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永安县志
永安县志
永安县志
目录
明万历本
永安县旧志序
永安县志序
纂修姓氏
志 例
卷一 天文志
星 野
气 候
节 序
卷二 地理志
山 川
山
峰
岭
寨
石
岩
洞
溪
湖
砂
潭
汤 池
陂
滩
井
形 胜
风 俗
卷三 建置志
疆 域
沿 革
坊里都图
街巷市墟
街
巷
市
墟
职制(俸粮附)
县 署
行 署
学 署
学 田
社 学
武 署
属 署
铺 舍
庙 坛
城 池
巡 警 铺
演 武 场
贡 川 堡
桥 渡
桥
渡
亭
卷四 田赋志
户 口
土 田①
贡 赋①
赋
贡 料
贡
课 程
役 法①
差 役
纲 银
均 徭
机 兵
驿 站
寺 租
水 利
官 陂
梅 溪 陂
坑 冶
屯 田
物 产
卷五 宦历志
知 县
县 丞
主 簿
典 史
教 谕
训 导
巡 检
武职历官
正 千 户
副 千 户
百 户
名 宦
宦 迹
卷六 选举志
征 辟
科 贡
进 士
乡 举
岁 贡
例 贡
掾 仕
例 官
恩 典
坊 表
卷七 人物志
名 贤
宋
明
良 吏
儒 林
孝 义
乡 行
附
忠 烈
元
贞 烈
附节妇以俟论定
武 功
贵 戚
内 监
仪 宾
附:期寿
卷八 杂 志
祥 异
丘 墓
宋
明
寺 观
养 济 院
漏 泽 园
仙 释
卷九 艺文志
永安县治记
新建永安县儒学记
成化八年重修永安县学记
弘治十二年重修儒学记
万历二十一年重修儒学置田记
永安县学建立乡贤名宦祀典记
栟榈书院
科甲题名记
忠洛无银矿记
安贡堡记
郭公去思碑
永怀祠记
苏近斋先生去思碑
卢侯永思碑
黄少沧先生永怀碑
唐田王庙碑
障水陂记
赖孝子传
六烈祠记
忠勇祠记
重造南塔记
鼎建孚佑广烈王庙碑记
题 咏
燕江十景
贡川八景
题栟榈山
栟榈山景
大湖八景
题拱极楼(二律)
题登云塔万玉轩(二律)
题高飞洗心亭
迎春日过永安,待赦先晚行遇雨(一律)
永安县旧志序
郡邑有志,备史采也。史,公是非、示劝惩、昭治忽,纪往诏来,垂当年得失之镜,风励人心之大机也。或谓:志,史之流也。余以天下之史,必合郡邑之志,而通采以成之,是可以易言哉!仲尼作《春秋》,因鲁史旧文笔削其义,而天下之乱臣贼子惧。故曰: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又曰:吾志在《春秋》。盖位不在,而道在。焉以空言而托诸行事,将以为是非之权衡,劝惩之轨范?所系以适于治之大端也。三代以还,班、马且有遗论,是岂可以易言哉!
永安开建县治,实自景泰三年始。旧为沙县地,名浮流,介在沙、尤、清流三县。邓茂七伏诛后,虑遗余党,故设县治以弹压,敷政以化导。
夫造化之灵秀,钟而为山川人物,或显或晦,固自有时。有天地以来,鲁有尼山,邹有峄山,即濂、洛、关、闽,亦未尝有闻于世。自春秋、战国诞生孔、孟,及有宋诸儒,而邹、鲁诸名,始益重于天下。
永安介在沙、尤,亦宋五贤游处之地。予叨闽臬副宪,因东西洋夙辱于反侧,乃建议题请开县治。永安切迩宁洋,曾行部守,筑城垣。至永安,见其山川雄峻开朗,将为人文奥区也。则知永安地虽晦于先朝,而实显于我明。设县后,人文科甲比美他邑,节概行谊彬然称盛。则其钟造化山川之灵秀者,赖有元哲先辈植乎纲常礼义,模范一邑,以开其先。
今县治建近二百年来,其官职游宦于斯,武弁捍卫于斯,大夫士生长于斯,有徽有恶,不可无纪。纪其徽者,以征其或不徽。推而广之,虽一丞、一簿、一尉,苟有功于县治,必大书特书以诏示将来。使后之游宦于斯者,贤者企仰流风,日进于贤而黾勉不已;其弗贤者,即览其名姓,内有述录创鉴无闻,思徙其弗贤,而惩艾有加。是故,其予也,协于众论,而荣逾华衮;其夺也,协于众论,而辱甚斧钺,能不凛然加惕矣乎?纪士大夫徽者,以劝其或不徽。推而广之,或孝子顺孙,或义夫节妇贞女。夫或韦布隐逸,或义勇谋士,苟有助于风教,有功于地方,必大书特书,以昭示将来。使后之生长于斯,有志于成德者,日亹亹焉,有所欣艳,而进于无疆;陷溺其心,自庇非类者,日赧赧焉,而消阻不暇,能不凛然而加省矣乎?是非公而后劝惩定,劝惩定而后风教彰,风教彰而后治理臻。是志之作也,岂易言哉!
