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昌吉县乡土志
昌吉县乡土志
昌吉县乡土志
历史
谨按本境自三代以及汉初均为西匈奴游牧之地,汉武帝平定西域始通中国,即汉时三十六国中之移支国也。然汉虽设西域都护,屯田车师西北,时地未列版图。厥后回纥、突厥诸部叛服不常,故建置均不可考。
我朝平定准、回两部,始设宁边城。巡检筑城一座三里五分,高一丈五尺。四门东曰文同,西曰武定、南曰谐迩,北曰燮遐。乾隆四十二年改设昌吉县。知县一员,训导一员,典史一员,隶迪化直隶州管辖。移宁边城巡检,分驻呼图壁城,并设左营游击、守备、千把等官,驻兵六百以资屯防。复于城西三十里芦草沟巢堡一座,设防御千总一员,就近征收屯粮,今堡废官裁,而遗址尚在焉。
政绩录
王哲、江苏人。乾隆间两任昌邑。廉明果敢,世无巨细必躬亲之。到任后适户民因水争讼,积年不息。该员亲赴河干查明情形,严定章程,由下而上按时按户轮流浇灌,不准土豪把持,积年宿毕一清。又于城西四十里开玉堂河一道,至今民赖其利。至亲身赴乡捕贼,损廉创建义学,善政居多,不能尽述。昌人思慕,至今犹能言之。
李凌汉,湖南人。光绪十八年到任。刚正清廉,积明果敢,两任昌邑,门无私谒。凡遇绅民争讼,秉公剖断,不稍租护,下车之日,查征粮册,有户民旧欠额粮五百余石,比年追比,实系无力还缴。该员于秋后损廉采粮,代民赔邀。造报人前任因本境地多粮少,按户科派骤加二百余户。户民无力还粮,历年逃亡。该员查明一律报罢。
耆旧录
李延举,邑之援贡也。道光、咸丰间,历任陕西扶风训导。善书工诗,兼精医理,秉性刚正,言语不苟,生平以忠孝诚敬教人。事母至孝,母殁庐墓三年,水浆不入口者数日。同治三年骂贼,不屈被害。今其子成章已武举于乡,亦刚正有文风云。
赵中合,本境耆老也。生平忠厚和平,待人以宽。幼失父母,抚养诸弟,备细劳苦,乱后归里,合族以居,凡族中贫穷不能自存者,量力赐助。无论贤愚亲疏,必使成人自立而后已。人能由近及远之,左右数十里无穷苦逃亡者,皆其周济所致也。其殁也,远近赴吊者几于人云。
人类
本境户口惟汉、回、缠三者而已。汉民贸易耕种者计九百五十一户,尚安本分。回民在城耕种贸易者五百四十四户,其在大军户河州工一带承户耕种者二百余家。俗奉天方教,其性强悍狡诈,惯作盗贼者颇多。惟勤俭耐劳不嗜烟酒。迩来习气渐移,亦日甚一日矣。缠民在城厢内外贸易安家者亦一百五户,其教与回相似,惟性柔胆小,为非者少,亦能耐劳苦,只以舍夫谋小之故,富少贫多耳。
舆地
本境在省治西九十里,东界迪化,西界呼图壁,南抵南山,北通科布多、阿尔泰山等处,辖境约五百余里。其城内文武衙署仓廒兵房俱全。西有城隍庙,北有娘娘庙,东则旧有万寿宫,现已改建行台矣。南关外有武庙、火神庙。去二里许有大校场,均系兵燹后创修。所有缠回汉商贸易悉聚城南关。东西北三门外边城均系庄田。其四乡庄田向分元、亨、利、贞四大庄,每庄又分上元。下元,南亨、北亨,东利,西利,各小庄,民房四乡里星散向,无大堡耳。
道路
本境东达省治,西通绥来。出城东行十里至头屯河,阔里许,冬春水小冰结,夏秋亦水浅可涉,盛暑雪消河水暴涨。再三十五里名小地窝堡,有户民十余家,过此即迪化界。又头屯河折东北有小道经迪化之安宁渠、梧桐窝,直达阜康,沿路偏系民地,树本稀疏,此东北之道也。出城西行未远为兵湖渠,有桥。又五里至三屯河。亦水浅可涉,滨河创建龙王庙。过此三十里即芦草沟,旧有土堡,设防御千总一员,现裁撤。再行十五里即榆树沟,有户民十余家,此乃昌、呼交界所也。沿路亦系片田,惟近城三十里林本蔚然。其南经北,近则民地,远则戈壁,渺无人烟,随处可通,惟无大道耳。
山
本境东西北三面无山,惟正南八十余里有山产煤。渐进三十余里有小山俗呼扫虎达坂。又二十余里有土山名土圈子。又二百余里一峰耸出,春冬积雪,即大雪山也,人迹罕到,鸟兽不至。过此复行二百余里,又一大山虎踞,名天格达坂,云雪空横,惟通鸟道,蒙古猎户亦有梯蹑之者。逾此则属喀喇沙尔蒙古境矣。此山西接呼图壁之石梯子山,东达迪化之南山,即天山之一脉云。
水
本境有河二道,源均出南山大雪山之下。此山春冬积雪,值盛夏炎热,云际雪消,溶溶四注,又有源泉飞瀑汇而南流,里许折北,分而为二:一名头屯河,由城东十里而过,一名三屯河,由城西五里而过。全境户民沿河决口析为夫渠,导灌庄地,所以流渐而小。头屯河北流二百里至新渠,漫入蔡家湖,三屯河北流三百余里折西北至呼图壁之芳草湖,绥来之北沙山一带,浸入沙中矣。
物产
本境物产颇饶。城南八十余里有山产煤,山口有煤窑两处,俗所云头屯煤窑也。若动物则马、牛六畜外,野有鹿、虎、狐、兔,山鸡。植物则稻、麦五谷外,别产松树、榆树、葡萄、杂果及各项药材,小民亦间或采取耳。故动物惟牛羊皮、鹿茸稍足取用,植物惟高梁酒、葫麻油、扁头粉、<广+米>谷糖颇知制造,然亦衹足以供一境之用焉。
货运
本境物产虽杂,可以转运出境者究少。惟大米、小麦、豌豆运售省垣,每岁不过数千石。煤炭车驮运往东而各处,每岁约数百万斤。此四者实为本境一大利源。至各色杂种,暨洋药、梨果、烟叶虽各乡皆产,除供本境外所余无几。迩来缠商始以牛羊运赴伊、塔等处,每岁约五六千张,其获利如此而已。若夫入境之货,则布棉、茶叶,每岁约需万金之谱。其零星杂货虽日用所必需,然民人无多销路少,商务之未兴,职是故耳。