅礴,周回百里,山顶常带云气。
  狮子岩 在县东晏坊,与象山相持为邑水口,顶有塔。
  滴水岩 在县北五里。上有泉水下滴,亢旱不竭;西有洞阔数丈,其石扣之有声;下有隐流约数十里,世传仙人堂喷水坑即此水所出,一名玉虚洞,详见宗臣记。
  北斗岩 在城西北五里。石山环抱,中平坦,有庵,有池,岩畔有观音阁。俗传星坠成窝,又名星窟。
  凤凰岩 在县东龙湖市。有石如飞凤。宋杨时读书处。
  圣水岩 在县北柳杨里。三济祖师结庵其上,有小石泉深尺许,不盈不竭,涴即雷鸣。
  黄杨岩 一名灵峰山,即万寿岩,在县东八十里。岩居归化、永安二县界,多产黄杨木。上有洞三,一在半山,一在第一洞下,一在淳化寺,洞口有古碑,字画不可辨。
  圣隐岩 平洋突起小阜,宋杨时诞生于此。
  侍郎岩 在黄杨岩北五里,旧名翠云。宋熙、丰间,侍郎张驾、祭酒杨时、司谏陈瓘读书于此。
  翠云岩 在黄杨岩后。
  碧云洞 在黄杨岩后。
  观音洞 在翠云岩旁。石悬立如观音、罗汉像,中有石室,前数十峰状如笔,下有石鼓、试剑石,岩顶怪石若兽蹲踞状。
  狮子洞 在县西北永安铺。怪石蹲踞,宛若怒猊,中有数石室,虚明深邃,一柱矻立如镂。
  玉岩洞 在县西北永安铺。洞内明爽,石色光莹。
  儒冠石 在县东南石珩村,有石俨若儒冠,里人名为秀才石。
  金盘石 在县东岩前溪中,形圆色黄。
  试剑石 在县东淳化寺观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