若非形之纪也,山川古迹之存也,物产之备也,灾祥之必籍也,贡赋之有定额也,户口之有登耗也,俾有志于求民之瘼,与恤民之困者,莫不详览而加之意焉。昔刘知几谓作史贵三长:学也、识也、材也,三者备而后史称良焉。故必学以本之,识以贯之,材以运之,三长备而后可以信今而传后矣。匪学,则忽于大义,而综核弗严也,蔽于行私而采纳弗公也,泥执己见而扬榷弗虚也;匪识,则诬实罔众而暗也,矜细忽大而偏也,摘疵弃醇而隘也;匪材,则芜杂无伦而冗也,浮泛失则而靡也,闒茸弗振而蠹也。斯志也,考订明而取义博,拟议核而甄录严,示法公而垂鉴远。吾知其免矣乎!
志作于澹斋李公杏,联合封御史林公祥、大尹曾公守成、郡守林公腾蛟辈。叹文献无征,遂准古酌今,参订靡遗,合舆论,秉笔成之。
岁庚午冬,宣以闽省右使入觐,丐文以序其志。予检阅厥志,因谂澹斋诸公之志,端有在也。愧六年未酬,兹偶于笥中检获志稿,适旧治民陈赤美来省,且促此序,乃书为序以授之。
万历四年岁在丙子仲秋月吉旦,赐进士出身、通奉大夫、前福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万安洞岩周贤宣 拜书
永安县志序
夫志,记也。昉于禹之《贡》、周之《职方》,迨班史改迁书为志,而后郡国仿之,渐以详矣。今制,寓内治各有志,而邑合于郡,郡合于藩,藩合于一统,实兼史家志传之体。一披阅而幅员之延袤坱圠,疆埸之夷险沃瘠,户赋之登耗,风俗之媺恶,与夫崇文经武之要,忠廉孝节之懿,彪见胪列。即二亥不能武,二酉不能藏,《齐谐》、《夷坚》不能志者,亦犁然具焉。猗欤休哉!以是知邑志乃总志之所由成,而国史之所摘采,其所系良重矣。
永安,岩邑也。其分建自景泰壬申,盖惩邓茂七之乱,而析沙、尤之壤为之县,以便治。累朝熙洽,骎骎兴起,遂颉颃剑南所辖诸部。万历壬辰岁,民望承乏兹土,入其境则山川明秀,土壤修也;莅其堂则钩矢简入,案牍清也。勉图职事,百废稍兴,独于邑志阙焉。间尝披故籍,得前令卓君所藏李、曾、林三先生志草,然中多脱遗,难卒就锓。因条上其事。会当事诸大夫轸念地方,得允可,乃诹日虔事,请乡先生之有物望者,若萧君时中、赖君万玙,而副以学博苏君日登、杨君继秀、李君南闱;编次校阅,则有若府庠余生名世、邑庠陈生自烝、林生奇嵩。又检阅库中,得所自理赎锾几九十缗,以付邑主簿夏秉彝、典史陈策经纪其费。众美咸萃,群力俱举,凡三越月,为万历甲午孟夏而抵厥成。爰进邑缙绅、青衿士、众乡父老,谓之曰:永安志,志永安者也。稽分野、叙沿革,则记之建置;表形胜、纪风俗,则记之治域;记食货则土宜贡赋详;记秩统则职官廨署备;绥文德则学校而艺文不遗;励武功则记兵防,而战绩亦附,以至备观省;昭劝戒则于名宦乡贤、高士烈女之记尤加意焉。诸君谓,永安分治,厪厪詟犷,黠固捍圉,庶其有豸乎?谓邑志创立,特饰鞶帨,为文具已乎?
夫宇宙运会,随时以庚;斡旋化理,因人而振。昔舜分冀、青为幽、并、营,广德化也。今介沙、尤而永安之,虽以惩乱,实以廓治。三代而下,户口渐盛于东南,至宋元丰,遂当天下十之五。邹、鲁既邈,而宋紫阳、龟山、豫章、延平诸君子相望以兴。永安固东南之一隅,而诸君子过化之乡也。生齿渐蕃,余休未泯,运会宜尔。民望承乏兹土,斡旋寡术,鳃鳃然虑无为之导者,假诸志以少干将隆之运,俾按尺籍而品式难逾,慕休于名宦、乡贤、高士、烈女,而憬然以兴也。又乌知紫阳、龟山、豫章、延平诸君子,不彬彬于永哉?
新岭以南,宝山以西,绵亘而环治者,今不能家喻耳提,乃精神不无有贯者,尚绎兹刻而共勖之。
万历甲午季夏之吉,永安县知县宛陵苏民望书
纂修姓氏
总 裁
延平府知府余姚闻金和
同知衡阳万延相
通判无锡赵公楷
推官遂安余粘
永安县知县宣城苏民望
删 订
荆门州知州邑人萧时中
普安州知州邑人赖万玙
校 正
儒学署教谕顺德苏日登
训导建宁杨继秀
程乡李南闱
参 阅
高州府通判邑人陈源湛
长乐县知县邑人林思锦
督 刊
永安县主簿六合夏秉彝
典史丰城陈策
纂 集
邑庠生饶俨
余名世
陈自烝
林奇嵩
经 理
耆民赖士文
罗世吉
誊 正
儒童陈举
志 例
一国有史,邑有志。彰善殚恶,公典也。考今时志,大都称善似过于详,恶则略而弗录,曷故哉?太史公云:“孔子著《春秋》,隐、桓之间则彰,至定、哀之际则微。志之意有由然哉!”虽然,称美而不称恶,固为雅道,或过于饰而失其实,亦岂公道乎?明有一定之公论,幽有不可欺之鬼神。滥竽斯役,慎哉!慎哉!
一自创邑一百四十年间,闻见不及者多矣。然自正德以前则林孜有手录,自嘉靖以后则李杏有志草,详略不同,典故稍备,今日岂敢妄意去取于其间哉?兹以往又三十年矣,凡所见闻,昭在心目。仍考郡之近志,博取耆耇之见闻,庶几备省览之一资也。
一天所以始事,悬象于天下,示于人吉凶,悔吝不能掩者。至其炎乡之气候不能无偏,荒徼之节序不尽淳美。若夫观天象以致修省之道,因气候以达节宣之宜,矫其俗尚之不合于礼以□之,正则存乎其人哉。
一地承天施者也,山峙川流,故形胜具而风俗成。今永以蕞尔之地,不改辟矣;一百四十年生养休息之民,不改聚矣。所恃以安静不扰,各遂其生,其惟良守牧哉。兹志地里意也。
一天地定位,圣人成能。古之圣人,曷尝不敷土便民兴事哉!兹建置所当详也。乃划其封疆,时为沿革;制乡里都市,以奠厥居;设官守分职以总政治,以揆文奋武。则师儒以隆教化,兵守以明威严。又慎其城守,险其走集,谨其堤防。或通往来,或以崇报祀。其大为庙坛、为署舍、为仓库、仪器;其细,为桥渡、为铺舍、为亭场。建置之意,盖其详哉。备录而不遗,要皆王道之大务也。
一任土作贡,从古为然。若其方物之毕陈,丁口之毕作。固上所以任乎下,下所以奉乎上,皆是物也。至于屯田、水利,亦系于土田;徭役、差使,咸趋事之大义。然人情不古,法立弊生,奸猾宿胥缘以为市,巧取巧避,上下相遁,蠹毒滋矣。因考据典则,详著颠末于篇,庶几存心民物,君子省览而知所向往。
一宦历于兹土,皆民上也。上以子视民,民亦宜以父母以报上。故有名宦祀以报功,宦绩纪以昭美。其馀皆列其名籍及任之年月。
一选举有正科,有杂科。甲科、岁贡为正,例贡、掾史为杂。籍在别省者,亦书其名。例贡未授官,止书其名,掾则必授官,始入矣。至于貤移、恩典、坊表,毕录志荣也。
一人物或以耆德硕行而祀瞽宗,或以文雅奇卓而树表范,皆后人所景仰者。其或淫雅并奏,贤不肖混淆,虽徼虚美于一时,而有愧心于百世,亦何益哉,徒滋訾议矣。至于贞烈行谊,有关于人心风俗者,何可遗也。武功贵戚皆出于地方者,何可泯也,因毕书以见谊。
一名宦祀提学熊□,出于上司之檄,郡不祀也,而县祀之。提学宗□,亦由按院檄也,郡已祀而县不祀。意者,宗尝分守延平,有惠政于地方,祀之宜也。而熊□犹祀之于县,非尊崇之,实卑亵之矣。余有疑未安焉,敢俟议礼君子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